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名师

不过,他参加的只是县试和接下来的府试而已,在众弟子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话说这会儿戚继光都已经十六了,为什么连县试都没过呢,难道他读书的资质如此不堪,竟然连县试都过不了?

当然不是,戚继光读书的资质还是很不错的,这点从历史上他写出了那么多的兵书就可见一斑,要是读书资质不行,能写出书来吗?

他之所以这么“大”年纪了,还县试都没过,主要是因为他压根就没参加过县试。

戚景通原本是不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去参加科举的,因为戚家是有名的武将世家,其先祖曾当过朱元璋的亲卫,后面还因为战功被封为明威将军,而且子孙世袭。

也就是说,戚继光哪怕不参加科举,前程也不用担忧,像他世袭了明威将军之后就补上了登州卫指挥使的缺,然后又晋升山东都司都指挥使,京营参将,神机营指挥,直至现在的水师总兵,一路可谓平步青云。

戚继光有他的照拂,当个总兵官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就算当上了总兵那也得听文官的,哪怕是七品的都察院御史出任巡按,也比他一个总兵职权要大。

这年头,武将就是孙子,文官才是大爷。

所以,听闻杨聪招收弟子,他便将借着当初的玩笑之语,将戚继光“硬塞”到了杨聪门下。

他想着,哪怕最终戚继光只能考个举人,也能凭借杨聪的关系当上知州、知府甚至是六部郎中侍郎什么的,比他这个总兵可强多了。

至于世袭的武职,传给他小儿子戚继美那也是一样的,到时候戚家又是文官又是武将,文武双全,多威风的。

他想的倒美,那么,戚继光的学识到底如何呢?

说实话,戚继光学识还是可以的,起码比当初杨聪刚穿越的时候要强,这会儿再加上杨聪教授的秘技,那就比较的恐怖了。

县试,他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了个案首。

府试,他同样是不费吹灰之力,又夺了个案首。

杨聪教授的秘技可不是开玩笑的,只要完全掌握了,会试和殿试都不是问题,更何况是小小的县试和府试。

就这样,戚继光连中两元,为杨聪七个弟子的科举之路博了个开门红。

当然,县试和府试连中两元并不算什么,毕竟就算是院试再折桂,连中三元,那也只是个秀才而已,并不代表什么,杨聪收到消息,也只是微微一笑,略表欣慰而已。

接下来就是海瑞参加的乡试了,科举就是这样安排的,乡试和会试、殿试都是三年一届,而县试、府试和院试却是两年一届,乡试年是没有院试的,所以,戚继光想参加院试,连中三元,考个秀才功名,那还得再等一年。

海瑞这个,怎么说呢,虽说他家也是军户,但是,却没有世袭的武职,海瑞的先祖海逊子虽然在立朝之初出任过广州卫指挥使,但后面,海家就没落了,海瑞的父亲海翰也只是一个廪生而已,而且,在他四岁的时候,海翰便去世了。

所以,海瑞的家里是相当清贫的,只能靠祖上留下来的屯田勉强度日,跟戚继光比起来,那压根就没法比。

海瑞读书那是相当的用功,要不是家里没钱,他没办法去赶考,估计他早就高中举人了,甚至金榜题名都有可能。

这会儿有了杨聪教授的“秘技”,又有张平在考场照看,海瑞发挥的那叫一个出色啊,甚至比杨聪当年还要出色。

他竟然勇夺南直隶乡试头名!

这家伙可就不得了了,乡试的头名啊,那可是解元,金榜题名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甚至一甲、二甲都指日可期,要知道,当初唐伯虎也就得了个乡试头名而已,唐解元之名,谁人不知?

杨聪收到消息,着实是高兴了一回,海瑞这个解元跟戚继光那个连中两元性质可是大不一样了,这就证明,他的秘技并不是他一个人适用,其他人一旦学会了,同样能在科举中出色发挥。

果然,接下来,第二年春,李春芳、沈炼、杨继盛参加会试,三人皆名列前十,而且,李春芳还名列第一,勇夺会元!

