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整人三部曲

书呆子发威了。

若说一开始,上奏书的还是明白人,可是等到第三日,各大报纸纷纷开始呱噪起此事的时候,有一些人终于坐不住了。

其实这件事虽然在朝廷里议论的很凶,可是在其他地方却甚少有人议论,毕竟这只是党争,虽然足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可是还没有到让人感兴趣的地步。

而且寻常的人也看不懂那杨戬奏书的意义,也不见杨戬是对柳乘风发难,只是说要改革聚宝商行而已。可是报纸终于鼓噪了,几乎各大报纸头条都言明了聚宝商行的原委,居然是一面倒的支持杨戬,赞同杨戬的主张。

更有意思的是,有不少报纸刊登了杨戬的奏书,这份奏书其实早已流传了出来,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结果奏书张贴之后,在同日,又一份奏书登上了报纸,这一次刊登上的报纸正是天下最为畅销的学而报。

这份奏书不是别人的写的,正是那张鸣的奏书,言辞最为激烈,也被称为最有骨气的一篇奏书。

上弹劾奏书不算什么,这京城里的官今天你弹劾我,明日我弹劾你,大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不找点事来做,还怎么彰显自己与众不同,显得自己更加心系百姓。

只不过要想出彩,要想一举成名,却是不容易的。毕竟奏书这么多,凭什么你成名?不过成名也不是不可能,比如说你要揪个皇帝的错误大骂几句,言辞越是激烈越好,摸一摸这老虎屁股,顿时你便傲骨在身、魏征附体,用不了几天你就能传为美谈成为天下最瞩目的角色。

而张鸣却是一举成名了。成名的原因正是他的奏书。这份奏书先是讥讽了弘治朝的所谓盛世,随即又是抡起棒子就往柳乘风头上砸,天下人谁不知道。现在这天下什么人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柳乘风,得罪了皇帝。皇帝终归还是要摆出一副开明的样子,不会和你一般计较,就算生气了,至多也不过让你挪挪屁股到南京去上班而已。可是你要是得罪了锦衣卫指挥使这个特务头子,更不必说这个家伙还是皇帝的亲女婿,是一向心狠手辣的角色,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柳呆子是杀过人的。

可是张鸣不但骂了,而且还化笔为刀。等于是狠狠的抽了柳乘风两个耳刮子,这一巴掌打的也是够响亮的,绝对能教人记忆犹新。更不必说。奏书里还在挖柳乘风的墙角。彻底否认柳乘风的聚宝楼和聚宝商行,更是直接挖柳乘风的根基。指出重商的错误,这一条条,都足够柳乘风寻个理由把他活埋了的。

这个张鸣……实在大胆。

可是大胆的同义词就是风骨,小民们提起这个人至多也就乍乍舌,说此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可是在清议里头,却都是盛赞他不畏奸邪,有浩然正气。

于是,书呆子们就发威了。

朝廷里头固然多的是老油子,可是不要忘了,这京师里头还有一批官,他们涉世未深,刚刚步入仕途,有的刚刚补入都察院或者在任上任职,有的或许还在翰林和六部里头做庶吉士或者观政。

说白了,这些人都很年轻,闭门苦读了几十年,一朝步入天子堂,虽然有了做官的觉悟,但是还没有练就到做官的种种手段,仕途艰险他们不知道,却知道一个道理——圣人之道。

什么是圣人之道呢?所谓圣人之道其实就是所谓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个道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不过几乎可以一致的是,他们对眼下这种商贾大行其道的风气是最不满的,因为四书五经里所描绘的盛世并不是如此,在他们的世界观里,眼下的天下已经走火入魔,当他们看到了张鸣的奏书,一下子便拨云见日,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真理,因为张鸣所说的话,所陈说的内容,几乎和他们心中所想所念并无二致,现在张鸣张大人已经做了先驱,已经宁愿抛弃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抗争,他们岂能闲着?

不……绝不能,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天子骄子,他们是圣人的门生,是礼义廉耻的捍卫者,他们这时候不站出来说话,何时站出来说话?

他们肩负着极大的使命感,觉得自己的精神已经升华了,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丑恶的世界,他们推开自己的书窗,发现外头尽是铜臭和污秽,这哪里是他们书中所读到的那个远古盛世,书本里的那个盛世,人们应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礼义廉耻,每一个从不会去追逐铜臭,那个时候就是三皇五帝时期,那时候的民风淳朴,那时候的君主都很开明。可是再看看现在,这里实在是肮脏极了。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大家不效仿这张鸣,一道抗争,当今皇上圣明,只是被小人蒙蔽了,只要大家肯出来说话,陛下定能醍醐灌顶,幡然悔悟,罢免柳乘风一切官爵,将他打发到最边远的地方,重新修政,还这天下一个公道。

他们就是这么单纯的想的,他们认为道义站在自己一边,于是乎,又是无数的奏书递交入了宫,这些奏书比之先前的奏书更加激进,所言的内容几乎和张鸣并无二致,只是文笔不同,所采取的语句不同而已,他们用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化作了自己的笔下的文章,又借用这文章化身为刀,仿佛这柄刀只要呈入宫中,就可直刺柳乘风的心脏,将这肮脏的黑暗世界划开一个口子,让曙光透进来。

一封封这样的奏书,如雪片一般的涌入宫中,当然,除了那些天真的书呆子之外,其中也不乏有些以直取名之辈混杂其中,他们都是老油子,一见这张鸣一下子名动天下,顿时也都起了小心思,你张鸣是什么东西我们会不知道,你考的有我好吗?官有我大吗?不就是写了一篇狗屁奏书一下子成了别人眼中的诤臣贤士,收获了这么偌大的好名声?你会写,我就不会写?

