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升官了

皇宫御书房内,明宣宗正拿着一本奏折,有意无意的看一两眼,实则是在听取王振对朝堂上所有跪谏大臣的情况!

“你刚才说东杨爱卿和西杨爱卿都晕倒在了朝堂之上了,可是真的?”明宣宗道。

王振道:“回皇上,千真万确,两位杨大人年事已高,身体受不了这般长跪,便先后晕倒在了朝堂上了。”

“那他们有无大碍啊?”

“皇上放心,据两位大人府上传来消息,二位大人均已醒来,不碍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明宣宗放下了手里的奏折,站起了身又道:“不行,王振,你...你还是叫上两位御医分别赶紧到两位杨爱卿的府上去看看!毕竟外面的大夫医术不比宫中的太医好。”明宣宗面上虽恨平静,但仍可见几分关切。

王振站在一旁,不禁尖声轻笑了起来。

明宣宗眉头一皱,“你...你笑什么?还不快去!”

“奴才笑皇上啊!明明心里记挂着两位大人,但面上有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皇上这不是不打自招么?”

明宣宗不禁面上闪过一阵尴尬!“朕...朕有吗!他们这群迂腐的老儒生,总是喜欢和朕唱反调,朕这回还真不迁就着他们了,这不,受罪还是他们自己吧!他们这是自找的。别以为装出一副死谏的阵势,朕就怕了他们了,他们不就是想跪死在朝堂上,也能落个忠义之名,好名留青史嘛!朕还偏不让他们称心了,他们想死,没那么容易,快去啊!带两个御医去他们的家看看,千万别让他们死了啊,否则我拿你王振试问。”

王振轻笑着点了点头,赶紧下去了。

待王振下去后,明宣宗不禁面上显露了几分惆怅,自言自语的道:“但愿这徐秋涧不会让朕失望吧!”

另一边,徐秋涧已经接到了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一职的圣旨,而且根据明宣宗的旨意,还让他于明日便要进宫赴任报到,这让徐秋涧失望不已,明宣宗果然还是让他接替了樊忠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他此次要上朝堂献计,也实属情非得已,为了自身安全,也为了尽早确立自己在明宣宗心中的位置,他不得不这样做。虽然他成功的证明了自己,但同样也牢固了明宣宗欲让他接替锦衣卫指挥使一职的决心。

徐秋涧无愿涉足锦衣卫,可如今明宣宗圣旨已下,皇命不可违,他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暂时遵从了这道圣谕。

夜间,徐秋涧在床榻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一想到将后要面临的种种局面,他就难以入眠;宫廷之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到处都弥漫着阴险邪恶的气氛,锦衣卫自成立之初,便名声狼藉,为天下之人所不耻,如今与劣迹斑斑的东厂一样,锦衣卫同样充当了稳定朝廷局势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明宣宗将他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无疑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明宣宗时期,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且不说三杨,蹇义,夏元吉,张辅等这些老一辈名臣,之后又有于谦,周忱等一些后辈名臣,这些人曾都是名动古今的当世名臣,他们一个个如同一块块发光的金子一般,都曾在大明朝展现出了自己最绚丽的光芒,他们无疑都是清流势力中的典型人物,所谓清流势力,自然是要以维持朝纲,心系社稷为己任,与一切影响江山社稷的恶势力作斗争。

至于恶势力,无非就有经常反对清流派大臣的一贯主张的奸逆派大臣势力,锦衣卫和东厂赫然也在其中,大明朝建国以来,被锦衣卫和东厂栽赃嫁祸,陷害过的清流大臣绝不在少数,如此这陷害忠良的罪名一直都在锦衣卫和东厂头上抹之不去了,因此这也成了清流大臣为何要处处抵制打压锦衣卫和东厂的重要理由。

面对这当代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名人,徐秋涧本应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面对他们的,可一想到以后要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去与他们相处共事,他就觉得万分不适,尽管杨荣等一些清流老臣知道他的为人,但毕竟身份不同,位置也不同,谁知以后这些清流大臣会不会因与他的政见不一,而导致矛盾滋生呢?

正当徐秋涧暗自思量间,房门却被敲响了,只听见是驿站的小二在门外喊道:“徐大人,锦衣卫指挥使大人派人前来请你去他府上一趟,你看你要不要起来一下?”

