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敲诈盐商(四)

这是赎罪吗?绝对不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朱影龙确信有了两淮盐商的这比银子,绝对可以大大的增加造大舰的速度,尤其在得了朝鲜那么多造船的工匠之后,海军建设的速度将会成倍的增加,大明朝海洋的世纪即将到来,他很清楚,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商业,离不开这些商人,抄家杀头绝对不是他的初衷,因为他需要一批人人去开拓,去争夺全世界的资源,南非的钻石,黄金,印度的香料,他甚至想对欧洲发动鸦片战争,还有才刚刚开发了一点点的美洲大陆,南太平洋上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澳大利亚等等,不一定要全部要占领,只要能保持绝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就可以了。

“还有,朝廷将会制定新的盐法,你们四个好知为之。”朱影龙起身道。

“草民等明白了!”四人垂首道,心中无比的震颤。

临走到程重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他耳边小声道:“怀秀在朕的行宫,过几天朕自会让她回去。”

这个消息比刚才所有的消息都来的震惊,程重顿觉自己好像坠如冰窟,又好像躺在云端,不知道哪一种感觉是他现在能描绘的,总之,超出了他心脏承受的范围。

皇上赐宴,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扬州的这些盐商们可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风光过,与皇上一起吃饭,说不定能沾上点龙气,日后保管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

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这种因时而异的准则确保盘中的美食原料来自最佳状态,让人随时都能感遇美妙淮扬。

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

西汉辞赋大家枚乘(现江苏淮安人)。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盛赞家乡江淮一带的食馔为“天下之至美”:雏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伊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膈,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脍。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饭大啜,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对于淮扬菜,朱影龙那可是知之甚详,因为他前世的家乡就离扬州不远,属于淮扬菜系的影响覆盖区,大小他就喜欢吃,不然也不会变成一个膀子,二十五六的人了也没谈过恋爱,都是因为他的体型,这一世虽然体型是瘦了,但他依然爱吃,甚至还爱自己下厨房,如果不是做皇帝,没那功夫,天天下厨房他都干,尤其是看着自己的女人吃下自己煮的饭菜,那个赞不绝口的模样,那个陶醉,等哪一天后继有人了,卸下这副沉重的担子,钻研天下美食,没事的时候写写小说,绝对是幸福的生活。

可以说是扬州的繁荣带动了淮扬菜系的发展,盐商们生活豪奢,饮食更是精益求精,加上扬州江海通流,南下北上,食材是应有尽有,人文荟萃,商业繁华,推动了烹饪厨艺的发展,朱元璋对淮扬菜情有独钟,饮命扬厨专司内膳;从扬州起家的燕王朱棣夺权登基以后,迁鼎北京,随宫北上的扬籍厨师多有其人,这是淮扬菜系进京扎根的正式记录;正德皇帝南巡扬州,游龙戏凤,当然也不忘淮扬佳肴,艳福口福,一个也不能少。他们最爱吃的便是扬州一带江面特产鲥鱼、刀鱼、鮰鱼,称为长江三鲜,今天午宴的宴席上就有这三鲜。

朱影龙历来注重节约,最不喜欢的就是铺张浪费,这要是自己一个人吃,来个一鲜就可以了,以后还可以换口味,一下子三鲜全上来了,一桌子菜,三十多道,还就他一个人吃,吃不下就会被倒掉,朱影龙有些心疼,这一桌菜得多少银子,够多少户平民百姓生活多少月,心情没了,再好吃的东西都味同嚼蜡,有些菜,他甚至动都没有动。

当然朱影龙并没有让心情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虽然吃的不多,但都被他巧妙的掩饰过去了,盐商们谁也没在意。

这官场腐败,有一半是从吃喝开始的,美食是人类的第一道欲望,因为他与生存息息相关,人不知不觉就陷入其中,吃喝是开始,然后就是拿,多少行贿受贿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吃了喝了,再拿了,下面就该是温柔陷阱了,那可是能让百炼钢化成绕指柔的力量,等到深陷其中,发现已经不能自拔了,再一看,自己身边的人都这样,也就心安理得了,这似乎也是官场的一种潜规则,就连意志薄弱的帝王都经受不住这样金钱美人的侵蚀,腐败不可根治,这是历代帝王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人只要有贪念,有欲望,腐败就会伴随人类的历史走下去,朱影龙自己也想不到,他今天看到这么一桌前世最喜欢吃的菜肴,会生出这么多的联想来。

