第九十三章:春闱

“老方……听说你三个门生要考试了。”

研究之余,朱厚照难免和方继藩说几句闲话。

“是啊,指着他们给臣养老呢。”方继藩趴在石桌上,看着纸上的构图,聚精会神。

“本宫可以给你养老。”朱厚照笑呵呵的道:“我们可以研究科学到老。”

方继藩抬头看了朱厚照一眼,又低下头:“这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朱厚照追问。

方继藩认真的道:“三个门生,就相当于我三个儿子一样,儿子给父亲养老,这是理所应当的。”

“可我们是兄弟啊。”朱厚照咂咂舌,气呼呼的道:“本宫很讲义气的。”

“说不准。”方继藩又摇头:“还是儿子可靠一些。”

朱厚照龇牙:“本宫还听说你和人打赌,输定了。那唐寅是应天府解元。”

方继藩不鸟他。

朱厚照便低头又研究他的‘科学’,良久:“你说,烟花能将炮仗升上天,是不是,可以将人升上天?”

方继藩骇然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太子殿下果然聪明啊,居然把火箭的原理想透了:“理论上而言,是的。”

朱厚照眼里放光:“可是,人若是升上天,会不会摔死。”

“给他背个伞就可以了,其实可以让刘瑾来试一试。”方继藩若有所思。

朱厚照兴奋起来:“好,本宫已等不及了。不过……能借点钱吗?”

“借钱?”方继藩狐疑的看着朱厚照,你特么的逗我,你是太子啊。

朱厚照哭笑不得的道:“父皇的月例少的可怜,詹事府的供奉倒是没少,可有时,本宫让刘瑾他们出去采买一些吃食回来,谁晓得,过了冬,价格便暴涨,刘瑾说,以往一串糖葫芦,不过几文钱,现在,却需三十多文。”

方继藩听的咂舌,这是抢啊。

刘瑾这厮贪污了?

朱厚照道:“他说是连日的大雪,许多蔬果减产,因而价格暴涨。”

方继藩恍然大悟,自己还是冤枉了刘瑾啊,刘瑾这厮,想来还不至于敢把算盘打到朱厚照的头上。

身为方家的大少爷,方继藩确实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此时他才想起一件事,小冰河期所产生的影响,绝不只是冬天取暖这样简单,因为冬日太长,中秋没到,便开始下雪,这等寒冷的天气,足足持续小半年之久,农作物势必也要减产,好在大明的产粮区主要是在江南一带,那里毕竟处在温带,情况还稍好一些,而粮食可以通过大运河送至京师,再加上弘治皇帝的励精图治,至少还能保证军民的粮食供给。

可蔬果就不同了,这玩意保质期不长,而且现在本来粮食减产就厉害,江南那儿,也不可能鼓励他们多种蔬果送来京师,京师这一带,常年被大雪覆盖,哪有什么蔬果可以存活。

因而,即便是当季耐寒的一些蔬果,价格也是暴涨到了离谱的地步。

这小冰河期的可怕,后世人可能无法理解,或者说,即便是在后世,以当时的技术手段,倒也勉强能保证生产,可在这个小农时代,影响却是极大,甚至大明朝的灭亡,小冰河期的贡献可是不小,因为这极端的天气,以至北方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大量的百姓沦为流民,流民们积攒的多了,最后汇聚成了洪流,肆虐天下。

深吸一口气……

方继藩嗅到了商机:“殿下,可能我们要发财了。”

“呀……”朱厚照惊讶的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道:“若是这个时候,我们能种出新鲜的瓜果,是不是要发财了?”

朱厚照一听发财二字,顿时激动的血脉喷张。

“发财,带上本宫啊……瓜果……这个时节,能种什么瓜果?”

方继藩眯着眼,大棚啊……用大棚制造出温室的环境,什么瓜果种不出?

而在这时节,所有人口里淡出个NIAO来,寻常的百姓家倒也罢了,能吃饱饭就不错,可是这京师里富户都如狗,权贵满地走,哪一个府上,不需大量的供奉一些山珍海味。

什么是山珍海味呢?重点在于稀罕,比如夏天吃的瓜,在这连蔬菜都紧缺的时节,却能吃上一口,这不就是山珍海味吗?

什么是富户,富户就是吃别人吃不着的,买人家买不起的。

深吸一口气:“得先试一试,老规矩,一人入股一半,不过首先,我们得先研究研究,需要一块地,最好这地在城里,离的太远,不好照顾。”

“有啊。”朱厚照这个人很实在,方继藩说能发财,他就信:“詹事府里,有的就是地,后园,去后园,那里有许许多多花花草草,叫刘瑾他们全拔了。”

好气魄!

方继藩就喜欢和太子殿下合作,怎么说呢,认定了一件事,什么丧心病狂的事都做得出,詹事府的后园,占地极大,不过那里的花草,可都是无数巨匠花费无数心血栽种出来的,一花一木,不知费了多少人的心思。

那特么的是园林啊,不,该叫苑林!

