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

五原,定名于夏商时期,历史悠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边防重地。

秦汉时期,五原更是与朔方、云中、定襄、雁门齐名,成为抗击匈奴的重要边郡之一,隋唐时期,五原亦是抗击突厥重要之所,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就曾率军与突厥大战于此。

但是,到了明朝,这里却被荒废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里距离大明京城太过遥远了,后勤补给困难,所以,永乐宣德年间,这里便被放弃了。

如果大明不放弃这里,又怎么会有河套之患呢?

杨聪坐在五原县城的临时行辕里,看着最新描绘的地图,感叹不已。

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追击,将鞑子赶出所谓的西套,让他们彻底去漠南吃土呢。

原本,他以为,收复河套之后,鞑子就只能吃土了,却不曾想,这一回,他派出侦骑扮成逃难的牧民,沿着鞑子的足迹一查探,才发现,原来,在河套西部还有零星的草原分布,而鞑子称那里为西套。

西套的面积甚至比东套还大,从五原以西到甘州镇延绵千余里,皆是西套范围,鞑子如果在那里繁衍生息,恐怕,这北虏之祸就很难消停了。

那么,怎么将鞑子赶出西套呢?

他的想法,还是修铁路伴随着堡垒推进,一路将堡垒修到甘州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贺兰山正是东套与西套的交界线,他的策略正应了“满江红”中的那一句。

反正,这会儿朝廷仿佛停滞了一般,对西北之战根本就不闻不问,他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乘势一把将西套也给收复了,让鞑子彻底失去繁衍生息之地呢。

当然,他要进军西套还是得获得朝廷或者说嘉靖的首肯,因为他这次只是奉命来收复东套而已,东套收复了,任务就等于完成了。

而且,西套之大,恐怕不是一年两年便能收复的,如果不跟嘉靖说一声便贸然发动如此旷日持久的大战,恐怕有点说不过去。

他将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的写了份奏折,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随即便开始调派人马和物资,进行先期准备了。

他认为,嘉靖肯定会同意他的计划,因为此时鞑子新败,士气低迷,而明军刚收复河套,气势如虹,此时,正是收复西套之良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收复西套怕就难了。

那么,嘉靖会不会如同他所想的那般,同意他收复西套的计划呢?

这会儿,朝廷大事可不是嘉靖说了算,而是严嵩说了算!

只不过,严嵩这个“说了算”是通过嘉靖之口说出来的而已。

也就是说,这会儿嘉靖已经被严嵩联合陶仲文和陈洪等人忽悠成犬了,严嵩想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杨聪的奏折传回京城,当然先要经过严嵩的手。

严嵩一看这奏折,顿时不高兴了。

你家伙还嫌立的功劳不够大啊?

还打,打尼玛啊!

要知道,这会儿南京户部可是在全力调配西北军需粮饷,其他地方,都是朝廷户部在撑着呢,而朝廷户部这边要给大明数万官员发放俸禄,本就没多少油水,就算使劲抠也只能抠出点钱来,勉强保证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口粮,至于饷银,还一直欠着等西北战事结束呢。

也就是说,这会儿他捞钱捞得很不爽,边军的粮饷几乎都用来支持西北战事了,南京户部也被阳明一脉把持了,除去这两块大肥肉,朝廷还有屁的油水。

他都当上内阁首辅了,而且嘉靖这会儿都不管事了,朝廷几乎是他说了算,他竟然捞得比以前还少,这怎么行!

这仗,肯定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杨聪这家伙,也不能放任其掌控边军,继续捞取功绩了。

他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票拟附在奏折上面,随即便命人将奏折送进宫中,请嘉靖“定夺”去了。

这个时候,他虽然差不多已经独揽朝纲,这种事他却也不敢“擅自做主”,他也知道,杨聪的能量,如果他敢瞒着嘉靖胡搞瞎搞,杨聪肯定会跑嘉靖跟前去告状。

嘉靖虽然糊涂,却不是什么傻子,有些事情如果做的太过头了,嘉靖还是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来的。

他对这个分寸把握的还是相当好的,要不然嘉靖也不会被他忽悠成犬了。

嘉靖看到奏折,这才记起来,杨聪都收复河套了,这么大的功绩,还没给人家赏赐呢。

这段时间,他着实被丧子之痛折磨的有点神志不清了,竟然连这么大的事情都给忘了。

至于杨聪所提的收复西套之策,严嵩在票拟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不是不行,而是条件不允许。

这会儿朝廷可是勒紧裤腰带在支持西北的战事,不管是南京户部还是京城户部都在苦苦支撑,再这样搞下去,不说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粮饷,恐怕就是朝廷官员的俸禄都要出问题了。

收复西套可是旷日持久的大战,朝廷,负担不起啊!

