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闪电偷袭(二)

等满桂的五千步军出现在锦州城实现之内的时候,西城门之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何有纲这手下五千铁骑本来就是步战中的精锐,上马冲刺,下马冲杀根本不在话下,由于现有的火器用于骑兵不太合适,所以关宁铁骑干脆舍弃了火器,全部该用了制式的冷兵器,兵器也是朱影龙优先让兵部用最好的精钢打造的,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了,今天如果换了别的一支军队,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

何有纲、吴三桂在城中抵御阿济格疯狂的进攻,而颜佩韦责组织士兵防守西城门,三人一守,一攻、一协调,还可以轮换休息,居然顶住了数倍八旗兵的进攻长达四五个时辰,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五千铁骑,剩下不足两千了。

熊廷弼接到满桂的报信,是大惊失色,这个吴三桂胆子也太大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凭借着他那两千骑兵就去攻打人家重兵防守的坚城,就连自己,在没有充足的准备下,数倍于人的兵力,他也不敢轻易的攻打锦州城,皇上的意思是有意拿下锦州,但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夺回锦州,熊廷弼比谁都清楚,这次闪电偷袭作战,是以打促使皇太极让步,以打促和,能收复锦州最好,不能收复千万不可强求,否则爆发辽东全面战争,朝廷数月的努力就白做了。

“大帅,目下我们怎么办?”副将左辅问道,现在宁远诸军都归熊廷弼节制,而我们的皇太极大汗还不清楚他的对手居然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这也跟熊廷弼一直保持低调有关,他不想在这个时候给皇上惹上什么麻烦。

“还能怎么办,大军包围锦州,明天拂晓之前拿下锦州,就你好,本帅也好,如果拿不下,就得赶紧退兵!”熊廷弼有些微怒道,难怪皇上有意挫磨自己这个弟子,还是皇上的眼光看人准呀!

“传我将令,大军昼夜行进,务必在入夜后赶到锦州城下,对锦州形成合围,谁要是不尊将令,就地斩首!”容不得熊廷弼犹豫不决,当即传下军令,全军火速往锦州方向推进。

“满将军,我们已到锦州城下,是不是赶紧救援我家将军,他们已经被被困在西门大半天了!”何有纲派过去给满桂报信的亲兵一脸焦急的对下令停止前进,园地的满桂着急道。

满桂虽然识字不多,打仗也已勇猛著称,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之将,他这么冒冒失失的前去救援,万一中了人家的埋伏怎么办,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被围困在西门的何有纲现在怎么样了,金人就擅长的是围点大援兵,万一何有纲他们全军已经覆没了,自己这么一头撞进去,岂不正中了人家的奸计吗?

不是他不相信何有纲他们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而是战争本来就是诸多变数,贻误战机不行,冒失莽撞也不行,一军主将那是那么好当的,他不仅仅要为朝廷负责,还要对属下这五千将士的性命负责。

满桂从望远镜看到了在城门楼上激战的大明官兵的身影,特别是看到了浴血奋战的颜佩韦,顿时松了一口气,心道,还好,没有被全歼。

“左良玉!”满桂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朝身后一个年轻的将官轻喝道。

“标下在!”这个年纪轻轻、身材高大魁梧的将领是满桂在山海关守城战中发现的,车营右都司左良玉,很有潜质,就是他下令用自己手下的士兵,用战车圈战马,这样就用不着让士兵山遍野的抓战马,因此山海关一役才缴获么那么多完好无损的战马,这小子打仗鬼点子多,头脑灵活,满桂就把他从祖大寿那里要了过来,跟着自己。

“咱们这五千大军都是轻装,大型火炮都在大帅那里,所以我们要救援锦州西城门上的何将军他们,不能硬拼,刚才本将观察了一下,何他们将军少说还有两千人,西城门就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如果我们就这么打进去,那可真的合了人家的心思,说不定还乐意放我们进去了,地方太小,如果加上我们这五千兵马,就更加施展,除非我们只是救出何将军他们,这到无所谓,但是这么好的几回,俺老满要是错过岂不是太可惜了,你说是不是?”满桂狡黠的看了左良玉一眼道。

