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边关之急(二十)

居庸关关城大殿里,明宣宗一边听取常旬的战后汇报,一边紧皱了眉头;

“经此一战!我军就折损了两千多人,这以后还如何抵挡鞑靼再次攻城?”明宣宗很是头痛道。

“今晚敌人攻势比昨天要猛,而且好像有人指挥,这样下去,若是没有援军赶到,可能两天都坚持不了!”常旬也一脸郑重道。

“然而这还不是重点,此一战,我军士气大锉,若不能提高将士们的信心,待敌军再次攻城,我军很有可能会兵败如山倒!”于谦同样在一旁皱着眉头道。

“可朕都亲临现场了,将士们难道还没信心?”明宣宗有些焦急起来。

“可皇上你没有亲自指挥战争!”徐秋澗站出来道。“如今只有皇上你亲自指挥战争,才能让守关将士们的信心再次膨胀!”

“不行!你们都说了,敌军今晚是冲着皇上来的,若让皇上亲自指挥战场,岂不是让皇上更危险?”常旬最先反对道。

“常将军此言差矣,敌军之所以冲皇上来,那是因为皇上对他们很有价值,他们要是一位活着的大明皇帝,所以皇上的生命安全是暂时无虞的。”徐秋澗道。

于谦一阵犹豫,随即道:“我虽赞同徐兄你的话,但倘若皇上真落入鞑靼人手里又怎么办?”

“重点就在这里!所以皇上在指挥战场的时候,我军要尽可能的保护皇上,当然凡事无绝对,若真是天不佑我,皇上被他们活捉了,接下来一切就得看皇上如何选择了!”徐秋澗说到最后,微微一阵叹息。

“徐兄的意思是?”于谦微微一阵疑惑。

“朕明白徐爱卿的意思,假如朕真被他们活捉,朕也不会让他们的奸计得逞,到时朕便以身殉国!”明宣宗沉重的道。

“皇上……”

“皇上……”

于谦和常旬顿时激动不已,想劝,但又觉得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了!

“皇上大义禀然,微臣实是敬畏,若皇上真以身殉国,到时微臣陪你共赴国难!”徐秋澗道。

“我等也是……”于谦和常旬也点头道。

明宣宗点了点头,又觉得很是惋惜,“朕倒不觉得什么,只是徐爱卿和于爱卿你们,若你们也跟朕一起殉国,我大明便将痛失国柱,实乃可惜啊!”

徐秋澗等人皆是一阵沉默;

“不过我们会不会想得太消极了,或许事情还有转机呢!比如今晚被活捉的那个鞑子,若多困住他一些时间,会不会为我们争取一些时间?”明宣宗提醒到。

于谦点了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我们答应过他,明早就放了他,若强行扣留,未免有失我大明国体!”

“于大人,都这时候了,还顾什么国体,鞑靼缕缕背信弃义,对待这样的敌人,根本就没必要讲究什么信誉了。”常旬道。

明宣宗一阵犹豫,瞧向徐秋澗,道:“徐爱卿觉得如何?”

徐秋澗微微一阵沉吟,“微臣倒觉得困住此人对我们来说并没什么好处!”

明宣宗微微一怔,“徐爱卿何出此言?刚才你也看到了,此人一吹向牛角号,鞑靼大军便如潮水退去,显然证明此人在鞑靼军中身份不凡,困住他怎对我们没好处呢?”

“此人在鞑靼军中颇有身份毋庸置疑,但他敢只身前来活捉皇上,显然敌军军中不止他一位主帅,既然我们能想到的事情,他们为何会想不到呢?”

“你是说敌军军中还有一位主帅?而且也知道我们困住这人是为了拖延时间!”明宣宗怔怔道。

“没错,如今时间对我们两方都非常重要,显然他们也知道我的援军在赶来的路上,若不尽快攻下居庸关,他们就再无机会。一旦将这人困得太久,他们将不会再顾惜这人的性命,仍然继续闯关。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此人生性狡猾多端,我们是难以困住他的……”徐秋澗说着,门外突然急匆匆赶来一军士;

“不好了,皇上!那……那鞑子突然绷断绳索,杀了我们几个兄弟,逃跑了……”那军士一进来就跪在明宣宗等人面前。

“什么?”明宣宗面色顿时变成了猪肝色,居然又被徐秋澗说中了,而且又那么的巧合。无奈的看了徐秋澗一眼,“徐爱卿,都是你这张嘴惹得祸,接下来你看,该怎么办吧?”

