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

说话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官员,身穿绯袍,身量微高,消瘦,长须飘飘,颇显俊逸之态。

“张都督此言似是而非,讲的模拟两可。看似前景无限,实则是废策。本官有几个问题倒要请教张都督。”

武英殿中正“开小差”的科道言官们瞬间振奋精神。说话的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宇。

这个官职,在此刻的武英殿中不能算有决定性份量的。但是,刘宇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大学士刘健一手提拔起来的。

早前,坊间传闻首辅刘健不支持互市,看来传言非虚啊!

张昭知道开胃小菜之后,正餐开始,拱手道:“不敢。请老大人提问。”

刘宇目视张昭,冷哼一声,道:“本官不知道你的劳动…创造财富这个观点是不是对的?但是,鞑靼人并非是傻子。在草原上,其部骏马或许仅仅百十两银子一匹,难道互市时,他们会以这个价格售卖吗?

而你所说的丝绸、玻璃等奢侈品,售价动辄成百上千两,鞑靼人会买吗?本官是担心互市贸易根本无法做起来。

根据昔年互市的经验来看,卖得最好的是酒、茶叶、盐、铁锅这类物资。以骏马换此类物资,最终,在双方的贸易真的能是大明占到便宜?

你鼓动舆论,蒙蔽圣天子。居心何在?”

任何事情,都怕有心人研究。像张昭要废除天下卫所,在汹涌的舆论中,连募兵制的弊端都被人指出来。此时,左副都御史刘宇对张昭的互市奏章研究就非常透彻。

张昭给弘治皇帝说:我们卖奢侈品给鞑靼人,鞑靼人卖战马给我们,他们肯定亏。

这是弘治皇帝对奢侈品没什么概念。什么奢侈品,他消费不起?所以,他并不觉得张昭说的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刘宇这种老练的官员看来,这是扯谈!

鞑靼人又不是傻子。他们互市,是为了改善,追求美好的生活,他们要采购的是日用品。而历年的互市数据也显示出来这一点。

而且,来边镇互市的绝大部分都是些牧民、小贵族。这部分人的需求就是日用品。你在市场里运一堆奢侈品来,难道他们会买?

言官们纷纷交头接耳。

“这话问在点子上。”

“此策不可行。”

“张都督到底年轻了些,于国事有些想当然。他在西北推行废除卫所制时,也是几番反复。此策只怕也要改改才行。”

在武英殿中的纠察御史吼道:“肃静!”老大人们也是人,不可能个个都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遇到事情在御前私自议论几句非常正常。而朝廷在议事时通常设纠察御史维持秩序。

张昭等议论声安静下去,方才从容不迫的道:“刘老大人别急着给我扣帽子。我自会解释。

刘老大人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将奢侈品卖给鞑靼人,对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鞑靼人的社会架构,牧民是贵族的附庸,其部落的大部分财富是掌握在少数权贵手中的。

所以,对日需品,诸如:酒、茶叶、盐、铁锅这类的商品的需求,它是有一个上限值的。

我从来没有说过不卖日需品。而是日需品和奢侈品相比,量要小。这就是我在奏章中写到的,要将贸易总量提到百万两白银的级别以上,方才有效果。

我敢问刘老大人一句,我朝的丝绸、玻璃、烈酒,对草原上的贵族没有吸引力吗?”

张昭讲到这里,武英殿中的大部分人都听明白。

说白了,就是用日需品把鞑靼人“勾搭”过来,形成相互信任的贸易基础。然后,把奢侈品大量的在贸易中卖出去。奢侈品的销售对象根本不是那些鞑靼牧民,而是那些贵族。

至于说鞑靼贵族会不会买丝绸,玻璃,烈酒,这是基本不用想的问题。国朝的丝绸行销海外,千金难求!

大明肯卖,草原上的贵族绝对会买。只不过,他们以前是靠抢。商队偷偷出塞那点量,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

最后,总的算下来,大明是赚钱的。

这就是张昭说的贸易顺差。

李东阳轻轻的点头。难怪李幽给他回话,张昭说要到百万两白银以上。原来在这里等着的。

刘宇微微愣了一下。他精心准备的问题,就这样被张昭三言两语化解。他总不能当众说瞎话,说鞑靼贵族不喜欢丝绸吧?

张昭出列对弘治皇帝行礼,朗声道:“陛下,贸易的商品,一定要严加限制。

譬如:药材是绝对不卖给鞑靼人的。不能为其人口繁衍增加。医书、各种工艺书籍,不允许其购买。铁锅,可以卖。但是铁块等战略物资一定要限制。

而趁着双方贸易的东风,大明的四书五经、佛经、道经全部都可以往草原上传播。

至于,打开奢侈品的销路,臣还有一个建议。但凡小国朝贡,陛下可以赏赐这些礼物,形成风气。而定价由朝廷说了算,不可叫大明亏损。”

弘治皇帝微笑着点头,“张爱卿所言甚是。”

文臣班列中,礼部尚书张升微微皱眉。总觉得朝贡这样搞,有失天朝上国的颜面。但是张昭也就含糊的提一句,而且涉及贸易,他也不好贸然开口反对。

刘宇出列,对弘治皇帝躬身一礼,道:“陛下,臣还有疑问要问张都督。”

等弘治皇帝点头后,转身侧对着张昭,再次质问道:“张都督,即便如你所言,大明可以在贸易中占到优势。但是,所需要耗费的物力、人力呢?

比如在宣府开互市,是否需要调集多少兵马镇守,收税账目如何算,日常如何管理。若是将贸易量上升至每年百万两白银的级别,朝廷支出会增加多少?”

这有一条反对的理由。

但凡做事,肯定需要耗费人力。而国朝的商税惯例是三十税一,而且还非常难收。一大堆人有商税豁免权。譬如举人上路,带一堆货物随行,他是不用交税的。

进士、官员,那更不用说了。

那么,如此规模的贸易交易,搞不好朝廷收的税,还不够各种互市开销的。

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诈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二十二章 恶客上门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军心(下)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两百七十五章 收获、回府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调研(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图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开会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九章 简单的幸福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还得人去做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顶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涛的思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结案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论史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九十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两百一十章 视死忽如归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么话题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五百零九章 轻松击破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十三章 宫中太监(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七十三章 生员(十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第六十二章 生员(二)-巨浪袭来第六百九十六章 风声不对,担忧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两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议封爵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两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当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七十七章 尾声(下)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两百二十五章 与子同袍(七)-危急时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一章 难题第七十一章 生员(十一)-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