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

棋盘街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往北就是大明门、六部、五军都督府太医院、翰林院等衙门。往南便是正阳门。正阳门大街东西两侧街坊中人烟密集。

因而,鞑靼使臣在棋盘街撞死人的消息瞬间就传开。

张昭、焦芳、王华、柳渊几人匆匆从礼部赶来时,街道上一群百姓正在围观。

“这货郎真是惨啊!无妄之灾。”

“狗屁的无妄之灾?不是那新秦伯张昭把鞑靼人招来,会出这样的事?你们看年年来朝贡的安南、琉球、吐鲁番、乌斯藏,那些使臣不都安分守己吗?”

“这话说的有理。大明和北虏是死敌。这些鞑子到京师来,无理也要搅三分!报纸上说,我朝欲使鞑子沐浴王化,所以准备互市通商。殊不知塞外北虏秉性难改。新秦伯太想当然。”

“唉…,此事不知道如何了局。八成是不了了之。”

张昭在人群外把这些议论尽收耳中。

王武脸上的神情已经是出离的愤怒,咬着牙齿,右手握拳,青脉爆起。这些人瞎瘠薄扯淡。明明是鞑靼使臣杀人,怎么就变成张相公的错?

焦芳慢悠悠的去看张昭的反应。他和张昭建立起私交,也打算抱这个当朝第一红人的大腿,但总的再看看张昭在政z上的水平。

王华作为老实人,苦笑摇头。舆论完全带偏。这和张昭有什么关系?鞑靼人是张昭招来的?这种看法未免将国事看成儿戏。没有内阁诸公点头,张昭一个伯爵有这本事?

“小二,话总要让人说的。”张昭抿抿嘴,道:“把人群分开,我们进去查看情况。”

张昭的亲卫都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八人一起动手,很顺利的就将人群分开。只见一名约四十岁许的男子倒在街旁的血泊中,货担上的货物散落一地。

张昭看一眼,就知道这货郎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救不回来。但判断归判断,要尽人事。说道:“小二,三件事。第一,派人去请太医院的圣手来救治。第二,派人去县衙、府衙报案,尽快封锁这里。第三,拿我的帖子去找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调人,抓捕鞑靼使团。”

张昭穿着绯袍官服,他刚一露面,正在围观的百姓都纷纷看过来。国朝的世情,身穿绯袍必是高官。他这一通吩咐下来,顿时就几名义愤填膺的百姓叫好,“好!杀人者偿命!”

焦芳没理四周的叫好声,低声提醒道:“子尚,抓捕鞑靼使团要慎重啊!先禀报朝廷再做决断。衮衮诸公不会轻纵杀人者。”这谁要是敢轻纵,满朝御史能喷的你吐血。还有报纸。名声还要不要?

焦芳说的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张昭接受的命令是互市谈判,而杀人案、和鞑靼的外交,这都是有对应的朝廷机构去处理。上次张昭“越权”,差点就翻船。

张昭不为所动。大明的百姓在京师被鞑靼使臣纵马撞死,他一分一毫都不想忍!你以为这是腐朽的满清啊!这里是大明!拱手一礼,道:“谢老大人。先去抓捕,再去请天子裁决!”

王武转身离开。

王华轻轻的叹口气。张昭这是直接压上所有的筹码,不留余地的表态。假设等会御前裁决后是要安抚鞑靼使团,那张昭日后在朝堂中基本就可以靠边站。

年轻人太冲动,难堪大任嘛!

王华再看看四周明显兴奋却又压低声音的百姓。心里摇摇头。这些人刚才骂张昭骂的痛快,现在得知这年轻的绯袍官员就是“张昭”,尴尬了吧?

这些人怕是忘了:若是论对外强硬,国朝这位十八岁的新秦伯绝对算第一位!

鞑靼使团的住处在南城崇福寺附近。礼部在这里有几套府邸,充作驿馆。

图鲁等人若无其事的在南城的一家酒楼中吃过酒,刚回到住处,就被赶来的巡城御史带着五城兵马司的士卒围住。

巡城御史李道立先被张昭的亲卫通知,再了解情况,派人去通知李阁老。他是李阁老的门生。时间有些耽搁。等得到准信,再点齐兵马把鞑靼使团的院落一围。

而太医院的太医并没有能把货郎给救回来。尸体给存到城外的义庄中。案子直接报到顺天府衙,由府衙审理。

张昭等人跟着到府衙中去说明初步的情况。他是报案人。焦芳、王华等人各回各的衙门。

在这段时间,棋盘街这里的消息继续飞速的传播开。

棋盘街后的五军都督府中,几个得到消息的武勋们聚拢在一起左军都督府朱辅这里闲聊。

明朝的五军都督府是一个统称,总共分为:左中右前后五个都督府衙门。明太祖朱元璋搞出如此奇葩的设计,本意是要分大将的兵权。但实际上,兵权还是那么回事。

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张懋通常不来棋盘街这里。他的位置已是武勋的顶点。懒散些是正常的。而前军都督镇远侯顾溥在城被的团营坐镇。

倒是一心有儒者之风的成国公朱辅每日都会在这里坐班。所以,棋盘街那里的消息一传来,众武勋都不约而同的到左军都督朱辅这里“闲谈”。

武安侯郑英笑道:“这下可有好戏咯。和鞑靼使臣谈判的第一天,这帮鞑子就杀人。张伯爷这是恼羞成怒啊!”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把鞑靼使臣围在驿馆中有什么用?我看他这趟差事要办砸。”

“所以啊,仗着天子宠信就在京中横冲直撞,迟早要吃亏。咱们就等着那帮文官儿发难吧。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

在座的几位,前段时间谁没有被张昭找上门“要钱”?话里话外都有些牢骚。说是闲谈,其实是冷嘲热讽,等着看张昭的好戏。

成国公朱辅微笑着摆摆手,“诸位,张昭到底是为天子办差。鞑靼人当街杀人确实可恶。咱们等朝廷的决断吧。”

在武勋们议论时,棋盘街后的六部衙门,翰林院等处一样收到最新的消息。

翰林院中,同为东宫属官,并且同在编纂《大明会典》的梁储和一名中年翰林在柯亭中谈起此事。

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三十章 考前准备(下)第七百零八章 李梦阳读报第三章 配方和质疑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五百零五章 辽东巡抚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六百三十四章 发难(下)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遥的淬炼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师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中)第三百零四章 汤玄策的人生(下)第两百一十章 视死忽如归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愿效法前贤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五百六十二章 相逢(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论史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三十章 考前准备(下)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务、离京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选择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干二净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两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第两百五十六章 月夜来访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群众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两百零八章 新军卫在准备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突(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宫外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涟漪第两百三十八章 张昭的收获第三百七十九章 难堪大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五百六十五章 胜却(中一)第一章 难题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两百二十四章 与子同袍(下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锋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两百三十九章 将要离去(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锋芒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四百六十章 视察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七十二章 生员(十二)-打脸、逃离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炼(二)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涟漪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准备动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来,潜忧第六百章 强买第六百二十九章 张泰平的苦闷第五百三十七章 齐聚阿城(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昭的方案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一百九十八章 报捷(上)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预备役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