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

佃户们不是跑了就是转身去跟官府耕地去了,这剩下的他们咋办啊?!

一群大户们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说还有好消息的话就是家里还剩下一些老家仆。

这些都是多年跟随着家里的亲族,抑或是其他房的支脉。

他们可以自我安慰一下,好歹扫掉了那些首鼠两端的。

忒不当人子矣!见利忘义,真乃小人行径!去休!去休!

手抚长髯,刘大夏眯着双眸望着面前的老者。

心道,莫言江湖无英豪啊!

如今站在自己面前的这老头儿,可不就是这江湖英豪么?!

这老者生生的将这豫南、冀北等诸家大户豪族们的心思,尽数给按了下去。

甚至不许他们掺和到任何迁徙事宜中,一切便宜官府行事。

这让刘大夏原本打算借此将本地豪族清洗一空的计划,彻底的落空了。

甚至一时之间,周寿周子江等人也变得无所适从。

对方完全按兵不动,甚至还配合迁徙。

这你咋弄啊?!总不能不管不顾的,直接打上门去罢?!

“东山公,老朽厚颜且求东山公与我诸家一条生路啊!”

这老人在见刘大夏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进门。

直接堵在了门前二话不说,带着一众有着功名的儿孙们当众就拜下了。

这等阵势,他刘大夏怎能不见啊?!

再不见的话,这传扬出去大明仕林、天下士子得戳烂了他刘东山的脊梁骨啊!

“老先生何出此言啊?!老夫来此,不过是执行国朝公务而已……”

刘大夏并没有要松口的打算,只是笑眯眯的道:“老先生与诸位学子,都是国朝栋梁啊!”

“老夫又何敢为难耶?!且……老先生如此于国朝行事,自是不需担心的。”

其实当这老者跪在门前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将这老者的身份报于刘大夏知了。

梁坚梁嘉悯,豫南、冀北等诸家真正的话事人。

天顺二年进士及第,后服丧归家。

曾任知府,以家中老母年迈为由请辞。

这老家伙别看他真请辞回来了,实际上控制力却一点儿也不小。

在家中多有扶持各大族中读书人进学,服丧期间把自己的人望养的足足的。

且为人又低调,既不抢名亦不抢利。

但老家伙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甚至连布政使司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随他而来的,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这种老狐狸那都是成精多年了,刘大夏算起来还没人家硬实。

“唉……老朽年岁已高,老眼昏花却心不盲。”

眼见这梁嘉悯幽幽一叹,道:“您又何必瞒着老朽?!”

“国朝此番,恐怕是项庄舞剑罢?!”

刘大夏笑吟吟的没有接话,而是命人奉茶、端上时令鲜果、糕点。

随后这才挥退了左右,梁嘉悯见状亦是摆手让自己的徒子徒孙们退出去。

退出去的士子,还不忘了将厅堂的门给带上。

究竟这两只老狐狸在里面谈了什么,不得而知。

只是梁嘉悯出来后,便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们直接离去。

数日后刘大夏为首的“大明帝国廉政肃贪院”正式的亮出名号,同时豫南、冀北等布政使司开始清查田亩。

诸家不仅纷纷配合,甚至还主动将一部分的田亩卖与了布政使司。

布政使司接下后奏请内阁及弘治皇帝,此番内阁决议却极快。

不过是数日内便给出决断,快马八百里加急。

内阁拟旨,刘大夏暂领巡抚职、督此三地。

在快马八百里加急的旨意送抵的同时,京师三大货殖会亦同时抵达。

一场巨大的变局开始缓缓启动,在三大货殖会的协同下三地分别成立了以各行省为主的货殖会……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郑家老太爷接到了豫南来报,一双寿眉紧锁着。

这个天下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世界变换的实在是太快了。

快的让他这个老家伙有些目不暇接,然而他可以清晰肯定的是……

如果这一波风潮他们行歪踏错了一步,赔进去的将是他们整个家族。

“老祖宗,如今是箭在弦上了!咱们是发,还是不发?!”

郑老太爷没有说话,身边的那些个家主们则是着急的望着他。

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不动手的结果……如今也看到了。

豫南、冀北等诸家,如今算是被国朝釜底抽薪了一把。

若是他们继续按兵不动,迟早这股风潮会刮到他们的头上来啊!

“动起来!”

眼见这位郑老太爷的眸子,中闪过了丝丝狠厉。

老太爷缓缓起身,扫向了这些个满身绫罗绸缎的儒衫秀才们。

“此番……吾等已是退无可退了,唯有团结一致方可求活!”

“诸位!此番行事非为我等自己,乃为名教声名、儿孙之福分!切记!切记!!”

一番话说话,这些个家主们脸色凝重。

他们之间虽然平日里各自可都有着不少的龌龊,甚至有些还有世仇。

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如今这可是危急自家传承的大事儿,若是真叫国朝腾出手来他们谁都不可能落好!

“动起来了?!总算是忍不住了……”

李福达在禅房里,与那断了腿的老僧对弈。

“先生所求,已是功德圆满。老僧所求呢?!”

