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边关之急(三十四)

明宣宗怔怔的看着白如凤消失的方向,许久才长叹一口气,“此女真乃巾帼不让须眉,可惜了……”随即又看向了徐秋澗,道:“徐爱卿是如何认识这女子的?”

徐秋澗心里微微一动,这个问题还真不能如实回答,略微一阵沉吟,才开口道:“回皇上,白女侠是微臣在渠江县所查的一桩案件中,有幸结识的!”

“一桩案件?”明宣宗双眼变得犀利起来,“那朕可否问问是一桩什么样的案件?”

徐秋澗暗道,难道明宣宗看出了自己在撒谎,在刻意刁难他,正不知该怎么回答时,一旁的于谦开口了;

“皇上,目前还不是闲谈之时,敌军虽退,但不排除他们还会再次来攻,我们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还请皇上亲自上前对他们做出指示,也好激励将士们的斗志!”于谦拱手而道。

明宣宗点了点头,“于爱卿说得不错,越是没有敌人,便越不能放松警惕!”随即转身对一旁的常旬道:“常爱卿,你赶紧去清点一下所剩的人数,让他们整顿集合,朕有话给他们讲!”说着,就和常旬过去了。

徐秋澗这才感激的看向于谦,道:“于兄明知白姑娘和皇上有仇怨,不但未揭发她,还帮其说好话,对此,徐某感激万分!”

于谦摇了摇头,“徐兄哪里话,我虽然知道那白姑娘对皇上有敌意,但你我患难与共过,你的为人我十分清楚,你既然当她是朋友,说明她本性并不坏!帮她亦是帮你,我何乐而不为呢?”

两人相继笑了起来,随即并排来到了明宣宗旁边。

居庸关经过刚才一战,所剩军士不到两千,而且大多都负了伤,此时,被常旬召集在了一起,经过长时间的大战,他们神情虽有些恍惚,但眼神仍旧很是毅然。

明宣宗手扶腰间的佩剑,激动的看着眼前仅剩的若干将士,“将士们,此战之果,你们功不可没,都说胡人骁勇,但以朕看来,也不过耳耳,我们以少对多,却能缕缕挫败他们,这说明我大明将士远胜他们百倍,千倍……”明宣宗言词慷慨激昂,深深鼓足了在场将士们的士气。

然而,就在这时,一根燃着火苗的箭羽突然从长城外飞了上来,嗖的一声扎进了一处烽火台上的墙壁里。因为箭羽上燃着火苗,所以很容易引起注意。

“这是怎么回事?谁放的箭?”

“难道鞑子又开始进攻了……”

正当一干人惊疑不定时,徐秋澗大步走到了那烽火台下,伸手将那羽箭拔了下来。

“这羽箭上有信……”徐秋澗目光微微一凝,下意识开口道,随即将捆绑在羽箭中部的一小张羊皮纸解了下来,走到明宣宗面前递了过去,“皇上请看……”

明宣宗下意识接了过来,展开看了看,但随即就皱起了眉头,“鞑靼主帅想与我们讲和?徐爱卿!你看这……”说话间,又将信纸递给了徐秋澗。

徐秋澗同样接过看了看,下意识点了点头,“无论是真是假,先回信给他们,议和可以,明日午时叫鞑靼主帅来居庸关外谈判!”

…………

鞑靼军营里,帖勃尔愤愤将一张刚看完的信纸撕得粉碎,“大明皇帝实在太可恨了,居然叫我明天午时才过去谈判!”

“将军!大明皇帝如此无礼,我们不如真听那瓦剌人的,直接攻破居庸关,活捉了他算了……”

“对啊?将军,只要大明皇帝落在我们手里,量他们援军赶到,也不能拿我们怎么着!”

帖勃尔军帐里,站着的一干千夫长和万夫长也相继愤愤道。

帖勃尔沉吟许久,才一挥手,打断了一干千夫长和万夫长的议论声音,道:“我们鞑靼处境堪忧,不能再继续得罪大明了,我想大明皇帝让我明天才去谈判,一定是不相信我们会真心谈判,故此想拖延时间等援军而已!这招确实够高明的!看来不拿出一点诚意,是不行了!来人,将那瓦剌人带上,随本将军一起去居庸关……”

…………

一个时辰后,居庸关关城上,徐秋澗和明宣宗等人居高临下,俯视着关城下方突然造访的三个人;

徐秋澗目光深邃,一眼便看出了三人是谁,一个虎背熊腰,身材魁梧,竟是当时举弓射他的那鞑子,另一个同样十分壮硕,但满脸伤痕,看不清真实样貌,自然就是狰狞大汉了,而最后一个则是刀疤男,不过此时看上去很是狼狈,竟是被绳索捆绑而来的,脸上也散布着一些淤青。

