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盛京风云(三)

“多尔衮这个人年纪轻轻的,很有心机,而且很会韬光养晦,这几年不但战功昭著,而且深的皇太极的信任,可谓是左膀右臂,算起来,他是女真的王族,与我大明有不可磨灭的仇恨,他又怎么会突然投降我大明的怀抱呢?”英国公张国维是个稳重谨慎的人,他也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是呀,皇上,这女真人不可信,多尔衮身为女真贵族就更加不可信了。”黄尊素也跟着撺掇道。

“你们两个是当局者迷,皇上心里明白着呢!”徐光启到是一点都不厚道,一语道破了朱影龙的心思。

朱影龙也没有怪这老臣子不太厚道,反倒一笑而过,些许小节他是不会去计较的,反而会加深君臣之间的感情,就算调侃几句也无所谓,听了心里还舒坦呢!

“杀多尔衮对我大明来说虽然不是没有好处,但目前形势来说,杀他比放他的好处要小的多,多尔衮这个人能忍,又有心机,当然还有野心,是个劲敌,不过他现在的敌人不是朕也不是大明,虽然后金与我大明仇恨不共戴天,但他多尔衮本人与大明并无多大的仇怨,而且他现在最大的敌人是皇太极,而我目前我大明的大患也正是这只北方的恶狼,多尔衮是只小狐狸,虽然狐狸的力量不如狼,但他的脑袋可是聪明的很,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国力以及整顿武备,所以就不能让后金太平静了,多尔衮就是朕的一枚棋子!”朱影龙笑着解释道。

“皇上考虑的周详,如今国内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若是边关重燃战火的话,国内必然会受影响,而且大明与后金的仗打的一次比一次大,这一打起来定然又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孙承宗眉头一蹙道。

熊廷弼也点头赞同道:“虽然我大明不惧与金人开战,不过现在显然并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是呀,只要给朕五年,哪怕三年也行,到时候就算来一场大战朕也不怕,朕不但要将金人打到茹毛饮血的地步,还要收复失地,向北拓展我大明的版图!”朱影龙雄心满满的道。

要开疆拓土自然少不了强大的武力,那么今后武将的权力将会大大的增强,听得军机阁的三巨头一阵热血沸腾,兴奋不已。

“后金现在的国土本来就是属于我大明的,收回自然也是应该的,可是那朝鲜?”徐光启担忧道。

“现在已经没有朝鲜这个国家了,徐大人,您老记错了吧?”黄尊素调侃式的提醒了一句。

“噢!”徐光启也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自己这是说错话了,朝鲜已经亡国了,那打下来的土地自然就属于大明了,这还有什么好争议的?

“皇上不会就这么直接的把多尔衮放回吧?”孙承宗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朱影龙微笑的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多尔衮要是成了我大明的阶下之囚,那就算回到后金国内,也会威望大损。”

“皇上说的有道理,前一阵子后金国内闹的很凶,谣言四起,都是关于皇太极故意借刀杀人的,后金国内对多尔衮的死可是把矛头都对象了皇太极,虽然皇太极成功的将反对的声音平息了下去,但支持多尔衮的人还是有不少,只不过多尔衮一死,这些人没了个领头的,迟早会被皇太极一一击破,倒时候后金就是皇太极一人的天下了。”黄尊素分析道。

“不错,对大明来说,后金内部越乱越是有利,等局势一平静,皇太极势必要对拿些反对自己的人动手,到时候就算多尔衮回去,那可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老臣觉得,应该把多尔衮尽快的送回去。”张国维建议道。

“朕已经安排了,列位爱卿听一听朕的这个方法……”朱影龙将自己亲自操刀编写的剧本对五位近臣叙述了一遍道。

“高,皇上这个方法太高了!”徐光启听了之后,老脸张得通红,兴奋的不得了。

“绝,太绝了,老臣对皇上的智谋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孙承宗也是拍案叫绝。

张国维、熊廷弼和黄尊素也是开心的咧开嘴大笑不已。

南书房是气氛热烈,推杯换盏,吃的那叫个兴高采烈,这一顿火锅,吃了将近一个时辰,这才散了席。

吩咐徐应元命人将这一桌子残羹冷炙撤了出去,吃饱了肚皮,便兴起了出去走一走,散一散步的念头。

披上了一件黑色的大氅,在徐应元的陪伴下,出了养心殿。

冷风刺骨,只见一弯新月已经挂上了柳梢头,耳边阵阵传来北风的呼号声,今年的冬天又将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朱影龙不禁在心中叹道。

