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

张昭带着婉儿从后院出来时让周大娘去隔壁蒋家庄请丁管事来帮忙。这个人情得用掉了。他刚刚对方差役说“我只需要等十几分钟”时,其实已经看到丁管事带着人混在人群中。

丁管事瘦高身材,穿着短衫,带着幞头,很有气度。

蒋家庄就在两个村落的隔壁,青龙乡中不少人都认识他。这里面就包括刘大户。他的心顿时提起来。他能在青龙乡中横行,那些人惹不得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张昭客气的拱手,和丁管事见礼,再道“丁管事,烦请你将这个讹诈我家的劣绅压到县中,我请县尊为我做主。”张昭指着刘大户。

围观的村民们都是疑惑。因为,刚刚要栽赃嫁祸张昭的明明是方衙役这些人啊?怎么张小相公却指着刘老爷?

明代有句俗语:车船脚店衙,无罪也该杀。像衙役这种人物,作恶多端,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一旦衙役手里拿着“牌票”,那就是代表县令,来一趟乡下就像鬼子进村一样。

张昭心里有数。

他的计划很简单,动用蒋家庄的武力,将刘大户弄到县里去,家里这面的局面自然化解。而他前两天晚上才和徐县令见过面,在县令面前要个体面,严惩刘大户有多难?

粮长,在青龙乡那是代表税务的大佬,但在县里还是小民!没有完成税收任务的粮长,被县令打板子,枷号在县衙外常见的很。

当然,他做事一贯细致。去县里之后,他会散步相关的谣言,把舆论造起来。这年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乡间大户逼迫童生卖家产,他天然会取得舆论支持。

刘大户背后的一些关系就不好运作吧?刘大户家里没读书人,两百亩地的身家能维持着,肯定有些官面上的关系。

而徐县令如果给他这个面子,县衙上下,他再打点打点,要动方差役一样不难。有县令给的政治风向,有白银带来的威力,他肯定能整得此人翻不了身。

这混蛋看婉儿的眼神让他很不痛快。

丁管事神态轻松,哈哈笑道:“贤侄,你在乡里何须这么低调?什么阿猫阿狗都上门来。你只管看着。”说着,对身边两名彪悍的汉子道:“有劳两位。”

这两人约三十岁左右,穿着常服。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手一巴掌将要栽赃张昭的方差役扇到地上,“你算个什么东西?”另外一只手熟练的拿出腰牌举起,高喝道:“锦衣卫办案,闲人闪避。”

说时迟,那时快。

另一人一脚将刘大户踹在地上,捂着肚子呻吟。他带来的长随和白役在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后,全部都呆在原地,手脚发凉,不敢乱动。

张家的前院中,汇聚在此的村民们在刘大户宣布秋税方案后就准备离开,但随后张昭和刘大户、方差役的的冲突又让他们留下来。这其中有打听消息的意思,也有看热闹的想法。

而此时,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反应过来的人都立即跑掉。弘治朝的锦衣卫不算凶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很“温和”。但是锦衣卫凶名在外啊!

张昭其实也愣住。丁管事这用力过猛吧?怎么把锦衣卫牵扯进来?他一个读书人,和锦衣卫牵扯在一起,将来的名声怕是难听的很。但此时他能说什么?

两名锦衣卫校尉很简单的将方差役、刘大户拿绳子绑住。其中一人过来抱拳道:“丁管事,事情办妥了。张小相公,这两人我们先押回卫中。必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张昭心里的情绪没有流露出来,拱手致谢,沉稳的道:“多谢两位。”

两名锦衣卫押着人离开。厅中的气氛这时才算缓过来。

方差役和刘大户的跟班一个个的落荒而逃。村民中有人哄笑起来。有人道:“哈哈。刚才还在这里耀武扬威,现在像条狗一样。”刘大户在南口村很不得人心。

村中的长辈张四伯笑呵呵的转身离开。看张昭这里乱,有些话他回头再来说。

婉儿、吴春时、周大娘等人则是喜笑颜开,出这一口恶气。招呼着还留在这里的村民落座、喝水。

张昭和丁管事到后院落座。

张昭给丁管事斟茶,微笑着道:“丁叔,今天真是谢谢你。只是,这怎么回事,我还没搞明白?”

丁管事喝着茶,笑眯眯的道:“贤侄,这事说来话长。我蹭你一顿饭没问题吧?”张昭家里的饭菜确实好吃啊!

张昭笑着点头。

时间正好在中午。张昭吩咐下去,周大娘带着仆妇整治了一桌酒菜。张昭从京城里带了酒水回来。美酒佳肴陈列在前厅中,张昭、丁管事、吴春时三人相对而坐。

丁管事品着酒,将事情经过说来,“上次去蒋家庄做菜,我家老爷对你很看重,私下里吩咐我照应着你这边。你出门在外不知道,刘大户这几天上跳下窜。

我得了消息,去城里给二管家汇报,我家老爷派了两个锦衣卫校尉等在这里。这不,刚好是守株待兔,给贤侄你出一口恶气。进了锦衣卫他们别想好过。”

张昭恍然,吃一筷子鱼肉,心里沉吟着。

丁管事兴致很高,接着道:“贤侄,锦衣卫胡小旗的意思是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他们先把人弄去熬几天,怎么收尾由你说了算。我在这里先恭喜贤侄发财。”

那两个想要从锦衣卫里出来,要拿买命钱。而看胡小旗的意思,会分张昭一笔。刘大户是吞人家产未成,自己反倒掉进坑里去。

张昭笑一笑,举杯道:“丁叔,谢谢。”

饭后,张昭、吴春时送走丁管事,从村里往回走。路遇两个下地的村民,笑呵呵的站定打招呼,“张少爷。”神态亲热、尊敬。这显然是余波。

张昭一一回礼,带着吴春时往回走。

吴春时心情舒畅,笑呵呵的道:“少爷,老丁这么卖力气。不枉当初卖他人情啊。而且省得你去县衙里走动。刘老爷肯定再不敢惦记家里的地了。”

张昭微微一笑,“他以后就是想惦记也没那个能力。”

不仅仅是刘大户,经历这么一遭,之前惦记张家田地的那些人都会收敛。锦衣卫出手有麻烦、隐患,不过也确实省事、有威慑力。都省下他去县衙的时间。

至此,乡中事了。

“昭居乡中,才具渐显,时人敬服。昔,有大户连衙役欲谋昭家产,以秋税迫昭应之。乡中有勇力者怒曰:何以无耻胁张相公。乃缚二人至县中。”

——《正德风云志》,王世贞

第三百七十七章 开平中屯卫见闻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战(上)第两百二十八章 赞歌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两百一十九章 与子同袍(上)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么谈第六百零四章 进退两难?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愿效法前贤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生活(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三百九十章 张昭的圣恩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战(上)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滨大哭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第两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还是读书人心黑啊第九十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态(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奖励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四百二十九章 斩,兵出燕山第两百一十一章 军议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群众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三十九章 销售、架构、将离去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看他起高楼(完)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干二净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三百三十章 经济压力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三百八十九章 达成基本目标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两百七十一章 封爵,实至名归!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愿效法前贤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七十章 生员(十)-攻守之势异也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昭的圣眷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两百零五章 拜访王恕(下)第七十章 生员(十)-攻守之势异也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