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方来贺(四)

虽然皇太极表面上还是给了豪格一个赞许的笑容,夸赞他侦知处办事得力,实际上心中已经微微不快,作为一个君主最不希望的就是自己的臣子跳出自己划定的框架做事,就算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没有约束,就会滋生野心,所以做君主的最想看到的是臣子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应该做的事情,当然一点点出格作为有气量的君主还是可以容忍的,希望豪格只是一时义气,想在自己面前争功,没有什么其他企图才是。

“大汗,微臣也接到消息,察哈尔蒙古林丹汗派了亲弟弟料图台吉去了大明,索尼大人得知消息,想以料图不认识自己的优势前往试探其来大明的真正来意,不想对方实在……”说着说着,范文程自己都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范大人,对方实在什么?你怎么老爱说一句,留一句,真让人急死了!”岳托表现的极为急躁道,殿中的都是大金的年轻俊杰,每个人都知道南朝的富贵繁华,眼见索尼在大明醇酒美人,逍遥快活,个个羡慕的要紧,现在索尼出事了,都巴不得他把位置让出来,好让自己顶上。

“这件事朕已经知道了,范爱卿,你给索尼下道命令,让他会盛京吧。”皇太极显然已经知道索尼在大明之事,但是这是丢大金国脸面的事情他也不愿提起,但是不提的话,手下这些臣子们有如何知道形势的严峻,因此说一半,留一半让他们自己猜测去好了,消息暂时还不会传到盛京。

wωw _ttкan _¢ ○

“启禀大汗,索尼也就是一时年轻气盛。还请大汗从轻发落。”希福忙站出来求情道。毕竟索尼是他长兄的亲子,也是自己的侄子,家族中年轻一辈的。也就这个索尼极为出众,也许家族的未来就在他身上了,自然要极力维护一些。

“朕自有分寸。”皇太极之所以调索尼回来,并不仅仅是因为索尼丢丑这件事,更多是怕年轻人经受不住南朝繁华奢靡生活地诱惑。被磨掉了斗志,这就是大金国地损失了,尤其他对这个索尼也是非常看好的,不想就这样毁掉一个人才。||||也许回到盛京或许会发挥更重要的力量。

希福眼神之中闪过一丝黯然,虽然他伴君多年,但对主子地心思的揣摩还是不如范文程,范文程对皇太极的心思是洞若观火。索尼一回来,可能会贬斥一阵子,但很快就会获得重用,当然,这还要看索尼自己的表现了。

“大汗。谣言若真的是南明所为。那我大金今后行事就更加要小心谨慎了。”范文程意有所指道。

“范大人地意思是我大金有南明暗藏的奸细?”殿中之人没有一个是笨蛋,几乎都听出了范文程话中所指。

“这不是没有可能。汉人最不可靠了!”代善冷哼一声,他对皇太极重用范文程等汉人还是有些不满的。|||

“不错,微臣建议对所有的汉臣、汉将进行排查,奸细必定无所遁形!”莽古尔泰大声说道,他是坚定地不信任汉臣一派,有机会排挤针对汉臣自然不能放过了。

“大汗,此事万万不可,奸细若是真的存在,必然隐藏的很深,不然早就被发现了,若是大规模的调查,惊动那奸细不说,还会让归附我大金,为大汗效命地汉臣、汉将们人人自危,到时候他们便不再信任大汗,酿成巨变就来不及了,微臣建议今天在殿中所有人都不得泄露我大金有奸细这一消息,就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说,同时暗中调查大金所有能接触到机密的汉、蒙、女真官员,找出奸细应该不难。|||”范文程忙建议道。

大张旗鼓绝对是最愚蠢的办法,没一个上位者都不会这么干的,这样会让下属人人自危,搞得人心不安,尤其在这谣言地节骨眼上,大张旗鼓地查找奸细,定是坐实了后金要出兵察哈尔的事实,达不到速战速决地效果,这对后金是极为不利的,须知大明可是在一边虎视眈眈,皇太极自问击败察哈尔蒙古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如果明廷横插一脚的话,结局就很难预料了。

“大汗,臣弟认为不管我大金隐藏奸细也好,还是根本没有奸细,只是我们胡乱猜测也好,现在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南明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他是想挑起我大金和察哈尔蒙古之间的战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呢?还是有其他什么目的?”多尔衮一声道。|||

这一声如晨钟暮鼓一般敲醒了在场诸人,范文程对多尔衮更是看高了几分,努尔哈赤的眼光果然厉害,他选的继承人的确不同凡响,若不是努尔哈赤死的太早,将来后金的天下根本轮不到皇太极来做。

皇太极听了之后也在心中暗暗警惕,多尔衮这几年屡立战功,军中威望不断升高,尤其是他们三兄弟控制下的两白旗,虽然每次他都会派其冲锋在前,以图消耗实力,但是这两旗越打越强,渐渐成了八旗中最能打的部队,这也让他暗暗嫉妒不已,尤其他还逼死了多尔衮三兄弟的母妃阿巴亥,他不相信这三兄弟会对自己一点仇恨都没有,这是他的一块心病!