“皇上,天气太凉了,您得小心龙体,还是回屋吧。”寒风中,徐应元饥肠辘辘,冷的有些发抖道。

朱影龙刚吃了火锅,出了一身热汗,一下子并不觉得太冷,反而感觉道一阵的舒爽,因此并不愿现在就回去,也看出徐应元身躯抖动的情景,于是道:“你要是嫌冷,那你就先回去休息吧,朕一个人呆着就行,不用你伺候了。”

“皇上,这怎么行呢,奴才可是您的……”

“行了,行了,哪来这么多废话,朕让你回去,你就回去。”朱影龙打断了徐应元的话道。

徐应元是知道朱影龙的脾气的,再说这里是养心殿,皇宫大内,皇上的安全自是没有什么问题,他也不用担心朱影龙使唤人的时候找不到人,反正还有值夜的太监和宫女,于是就告退下去休息了。

养心殿是一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在紫禁城内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精致的,因为这里是皇上学习、生活以及办公的地方,自然马虎不得。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三十六米,进深三间,通进深十二米。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意思就是涵养天性。为了改善采光,养心殿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朱影龙御笔“中正仁和”匾。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供皇后以及个妃嫔等人临时居住。

南面正中为养心门,坐北朝南。歇山顶黄琉璃瓦门楼,进门为木照壁,牌楼式,中间为隔扇门可开启,但是平时不开只有皇帝进出养心殿的时候才开。绕过照壁是养心殿的正殿,南北长63米余,东西宽近80米,面积5000平方米。整个院落分前院(养心殿前殿)和后院(后寝殿)。

正殿面阔7间(36米),进深3间(12米),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正间和西次间、西稍间前出卷棚悬山顶抱厦,正中三间为一敞间,上书御笔“中正仁和”四个大字,屏风背后有通往后殿的两小门,曰恬澈、安敦。北墙设书隔,东西按板墙壁与东西暖阁相隔,墙南各有一门通往东西暖阁。

东暖阁就是东次间和梢间,分南北向前后两室,以隔扇分割。

西暖阁就是西次间和梢间,分南北前后两室,南为窗,北设宝座,为皇帝召见大臣之处。为保密,南窗外抱厦设木围墙。东为夹道,有门通后室。后室也隔有小室,西室曰?“长春书屋”,东室为“无倦斋”。这就是朱影龙日常办公的南书房。

前殿东配殿,面阔五间前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名为“覆仁斋”,顺妃林蓉的居所,明间开门,东西次间、梢间为槛窗。西配殿规制同东配殿,,名“一德轩”,裕妃嫣红的居所。

穿过养心殿正间“安敦、恬澈”?二小门为穿堂,直通后殿。后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曰“涵春室”,贵妃熊瑚的暂居之所,正间南为穿堂与前殿正间相连,成工字殿。东西次间梢间为槛窗。西梢间为“华滋堂”,庄妃李箐的居住之所,内设床,西次间为南窗下设通炕,北墙设雕龙柜。东梢间为“自强不息”,内设床,床上额曰“又日新”。东次间靠北墙下设宝座,上额曰“天行健”。后殿东耳房为?“隆禧馆”,面阔5间,前出廊,东与东围房相接,黄琉璃瓦硬山顶,为皇贵妃徐如莹在养心殿的暂居之所,。

后殿西耳房为“臻祥馆”,朱影龙将其赐给了宁妃李瑶暂居。东西耳房外有东西向的围房,6间前出廊。北接小房2间,与前殿东西配殿后围房相连。

除了林蓉、李箐还有李瑶之外,其他妃嫔都在养心殿中都有自己的寝室,他们还都另有独立的寝宫,不过养心殿是她们首选的居住之所,一年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光都是在养心殿中度过的,养心殿是大明名副其实的心脏,同时也是朱影龙一家人的核心所在。

