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龙凤呈祥(一)

“生了,生了!”

“生了什么?”勖勤宫内,宁妃周滢宁正在分娩,已经为人父的朱影龙没有了当初熊瑚分娩时候的紧张,但掌心还是捏了一把汗,一看到服侍周滢宁的贴身宫女小琳推门走出来,喜呼“生了”,朱影龙抑制不住迫不及待的心情上前问道。

“宁妃娘娘给皇上生了一个公主!”

“公主?女儿?”朱影龙略有些失望,到不是他重男轻女,其实他很希望周滢宁第一胎是个男孩。

“宁妃娘娘还给皇上生了一个小皇子!”

朱影龙一听之下,乐疯了,周滢宁居然给自己生下一对龙凤胎,“哈哈哈”朱影龙仰天狂笑起来,一旁的小琳紧张的看着似乎陷入癫狂之中的皇帝,生怕手舞足蹈的皇帝不小心伤了自己,下意识退开三步。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三辰时三刻,时宁妃分娩,勖勤宫大放金光,遥望一条金色的巨龙和一只五彩斑斓的彩凤至九天而降,空中仙乐飘飘,异香扑鼻,未几,金龙、彩凤消失,宁妃诞下一对婴孩,一男一女,哭声震天,女在男前,取名盈盈,封坤仪公主,皇子取名朱慈煌,龙凤呈祥,帝大喜,素宴群臣,大赦天下。

金龙、彩凤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朱影龙也是为了造势,给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和儿子披上一层神秘色彩,儿子是真龙,那老子岂不是老龙,真龙天子的身份更是跑不掉了,这下自己父凭子贵,更重要的是,只要披上了神话的色彩,将来立周滢宁为后的阻力必然会小了很多,当然的前提是,他这个儿子好争气才行!

索尼被熊汝霖邀请一同去品尝醉仙居新出的烈酒,据说这种酒辛辣甘冽无比,使用了最新的酿造方法,入口三杯即倒。文人好酒,熊汝霖也不例外。

一路走来,街上随耳可听见宁妃娘娘为当今皇上诞下龙子凤女的传言,索尼显得心思沉重,普通百姓不会去思考什么金龙、彩凤的真假,而他会,索尼精通儒学,儒家那种把皇帝神话的那种思想并非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什么真命天子,天命所归等等一系列的思想不断的在年轻的索尼脑海里打转,回想起几天前,自己觐见崇祯皇帝、递交国书的场景,那穿着金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不及弱冠之年的少年君主,一个眼神扫下来,他居然发现自己不敢与之对视,反有闪躲退缩之意,这是他在皇太极面前所不曾有过的感觉。

那不急不缓的语速,使人如沐春风般的坦诚,举手投足间王者的风范,处理朝政的果断和坚决,实在很难于传说中奸猾和狡诈联系在一起。虽不曾见到他发怒模样,想必必是雷霆万钧,天下慑服。

其实按照朱影龙自己的理解,虽然他现在是刻意的学习帝王之术,实际上只要他所做的一切令人信服,慢慢的,帝王的威严自然而然的就能从他身上体现出来,到那个时候他就没有必要戴着面具,整天绷着个脸了,其实做皇帝,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然没有做过皇帝的人也许不可能有这样一番理解,索尼自然不能理解。

“索兄,何以闷闷不乐?是不是思念家中的美娇娘?”熊汝霖并肩走来,笑嘻嘻的从侧面拍了一下索尼的肩膀问道。他正得皇上赏识器重,春风得意之时,言语动作中未免带有一丝轻狂。

“熊兄说笑了,索尼还未成亲,何来美娇娘?”索尼报以一丝微笑道。

“倒是你这位状元郎为何大登科之后没有再来一次小登科呢?”索尼半真半假的开玩笑道。

“唉,好姻缘是可遇不可求的,索兄可有心仪的女子?”索尼也算的上女真人中长的较为不错的了,因此熊汝霖有此一问。

“有几个,可惜我身在异地,恐怕回去之后她们早已成为他人之妇了。”索尼微微一叹道。

“索兄不必灰心,如今你我都是大明的臣子,翌日在这繁华的京城之中觅得以良人,成就一段佳话也未免可知!”

“熊兄的意思是让索尼在北京成家立业?”索尼惊诧的看了熊汝霖一眼,搞不清楚今天他唱的是哪一出?