“是呀,十四弟,以你看,南明这一次是何目的呢?”皇太极沉声问道,鹰目之中闪过一丝寒光。|||

“臣弟愚钝,还没来得及细想。”多尔衮也知道自己是皇太极心头的一根刺,因此藏拙是他本能的反应,他越是表现的太优秀,越是让皇太极嫉妒,那自己越是没有出头之日。

“嗯,你退下吧。”皇太极微笑的挥了一下手。

“大汗,南人素来狡诈而且诡计多端,我们应该小心为上。|||”希福谨慎的进言道。

“希福爱卿说的有道理,朕也感觉到这一次谣言不简单,明廷一项喜欢引而不发,发必雷霆万钧。”皇太极沉吟一声道。

“明廷与察哈尔蒙古联姻,目的在利用察哈尔蒙古对抗和消耗我大金的实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除了互市之外,明廷似乎一直都没有直接插手我大金和蒙古内部的事务,这一次突然把手伸过来,必有所图呀,大汗。”范文程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说出自己分析道。

“照范大人这么说,南明是不是要插手我们跟察哈尔蒙古之间的恩怨了?”莽古尔泰不以为然的瞪了范文程一眼,显然对他所说极其蔑视和不相信。|||

“南明是不可能坐视我们灭掉察哈尔蒙古的,他们迟早会插上一脚的。”希福支持了范文程的意见。

“兵凶战危,南明国内刚刚平定,就想插手外部之事,看来南明这个小皇帝也是个穷兵黩武之辈。”代善嗤笑一声道。

皇太极心中可不这么认为,代善勇则勇已,却是无大智慧之辈,朱影龙的一些新奇语录都通过范文程的情报机关搜集好了,呈送到他的御岸之上,越是深入研究,越是觉得南明这个崇祯小皇帝智深如海,简直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与这样的人做对手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只是些不懂装懂的人口出无知狂言而已。||||

皇太极和站在台阶下的范文程悄悄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知道这一战迟早是要打,但是是提前发动,还是延迟发动,或者是按照既定的计划不便呢?这是横在皇太极心头最大的难题。

本来想听一听众人的意见,但哪知道商议来商议去,意见分歧反而更多,于是有些头痛的皇太极宣布众臣都散了,留下范文程,代善,豪格和多尔衮四人。

“索尼回来,你们说派谁去当这个公使好呢?”皇太极首先发话问道。

汉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举荐公使人选上,范文程知道自己说不上话,干脆闭口不言了。

沉默是金,多尔衮刚才表现的太抢眼了,因此这会儿就算有什么人选,他也不会第一个发表意见的。

剩下豪格和代善,豪格一心想插手南明秘谍方面的事情,但是他也不是笨蛋,刚才虽然在殿上,皇太极虽然夸了他,但心里必定不开心自己随意插手南明的情报事务,这个时候他若是推荐什么人选,保管皇太极都不会同意的,因此他毕恭毕敬的垂着头,也不开口。

三个人都不说话,就剩下代善一个人了,代善哪知道什么人合适,金人之中武将无数,可善于察言观色,长袖善舞的文臣却是不多,于是代善随口推荐了一个:刚林。

皇太极否决了,刚林的脾气不太好,公使可不是学问好就能当好的,不但要心思灵活,还要有急智,更加要随时放弃自己的尊严,忍辱负重等等。

“不如就萨哈辚吧,他精通蒙、汉、女真三族文字,又善机变,还是朕的亲侄子,是最合适的人选了!”皇太极最后一锤定音道。

“大汗,这怎行呢,萨哈辚他才学浅薄,恐怕难以担当此任……”代善的反对自然是无效的。

就在后金君臣正在互相怀疑谁是隐藏在他们中间的奸细和揣测大明暗中在草原上散播谣言的动机之时,有一个惊天的消息悄然在草原上流传,这个消息不仅让后金皇太极措手不及,就连察哈尔蒙古的林丹汗也被搞的极其被动。

这就是被历史学家们称作的“民族大融合”运动,影响已经超过当初制定者的预测!

第7章 班师返京(五)第9章 真假玉玺(四)第10章 枭雄迟暮(六)第7章 扑朔迷离(四)第2章 三方备战(二)第1章 风吹草动(一)第8章 顺帝之玺(四)第12章 逼宫立储(二)第3章 举步维艰(一)第1章 苏醒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10章 湘西风云(二)第4章 被迫迁都(四)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4章 敲诈盐商(三)第7章 绝代双娇(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1章 三方会谈(二)第3章 直捣黄龙(一)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6章 时不待我(一)第10章 秦淮(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3章 湘西局势(二)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3章 金屋藏娇(一)第1章 废除八股(一)第11章 迷雾一般的局势(四)第4章 敲登闻鼓,告御状(一)第2章 盛京风云(三)第12章 黄红之争(四)第8章 倭寇(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五)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8章 兵从何来(一)第5章 刺客现身(一)第2章 撑死胆大的(四)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10章 顺水推舟(二)第1章 皇太极称帝(三)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8章 破脸(一)第9章 满汉通婚?(三)第8章 清狱严打(四)第5章 大清国亡(一)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12章 精兵简政(一)第3章 湘西局势(一)第5章 多尔衮(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6章 伏尸千里(二)第5章 刺客现身(三)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8章 遭遇一战(一)第3章 再见张嫣(二)第9章 战争的天平(一)第5章 多尔衮(一)第11章 军制改革(六)第3章 两淮盐商(六)第4章 再次和谈(二)第6章 睡了李箐(二)第4章 菜市口公审(二)第3章 制度变革(一)第12章 一道圣旨(二)第9章 少数民族政策(一)第7章 开战(二)第8章 九·一八(三)第4章 摊丁入亩(四)第2章 坚壁清野(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2章 临幸泰松(一)第2章 各怀心机(四)第4章 黔驴技穷(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7章 夜审(三)第5章 高丽棒子完了(一)第10章 浴火凤凰(五)第3章 两淮盐商(六)第11章 风流明帝(三)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8章 传国玉玺(三)第2章 借刀杀人(二)第2章 一国两帝(一)第4章 被迫迁都(五)第5章 大清国亡(二)第9章 血战(二)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6章 救美(二)第11章 风流明帝(四)第1章 三方会谈(四)第11章 实业第8章 缓缓徐图(二)第6章 一统天下(四)第1章 武昌战役(一)第10章 布局天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