每年后宫内府都会在养心殿的日常管理和修缮上投入大笔的资金,这笔开销并不是国库出,而是内府自己出,有的甚至是个人出,几乎每个女人都十分重视她们在养心殿中的寝室,反倒是她们自己个的寝宫到不太上心。

当然了,养心殿可比不上后宫,后宫虽然是封闭的场所,但里面还是相当自由的,行动也不受什么限制,规矩也少,随便打打闹闹的都不受限制,但养心殿可不同了,虽然后宫的嫔妃们可以入住,但是这里规矩可不小,尤其养心殿每天都有大臣进进出出,妃嫔自然不能没有些顾忌,所以在这里她们要变得拘谨许多。

不知不觉间,朱影龙走进了养心殿的后殿,却发现西耳房“臻祥馆”还亮着灯。这么晚了,宁妃怎么还没有休息,由于宁妃还不愿意公布自己的身份,因此还只是侍卫禁军副统领的身份住进了养心殿,由于她是女子的身份,因此朝中大臣也不好反对,反正大家都心照不宣,李瑶入主禁军就已经有不同寻常的味道,加上现在住进了养心殿,朝中大臣何人不知,何人不晓,这个李瑶跟太医院的院判李箐是同等的地位,那个已经是皇上的庄妃娘娘了,这个想必也是了,身份已经半透明了,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第1章 草原来客(二)第7章 协理朝政(一)第6章 夜战锦州(二)第7章 李瑶情动(四)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3章 举步维艰(一)第7章 围困南京(三)第3章 皇帝万寿(三)第9章 东江有变(一)第7章 二王之争(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7章 中秋月圆(二)第9章 满汉通婚?(二)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12章 龙凤呈祥(二)第2章 幕后操控(二)第2章 三方备战(二)第3章 圆桌扩大会议(二)第4章 福建沦陷(一)第7章 劫色第10章 顺水推舟(二)第8章 整风运动(一)第9章 喋血龙王庙(四)第3章 揭开谜底(三)第11章 周王(二)第8章 日审(二)第7章 锦州逼和(一)第3章 巾帼英雄(二)第7章 班师返京(一)第11章 组建军机阁(一)第11章 军制改革(五)第7章 中秋月圆(三)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10章 郑芝龙的野心(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0章 吴三桂诈降上第4章 如莹怀孕(二)第6章 军区与军衔(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5章 血战长江(四)第3章 谈判交锋(一)第8章 一网打尽(五)第11章 军制改革(一)第3章 揭开谜底(五)第9章 满汉通婚?(一)上架了第12章 黄雀在后(一)第1章 皇太极称帝(三)第1章 皇太极称帝(一)第5章 风暴第5章 闪电偷袭(二)第11章 明山会晤(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3章 金屋藏娇(二)第10章 郑芝龙的野心(二)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四)第6章 重阳赏菊(二)第11章 吴三桂诈降下(一)第2章 借刀杀人(一)第12章 智取岳州(一)第6章 围困南京(六)第9章 青城之战(一)第12章 划时代的变革(五)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9章 兵锋直指(二)第12章 深夜阅折(二)第5章 归顺(一)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7章 扑朔迷离(一)第9章 勒索第8章 九·一八(一)第1章 皇太极称帝(三)第6章 一统天下(三)第3章 巾帼英雄(二)第7章 中秋月圆(三)第10章 枭雄迟暮(一)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畴(二)第5章 归顺(一)第10章 郑芝龙的野心(四)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0章 签订协议(二)第8章 清狱严打(一)第11章 迷雾一般的局势(四)第5章 血战长江(四)第9章 无奈紫荷(二)第2章 坚壁清野(二)第2章 幕后操控(二)第5章 驻军琉球(四)第12章 喜事连连(二)第5章 大清国亡(一)第8章 清狱严打(四)第1章 返回(二)第9章 血战(一)第6章 重阳赏菊(一)第8章 九·一八(三)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0章 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