不过……管他呢,反正又不是自己家的苑林,自己操啥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地方,先试一试,詹事府好,太子每日都在这看着,自己也每日都要来当值,方便。一旦成功,西山那儿,当初在煤矿附近收购了荒地,也就派上了用场,当初收购荒地,是担心那一带也能采出煤来,免得被人分了一杯羹,现在却可以派上用场。

方继藩打起精神:“这就好办,现在开始,铲出几十亩地来,挖出一个窑来,烧砖,盖一片暖房,通上烟道,反正无烟煤不值钱,将烟道中烧热一些,上头再盖上……”

再盖上什么呢?这个时代没有透明的塑料布啊。

玻璃倒是可以,无色透明,采光性能很强,不过总不能因为现在这一口试验田,还造出一个玻璃工坊出来吧。

这片田的目的,在于验证大棚在明朝的可行性,玻璃是肯定要烧的,反正这玩意生产成本低,将来大规模的种植,可以用上,兴许还能连带着玻璃一起卖呢。

可现在,却不能费这么多功夫。

方继藩眯着眼,看到了不远处詹事府阁楼殿宇的窗,这窗用的乃是琉璃,不是寻常人家的纸窗,琉璃其实也就是玻璃,只不过不是透明无色而已,某种程度而言,透光性,其实还不错。

就它了。

“那个……琉璃窗,拆卸下来,覆在暖房上头,而后就是育种,这个容易,我们先种西瓜试试吧,说起来,我想吃瓜了。”

朱厚照兴致勃勃,说干就干,捋起袖子:“本宫去喊匠人来。”

发财,是朱厚照内心深处的冤枉,虽然这败家玩意,显然不知道为了这块试验田,花费多少,譬如那价值不菲的琉璃,譬如那大兴土木的开支,又譬如糟践的后园名贵花草。

实验嘛,总要有所牺牲,大规模种植之后,成本也就能暴跌了。

方继藩这样安慰自己,如此,才显得自己良心舒服了一些。

…………

春闱将至。

欧阳志三人可谓是摩拳擦掌。

这数个月来,他们已不知写了多少篇文章。

等到了二月初九。

他们早早起来,却见恩师难得的,也起了一个大早,就在前院里等着他们。

欧阳志三人上前,郑重其事的朝恩师行礼。

方继藩欣慰的看了他们一眼,道:“好好考。”

第六十八章:什么都懂第四百一十六章:多才多艺方继藩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报第八百四十二章:诚实可靠小郎君第七百九十九章:可怜的孙子第五百六十五章:霸榜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继藩 有矿第六百九十二章:杀敌于八百步外第四百九十章:一网打尽第一百四十一章:核验第二百八十章:夜入后宫第九十一章:万象更新第五百一十二章:紧急奏报第五百三十章:钦定了 太子是猴第五百四十三章:大获全胜第五百八十一章:朱厚照误入白虎堂第七十一章:见驾第八百八十章:上阵父子兵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讯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业第八百三十八章:知耻而后勇第七百六十八章:为国为民第二百二十三章:面圣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时雨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请高明第六百九十二章:杀敌于八百步外第六百九十六章:汉道昌第八百五十四章:一场伟大的变革第七百三十六章:喜报第五百二十二章:定远平波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赏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试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怀天下第五百九十八章:吾皇圣明第一百七十五章:论功行赏第五百零五章:我们回来了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报怨 有仇报仇第七百一十一章:太子殿下来第六百零九章:报喜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时雨第五百三十一章:龙颜震怒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赏赐第七百九十四章:忠义之名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第九十六章:放榜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一百八十章:封爵第八百五十九章:天纵奇才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无瑕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七百六十二章: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刘公公第八十九章:仁义之剑第二十二章:校阅第一第二百八十七章:锦州大捷第八百八十章:上阵父子兵第六十二章:大功告成第四百三十八章:发大财了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贤侄第七百零六章:吾皇圣德啊第二百二十九章:墙倒众人推第一百二十四章:要文明第三十四章:圣驾第九十六章:放榜第五百三十六章:大丈夫当如是也第五百九十八章:吾皇圣明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九十七章:名列一甲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六百五十一章:手术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进献大礼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五十五章:惺惺相惜第三百六十二章:赏罚分明第三百八十二章:钦赐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满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恩师仁义啊第四百九十一章:奏疏第五百四十一章: 奇袭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八百四十三章:定军山第七百三十七章:富可敌国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宠而骄第七百四十九章:大开眼界第八十五章:昏君第八百零五章:大寿第八百四十三章:定军山第六百五十四章:天降龙孙第三百八十三章:恩同再造第一百三十章:给皇后出主意第一百五十三章: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七百五十四章:母子平安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报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后 还有谁第六百零八章:江山万年第二百二十章:祥瑞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报第二百八十章:夜入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