徐秋澗也有些无语,但随即一阵沉吟,赶紧对那军士道:“赶紧去找几个弟兄,下去密切监视敌军的情况,一旦发现敌军有所动向,立刻回来禀报!”

那军士闻言,怔怔的点了点头,赶紧匆匆退下去了。

待那军士走后,徐秋澗这才看向明宣宗,道:“在没发现敌军进攻前,皇上就抓紧时间回房间休息休息吧!”

明宣宗觉得倒也是,他以前都是养尊处优,今天赶了一天的路,晚上又折腾了半宿,是该休息一下了,随即点了点头,回了一间卧房休息去了。

徐秋澗又对于谦道:“于兄,今晚有件事得劳烦你啦!”说着,来到桌旁,备好笔墨和纸张,随即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不一会,便写好了,随即将写好的那张纸,递到于谦面前。

于谦微微一愣,“徐兄可是要我送信!”说话间,接过纸张看了看,虽然字体不怎样,终究还认得,但看清内容,于谦不禁有些孤疑,“这不像是信啊!徐兄给我是何意?”

徐秋澗道:“你只须将纸上的内容藤抄一百遍,然后将藤下来的纸张粘贴在长城的各个段处,并叫所有守关军将士习读,务必让他们在明日清晨全部背下来。”

于谦虽然觉得很是诧异,但相信徐秋澗叫他这么做是有道理的,随即点了点头,来到桌旁坐下,开始提笔藤抄起来。

徐秋澗这才看向一旁的常旬,道:“常将军,你且跟我出来一下!”随即大步走出了房间。

常旬也有些孤疑,但还是立刻跟了出去,徐秋澗一直领着常旬来到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长将军从军有多少年了?”徐秋澗笑着看向常旬问到。

常旬眉毛一挑,以为这年轻人有多重要的事跟他说呢,冷不伶仃,竟问了这么一句,随口应道:“二十多年了!”

“打过仗没?”

“打过……”

“结过婚没?”

“结过……”

“有孩子没?”

“废话!当然有!”常旬都有些不耐烦了。

“那唱过歌没有?”

“唱……唱什么来着?”

“唱歌!”

“没有……”常旬下意识摇了摇头。

“那我教你吧……”

第一百八十章 劝说第二百二十五章 徐秋涧的要求第五十七章 酒楼外的尸体第一百七十三章 华岳的身份(2)第五十三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五十五章 疑犯踪迹第一百六十一章 辞退红娘第三百二十六章 另有隐情(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赔钱第一百一十五章 撅坟验尸(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宠臣第二章 回到大明第二百二十章 交换条件第二百八十章 君怒(三)第五十四章 相安无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死者是她第二百一十九章 推测第五章 开堂问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君怒(七)第一百零一章 佳人有请第二百零九章 火拼第七十三章 撤职第三百三十五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良公公第六十八章 右布政使和按察使第九十六章 鬼船杀人案第二百零二章 明宣宗第三章 钱谷师爷第三百二十五章 另有隐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闹事(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救场(五)第十六章 谁是凶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乎预料第六十六章 顺庆府之行第六十章 一石二鸟第三百二十五章 另有隐情第二百七十章 剑威第八十四章 重拾繁华第一百八十一章 邻水县第三百一十八章 边关之急(三十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边关之急(九)第一百七十章 赛哈智第八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一百三十三章 ru头案第十七章 龙管家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第七十章 打听第二百一十七章 吃瘪的庞德第二百七十六章 死有余辜第二百九十五章 边关之急(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遇庞德第一百一十二章 刻意隐瞒第一百一十五章 撅坟验尸(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闹事(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银子的出处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德帝的烦恼第七十三章 撤职第一百五十八章 凶手是谁第三百零一章 边关之急(十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尚方宝剑第二十七章 洞房第六十七章 顺庆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银子的出处第二百一十章 变故第八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二百八十三章 君怒(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君怒(九)第二百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三)第五章 开堂问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孤儿第二百一十七章 吃瘪的庞德第一百六十章 红牌楼对饮第五十二章 无奈的酷刑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衣人来袭第四十二章 狂扁二世祖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老宝第七十二章 夜访同知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君怒(六)第十三章 开棺验尸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监最合适第三百一十九章 边关之急(三十二)第四十四章 上香第一百四十一章 疑犯出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三桩命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辞退红娘第六十九章 十二金钗第七十二章 夜访同知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初出水面第三百零八章 边关危机(二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闹事(一)第七十八章 沈婉馨第七章 宝物认主第七十六章 阴谋第二百九十一张 边关之急(四)第六十三章 威慑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罪第四十一章 知府公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团聚第三百章 边关之急(十三)第五十五章 难民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