回到行宫,梳洗了一下,就接到了洪承畴送来的军报,刚才那十几声炮声是对岸郑芝豹的海盗舰队打过来的,水师损失了几艘船只,伤亡了数十人,没有其他的损失,他判断是郑芝豹有意的挑衅,可能不是出自魏忠贤的授意。

“皇上,程重等人其心可诛,皇上何以如此轻易的放过他们?”常炎林后脚跟来见朱影龙道。

朱影龙呵呵一笑,常炎林这江苏总督当的还算不赖,这么快就听到风声了,要知道他跟程重四人说那些话的时候除了海氏兄弟在场,没别人,蓝蓉都让他支开了。道:“爱卿想怎样,下大狱还是抄家灭族?”

“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样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常炎林恨恨道。

“你也别发牢骚了,今天晚上他们睡不睡的着还难说呢!”朱影龙神秘的一笑道。

“微臣不明白?”常炎林听的是一脸的困惑。

“不明白,你呀,虽然比朕年长,但还是缺乏这个!”朱影龙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

常炎林瞬间涨红了脸道:“皇上是嫌微臣笨?”

“不是笨,是政治智慧!”朱影龙嘿嘿一笑道。

“政治智慧?”常炎林喃喃自语道。

“会去慢慢想吧,朕交代你的事情都办妥了吗?”朱影龙问道。

常炎林忙道:“微臣遵照皇上的旨意将皇上和众盐商们吃剩下的饭菜分发给全城的乞丐了。”

“这就好,你回去办你的公务吧,朕有时会直接召见你的。”朱影龙低头拿起朱笔开始批阅京城转过来的奏折。

第7章 开源节流(二)第11章 风流明帝(六)第2章 人才第8章 破脸(一)第4章 黔驴技穷(三)第1章 停战和谈(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11章 周王(二)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1章 风吹草动(二)第9章 熊瑚第10章 麻家覆灭(一)第10章 郑芝龙的野心(二)第4章 黔驴技穷(四)第12章 东林党(一)第10章 浴火凤凰(六)第3章 皇帝万寿(三)第4章 摊丁入亩(三)第1章 早朝风波(三)第2章 一国两帝(二)第8章 搜府第1章 谁罪谁过(二)第2章 撑死胆大的(二)第2章 一国两帝(一)第8章 清狱严打(三)第4章 被迫迁都(三)第1章 沅州之争(二)第2章 借刀杀人(二)第10章 战争爆发(二)第4章 黔驴技穷(一)第3章 巾帼英雄(一)第11章 圣驾南下(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7章 围困南京(四)第11章 迷雾一般的局势(三)第2章 幕后操控(一)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8章 顺帝之玺(三)第7章 班师返京(四)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一)第1章 早朝风波(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3章 皇帝万寿(三)第12章 划时代的变革(五)第8章 日审(一)第3章 图赖之死(二)第9章 血战(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5章 省亲之路(四)第3章 揭开谜底(二)第1章 风吹草动(一)第3章 皇帝万寿(二)第1章 谁罪谁过(一)第11章 开封风云(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九)第1章 废除八股(三)第5章 驻军琉球(二)第1章 三问(一)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12章 智取岳州(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8章 遭遇一战(三)第4章 敲诈盐商(四)第1章 早朝风波(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6章 军区与军衔(二)第2章 朱恭枵(一)第1章 开封第3章 诬陷离间(二)第9章 少数民族政策(一)第1章 三方会谈(一)第1章 草原来客(一)第6章 围困南京(五)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0章 战局(二)第7章 绝代双骄(二)第3章 金屋藏娇(一)第9章 后金妥协(一)第2章 盛京风云(五)第7章 生擒卓巴(一)第8章 夫妻团聚(二)第11章 周王(二)第7章 二王之争(二)第9章 真假玉玺(一)第9章 青城之战(二)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第9章 战争的天平(一)第1章 草原来客(一)第11章 圣驾南下(二)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2章 临幸泰松(一)第12章 演变(一)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圆桌扩大会议(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