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增益内库

从开海禁那么大的话题,语风骤然一变,变成了出海行商,听在朱厚照耳里莫名舒爽了很多,心理顿时松懈下来,露出一种豁然通畅的表情,就像在海边披着洁白的薄纱梦幻般奔跑……

“你早说出海呀,吓死朕了!”朱厚照恨恨瞪了秦堪一眼。

秦堪淡淡一笑,其实今日聊天他耍了一点小心眼,先把开海禁这个惊天提议说出来,生生吓到了朱厚照,然后话锋一转,将开海禁变成私人性质的出海行商,骤起骤落之下,朱厚照的心理上自然容易接受。

“臣刚才已说过了,欲赚银子,必除倭寇。”

朱厚照听懂了秦堪的意思:“因为缺银子,所以要赚银子,因为要赚银子,所以要出海行商,因为出海行商,所以必须将海上的倭寇剿除,你是这意思吧?”

“跟陛下说话和跟聪明人说话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秦堪昧着良心夸了一下朱厚照的智商。

朱厚照被夸得咧开了嘴,随即感觉有些不对:“私下里出海行商不是违了祖制吗?太祖皇帝曾下令片板不得下水,咱们这一出海起码不是片板了吧?”

“陛下,太祖的法令是百余年前的法令,如今时势早已不同,臣所言开海禁和出海行商,其实都是同一件事,百年祖宗成法必须变一变了……”

还有句话秦堪憋在肚里没说,朝中手握权势者无不与商贾勾结,大把的海运利润已被文官们私下分脏,这笔利润细算起来,每年至少超出国库所得十倍以上,国穷民穷,真正富的却是少部分官员,这种现状若不改变,大明国祚能撑多少年?

查缉抓捕不是根本之道,就算把参与海运的官员全部抓光,用不了多久还会有人前赴后继,海运的利润太丰厚了,丰厚到任何人不能不动心,哪怕冒着杀头抄家的风险,也有人豁出一切押上身家。

想改变它,治本之道只能参与它,掌握它,强大到一定地步时,便可以改变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秦堪接着笑道:“说开海禁毕竟太遥远太不现实,陛下不妨想想如今的现状,国库每年所得不到一千万两,而且每一分每一厘都被内阁和户部做好了安排,治河,修堤,充饷,发俸,除了天家重大庆典,户部估计不会再给陛下多出一两银子了,陛下性喜玩乐,不论天下各地进贡珍奇异兽,还是豹房扩建和日常开销,都免不了需用,仅靠每年那点矿税银子,怕是支撑不了多久,内库总管高凤恐怕在陛下面前哭穷不止一次两次了吧?”

“陛下欲做一位继往开来的明君,众所周知,不论昏君还是明君,都需要银子,没银子什么事都干不了,顶多只算个穷君,不仅事事掣肘,还要处处看内阁和户部那些官员的脸色,臣记得去年陛下欲增建豹房殿宇四十间,金殿上话刚出口,便引得满朝文武口诛笔伐,没钱的皇帝当得多么悲哀,陛下想必深有体会吧?”

这句话算是戳到朱厚照的心窝子上了,朱厚照脸色顿时变得跟天气一般灰沉沉的,有种一文钱逼死皇帝的英雄气短。

朱厚照转过头,放眼眺望眼前的苍茫大地,面无表情地吸溜了一下鼻涕。

秦堪心中一喜,急忙鼓舞剩勇追穷寇:“陛下贵为天子,然则如今臣权过盛,无论是兴之所即还是日常用度,陛下处处受银钱掣肘,如此既不放开手脚,还要受大臣们诸多斥责参劾,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说到底皆是银钱所误。陛下试想,若内库银钱满仓,陛下想建宫殿便建宫殿,想征珍奇便征珍奇,哪怕在兵部所制之外再建一支水师,只要不动用国库帑费,陛下何须再看大臣的脸色?那些大臣有何借口斥责陛下?”

秦堪今日耗费许多唇舌,唯有这一句话终于令朱厚照真正动容。

此刻朱厚照豁然开朗,秦堪没说错,如今君臣关系如此恶劣,除了君臣各自立场和利益的不同,国库银钱的支配也是一大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原因。

若按秦堪所说,天家不声不响参与出海行商,银钱满仓是必然的结果,国库与内库是两个截然不同且互不干涉的体系,朝臣只对国库银钱有支配权,这种支配权甚至大于君权,银子该怎么用基本由大臣们说了算。然而如果内库忽然有了银子,甚至银子比国库还多,那时修园子,建宫宇,建水师,全由阔绰的内库出钱,大臣们能说什么?

只要有了银子,以后朱厚照想干什么便干什么,虽然没到百无禁忌的地步,至少建立在银钱基础上的君权会得到很大一部分的扩张,对于相持百年的君臣权力之争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进步。

朱厚照眼睛渐渐散发出亮光,呼吸也不由自主粗重了,明君缺银子,昏君更缺银子,虽说整个天下名义上是皇帝的,实际上只是个口号而已。

“秦堪,朕若参与出海行商,内库每年可入多少银子?”

“如果臣时刻都像今日此刻这么有良心,不做假帐不瞒不欺的话,内库每年岁入应该不少于一千万两。”

朱厚照笑脸有些僵硬:“你的良心时刻都在吗?”

