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年少扬名,身贵多金

这大明朝是一个神奇又怪异的社会形态,他们可以和妻子相敬如宾,但也能毫无心理障碍的逛青楼、纳小妾。他们很讲礼法人情但同时也很讲契约。

是以卖身契就是卖身契,没有拿到自己的卖身契妙安就算是才艺双绝、混到手眼通天,人家拿着她的卖身契照样就能把她拎回家。

人家拿着你的卖身契你就是家奴,逃奴是打死不论的。所以唐伯虎他们家的下人跑路的时候,也是趁乱寻出自己的卖身契跑的。

这卖身契在人家手里,哪天如果跟朋友喝高兴了说你这婢女不错张仑抬手就说送你。那卖身契递过去,妙安再不愿意也得跟着人家走。

当然,也有气盛的女子当场触柱而死。比如大名士苏东坡,他朋友来给他送行看中了他的婢女春娘。于是说用自己的白马换春娘。

老苏一听觉着划算啊!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春娘在边上听说这事儿便痛斥苏大学士。

“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夫子厩焚而不问马,皆贵人贱畜也。学士以人换马,则贵畜贱仁矣!”

还做了一首诗: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而后触槐而死。这个故事是出自于明末冯梦龙的《情史类略》,也有苏轼的粉丝考证这事儿是假的。

但宋明时代送婢女妾室,这个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别说婢女了,就算是妾室那也是“奴”一样的存在而已。礼记就说了:“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

而且这“女为人妾,妾不聘也”!就是说,妾室连聘礼都没有的。《唐律疏议》也说“妾乃贱流”、“妾通买卖”。

那意思就是,成了妾室那就是贱籍还能买卖。最惨的是,哪怕到了清代妾室都是不能入祖坟的。这在古时候是极为残酷的一种做法,相当于把你排除在家族之外。

所谓“生不入族谱,死不入祖坟”,这在古代于大部人是最大的羞辱。

以至于当时位高权重的袁世凯因为母亲是妾室,不得不动用巨大的力量闹了一通,这才逼迫着宗族把他母亲葬入祖坟。

妾室当时的地位等同于商品,古时候又有“君子有通财之义”这说法。于是,赠送妾室也就成了名士、文人之间一种极为普遍的事情。

妾室都如此更遑论婢女了,那真是说送就送出去了。

当然,这事儿张仑是干不出来的。对于大明这种动不动就把女人当个家伙什给送人的做法,张仑还是接受不下来。

而且张仑自己有自己的傲气,来者不一定收但去者是绝对不留。咱还没下作到要靠卖身契这样的手段留女人的地步,再漂亮也不这么干。

文书给你了,想留下便留下罢。不想,随时走就是了。可妙安会走吗?!显然是不会的。

现在的妙安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官宦人家的庶出小姐了,经历了家变、发卖甚至差点儿沦落青楼之后她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东西。

尤其是在父亲那位前同僚的家里,曾经他望向自己的眼神妙安再傻都能够感觉到其中的意味。

一度她被安排去照顾那位同僚家七八岁的小少爷,甚至那位老爷还说她粗通文墨要她去整理一下书房。

他们家的夫人如果这都没有发现自家老爷有什么心思的话,那真就是白当家里夫人了。所以那位夫人很果断在自家老爷去金陵公干的时候,直接把妙安发卖了。

拿回了自己的文书妙安就能够自己生存下去了吗?!一个孤单的、漂亮的女子,她靠什么生活下去?!谁来给她庇护?!没有庇护,她又凭什么生存?!

退一万步来说,妙安可以去找一个人嫁了。那么她又能嫁给什么样的呢?!

能够让她成为正妻选择的大约就只有两种:一种是落地秀才,穷而无甚营生只能是勉强糊口但乡里乡间还算是有些许地位脸面。

另一种则是一些商贾富户,但又不可能是大富之家那种。顶多是小富即安,家资尚可的那类。

而再上一个阶层的大富之家、举人官宦,顶多是纳她为妾绝对不会给她平头正妻的位置。可如果给那些人做妾,为何不给英国公府的小公爷做婢女呢?!

尤其还是拿回了自己卖身契的婢女,她甚至努力一把就能够跃上高枝了。若是张仑抬举她成了妾室,一个英国公的妾室可比一般官宦人家的正妻厉害多了。

到时候别说商贾之家、她曾经的父亲、发卖她的老爷家。就算是这苏州府甚至金陵城,她亮出英国公府的名号啥举人老爷乃至苏州知府都得让她三分。

即便是刨去这些附带的效果,张仑一个“天下风云麒麟儿”的名号外带《白蛇传》、《倩女幽魂》和“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的身份。

那也是妥妥的一流大名士啊!这年头如果说什么人最牛批,那除了皇帝、勋贵、阁老……这些人之外就是大名士了!

大名士虽然没有官职但声势却比官员更牛批啊,他们虽然不在朝可他们读书人的身份不仅骂朝廷、骂皇帝、骂阁老……那是随便骂,而且骂完士子们还上窜下跳的支持!