这家伙更不得了了,会试过关,那几乎是铁定金榜题名啊,更何况他们三人还都名列前十。

也就是说,杨聪一次就教授出了三个进士,而且,只要是他的弟子参加的科举考试,头名还没有旁落过,这在整个大明的科举史,甚至是历朝历代的科举史上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开什么玩笑,自己厉害也就罢了,教授出来的弟子也这么厉害,杨聪简直神了!

殿试还没有开始,杨聪的大名便开始在朝野上下传颂了,这年头,科举的重要性根本就不必多言,一般人,就算是中个举都难,杨聪倒好,教出来的弟子,不论县试、府试、乡试、会试,皆是高居头名,如此出色的老师,上哪儿找去?

于是乎,物理学院的门槛又差点被人给踩破了,闻讯而来的学子简直都快把玉渊潭给围住了,找人,托关系,送礼的更是多如牛毛。

可惜,杨聪紧接着就放出话来,他精力有限,教授七个弟子就已经相当费神了,再多招一个都不行!

真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他精力充沛着呢,多教授几个弟子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关键问题在于,他对其他人都不了解啊。

他怎么知道谁能考上,谁又考不上,到时候如果不小心招了几个饭桶,那岂不是把他的招牌给砸了,如果招了几个心术不正之辈,那就更不得了了,毕竟他自创的秘技并不是什么天书,一般人只要用点心,基本上都能学会,如果谁学了他的,偷偷传出去,科举考试岂不是要乱套了!

总之,他觉着,有这七名弟子就够了,没必要再多招几个,给自己找麻烦了。

接下来的殿试李春芳不出意料,高中状元,沈炼和杨继盛则分列二甲第一和第三,就这,还是夏言从中作梗的结果呢。

因为这次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就是内阁首辅夏言和礼部尚书张邦奇,一开始,夏言还没注意,让杨聪的三个弟子都闯入了会试前十,后面的殿试中,他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挑点毛病,要不然,如果让杨聪的三个弟子都名列一甲前三,那杨聪岂不要真要成神了!

不过,杨聪虽然没有一举成神,名气却是越来越响亮了,有人甚至已经开始隐隐将他与亚圣王阳明相提并论了。

第五十章 盟友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二十七章 被人无视了第一一二章 吃进去的给我吐出来第七十六章 是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八十一章 官声第三十六章 宠溺第八十六章 严嵩的智慧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第一五一章 恭宪王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个方便第一章 一记闷棍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七十章 猪队友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一九一章 回京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七十一章 诏狱第二十七章 家贼第一三〇章 盾阵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个方便第一四二章 永庆合议第三十七章 真的假的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四章 一心第四十章 证据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五十三章 破家县令吓一跳第十一章 感动俞大猷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一四二章 永庆合议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五十章 盟友第十五章 两个太监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六十九章 决意剿倭寇第六十五章 恶人先告状第九十四章 肆无忌惮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七十四章 这下麻烦大了第二十章 测试第二十五章 势均力敌第一〇〇章 初露峥嵘第一二五章 海盗来袭第一四九章 报仇雪恨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储相之地吗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一〇九章 处心积虑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一〇五章 荒唐第二十八章 祸害之源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六十四章 猜第二十章 不争第十九章 炫富第五十一章 好好庆贺一下第一章 行路难第八十一章 官声第一三七章 哭穷第三十章 点状元第五十六章 拿钱砸死你信不信第八十七章 终成眷属第一二一章 决战紫禁之巅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一二〇章 谁想造反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八十一章 绣春刀,锦衣卫第十三章 缺铁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第一一〇章 怎么对付海盗和倭寇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十四章 看老娘怎么收拾你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为师在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车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三十九章 胡乱提拔第九十六章 时不我待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一五一章 声望日隆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五十章 出事了第一六六章 挣扎第七十九章 步步为营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闹大了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么意见第五十一章 六万引第六十七章 府试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