“不一定,偶尔会被狗吃,然后等它慢慢再长出来,过程比较缓慢……”

朱厚照喜滋滋地回豹房了,出海行商一事算是彻底定了下来,刚开始朱厚照尚存顾虑,毕竟老朱家的祖宗定下禁海的规矩,而他参与海运行商无疑有违祖制,只不过秦堪给朱厚照描绘的未来蓝图实在太美好了,美好得令朱厚照立马毫不犹豫地把祖制抛到了脑后。

说实话,秦堪特喜欢跟这种见钱眼开的皇帝做朋友,感觉太愉悦了。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秦堪是在天有灵的太祖朱元璋的话,一定不惜一切代价降下九天神雷劈死这个不孝子孙。

天色仍旧灰沉沉的,大雪已住,寒风却愈发凛冽,天地间一片苍茫,如同这个已渐生暮气的帝国,看不清前路吉凶。

朱厚照走后,秦堪仍负手站在城外路边,静静感受着寒风从脸上吹拂而过的感觉,刺痛中有一种隐隐的快意。

身后有轻悄的脚步声,丁顺恭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公爷,天津知府严嵩派人送信,如今天津东港日夜造船,第五艘两千料的福船也快完工了,不过严嵩说造船花费糜巨,今年公爷批给他的四十万两银子已然快花完了,银子若花完,东港只能停工……”

秦堪心疼得吸了口凉气,凛冽的寒风吸进喉咙,像刀割般生疼。

“严嵩这人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怎地也是个败家的性子?就不知道给我省点花么?”秦堪感到有些牙疼。

丁顺笑道:“严大人够省啦,听天津锦衣卫的密报,严嵩上任天津知府近一年,每日理事奔波勤勤恳恳,从未懈怠,不仅扩建了天津城墙和城区,更将公爷最重视的东港造船放在心上,凡造船一事,事必躬亲,从用工到用料,皆由严嵩亲自把关,没有多花一分银子,公爷,严嵩为了在您面前争个脸,这一年来着实受了不少苦呀。”

秦堪闻言点点头,心中有些感动。

不论后对严嵩怎么评论,在秦堪眼里,严嵩至少是个非常务实的聪明人,勤恳踏实之外有那么一点点野心,严嵩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从不在秦堪面前掩饰自己的野心,而他表现出来的野心也非常适度,正好能被秦堪拿捏而不至于失去控制,让秦堪能放下一切顾虑和猜疑重用他。

这正是严嵩的聪明之处,同样都是有野心的人,相比之下,严嵩的表现比钱宁高出不知多少个档次。

“没钱是个麻烦啊……”秦堪颇为头疼,天津造船到目前为止,都是秦堪私人在往里面出银子,幸亏秦堪不算什么两袖清风,这几年东捞西捞,倒也捞了不少银子。做官做到秦堪这般地位,根本什么都不必做,每年每月总有人将白花花的银子冠以各种名目送到他府上。

“公爷府上……银钱不足了?”丁顺非常体贴地开始出馊主意:“属下愿为公爷分忧,京师里富得流油的官员可不少,这些人屁股底下都有不少见不得人的事儿,属下随便逮一个进诏狱审两次,绝对没有冤枉的,要不属下这就派人逮一个回来,顺便把他的家抄了,少说也能凑个四五十万两。”

秦堪叹气:“丁顺啊,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吃相一年比一年难看,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为了看起来高一点才不情不愿长了颗脑袋吗?”

ps:还有一更……求保底月票砸死我!!

第121章 意外刺杀第75章 才尽其用第346章 启程回京第607章 再见唐寅第687章 巧取豪夺第655章 风暴来临(上)第614章 布置绸缪第252章 刘瑾求权第338章 杀身成仁第87章 一展抱负第607章 再见唐寅第13章 杜家危局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586章 强行绑架第438章 西厂高手第539章 少年壮志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152章 各自张网第125章 忍辱负重第649章 海运奏对(下)第736章 避祸之策第694章 驻兵之争(下)第49章 百户上任第140章 千户很忙第201章 惊闻内变第559章 佝偻老妇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629章 成王败寇(下)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298章 义州夺兵(上)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497章 最后布局第99章 上达天听(中)第388章 臣权势大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245章 深宫夺兵(上)第238章 君臣对峙第111章 朝堂风浪(上)第22章 知县相聘第67章 险求富贵第664章 别来无恙第105章 少年纨绔第705章 父子谋职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362章 笼中金雀第573章 诡异圣旨(下)第153章 杀机顿现第64章 骤然升官第350章 蒙古特产第184章 打草惊蛇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15章 萧墙之内第564章 李广难封第337章 龙旗飘扬第615章 教育鹏举第348章 仪仗入关第573章 诡异圣旨(下)第289章 祸水东引(下)第524章 战火蔓延第572章 诡异圣旨(上)第642章 别后团聚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705章 父子谋职第452章 探视丁顺第614章 布置绸缪第93章 千户上任第81章 绍兴提亲(下)第652章 东阳致仕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239章 清君之侧第680章 黑锅天子第681章 糊涂乱仗第422章 巾帼壮志第418章 煽动剿杀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199章 必有回响第558章 二男争女(下)第704章 复用钱宁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680章 黑锅天子第64章 骤然升官第272章 杖毙戴铣第714章 正德伤情第344章 封爵之争第248章 转守为攻(上)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428章 阴云密布第41章 感情问题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60章 怜月怜星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395章 白莲逞威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20章 继续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