玉公子牛批!玉公子骂的好!那朝堂上衮衮诸公皆是一群煞笔,玉公子深谋远虑国之栋梁也!

这皇帝阁老都骂了,更别说下面的官员了。大名士若是骂了个官员,那官员说不准还可能惨遭开革。

所以现在张仑哪怕不是英国公府小公爷,但他给苏州府知府递个帖子那苏州府知府也得躬身来迎。

远远的就得用读书人的方式见礼,道声“滚滚长江东逝水玉公子当面,未曾远迎真是失礼啊!”

还得给张仑摆去上好的席面广邀这苏州府官员名士前来作陪,这倍儿有面子!还得苦求张仑若是住他家里,立马得着人安排食宿。

张仑如果要走了,再三挽留不住还得奉上一份仪程。这仪程还不能低了,低了传出去那脸面没地儿搁啊!少说也得封上个五六百两罢?!然后还得给些礼物,不然日后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当然,妙安决计不走的原因中最重要的还是:张仑确实长得好看了!

鸨儿爱钞,姐儿爱俏。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女又不盼着俊俏良人娶她还?!

一双丹凤桃花的偏偏陌上玉公子,得享“天下风云麒麟儿”的大名士。还是英国公府的嫡孙,恩宠第一的勋贵。

要妙安还想着跑,那她真真是脑子叫驴给踢了。

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苍天终不负第三百九十三章 士绅豪商害甚大,祸国殃民须铲除六百零五章 学馆初成勋贵至,心甘情愿掏腰包第三百八十九章 状元及第伦文叙,轻挑思绪玉螭虎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完)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门三卫生惊惧,黑潮铁甲国防军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头太师张懋公,恩宠荣华皆有故第五百三十九章 两头狐狸多算计,暗里行棋斗不明(上)第三百零五章 京师纷乱初安定,请诛国贼七侍郎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寻得内家拳第八百四十章 庄前血战犹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七百四十五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补章)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六百五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柒)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拾捌)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钱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韵字典带标符,助力腾飞教谕部第六百五十六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玖)第二百七十七章 张家虎儿要你死,虎头太师让你亡第一百九十二章 凄凄惨惨国子监,委委屈屈鹤姐姐第二百九十一章 两宫之主皆呆滞,远在车营接圣旨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捌)第八百六十一章 百衲圣袍惊晚宴,荣光满身玉螭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贯通全境五十载,国之重器唯教谕(下)第五百零一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五)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扬帆去,钱能跨海回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完)第九十六章 有不服者,轰杀了帐第三百四十九章 头名毕业受御刀,老臣约斋欲请辞第五百零五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经筵御前再相辩,大内演武陈钓翁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国张螭虎,谁敢与我来一战第四百五十八章 摩拳擦掌启平叛,各路头人忙挣钱(上)第七百七十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两宫之主皆呆滞,远在车营接圣旨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举太祖剥皮法第七百五十七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叁)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来扛雷,帝国初次执律鞭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威并施平黔州,诸家头人尽入彀第五百九十六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第五百六十六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第一百四十七章 穷困老佀舞大义,少年痴虎独不惧第八百二十二章 水师悍将戚景通,战争野兽豺狗狼(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三十:终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六)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军万马抵城前,机关算尽反送命(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第六百五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柒)第三百六十章 九边大摆鸿门宴,计擒众将杨邃庵(上)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十二)第七百八十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贰)第二百四十五章 护持灾民锦衣卫,逼反百姓陈千户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痴虎初发威,看我舆论战第三百七十八章 伯章黑胖动歪心,洪坤亲赴见瑾山第二章 既来则安,拜见大父第六百七十章 占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将起航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买马办大事,鹤滩先生钱与谦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武举解元皆来战,螭虎独身擎校场第一百零九章 杀猪妙安,八幡虎姬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长醉黄粱梦,何辞刀山火海行(下)第四百章 总督粤北大开发,安抚黎民百姓事(上)第五十二章 传书附银往大内,待我功成战妙安第十章 京师议纷纷,皇子闻其名第六十章 你且先归去,我斩人头再回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骂清流,老张护孙不拆台第四十四章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肆)第四十四章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八)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齐开会,驴嘴跟前拴萝卜第十五章 牙爪同痴虎,风雷起卧龙第八百零四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伍)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计,谋划再替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七)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轻抚风波定,上下无人不慑服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计平纷乱,不敌妙安小娇憨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长醉黄粱梦,何辞刀山火海行(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伍)第七百一十章 发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台李东阳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苍天终不负第六百五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柒)第六百七十章 占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将起航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儿功课需考校,经典亦须经筵辩第六百八十三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拾贰)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勋贵,足利说两宫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绅尽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饱第六百二十五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柒)第六十四章 断尾求活,妙安求战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儿功课需考校,经典亦须经筵辩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第八百零一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贰)第七百零九章 黔国公爷还旧情,高家英杰高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