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挣扎不惜命,狗急跳墙亦凶猛(中)

宁王起兵惨败!

玉螭虎与太子率轻骑突进,兵不刃血夜取豫章城。

成国公朱辅以二十万大军,仅十日将宁王号称三十万大军剿杀的灰飞烟灭。

宁王举家被俘、其谋士军师李士实等尽数被拿,斩首级三千、俘十五万众!

魏国公徐俌兵出金陵横扫江南,破勾结宁王之士族三百余家、俘六万余人。

这消息像风一样,飞快的传遍了整个大明。

那些在宁王起兵中观望,看国朝一直只是斥责却毫无反应。

开始跟宁王勾勾搭搭的藩王们,顿时心惊胆战。

而有书信往来、有把柄在宁王手里的朝臣们,更是心生绝望。

造反啊!这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此时的朱家子孙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有着同一个梦想。

那就是——造反!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永乐能造反,咱也能干仗。

这会儿距离永乐靖难称帝,也不过是百余年而已。

朱家的子孙们还没有到明后期那样,对于起兵争夺皇位不报希望。

是以,别看他们表面安静。

实际上谁私下里,都蓄养着不少恶奴打手。

宁王出头造反后,他们就在边上观望着。

不少藩王,跟宁王都有所联系。

如今宁王栽了,这些跟宁王有往来的顿时紧张了!

要是让宁王活着到了京师,见到了弘治皇帝那不得倒霉啊!

所以……造反可以败,宁王必须死!

而想要宁王死的可不止是他们,还有那些跟宁王有勾连的官员们。

虽然他们大部分不是嗝屁着凉,就是在矿上、在筑路工地上干活儿。

然而总是有漏网之鱼,还在朝堂上活跃的。

若是宁王安安静静的也便罢了,他们顶多是断绝往来。

即便是宁王造反罢,打死这厮也就算了。

可偏偏他没死,还要被押送去京师见弘治皇帝。

这就很坑爹了,而且是要坑死爹了。

如何干掉宁王,这就成为了他们的心病。

诸藩王家中蓄养多年的恶匪们,开始疯狂的躁动起来。

绿林到朝堂一片躁动,张诚仅是三日内便接到数个调查局站点火拼的消息。

一些甚至销声匿迹十年以上的大盗,都重现绿林。

为此,张诚差点儿就想要放缓归京时日。

但张小公爷的一句话,然他再次陷入了沉思。

“放出消息,我等沿途不歇!我与太子一并随军,在此处分开!”

他一番话,让张诚不由得默然。

挡住了,这群人未必不会狗急跳墙再闹出其他事端来。

比如……造反!

“给他们一个机会,沿途安静一些。”

张小公爷当时对着张诚道:“他们现下只是想杀宁王、毁文书,还不敢动我与太子。”

动了他们,就是实打实的造反。

宁王三十万大军都灰飞烟灭了,他们怎敢轻易起兵?!

然而若是逼到了尽头,真没了退路闹将起来……

这也是一桩麻烦。

“我与太子先行押送部分文书回京,宁王……就留下来做饵罢!”

一切都计划的好好的,唯独熊孩子这里闹出了幺蛾子。

这厮不肯走!

“本宫好容易出来一趟,刀兵都没见着啊!好歹让本宫打一仗啊!”

张诚自然是不愿意的,奈何架不住张小公爷这边同意了啊!

而玉螭虎亦知此事的凶险,所以毫不犹豫的决定先支开自己的姬武将团。

大明上下都知道,玉螭虎的那些武姬可都是随行的。

玉螭虎在哪儿,她们在哪儿。

那身铠甲实在是太扎眼了,很轻易就被人识别出来。

听说要让自己先行回京,姬武将的樱子大哭一场。

差点儿就自刎明志了。

好说歹说给劝住了,委委屈屈的带着她的姐妹们一并回京。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家里的亲兵们开始布置。

“……诸藩王处所来亡命之徒,恐有千余人。”

刘庆说不紧张,那是假话。

擦了擦头上的汗,便见他低声道:“其余各家家丁,亦有千人上下……”

前后这一叠加,特么至少得三千人往上!

这还是刘庆能够探查到的,因为之前各分部跟对方多有冲突。

导致的是信息没有从前明朗,简单的说就是……

无法彻底探查清楚,对方到底有多少人。

而为了吸引住对方,这里聚集的是一千八百余人!

对方大约是自己兵力的一倍!

“且等着罢!”

端坐在椅子上的玉螭虎微微眯起了眼睛,轻声道:“来多少,杀了便是!”

张诚亦默然,他很清楚这次过来的绝对不是甚乌合之众。

能够被诸王视作底牌的、能够被那些士族圈养多年的,必然是亡命之辈。

打仗不是一定看人多,而是看精锐多少。

披甲敢死之士,这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

百骑破万敌,凭的就是这些敢死之士。

后来吴三桂何以敢率二十一家丁,就强冲后金四万大军?!

凭的就是这敢死甲士。

如今来的,便是这诸王、这士族家中的那批敢死甲士!

“莫说了!出得起价钱,您就是爷爷!”

