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痴虎第二发,再打狗礼部

刘健气呼呼的丢下了《帝国时报》,而李东阳则是笑着劝慰道:“麒麟儿闹上这一闹也好。”

“再说了,他现在又无官身怎么呈上来啊!”

谢迁也是笑眯眯的对着刘健道:“晦庵公莫恼,麒麟儿闹这一闹也是好的。”

“若是我等提出恐怕这些言官们又得顶回了,就在朝堂上撕扯都不知道会撕扯到什么时候……”

李东阳闻言脸上露出了丝丝苦笑,叹气道:“谁说不是呢!”

谢迁和李东阳的话,叫刘健长叹一声不复再言。

朝堂上这些个言官最初的设立就是为了制衡于六部内阁权限,让他们有封驳之权。

这原本并非什么坏事儿,只是历任言官逐渐发现自己若是封驳回去顿时得享仕林大名啊!

哪怕是因此贬斥人家也只会说尚书阁老气量不够,自己回去养几年望再论起复又是一条好汉。

即便是最差一步无法起复,那凭借此事自己也是风骨傲然的一流名士啊!

再有朝堂上的座师、同窗相互扶持,当地父母官到任也得先去拜访一下口称老大人。

史官们又喜欢称颂这种行为,记载上去的时候都是各种溢美之词。

这导致的就是弹劾之风顿盛起来,现在都还不算最盛的时候。

最盛的时候不管你说什么言官就是要弹劾你、封驳你,到最后皇帝阁老们都明白他们的想法了。

一律留中不发,既不给你骗廷杖也不给你骗诏狱。

然而这看似解决方案实则助长了言官的气焰,帝国看起来在运行实际上很多政策完全滞后。

甚至很多行政职能近乎停滞状态,你试图做事一堆人就出来喷你、杠你。

哪怕你想做事都得先跟他们撕逼完,而且很多时候你撕赢了事情也被搁置。

这个情况刘健何尝不知道,然而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张仑这一手算是直挺挺的一拳就砸在了他们的脸上,打的他们眼冒金星鼻血长流。

次日朝堂上居然出奇的平静,礼部左侍郎张升眼观鼻口观心一言不发如泥塑木雕。

昨日还群情汹涌就差把张仑骂成国贼的诸位言官们,此时一片风平浪静无人吱声。

礼部、礼科周玺等人战战兢兢,生怕那弹劾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结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度过了今日早朝,走出宫门便看到了着急等待的家人。

从着急的家人手里接过今日的《帝国时报》,礼部、礼科诸官不由得一口老血就要喷宫门上。

却见那《帝国时报》上登着新篇:《炮打狗礼部——我的第二发轰天炮》!

这回张家麒麟儿一如既往的在骂礼部、礼科,只是骂的方向改了。

说你礼部执掌帝国教化之责、自号圣人圣人门下,可前朝蒙元都知道要设立社学之策。

至本朝太祖设国子监、州县并举社学,已是成大功。

在此基础上你礼部做了什么?!你狗屁没做啊!

社学缺教习你们知道么?!贫家子需养家糊口无力上学你们知道么?!

帝国各贫县区、乡里村中根本无力设置社学,你们又关心过半分么?!

家有资财者自立族学,稍有善心者协立义学。

可这于帝国教化而言完全是杯水车薪,于圣人教化而言更是九牛一毛。

何以百姓愚钝,稍有贼寇煽动便引发大祸?!

还不是你礼部教化之责根本就不到位?!礼科也是一群狗逼,这些弊病你们可曾关注半分?!

再者而言,你既是管天下教化怎的不设立礼部教习、规范帝国学习教材、规划帝国教化体系?!

还有礼科那帮子狗犊子,你们除了弹劾劳资之外这些弊病你们可曾解决一二?!

说你们尸位素餐那都是轻的了,整个礼部带礼科上下因教化无功可称祸国殃民啊!

若你们广传教化百姓识字去愚,哪儿会有歹人煽动一二便酿成大祸之事?!

朝堂政令又怎会无法直抵乡间村里?!还好意思自号圣人门下、自担教化之责。

我张仑呸你们一脸,去休!

一票举子们现在不流行诗词酒会了,他们更流行大家聚在一起通读《帝国时报》看着麒麟儿骂人。

这尼玛骂的简直不要太爽,刀刀致命、针针见血。

大家之前还没有回过味儿来,但现在张仑这么一骂一群人顿时关注到此事了。

大明时期毕竟信息不通畅也没有后世信息大爆炸时期的便利,一些有路子的人便开始寻找这方面的信息。

一查阅不要紧,顿时得说人家麒麟儿骂的到位。

前朝蒙元人家确确实实有做社学,前元至元二十三年颁令:

凡各县所属村庄以五十家为一社,设社长一人,“教劝农桑为务”。

并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

本朝洪武十八年敕令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正统元年又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当对各地社学扶持、督促。

至有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增补秀才。

顿时一众举子、士子们拍着大腿直呼,麒麟儿此骂真真直面命门啊!

端的是如他所言“大明帝国时弊,皆于针砭报之”,一众举人士子们这下算是真的服气了。

都不由得对三大学士给张仑“天下风云麒麟儿”之评语,心服口服。

张仑此时也在看着弘治皇帝着人送来的一大票赏赐感叹,大明朝朱家的皇帝对英国公张家真的没话说。

回顾整个大明朝的历史朱家皇帝对张家那回护和恩宠,简直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

最为典型的案例大约得算“骂神无奈”事件。

他,是大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上第一骂神、全华夏服历史上至少排名前三的荣耀级嘴强王者!

古今第一弹劾王中王、杠精本精、撕逼圣手,专治各种不服!

