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边关之急(十三)

“好!镇儿好志气,不愧是朕的儿子……哈哈……”明宣宗闻言,不禁欣喜的大笑了起来,但随即表情严肃了下来,盯着朱祁镇,“我大明江山今后的命运全系于你一人身上了!千万别让父皇失望……”

年幼的朱祁镇大概是从没见过自己的父皇这么严肃过,下意识愣愣的点了点头。

“好了!居庸关形势危急,朕不能再耽搁了!母后,皇后!镇儿就交给你们了!”明宣宗看向张太后和孙皇后,随即便将手里朱祁镇想交给孙皇后。

孙皇后下意识要伸手去接,但刚伸手,朱祁镇便哇的一声哭喊了起来;“儿臣不要母后!儿臣不要母后!儿臣要王伴伴……”

孙皇后见状,很是尴尬,自己的亲生儿子对自己一点都不亲近,但既然都伸手了,只能强行接过了朱祁镇,开始哄起来,然而朱祁镇却越发哭闹,在她怀里一点都不老实。

就在这时,从后面的人群里走出一个太监来,对孙皇后道:“皇后娘娘,还是将太子殿下交给奴才吧!”

孙皇后微微一阵迟疑,最后还是将年幼的朱祁镇交给了对方,说来也怪,朱祁镇刚被这太监抱住,哭声便嘎然而止,而且还嘻嘻笑了起来。

这一幕自然落入了对面的徐秋澗眼里,不由得令他微微一皱眉头,因为站出来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王振,这可恶的死太监真是够处心积虑的,想来为了达到他以后专权的目的,现在就开始将希望寄托在年幼的朱祁镇身上了,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让年幼的朱祁镇这么依赖他。可怜明宣宗和孙皇后等人都还被蒙在鼓里。

居庸关战事吃紧,对于这个小插曲,明宣宗自然也没多注意,直接领着徐秋澗和于谦开始检阅军队了;

“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实乃国之大幸,如今强敌逼关,京城告急,诸位将士是时候为我大明尽忠了……”

最先说话的不是明宣宗,而是于谦,为了鼓舞士气,他言语十分激昂。

一万京军显然都了解了形势危急,但他们没有怕,因为他们是军人,而且还是守卫京城的京军,这是一种荣耀,为国尽忠是他们最基本的天职!虽然他们都是三千营的,没什么战力,但在于谦一席话的刺激下,顿时都澎湃出了强烈的战意,顿时都大声高呼了起来;

“誓死保卫北京城……誓死保卫北京城……”

明宣宗身作重凯,腰配铜剑,眼睛闪烁着坚定的目光,在这仅剩的一万京军面上一一落过,像是想记住这里的每一张面孔,许久才激动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热血好儿郎,大明的生死存亡全系在你们身上了,朕在此拜托各位了……”明宣宗说话间,两手抱拳,对一干军士深深的鞠了一躬。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一干军士赶紧跪在了地上,高呼了起来。

一个时辰后,明宣宗骑着战马,率领一万京军一路北上,已经离开京城五十余里了,徐秋澗和于谦各骑着一匹战马跟随在他身边。

不过徐秋澗的马上还坐着一个人,则是华岳,出征前,华岳故意打扮的男性化了些,一身轻装裹身,头上梳成了一个头冠,加上精致的脸蛋,很有几分英气。

因为徐秋澗不会骑马,华岳担心他从马上摔下来,所以主动和他骑了一匹马,不过却以教徐秋澗骑马为由,让他捏着马缰,坐在后面,自己也在前面辅助和指导他。

一男一女,共骑一匹马,不可谓不亲密,但徐秋澗和华岳心里都清楚,他们的关系已经在向进一步发展了。自然顾及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路下来,华岳没少挑徐秋澗骑马的毛病,喋喋不休的数落着徐秋澗的不是,时不时引得于谦投来异样的目光,弄的徐秋澗大是尴尬!

当然,虽然没少挨训,但进步也还是有的,现在徐秋澗基本能驾驭好这匹马了。

当然,徐秋澗虽在学骑马,却也一直在注意明宣宗,明宣宗一路上都深锁眉头,也少有言语,即便华岳在一旁不断的数落徐秋澗,他也没怎么注意过。

徐秋澗微微摇了摇头,下意识驱马靠近了明宣宗,开口道:“皇上可还是在担心,我们是否能为赶来京城救援的兵马争取足够的时间?”