庄子外五十里,深山之内。

山寨中的聚义大厅,火把之下无数膘肥体壮的汉子端坐着。

最上首的乃是“西北人熊铁环飞廉刀”熊沙,而在他身边的则是他的二当家。

这聚义厅内端坐着的,是方圆三百里几乎所有寨子的当家的。

聚义厅内,明晃晃的摆着一箱箱的金子!

所有人眼珠子都花了,喉结滚动不断的吞咽着口水。

“一千两金子!只要拿下那座院子,就是诸位的!”

却见一位脸色煞白的汉子,嘿嘿的望着他们笑着。

轻声道:“某‘病阎王’的名号,诸位兄弟亦是知道的罢?!”

这位将名号报出来,那些个贪婪的眼神猛然便的有些许惊恐。

第三百九十章 棚内肥龙户必裂,山魈水鬼拜求活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枪无双玉螭虎,文武双憾欧罗巴(完)第七百六十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陆)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计平纷乱,不敌妙安小娇憨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内开坛拓,豪商陈杰谈利忙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庐恶客来,一口毒舌张痴虎第四百二十章 筑路河道见故人,大匠笑谈皆飞灭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怀心思各留驻,南洋诸国风云入(上)第八百七十章 红鸾星动春始至,云雨翻覆尽皆知(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欺张家痴虎儿,虎头太师不好惹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举子入京师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营造局,再建军事院第三百五十四章 军事学院首结业,弘治皇帝授衔礼(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泼天富贵摆身前,欲取功勋不惜命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玖)第二百九十一章 两宫之主皆呆滞,远在车营接圣旨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六十九章 欲让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闱之困终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进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缓图之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军部放豪言,君臣初闻战争财(上)第六百零六章 学馆初成需整备,勋贵家子受训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脸煞笔马伯颖,右脸青年刘叔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而复生至桃林,野史传闻顿得解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闱之困终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挣扎不惜命,狗急跳墙亦凶猛(中)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护国禄,自当为国斩贼酋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国皇家最受宠,招兵买马入京都第三百九十章 棚内肥龙户必裂,山魈水鬼拜求活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内阁定计,京都城前乱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前翰林欲强辩,痴虎引经又据典第五百零五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将请一见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网擒得副总使,亲自刑讯挖其根(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垂死挣扎不惜命,狗急跳墙亦凶猛(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晋阳内外大清洗,风起云涌一夜间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审挖根皆惊恐,海商豪遮镇诸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勋贵两宫皆纳捐,国朝上下俱惊诧第六百七十一章 独木难支将倾厦,盟约守望或能存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将毁国,太后初见杨妙安第八百四十九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痴虎抵津门,游子终归家第四百九十章 帝国爪牙初显露,关外草原风卷云第一章 神装大号惨遭删,踢送大明小公爷第二十五章 御前阁老难题试,天下风云麒麟儿第十一章 正德欲来闹校场,钱到花时放恨少第五百七十四章 老少狐狸初定计,打上门来成国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贰拾壹)第三百三十三章 终得展翅方信之,国语注音助识文第五百三十一章 千里瓦剌捡便宜,猎手猎物怎相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两宫得闻计然策,帝国基石玉螭虎第一百九十六章 螭虎展利器,帝臣皆心悸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惊心九边事,御书房内议政忙第五百三十一章 千里瓦剌捡便宜,猎手猎物怎相知第四百八十章 杂事交予足利鹤,正事交予太子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敌杀奔至,心怀死志迎强敌第三百一十四章 尔等不能死,夷州要人手第七百零九章 黔国公爷还旧情,高家英杰高沐恩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纳投名状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府老亲兵,达延汗帐金狼卫第二百四十四章 携粮带御械,车队往复忙第八百二十二章 水师悍将戚景通,战争野兽豺狗狼(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红鸾星动春始至,云雨翻覆尽皆知(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庐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二百四十五章 护持灾民锦衣卫,逼反百姓陈千户第三百九十八章 静待礁石抬眼望,惊涛拍岸碎波殇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枪暗箭乱云渡,三千里外搏功勋(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战不过,痴虎亦要学真诀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见螭虎终身误,但见螭虎误终身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战不过,痴虎亦要学真诀第六百零一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叁)第十九章 皇帝来访,痴虎初探第六百三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拾叁)第七百四十五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肯卖力气老钱通,发达而来周一帆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举子入京师第一百五十三章 调虎离山,暗渡陈仓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润笔宝文堂第四百零三章 国朝整改粤北始,西涯远赴督抚之第六百八十九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拾玖)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场新练法,战车造新型第二百八十六章 螭虎御前献良策,妙安足利见两宫第七百三十九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叁)三十一章 罢黜为吏,还是满门抄斩第五百四十二章 善寻正理刘希贤,下嘴忒黑李宾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煮茶分见轻言叹,慑服黔州四豪强(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陆)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访羊城,各怀心思主意多(上)第一百九十章 国子监前臊脸皮,奸佞国贼当属你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旧思维李西涯,战争红利玉螭虎(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返得苏州城,恍若再隔世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壹)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惊心九边事,御书房内议政忙第六百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两宫得闻计然策,帝国基石玉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