说实话,嘉靖对这会儿的形势已经很满意了,河套收复以后,鞑子想要入寇中原就没那么方便了,而且,西套离京城足有四五千里,鞑子也不大可能打到京城来了,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杨聪的奖赏问题了。

其他人倒好说,随便升几级便成,杨聪这会儿可是从一品的太子太保了,再升,那可就是正一品了,大明这一百多年来,好像还没有活着便升到正一品的文官呢,能给杨聪升吗?

嘉靖又有点犹豫了,毕竟,大明没这先例啊,他是任性,但也不是不讲规矩,特别是对于别人的事情,他还是比较趋向于按规矩来的,对于自己的事情他才会任性胡来。

他犹豫不决之下,只能命人招严嵩前来商议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嘉靖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惟中,清风这收复河套之功如何奖赏呢,升为太师、太傅又或太保吗?这样做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杨聪这一升上去,我这脸往哪里搁啊!

我可是内阁首辅,才正二品,杨聪如果升为正一品,我哪还有脸面。

严嵩当然不想杨聪升为正一品,那样一来,他的脸就要被杨聪给打肿了,至于怎么奖赏杨聪,其实,他早就考虑好了,只是嘉靖一直没提,他也懒得说。

这种事,能拖一天是一天,毕竟,拖的越久,杨聪心里就越不爽,杨聪心里越不爽,他心里越爽!

这会儿嘉靖既然问起了,他自然不好意思再拖下去了。

他假假意思思索了一阵,随即便郑重的道:“升太师、太傅又或太保的确不怎么合适,因为大明没这先例,不过,如此大功,如不封赏,也说不过去。要不这样吧,遁王守仁先例,给杨大人封个伯爵,皇上,您看如何?”

封爵?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杨聪之功可比王守仁之功大多了,嘉靖又思索了一番,这才缓缓的道:“伯爵,好像有点太低了吧,封个侯爵吧,毕竟这次清风立的功勋不是王守仁可以比拟的。只是这侯爵之名,叫什么好呢?”

卧槽尼玛,侯爵!

好吧,反正就是个虚衔,没什么要紧的,大明公侯伯爵多了去了,多杨聪这一个也不多。

至于爵位之名,他其实也早就想好了。

严嵩假装思索了一阵,随即“灵机一动”道:“爵位很多都是按地名来的,杨大人祖籍惠安,不如就叫惠安侯吧,皇上,您看如何?“

惠安侯,好啊,这名字不错。

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二十九章 暗斗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六十七章 防守问题第二十章 不争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六十七章 狠辣第二三〇章 雨后春笋第七章 抱负第一〇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五十一章 六万引第七十四章 危机四伏第三十章 请开马市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一三六章 被逼无奈第二一九章 初试第二三〇章 雨后春笋第三十七章 一晚上就能脱胎换骨第三十八章 怎么和夏言斗第一五八章 摊牌第一七二章 诈降第九章 宣府镇第十一章 分润第一七〇章 谋清化第六十章 大明边军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一九二章 以退为进第五十章 谁搞的鬼第十六章 凄惨的洪武勋贵第一九一章 回京第一六九章 萨摩藩岛津氏第一九〇章 是非功过第十八章 不能做墙头草第五十七章 扩充势力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一七一章 谁是叛逆第一八七章 严世蕃请客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一〇五章 听天由命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四十七章 福船战舰第五十三章 财大气粗第一五七章 验货第一一六章 动手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四十二章 落后的加工水平第一五二章 稳打稳扎第一四八章 明军有这么猛吗第四十章 证据第十六章 兵变第三十六章 科举考试有捷径吗第九章 宣府镇第一二三章 该狠的时候就得狠第一二三章 违禁第一〇三章 头疼第一四一章 变脸第九十八章 寻死第二十四章 门当户对第十五章 徐阶的回报第五十二章 丧心病狂第一三六章 以旧换新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四章 传闻严嵩很不简单第一九六章 开拓新航线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四十一章 能名传千古的功绩第三十一章 虚张声势第三十九章 县令大人是个木匠第一九八章 明军威猛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第一一二章 返乡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一四五章 变法有危险第五十九章 太闲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十二章 令人头疼的案子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车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二十二章 相见欢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户第一五六章 请开海禁第五十六章 拿钱砸死你信不信第八十章 准备开干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第三十四章 战果辉煌第一六九章 厌烦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第二〇六章 教导第五章 朝堂轶事第一八〇章 喜从天降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六十二章 壮志难酬第四十九章 县城这天酸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