“城下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于谦最先开口质问道。

“我为鞑靼罪将帖勃尔,今日诚心求见大明皇帝,只为求和而来!”帖勃尔语气很是谦卑,只差没跪在地上了。

“哼!你们鞑靼背信弃义,缕缕犯我大明边境,杀我百姓,既然你们想开战,就得承受开战所带来的后果!岂是说讲和就讲和的。”关城上,常旬最是气不过,不禁怒声呵斥道。

帖勃尔闻言,随即站直了腰身,“今日我是诚心来和你们的皇帝讲和的,你却提及旧事,莫非真当我们鞑靼不敢和你们撕破脸皮不成?再说你们现在的处境也并不乐观,我只要一声令下,攻破居庸关不过是在弹指之间。”

“你……”常旬一时也语结起来。

徐秋澗眉头微微一皱,开口道:“我们的处境是不容乐观,但恐怕你们鞑靼的处境此时比我们更不堪!自我大明中断与你们鞑靼互市以来,周边诸国莫不效之,外市不通,仅凭你们鞑靼自己又能强撑到几时?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能收到你们大汗撤军的命令了!”徐秋澗说着,微微顿了顿,随即又开口道:“你既是诚心求和,为何不按我天朝约定的时间来求和,你只身带两人跑来找我们皇上谈判,是何诚意?”

“这……”帖勃尔硬是被徐秋澗的话堵的无从开口,最终不得不放下姿态,“刚才无意冒犯天朝皇上,请海涵,今日罪将确实是来诚心讲和的,否则罪将今天也不会不带一兵一卒前来跟天朝皇帝讲和的!”

“那你身边带着的这两人又是怎么回事?”一直没说话的明宣宗,紧紧盯着帖勃尔身后的刀疤男和狰狞大汉,开口道。

“罪将正要提及此时,我鞑靼之所以会兵犯天朝开平卫,全是我们大汗听了奸人挑唆,而这挑唆之人,正是我身后的捆绑之人!”帖勃尔道。

“是他……”明宣宗微微一愣,不禁在刀疤男身上多看了几眼,显然也认出了就是那晚想活捉他的人。

“没错,就是此人,此人并非我们鞑靼人,而是瓦剌顺宁王脱欢之子也先……”

“什么?也先……”显然,发出声音的不是别人,而是徐秋澗。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刻意隐瞒第二百零七章 争论第三十八章 破案第三百一十三章 边关之急(二十六)第二百五十章 酷似调戏的安慰第一百一十五章 撅坟验尸(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转变第二百五十四章 闹事(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孤儿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三桩命案第一百一十三章 透露消息第三十章 凶手的血型第五十七章 酒楼外的尸体第一百零四章 鬼船第三百零二章 边关之急(十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美女爱英雄第一百零五章 梦鸳鸯花船第三十七章 抓凶第二百五十六章 援兵第三百二十章 边关之急(三十三)第四十六章 遇袭第三十一章 陈秀才第一百七十二章 华岳的身份(1)第二百六十八章 转变第八十七章 夜密第一百零二章 多愁善感的女子第三百章 边关之急(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边关之急(九)第二百九十一张 边关之急(四)第四十六章 遇袭第二百七十一章 救场(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鬼魅第二百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蹊跷第一百二十六章 美女爱英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吓傻的陈二狗第三百三十一章 搜查第六十六章 顺庆府之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猜出来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四章 救场(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救场(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杀人缘由第二百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得胜回来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帝驾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多情人第二十二章 幕后凶手第八十八章 阴谋中的阴谋(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怒无常第九十三章 谁比谁大胆第一百五十二章 挑拨第一百零五章 梦鸳鸯花船第三百二十章 边关之急(三十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边关之急(三十)第九十九章 花船少女第一百五十章 劫后余生第七十二章 夜访同知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劫持第二百二十五章 徐秋涧的要求第二百三十一章 升官了第五十章 女侠白如凤第二百一十五章 逼问第一百二十七章 茶山鸡第九十三章 谁比谁大胆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问第一百七十七章 劫持第二百零九章 火拼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封第二百一十一章 营救第四十六章 遇袭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老宝第一百一十九章 心惊第四十五章 神秘的老僧第二百八十六章 君怒(九)第三百一十一章 边关之急(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赛哈智的用意第二十章 竟有一个娘第四十二章 狂扁二世祖第四十六章 遇袭第三百四十一章 秘密第二百三十八章 授剑第二百五十七章 意外的发现第二十二章 幕后凶手第二章 回到大明第五十二章 无奈的酷刑第一百一十章 猜测第二百零六章 刁难第二百二十五章 徐秋涧的要求第二百六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二百五十六章 援兵第三十章 凶手的血型第一百七十章 赛哈智第三百四十三章 选闲(二)第三十七章 抓凶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帝驾到第八十九章 阴谋中的阴谋(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赛哈智的决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转变第九十四章 破船美女图第二百九十三章 边关之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