徐秋澗一语中的,明宣宗有些雅然的瞧向徐秋澗,“徐爱卿真乃智士也,一下便猜到朕心中所想了!”

徐秋澗笑着摇了摇头道:“皇上过誉了,微臣只是想劝皇上不用过于担心!其实微臣还有一法可钳制鞑靼十万大军!”

明宣宗闻言,顿时面色一喜,“徐爱卿快快讲来……”不但是明宣宗,于谦和距离徐秋澗最近的华岳也微微竖了竖耳朵。

徐秋澗这才道:“皇上可曾想过,鞑靼二十万大军齐出,国内必然空虚,要是这时候瓦剌在背后捅他们一刀会怎样?”

明宣宗一听,浓眉一挑,“爱卿是想?”

“我们只需派出一名说客,快马加鞭赶到瓦剌,要么对瓦剌许以重利,要么对瓦剌晓以厉害!只要瓦剌答应出兵,相信对居庸关形势必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徐秋澗道。

“好一招围魏救赵!若是此计能成,我们或许都还有一线生机!”于谦最先点头赞叹道,到随即又有些不确定道:“只是听说那瓦剌首领脱欢也不是个易与之辈,要说动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徐秋澗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必须得找一位能言善辩,有胆有识前去,否则不但功亏余匮,甚至他自身都会招来杀生之祸。”

明宣宗闻言,突然笑了,“徐爱卿说的这人,朕还真认识一个!好……取笔墨来,我这就写信让人送回京城交给他!!!”

徐秋澗和于谦两人皆是微微一愣,自然不知道明宣宗所说的人是谁,但也没多问。

很快有人取来笔墨和纸张,明宣宗龙飞凤舞的写了一封信件,交给了一个士卒火速送回京城去了。

第八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二百三十三章 镇抚司第九章 苦肉计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算盘第二百五十二章 祭奠第二百七十九章 君怒(二)第七十二章 夜访同知府第一百三十六章 扇帮密谋第二百七十一章 救场(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边关之急(十二)第十三章 开棺验尸第七十九章 黄汤救命第二百七十七章 又是一个人物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第四十四章 上香第一百三十三章 ru头案第三百三十二章 得胜回来第六十章 一石二鸟第八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三百一十三章 边关之急(二十六)第三百零三章 边关之急(十六)第十一章 有女雯儿第八十九章 阴谋中的阴谋(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救场(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又是白如凤第一百八十九章 圆谎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理疾病第一百三十三章 ru头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边关之急(二十八章)第十一章 有女雯儿第一百五十一章 迟来的惊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家有贤妻第八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三百零二章 边关之急(十五)第六十六章 顺庆府之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闲(一)第一百七十章 赛哈智第一百四十章 凶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闲(一)第八十五章 清纯小少女第二百一十六章 势大压主第六十八章 右布政使和按察使第十七章 龙管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蹊跷第二百五十五章 闹事(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搜查第二百四十三章 徐恭第一百五十一章 迟来的惊喜第一百一十六章 撅坟验尸(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辩第一百九十八章 宠臣第三百零二章 边关之急(十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逼问第二百八十一章 君怒(四)第三百零五章 边关之急(十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边关之急(二)第二百章 聪明的白如凤第八十五章 清纯小少女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德帝的烦恼第四十二章 狂扁二世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叮嘱第一百五十五章 疑犯踪迹第六十八章 右布政使和按察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救场(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三)第九十一章 圣旨第一百二十八章 初出水面第三百四十五章 沽名钓誉第十六章 谁是凶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搜查第九章 苦肉计第一百四十九章 危机关头第五十六章 可怜的女孩第五章 开堂问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可疑的张屠夫第一百一十一章 拜访齐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转变第二百零七章 争论第一百二十九章 猜出来的秘密第三百零四章 边关之急(十七)第二百四十章 阴险第三百三十五章 两全其美第二百三十九章 告状第四十二章 狂扁二世祖第八十二章 扇帮第八十六章 挥酒送故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胁第八章 妖艳女子第七十八章 沈婉馨第一百一十九章 心惊第一百六十二章 又死人了第七十五章 金鳞并非池中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君怒(四)第一百零三章 知音人第二百零七章 边关之急(二十)第二十二章 幕后凶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边境之急(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达成一致第九十七章 女鬼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