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

有一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皇帝与元末明初士大夫们的那种微妙关系,这种关系表面上看是见之微著,实际上却潜意识的影响到了整个明初的政治运行脉络。国初虽然一切都是如火如荼、如刀如锯,但这些都不干士大夫们的事情。士大夫们对于这个新兴政权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热衷,甚至骨子里异常的排斥,他们不仅为元朝唱赞歌,而且还为元政权殉节、断指、断腕或隐居,这的确是一种奇怪现象,但这些都好理解,因为元政权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士大夫看来,一个政权应该是宽松、和蔼的,能够保护士绅们的田产,很显然元政权符合他们的标准,甚至比宋政权更符合他们的标准,也很显然明政权不符合这个标准。蒙古人是好糊弄的,而朱元璋是不好糊弄的,他们不明白这样糊弄下去只能是政权的崩溃,政权崩溃后他们的田产也得不到保留。明初士大夫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喊出“我生为皇元人,死作皇元鬼,誓不从尔贼”的吴德新;第二类是跟明政权若即若离的刘伯温;第三类跟明政权保持亲密合作以获取最大利益的李善长。

对于第一类人,朱元璋就是一个字“杀”,对于第二类人朱元璋还是一个字“杀”,对于第三类人朱元璋仍是一个字“杀”,当然了朱元璋并没有杀刘伯温,我是说第二类人而已。对于第一类人和第三类人已经无可赘述,我们这里就对第二类人进行一下分析,选取了两个例子——刘伯温和高启。

刘伯温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一生都是在矛盾中度过。刘基是忠于元廷的,奈何他无法在元廷造成多大的影响,也长期得不到重用。元末红巾军起事后,刘伯温举乡兵进行镇压,虽然有功与朝廷但仍旧得不到重用,刘伯温忧愤之下辞职隐居,虽然是隐居,但刘伯温心中仍旧是波涛澎湃,他已经对元廷彻底失望,他在暗中观察,观察着新的力量。

但从镇压反叛者到投靠反叛者,这个坎毕竟迈不过去,刘伯温开始做理论上的准备,他在青田隐居期间写下了《郁离子》,《郁离子》等同于是宣言书,宣布跟元廷彻底决裂,也是向四方新贵释放出的暗示。

后来的刘伯温虽然投靠了朱元璋,但他对洪武皇帝是鄙夷的,对于这个由中国底层民众建立起来的政权是鄙夷的。朱元璋自然清楚这一点,朱元璋需要刘基这个花瓶,以此来笼络天下士子之心,刘伯温的气质跟这个新生的明政权格格不入,这个新生的明政权也跟他格格不入。洪武四年,刘伯温的告退如其说是避李善长的锋芒,更可以说是对自己失败人生的一种顿悟。

如果说刘伯温代表了这第二类人,那么高启则是这第二类人中的典型。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驾频出。”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是诗人高启所作两首诗中其中的一句,第一句是给元王朝唱赞歌,第二句是给明王朝唱赞歌,对于这类人朱元璋是不喜欢的。

通常高启是由于明代的一些事情而留声后代,但高启实际上是元代的诗人,他所活动的时间段和所作的大部分诗集都是在元代发生,他对大元是忠诚的。上面列举的《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作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当时正是天下大乱之际,韩林儿的龙凤政权发展到巅峰,三路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在这个年代,高启的心也是跟随着大元王朝一样风雨飘摇。

时值元大都的杂剧演员宜时秀来到江南演出,这宜时秀是已故著名杂剧演员郭芳卿的弟子,而郭芳卿是前任元朝皇帝文宗皇帝的座上宾。宜时秀一曲终了,高启联想到文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大元王朝那种皇皇景象,再联想到今日时局,不由感慨万千,便做出了“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驾频出”的诗句,高启对元王朝的赞叹是由衷的。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高启于洪武二年(1369年)作于南京,此时诗人正受洪武皇帝之邀修《元史》,从全诗的那种悲凉氛围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对于明王朝的不热衷,只是在最后一句上或许由于现实的原因而极为勉强的奉承了一句。朱元璋看到了这首诗,自然感到不快。