这种人是最无耻的,风往哪边吹他们就往哪边倒,至于脸皮,脸皮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通政司那边,几乎是一箱箱的奏书搬进宫去,内阁这边,李东阳情知不妙,立即请刘健来商量,刘健慢吞吞的喝着茶,一面听着李东阳将外头的事道出来,这些言辞激烈的奏书刘健也知道,他虽是内阁大臣,却禁不住这种奏书,京师这么多官,也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现在这么多奏书上来,分明是想把这水搅混,是有人暗中在捣鬼。

原本内阁只是想把商行弄到手而已,削弱掉柳乘风的力量,可是现在看来,这柳乘风肯定是在背后操作,弄成了一场向宫里发难的逼宫。夺权的游戏如今成了逼宫的戏码,事情到这个地步,确实令人想不到。

李东阳看着刘健,一字一句的道:“刘公,想不到这柳乘风竟是如此难缠,原以为只一份奏书就可逼他就范,谁知他竟有这手段,竟是把事情弄到这个份上,只是不知这些奏书给陛下看了,陛下会如何决断?”

刘健喝了口茶,叹了口气,道:“我们还是小看这个柳乘风了,此人深谋远虑,又有急智,平时大家都说他是粗鄙的武人,可是在老夫看来,此人岂是一个武人这么简单。宾之,你说句实在话,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把握?”

李东阳沉默了片刻,道:“若是原先,我相信拿下聚宝商行至少有九成的把握,这件事毕竟对朝廷有好处,对皇上也有好处,再加上又没有提及柳乘风,陛下顺水推舟,只要把奏书恩准了,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可是现在看来,只怕连五成的把握都没有。”

“是啊,五成都没有,只是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有五成的把握是不是?”刘健顿了顿,继续道:“不管怎么说,有把握就成,只是但愿陛下能明察秋毫,不会被这些奏书蒙蔽。现在,一切都看宫里了。眼下是什么时辰?”

“已过未时了。”

“未时……”刘健仰望着房梁,手指头敲打着案牍,一字一句道:“只怕陛下在病榻上已经御览奏书了,也就是这一两柱的时间,皇上那边的旨意就会传来,甚至可能叫你我二人前去面见也是未必,唔,等吧,木已成舟,那柳乘风也确实被我们小看了,眼下只能等出一个结果来,只是但愿不要出岔子就好。”

李东阳不禁道:“只怕陛下不会这么快定夺。”

“哦?”刘健看了李东阳一眼,道:“这是为何?”

李东阳定了定神,道:“皇上一向谨慎,现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多半他还要再观望观望,就如那杨戬的奏书,现在不还是留中吗?所以依我看,定夺还需几日时间,只是希望这几日之内再不要出差错的好。”

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360章 开战第869章 柳大富第701章 还想抵赖吗第683章 迎战第407章 可恨第863章 缺德补德第802章 都督第85章 混账第219章 恩威并施第147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32章 圣旨第762章 难料的真相第496章 是官是贼,只在今日第327章 杀人不见血第30章 指挥使大人驾到第673章 咄咄怪事第982章 我即是国 国即是我第767章 冤枉第140章 金册第602章 豪赌第650章 水落石出第678章 杀气第146章 建功封侯第34章 讹诈第234章 起事第304章 柳呆子开海与你何干第954章 决战第868章 西厂第736章 金点子第310章 新官上任第326章 匹夫之怒第750章 一门三公第618章 全家死绝第400章 破了天荒第509章 蹊跷第942章 皇帝也疯狂第180章 柳杀神第921章 召还京师第765章 柳暗花明第825章 什么东西第268章 坏死了第161章 有仇必报才是大丈夫第685章 隐私第657章 滔天之怒第385章 斩尽杀绝第675章 凶手第672章 欠我的 千倍奉还第320章 绝色郡主第909章 帝心第538章 天塌了第87章 雁过拔毛第329章 内阁的态度第299章 丰功伟绩第464章 收拾上高王第459章 新婚燕尔第844章 博弈第174章 禁卫储备营第243章 报捷第907章 另一起风暴第652章 了断第120章 勇者无畏第516章 捏住钱袋子第911章 大翻盘第307章 大赚特赚第317章 虎狼之师第815章 峰回路转第314章 宗室反目第344章 正好要收拾你第821章 图谋大计第739章 昏君第726章 翻脸第87章 雁过拔毛第800章 千钧一发第321章 宫中相召第716章 终于动手了第820章 大胜第230章 狼狈为奸第492章 巨大进展第635章 落网第172章 胆大包天第220章 庙小妖风大第441章 越来越乱了第957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641章 又是线索第612章 暗涛汹涌第148章 又死了一个第951章 逗你玩第785章 落网第257章 坑爹第398章 发落第982章 我即是国 国即是我第10章 你妹的千户大人第960章 老奸巨猾第435章 泰山崩于前第347章 三大罪第450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第556章 给你证据第285章 必杀第444章 不甘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