“怎么,我大明佳丽千万,难道就无一人入索兄之眼吗?”熊汝霖也半真半假的佯怒道。

“那到不是,只是索尼一直没有想过此事。”索尼忙道。

“也对,是我孟浪了。”熊汝霖忙歉意道。

“熊兄对索尼一片赤诚之心,索尼感激不尽。”索尼虚情假意,声情并茂道,至少这位状元公的气度要比明廷中那些大臣好多了,都用一副蛮夷小寇的眼神看自己,而熊汝霖看自己的眼神却自然平和多了。

“好说,索兄想单独见皇上的事情,我是跟上面提了一下,奈何我一个五品的主事,平常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实在有负索兄的重托呀!”熊汝霖一副极重感情的模样道。

“熊兄尽力了就行,索尼又岂敢怪熊兄呢?”索尼嘴里说不怪,心中却大骂熊汝霖无耻,明明他可以随时随地,只要崇祯皇帝愿意见他,他就能见着,他偏偏说自己见不着,南人都是这么虚伪的吗?还状元呢?我呸!

索尼心情大坏,正好与熊汝霖分道扬镳,却听到熊汝霖接着道:“不过皇上今天突然传下旨意,说要索兄明日单独去养心殿觐见。”

“此事当真?”索尼一激动,忘记掩饰自己的情绪,全然被熊汝霖看在了眼里。

“当然,索兄认为我有那胆量犯那欺君之罪吗?”熊汝霖反问道。

“多谢熊兄成全!”索尼一个长揖而下。

“不敢,索兄太见外了。”熊汝霖伸手轻扶索尼道,“这都是皇上的恩典,我可不敢居功。”

索尼的一腔心思都已经转移到明日如何见崇祯皇帝身上,该如何说才能让明朝的皇帝同意开放更多的互市,买更多的铁、铜还有食盐、粮食和布匹等等,大汗急需这些。于是随便找了一个肚子不舒服的借口,与熊汝霖分道扬镳。

朱影龙实行驱虎吞狼策略的同时更加严厉的打击边关走私,因此虽然边关互市大开的同时,走私慢慢的绝迹,出现了求大于供的局面,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蒙古和后金物资紧缺,要按照以往,皇太极直接就提兵叩关,抢夺明朝的边关城镇了,而现在他现在军马需要休整,还有既定的国策使得他暂时不愿意与明朝过早的交恶,毕竟双方已经签订了兄弟盟约,和平共处,二来,他还没有造出火炮,面对以善守著称的袁崇焕,在对方犀利的火器下,赢面实在太小了,所以他才派索尼前往北京,希望能让明朝松一下口带,等自己打下朝鲜之后,就不需要过多倚仗明朝的边关互市了。

第1章 早朝风波(四)第2章 后金求和(二)第10章 通州军校(一)第10章 麻家覆灭(二)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8章 传国玉玺(一)第9章 战争的天平(四)第9章 兵锋直指(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3章 再见张嫣(二)第9章 青城之战(三)第9章 青城之战(四)第4章 黔驴技穷(二)第4章 迫从(二)第4章 被迫迁都(六)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7章 夜审(四)第1章 废除八股(三)第4章 敲诈盐商(一)第8章 交换(一)第11章 姐妹团圆(二)第8章 血战宁远中(二)第12章 划时代的变革(四)第2章 各怀心机(三)第8章 整风运动(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4章 大家一齐开打(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11章 努尔哈赤之死(一)第2章 借刀杀人(三)第10章 吴三桂诈降上第2章 盛京风云(二)第4章 敲诈盐商(二)第11章 军制改革(一)第2章 三方备战(一)第10章 郑芝龙的野心(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10章 战局(一)第5章 多尔衮(二)第4章 敲诈盐商(四)第2章 惊天之密(三)关于文中一些历史设定的解释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5章 悲城南京(五)第8章 交换(一)第1章 武昌战役(一)第5章 省亲之路(一)第11章 父女相见(五)第5章 血战长江(一)第1章 苗务大臣(一)第12章 一道圣旨(二)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2章 停战谈判(三)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4章 黔驴技穷(二)第5章 两个朝廷(一)第8章 一网打尽(三)第6章 丧家之犬(一)第3章 故人(一)第5章 两个朝廷(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9章 血战宁远下(二)第5章 大清国亡(二)第7章 开源节流(一)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4章 黔驴技穷(二)第2章 盛京风云(四)第8章 开放武器禁运(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1章 千里奔袭(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3章 直捣黄龙(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5章 藏宝图(一)第1章 苗务大臣(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1章 风雨飘摇(二)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4章 菜市口公审(二)第12章 决战山海关(一)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12章 黄红之争(一)第6章 定计第6章 半岛危机(二)第4章 双贤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7章 除夕晚宴(一)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第5章 两个朝廷(一)第3章 谜团(二)第8章 顺帝之玺(一)第6章 围困南京(四)第4章 真相(一)第12章 精兵简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