高启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不快的,他对朱元璋的高压手段是不认同的,所以当朱元璋提出授予他户部侍郎一职时高启坚决辞授,洪武皇帝顿时觉得很没面子,他认为高启看不起他,我想此刻的皇帝已经动了杀机,但大面还得过的去,皇帝没说什么,还送了高启川资让他回家。

事情并没有解决,朱元璋时刻盯着高启的一举一动,看他还有什么表现来印证自己的看法。果然,高启不愿去抱皇帝的大腿,反而去抱苏州知府魏观的大腿。杜车别认为高启的人格是卑下的。这进一步印证了洪武皇帝认为高启看不起自己的论断,他终于下定决心杀掉高启。

魏观是一个文人,具备文人的一切特质,相比较洪武皇帝,高启更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高启并没有什么过错,不买皇帝的账并不意味着要死亡,所以洪武皇帝只能盯着魏观来找高启的错误。

机会终于来了。这苏州府衙本是以前张士诚的皇宫,张死后,皇宫被明军焚毁,大明建国后,苏州知府一直在废墟上办公,所以魏观一直想重修知府衙门,这也无可厚非,可事情就出在这上头。到了上大梁那天,魏观特意让高启写了首《上梁文》,时至今日,这《上梁文》已经失传,里面具体写了些什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高启在《上梁文》中形容苏州府衙是“龙盘虎踞”,要知道这里昔日是张士诚的府邸,不管高启是无心还是有心,我们都可以看出高启的狂妄与过分。魏观和高启尽皆被杀,其中高启还是腰斩而死。后来朱元璋为魏观平了反,承认魏观是冤枉的,但对高启却并没有平反。

国初此类例子比比皆是。草莽出身的朱元璋非常在乎文人对他的看法,他常常从文人留下作品的字里行间捕捉文人的思想脉络,但结果表明洪武帝通常是自寻烦恼。的确,国初的文人由于怀念元王朝和张士诚那种宽松的统治氛围,所以大多在诗词中对明政权表达了不满,洪武皇帝的心灵却偏偏无法得到释放,去跟这些过了气的文人计较,其结果只是徒给自己留下闲言碎语而于事无补。

高启一案是洪武皇帝对那些不肯合作的文人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在洪武皇帝的高压下,举国文人战战兢兢,沉闷的政治环境掐灭了文人的创作热情。无论这些文人是高尚还是卑下,他们的结局都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44章 正德年间的政治风波第43章 历史进入正德年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2章 反腐、改组与调整第24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70章 繁荣的小说市场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22章 反腐、改组与调整第70章 繁荣的小说市场第50章 宁王叛乱第23章 宦官崛起第19章 国初的理学第26章 危机四伏的年代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3章 领袖刘福通第28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1)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21章 宣德皇帝第74章 徐阶与高拱第56章 大礼仪之争第28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32章 曹石兵变第5章 帝国治理第44章 正德年间的政治风波第68章 严嵩之死第70章 繁荣的小说市场第46章 后刘瑾时代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53章 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第67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门派第50章 宁王叛乱第1章 至正十一年的难题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32章 曹石兵变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35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2)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17章 财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51章 正德南巡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68章 严嵩之死第24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第26章 危机四伏的年代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1章 至正十一年的难题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74章 徐阶与高拱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70章 繁荣的小说市场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37章 成化年间的流民问题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32章 曹石兵变第16章 唐赛儿起义——盛世王朝下的不谐调音符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25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第56章 大礼仪之争第43章 历史进入正德年第63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65章 帝国备倭(1)第13章 内战爆发第2章 史上最强悍的北伐军第24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3章 领袖刘福通第63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63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60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2)第60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2)第2章 史上最强悍的北伐军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4章 继任者朱元璋第21章 宣德皇帝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50章 宁王叛乱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学派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