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守制

郭致远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他还没完全从便宜老爹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倒是把这茬给忘了。中国古代是非常注重孝道的,“举孝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若是打上不孝的标签,莫说做官不成,更会被世人所耻。自汉以来,就实行“丁忧守制”,即父母去世,应回家守孝三年,这期间莫说当官,便是喝酒娱乐行房都不行。

明朝尤其如此,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为“孝子皇帝”,他把孝道作为“人道”的基本条件,也作为选拔官员的必备条件,曾说过:“治乱世用重典,治盛世重孝行……非身先之,何以率下?……”,就连他死后的陵墓也被称为“孝陵”,可见其对孝道之重视。而他之后的明朝历代皇帝不管治国能力如何,在国事上如何乱来,在孝道这一点上也都是不敢乱来的,所以明朝传承数百年,却从没有出现其他朝代那种弑父继位的丑闻。

就连“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也曾因为不守父丧而被群臣弹劾,为此还闹出了大风波。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张文明病逝,当时张居正大权在握,担心回乡守制会导致大权旁落,但碍于传统的伦理纲常,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就和他的好搭档大太监冯保上演了一出“双簧”。

张居正先是让冯保劝万历皇帝降旨“夺情”挽留张居正,万历皇帝当时确实也很信任张居正,立刻下旨“夺情”,称“元辅朕切倚赖,岂可一日离朕!父制当守,君父尤重,准过七七,照旧入阁办事,侍讲侍读期满日随朝……”,张居正却假意推脱,上《乞恩守制疏》请求回乡守制,万历皇帝不准,再次下旨挽留张居正,张居正再推脱,这样来来回回搞了好几轮,张居正才顺水推舟答应留下来“在官守制”。

按说张居正这也算是把面子功夫做足了,当时又正值他推行新政改革的关键时期,确实是情有可原,可文臣们不卖账啊,纷纷上奏折弹劾张居正,张居正恼羞成怒,与冯保商议,对带头上疏的吴中行等四人实施廷杖,想以非常手段制止此风蔓延,结果风波却越闹越大,弹劾他的奏折依旧不断,虽然最终张居正还是被“夺情”留任了,但这也成为了他一大历史污点!

连张居正都因为没有守制被骂成狗,就更别说郭致远了,而且万历皇帝现在对郭致远忌惮更深了,也不可能下旨“夺情”让他留任,肯定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削弱郭致远的势力,让他辞官守制,派人来接替他掌管东蕃。

而且郭致远也不可能像上次对付秦寿那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了,郭正域的老家在江夏,他要守制就必须离开东蕃去江夏,他要还搞“金蝉脱壳”那一套就是欲盖弥彰了,一旦他离开东蕃,好多事情就不好掌控了。

他也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把万历派来接替他掌管东蕃的人杀了,刚答应便宜老爹永不叛明就干这种事,郭正域要是泉下有知,只怕会气得从棺材里爬起来骂他,但是郭致远又确实不想离开东蕃,东蕃是他的心血结晶,也是他在这个时空的根本,就算他答应了郭正域永不叛明,但他最多不公然竖起叛旗,却绝不可能放弃东蕃这块根据地。

更何况时间上郭致远也耗不起,守制要三年,三年啊!真要三年什么都不干,那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尤其是未来三年正是大明政.局交替的关键三年,从万历到泰昌再到天启,这三年的风云变幻在原本的历史时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若是错过了这三年,郭致远就错过了先机,再要想力挽狂澜就难了!

这样一来郭致远就左右为难了,而徐光启他们也想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好办法,郭致远已经告诉他们自己在郭正域临死前承诺永不叛明的事,从感情上他们也是不希望郭致远公然竖起叛旗的,毕竟他们也是大明的臣子,要是跟着郭致远反叛心里总有道过不去的坎,但他们也知道郭致远做出这样的承诺就意味着未来的路会更难走,更艰难,就好比一匹套上缰绳的野马,你想往前跑,后面却总有人拼命的拉着你,你还怎么跑得快呢?

一时间想不出解决这个难题的好办法,郭致远索性就不想,反正东蕃到京城路途遥远,等郭正域逝世的消息传到京城,朝臣们要商议该给郭正域加什么谥号(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然后才会下旨,再传到东蕃,以现今明朝朝廷拖沓的办事效率,怎么也得好几个月,或许这几个月中间会有什么变故呢?

所以郭致远暂时把郭正域的灵柩安置在东蕃书院后面的阳明山上,郭正域到东蕃后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东蕃书院,相信他泉下有知也会对这样的安排满意,而郭致远也在旁边结了一个草庐,每日在那里看书锻炼,也算是在为父守孝了,正好也可以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好好想一想未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郭正域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东林党人都非常悲痛,虽然对郭致远不感冒,但是郭正域在东林党人中声望还是很高的,一度还想推举他入内阁,纷纷上疏要求万历皇帝给郭正域加上谥(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

万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他一直头疼该怎么削郭致远的权,以免他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郭正域去世郭致远就必须辞官回乡守制,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削郭致远的权了,所以向来懒理朝政的他这次也是出乎意外地发挥了高效率,马上让礼部为郭正域拟谥号。

为了安抚郭致远可能因被迫辞官回乡守制产生的逆反情绪,万历皇帝决定提高郭正域的逝后待遇,反正也是惠而不费的事,赠礼部尚书,赠太师,谥文毅,这待遇都快赶上沈鲤了,也可谓是极尽哀荣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惊动万历第三百五十八章 开火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旦第十六章未卜先知第三百三十三章 点石成金第三百零一章 移民计划(一)第四百七十章 移宫案(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疏忽第一百三十七章 卷烟厂第二百一十三章 费丽莎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官的优越感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筑墙缓称王第二十六章 闯宫面圣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事连连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四十六章 招揽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于江湖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蕃条约第二百七十四章 更大的难题第二百一十九章 营救李旦第三百七十九章 资源受限第七十四章 目无上官第七十四章 目无上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东蕃土著第二百四十九章 离间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二百五十四章 注定的败亡第四百八十二章 下属(二)第四百四十章 颠倒黑白第三百四十三章 识破计谋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会沈有容第三百二十一章 胃口太大了吧?第五十八章 少爷路线第四百零四章 降职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宫案(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蕃条约第三百零一章 移民计划(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容乐观第二十三章 对症下药第二百零四章 早已结下的梁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蕃条约第三百三十六章 袭营第二百零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五十章 危机四伏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惨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红薯诗会第二百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五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猪蹄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们是来友好访问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诱敌第四百二十一章 异想天开的计划第五十六章 闭门羹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帝召见第二百零八章 接舷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阵法第四百八十三章 军器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东蕃书院开学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惊动万历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军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变故第二百二十四章 折中方案第三百六十二章 辉煌的胜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处处不同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二十九章 赌命第九十八章 人神共愤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式推广第四百四十章 颠倒黑白第十九章 过河卒第二百八十三章 见太子(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烂透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第一批内陆移民第一百零三章 夜袭(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目中无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先入为主第二百七十四章 更大的难题第四百三十一章 难以改变的历史进程第一百五十一章 无人响应第四十四章 不简单的寺庙第一百三十三章 风靡全国第二百七十章 破敌(四)第四百零七章 离开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鸣惊人第六十四章 冷大美人笑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东蕃特区第三百三十七章 痛击第二百九十八章 达成所愿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像来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国公第十三章 真相背后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七章 痛击第三十二章 好了伤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一章 阁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办报纸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