完全可以高唱一曲《无敌是多么寂寞》,大神中的大神——欧阳一敬!

欧阳大神当年那叫一个威风凛凛啊、那叫一个杀气腾腾啊,一张嘴那必须有人滚蛋惨死!

还是七品小官的时候死在他弹劾下的,便有正四品上太常少卿晋应槐、正二品吏部尚书董份。

刑部受不了把他赶到兵部去,希望兵部丘八们能镇住他。反正别祸害自己就行了。

结果这位去了还不消停,三个月后鞑靼入侵陕西酿成大祸。

大神再发神威!于是总督陈其学、巡抚戴才惨死在骂神鸟下,抱头痛哭后双双还家啃老米饭。

随后惨死在骂神鸟下的更多了,骂神生冷不忌反正必须干你!

惨死于其鸟下大明国臣计有:山西总兵董一奎,浙江总兵刘显、锦衣卫都督李隆……

直至当时内阁首辅高拱!

堂堂一代骂神三品以下都不屑记录了,那算热身不算动手。

仅算弹劾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二十余人最高直达当朝首辅,并侯爵一人、伯爵两人——皆吃鸡霸。

大神,就是如此霸道!说请你吃鸡霸,就请你吃鸡霸!

哪怕你首辅、锦衣卫都督都是混假。

尽管当年他没有霸道可开,但不妨碍骂神如此霸道。

然而,便是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第一骂神在弹劾当时的英国公张溶的时候——惨遭滑铁卢。

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贵豪遮望江楼,粤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终得展翅方信之,国语注音助识文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风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五百七十七章 美人多情最难负,哀怨缠绵总不宜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八)第四百零二章 总督粤北大开发,安抚黎民百姓事(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绅豪商真有钱,气的肝疼童成春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下)第二十六章 就骂你们,老不要脸第三百一十六章 校场巨炮初轰鸣,时代大门终开启(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八)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叁)第一百六十章 暂避锋芒待经筵,钱能野望在夷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网擒得副总使,亲自刑讯挖其根(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玖)第七百五十五章 螳臂挡车不自量,行走南北为惠民(下)六百零五章 学馆初成勋贵至,心甘情愿掏腰包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万变在战阵,吉祥摆件小公爷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弟子谁管你,嫡传弟子才肯教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风而往欧罗巴,抵定江山数百年(下)第三百零五章 京师纷乱初安定,请诛国贼七侍郎第五百五十一章 居庸关前仰天啸,近乡情怯丛念生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怀心思各留驻,南洋诸国风云入(中)第四十章 夺人风头,咬我不着第七百零四章 诸家货殖会分赃忙,降卒校场论长短第六百六十三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无路莽应龙(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闱终结束,生死扑面来第二章 既来则安,拜见大父第三百五十三章 军事学院首结业,弘治皇帝授衔礼(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赵皆立军令状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内阁定计,京都城前乱局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伍)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内宦官思渐变,忠武河间王战车第八百零四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伍)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有千结李福达,撒金布银进通州(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瑶女多情系螭虎,滇南情势变数多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内,太后皇后叙话间第六百六十章 千军万马抵城前,机关算尽反送命(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六)第九十五章 夫君欢喜,妾身亦喜第四百一十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天下壤壤为利往第八百二十七章 数代谋划黄粱梦,空余笑谈朱宸濠(上)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骂清流,老张护孙不拆台第二百七十三章 敌手底牌亦出尽,唯有一战决生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十九)第三百四十九章 头名毕业受御刀,老臣约斋欲请辞第二百六十章 九边消息来,国朝风云涌第二百三十一章 助力从来非无故,怨怼亦非无来由第七百零八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济黎民(下)第十八章 铁杆粉丝在大内,皇帝老儿上门来第六百零二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六)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下)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护国禄,自当为国斩贼酋第八百零四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陆)第七十一章 栈桥惊变,血染碧海第七百五十二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捌)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残余毒牙显,不顾生死为一搏(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痴虎第二发,再打狗礼部第七百七十二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家围观都看戏,螭虎到场要揍人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风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七百九十四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陆)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难胜蜀道,张小公爷催人忙(上)第四百零五章 扑买行里血脉涨,粤北皆爱玉螭虎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穷经东山公,三大学士亦觉难第五百二十八章 九边风雷齐滚动,办事利索调查局(下)第六百五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叁)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叁)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坞院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八)第六百六十章 千军万马抵城前,机关算尽反送命(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校场巨炮初轰鸣,时代大门终开启(上)第八十一章 海因里希倒霉鬼,欧洲土鳖爱唱诗第三百零八章 写取一支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钓竿(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便是踩你国子监,两大尚书护财神第三百六十二章 九边大摆鸿门宴,计擒众将杨邃庵(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轻抚风波定,上下无人不慑服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辩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下)六百零五章 学馆初成勋贵至,心甘情愿掏腰包第一章 神装大号惨遭删,踢送大明小公爷第五十五章 提前交卷,有贼远来第二百四十五章 护持灾民锦衣卫,逼反百姓陈千户第八百二十九章 数代谋划黄粱梦,空余笑谈朱宸濠(下)第四百零三章 国朝整改粤北始,西涯远赴督抚之第六百五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柒)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审挖根皆惊恐,海商豪遮镇诸官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长醉黄粱梦,何辞刀山火海行(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肆)第六百九十六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贰拾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宫计定联袂见,割出血肉做台阶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内阁定计,京都城前乱局第八百二十七章 数代谋划黄粱梦,空余笑谈朱宸濠(上)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苍天终不负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军部放豪言,君臣初闻战争财(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壹)第八百三十七章 庄前血战犹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谏言,骑士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