禅房内,只有他们二人在。

破旧的禅床上老僧垂首依旧,李福达坐在另一头垂首叹气。

“小公爷如今身在边疆山海关,老夫就是肋生双翅也赶不及啊!”

这倒是实话,关外之广阔苍林莽莽。

张小公爷出去又是带着大军去厮杀的,哪里那么容易找见?!

便是国朝派去的信使,要找见他们亦非易事。

“老僧自是知晓的……”

却见这老和尚的寿眉微微一展,缓缓抬首:“所以……”

“老僧便请先生带路,往山海关一行!老僧便在关口上,待玉螭虎大军荣归!”

李福达听得这话不由得一愣:“这……有必要么?!”

和尚没有说话,而是捻起一枚黑子落在了棋盘上。

“再早十年,老僧甚至愿意出关与玉螭虎一会!”

却见这老和尚那双浑浊的双眸望着李福达,一字一句的道。

“悔迟先生啊!老僧,很是羡慕你呢!”

第二百一十七章 武举会试考三月,天子门生不易得第五章 腐儒胆子小,京师多措大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枪无双玉螭虎,文武双憾欧罗巴(完)第四百八十八章 九边乌云压城来,家贼难防有熊孩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润笔宝文堂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陆)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将请一见第四百章 总督粤北大开发,安抚黎民百姓事(上)第六百五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叁)第二百四十八章 东厂锦衣卫,无人不生惧第二百二十章 青龙探爪灭气焰,欺人太甚张痴虎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长醉黄粱梦,何辞刀山火海行(中)第四百一十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天下壤壤为利往第一百五十章 京师风传建新报,忠义无双张痴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赋为大父,张家立新规第六十三章 胸中有火,需血来熄第八百七十四章 乘风而往欧罗巴,抵定江山数百年(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豪门贵戚受管教,皇家子弟也难为第七百五十七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叁)第四百九十章 帝国爪牙初显露,关外草原风卷云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鳖奸商欲行恶,螭虎教你来做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尽在手,改土归流平尽时(上)第六十章 你且先归去,我斩人头再回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审挖根皆惊恐,海商豪遮镇诸官第五百四十六章 满心卖批王守仁,敲里吗德唐伯虎第七百五十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陆)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国张螭虎,谁敢与我来一战第一百八十四章 御前写作业,西涯有家忧第八十四章 双峰岛岛主,欧阳户必裂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强,本愿寺来访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风而往欧罗巴,抵定江山数百年(下)第五十一章 京师故事,倒霉钱能第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客循声至,又作桃花歌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长醉黄粱梦,何辞刀山火海行(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贰拾壹)第一百一十一章 翁婿相见,老少狐狸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头大父勤练兵,可怜痴虎亦早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散鸦战法哀落幕,亘古不变唯有变(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独木难支将倾厦,盟约守望或能存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并行显真意,海因里希夷州骑(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庄前血战犹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轻抚风波定,上下无人不慑服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足准备侯鞑靼,京师接报召兵马第一百八十三章 豪门贵戚受管教,皇家子弟也难为第四百一十三章 义士出征车马行,粤北大地剿匪记(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儿功课需考校,经典亦须经筵辩第六百五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柒)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轻抚风波定,上下无人不慑服第四百章 总督粤北大开发,安抚黎民百姓事(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六百零二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陆)第五百九十七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一)第五十八章 少年痴虎初临阵,掌中刀快血如风第五百四十一章 莫道其余闲杂事,帝国需要你的肾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部皆开所属科,广纳天下读书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厚礼得见玉螭虎,叩首求活洪舟同第五百五十二章 游子螭虎归京至,抠门皇帝赐流爵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寒冬齐聚草庐处,炭火焙茶谈经筵(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贰拾叁)第六百九十五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贰拾伍)第六百三十七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第八十八章 寨门前对峙,足利战妙安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七)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战不过,痴虎亦要学真诀第五百九十二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五)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肆)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门,一局一百小财神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伍)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败传朝堂,若刨根底不简单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伍)第二十五章 御前阁老难题试,天下风云麒麟儿第一百五十九章 传世荣宠英国公,贤才宅中议奸佞第六百六十四章 军政两方春城聚,铁证待判众战俘(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圣旨随车到,离营先归京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伍)第八十二章 给了银子您是爹,让我砍谁我砍谁第六百九十六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贰拾陆)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愿终得偿,钺式重型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贯通全境五十载,国之重器唯教谕(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贵豪遮望江楼,粤北老狐皆出手(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长醉黄粱梦,何辞刀山火海行(下)第五百五十章 爱恨从来不无故,欲正其心慑以武第一百八十九章 国子监前看文章,贡生行径实无状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五)第一百八十章 草庐之内教计然,弟子尽需去实习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八)第六百七十一章 独木难支将倾厦,盟约守望或能存第八百二十四章 计定南洋下约书,布下大局谋百年(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摩拳擦掌启平叛,各路头人忙挣钱(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陆)第七百八十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贰)第八十二章 给了银子您是爹,让我砍谁我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