“将军的意思是,我们暂不救援何将军,我们攻打其他三城门中的其中一个。”左良玉眼睛一亮道。

“不是一个,是三个。”满桂狡猾的一笑道。

“标下明白了。”左良玉露出惊喜的笑容道。

“只要我们不断的袭扰其余三座城门,让守军疲于奔命,这样一来守军必然要加强这三座城门的把手,何将军的西城门必然压力减轻许多,而我们也不必担心守军会出城追击,锦州守军并不多,城中也大都是我朝百姓,加上守将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要凭本将手中的五千兵马,以袭扰的战术帮助西城门的何将军坚持到天黑,如果不出本将所料的话,大帅的大军在这个时候已经全力向锦州开拔了,天黑之后必然能赶到锦州城下,到时候,就是我们夺取锦州之时!”满桂露出自信的笑容道。

左良玉顿时对满桂佩服的五体投地,平素看起来这位满总兵大人是大大咧咧,粗话连篇的,可谁能想到他居然还有这么一份细腻的心思,考虑问题也是滴水不漏,大智若愚用在这位蒙古出身的将军身上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休息了一炷香的时间,众军用了写干粮和清水,体力恢复的七七八八,满桂和左良玉各领一千七百五百兵马,还有一千五百兵马交给另外一员虎将曹文诏统领,分袭锦州的三个城门。

一时间,除了西城,其余三城门相继告急,三个城门下都出现了大量的明军,阿济格闻报,说是锦州被围,差点两眼一黑,没栽倒在地,这边西城已经突入一部分明军了,如果明军大军赶到的话,锦州恐怕守不住了,这才没过多久,怎么身份陡然就转变过来呢,上次是自己围人家,现在轮到人家围困自己了。

这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呀!要怪也只能怪阿济格不是皇太极,如果是皇太极守锦州,凭他的冷静一定能看出满桂玩的小把戏,可惜这个阿济格虽然也是一员勇将,智力也不差,只是他一下子被搞懵了。到现在明军从那儿来的都还不知道,判断能力自然失去了水准。

;

第8章 九·一八(二)第4章 再次和谈(二)第12章 演变(二)第5章 大清国亡(一)第8章 交换(一)第2章 惊天之密(三)第11章 姐妹团圆(四)第5章 官场地震(一)第7章 扑朔迷离(三)第4章 意外收获(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一)第9章 海兰珠(三)第6章 时不待我(二)第2章 白莲教(二)第11章 姐妹团圆(三)第2章 一国两帝(二)第2章 捷报传来(二)第6章 时不待我(一)第5章 血战长江(一)第1章 和亲联姻(一)第2章 捷报传来(二)第3章 湘西局势(一)第5章 屠夫洪承畴二第12章 袁崇焕(一)第12章 喜事连连(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8章 顺帝之玺(四)第1章 铁口断宋(二)第5章 两个朝廷(一)第8章 一网打尽(六)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5章 省亲之路(二)第9章 血战宁远下一(下)第5章 刺客现身(一)第2章 三方备战(一)第1章 三方会谈(一)第11章 开封风云(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四方来贺(一)第9章 兵锋直指(二)第2章 一国两帝(二)第5章 封锁苗疆(一)第9章 主动权(一)第11章 游击战争?(一)第12章 划时代的变革(三)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5章 血战长江(五)第9章 青城之战(一)第3章 蓝家兄妹(三)第8章 破脸(一)第10章 登陆琉球(四)第7章 二王之争(二)第1章 草原来客(三)第3章 揭开谜底(三)第10章 百业待兴(一)第7章 南下(一)第8章 观战(二)第1章 早朝风波(一)第6章 重阳赏菊(二)第9章 苗疆凤凰(二)第1章 三方会谈(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3章 将功赎罪(二)第1章 沅州之争(一)第9章 主动出击(一)第7章 南下(一)第4章 意外收获(二)第2章 盛京风云(六)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5章 陕西流贼(二)第9章 苗疆凤凰(二)第6章 一统天下(三)第2章 遭受软禁(一)第5章 血战长江(二)第2章 人才第7章 条件(二)第6章 半岛危机(一)第11章 开封风云(一)第12章 创业第6章 一统天下(一)第11章 军制改革(五)第3章 湘西局势(二)第6章 再起波澜(二)第3章 图赖之死(三)第8章 观战(二)第6章 一统天下(一)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10章 通州军校(一)第4章 摊丁入亩(一)第7章 扑朔迷离(六)第1章 贸易使司(二)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2章 白莲教(二)第7章 生擒卓巴(一)第5章 驻军琉球(三)第1章 停战和谈(二)第2章 出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