一听是樊忠,徐秋涧就不禁一阵恼火,这家伙现在倒好,将锦衣卫这个担子扔给了自己,他也快被明宣宗任命为伐北大将军,领兵北上,终于可以如愿以偿的重回军队,再上战场了,指不定这家伙现在高兴成什么样呢?这天也都这么晚了,这家伙也不知现在叫他去有什么事,难道是想让他去和他办交接手续,这家伙想脱手不管,也不会猴急成这样吧?不过反正现在也没一点睡意,不妨去一趟也好。

“行了,我知道了!”徐秋涧只应了一声,便起身赶紧穿好了衣衫,出了房间。房外除了小二外,另外还有一名锦衣卫。

这锦衣卫见徐秋涧出来,很是客气道:“徐大人,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打搅你休息了!只是属下也是奉命行事,你看要不还是随属下前往樊大人府上一趟吧!”这名锦衣卫似乎也知道了了一些什么,竟对徐秋涧自称属下了。

“樊大人这么晚了,还叫我前去他府上,是有什么事吗?”徐秋涧问道。

“这...”那锦衣卫捞了捞头,才道:“徐大人你有所不知,今天皇上给樊大人下了圣谕,任命樊大人为伐北大将军,明日清晨便要率领五万大军北上伐敌了,今夜大概是请你去,想和你道别吧!”

“明日就走,这么快!”徐秋涧一怔,看来这明宣宗也心系边防,才会这般急就让樊忠带兵北上,既然樊忠明天就要离京了,今晚确实该去和他道一道别,否则他认这个大哥岂不是白认了?

徐秋涧当即便和那锦衣卫前往了樊忠的府上。

PS;现在恢复更新了,这五天草拟了一份大纲,也仔细思量了一下后续的故事情节,往大家多多支持哈!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赛哈智离开第十二章 刘知县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凶手第五十七章 酒楼外的尸体第二百一十五章 逼问第二百零四章 樊忠第三十章 凶手的血型第七十八章 沈婉馨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哈智病危第二百零七章 争论第二百一十三章 御林军第二百零五章 巧遇杨荣第十七章 龙管家第三章 钱谷师爷第一百零二章 多愁善感的女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另有隐情(二)第七十七章 献君一曲第二百七十六章 死有余辜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闲(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可疑的人第九十一章 圣旨第三十四章 秘密官爵第一百六十章 红牌楼对饮第二百四十三章 徐恭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疑第三百零九章 边关之急(二十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求情第二百零八章 庞德出现第二章 回到大明第九十一章 圣旨第三百一十五章 边关之急(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证据第三百零一章 边关之急(十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逮捕第二百二十一章 委屈的樊忠第七十九章 黄汤救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贵客到来第四十六章 遇袭第三百二十二章 边关之急(三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挑拨第二百七十二章 救场(二)第八十六章 挥酒送故人第一百八十章 劝说第一百五十四章 死者是她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怒(十)第六十六章 顺庆府之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边关之急(三十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监最合适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第二百四十五章 托孤(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劫持第二百六十五章 愤怒的孙皇后第二百九十六章 边关之急(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宠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劝架第二百八十一章 君怒(四)第十九章 你就是凶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扇帮密谋第三十章 凶手的血型第一百八十四章 孤儿院第一百八十一章 邻水县第一百九十四章 华岳找麻烦第二百一十五章 逼问第六十五章 局势扭转第三百三十二章 得胜回来第五十七章 酒楼外的尸体第十三章 开棺验尸第一百七十一章 赛哈智的用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华岳找麻烦第二百一十五章 逼问第一百八十章 劝说第二百零七章 边关之急(二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疑犯出逃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怒无常第三百四十四章 选闲(三)第二百零三章 狡猾的王振第九十六章 鬼船杀人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红娘第二章 回到大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逼婚第二百四十五章 托孤(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论辩第八十五章 清纯小少女第二百三十五章 觐见第二十四章 探访锦衣卫第八十章 劫持二使第二百二十章 交换条件第四十五章 神秘的老僧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哈智病危第八十二章 扇帮第十四章 有毒的西瓜第一百七十二章 华岳的身份(1)第二百六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八十九章 圆谎第一百四十三章 求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边关之急(三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宠臣第二百零七章 边关之急(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