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一生所做的荒唐事,数不胜数。张昭这穿越客是见怪不怪。

张昭琢磨了一下,问谷大用,“新军营这样的纯火器军队足以吊打鞑靼人,为何太子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新军营的排枪击毙战术,强调的是纪律。注重整体的协作作战。个人的武勇被无限缩小。朱厚照怎么还有追求单兵强大的想法?

谷大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旁边陪着的张永道:“小爷说火器军队消耗太大。需要时间积累财富。他不想等。”

张昭哭笑不得。

果然是叛逆期的小朋友啊。什么事情都要对着来干。

他确实和朱厚照说过,以明朝当前的国力根本无法灭掉鞑靼。新军营现在出塞,打赢一两次大战,于整体战局而言根本没用。太宗皇帝把草原诸部按在地上摩擦了一回又一回,结果如何?

他孙子宣德皇帝把大同府外的东胜卫放弃掉。河套沦为牧场。东胜城都已经是土默特部的驻地。

英宗皇帝搞出个土木堡之变,也先都打到京城来。要不是明王朝出了一个于少保。大明就亡了。

别以为一个新生的、才享国几十年的王朝就不会灭亡。翻翻史书,这种事还真不少见。

明朝要是失去燕云十六州,接下来什么局面看看宋朝就知道。

所以,张昭现在并不追求出塞。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换言之,没有好处的战争,打起来干什么?

他而更愿意让鞑靼人作为外在的压力,督促明朝内部的改革。当然,户部现在确实没钱,并不足以支撑他率军出塞作战。

弘治十三年平江伯陈锐率大军支援大同,以及弘治十四年保国公朱晖率军支援三边,并搜套,耗尽朝廷的仓储。

但是,上述理由并不能成为增强单兵战力的支撑吧?

国库积累财富慢,增强全民体质这个工程就不慢吗?这都到了医学、保健、营养学的范畴了。

张永看得出来张昭对这个观点不以为然。但他其实觉得小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个中缘由以他的见识,还无法表达出来。

张昭这边闲话几句,朱厚照就已经和王华请假出来,兴冲冲的道:“张昭,走,走。本宫带你去我的地方。我都等你好几天。”

张昭冲文华殿内收拾讲义的王华遥遥的拱拱手。经历和鞑靼使团谈判后,他现在和王华关系不错。

王华苦笑着回一礼,他算是被太子请假最多的“老师”。

张昭笑一笑,跟着朱厚照往宫内走去。

历史上王华最高成就是南京吏部尚书。大明的词臣们,并非个个都能荣登宰辅之位。像王华的升迁路线,就是最典型的“失败者”路线。

先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升迁,积攒资历后升任礼部或者吏部侍郎。到这时基本是人生的余晖,在金陵当一任尚书,基本就是最好的结局。

但,这是一次有他的助力,王华的仕途肯定不止于此。

不知道将王华送到朝堂重臣行列,对王阳明有没有影响?这和杨慎一样,没有正德年间被贬贵州龙场悟道,心学还会出现吗?

这难道是穿越者都有的烦恼?

朱厚照带着张昭、刘瑾、谷大用、张永等人一起前往宫内而去,先到奉先殿前的便殿,继而折向东,穿过宫门,就是一大片空地。这里常常被充作足球场。

而足球场的北端,靠近后宫处,兴建起一座殿宇。这是弘治皇帝为朱厚照修建的宫殿,暂作东宫。

明代的紫禁城,里面的宫廷建筑远远没有填充满。而且,在弘治年间清宁宫就在文渊阁后,这里住着肃孝周太后。日后,这里会当做太子的居所。

目前,太子住在哪座宫殿中完全随皇帝和皇后安排。所在殿宇,一般会以东宫代称。

朱厚照招待着张昭在暖阁中喝茶,说起被弘治皇帝痛揍的事,道:“张昭,你说父皇是不是有错?赵武灵王可以胡服骑射,本宫为何不可?”

张昭心道:你要是我儿子,我也要揍你。哪有一国太子穿胡服的?这不是胡闹吗?还有没有点文化自信?

张昭没有附和朱厚照,而是微微一笑“殿下,随着科技的进步,骑兵迟早要被淘汰的。日后是大航海的时代。其实去年的韦州大战,新军卫的排枪战术,就已经证明属于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

朱厚照兴奋的情绪一下子僵住。他知道张昭说的是对的。但是,十二岁的少年,对于战马的喜爱,那是发自内心的。

这就和后世的男人都爱车一样。这个时代的豪车,就是价值千金的宝马。

侍奉在旁边的刘瑾心里一动。呵呵,张昭有点飘了。连小爷的话都敢直接反驳。

未来的八虎之一马永成,站在暖阁的多宝阁边,乐呵呵的和刘瑾对视一眼。两人想法相同。

张昭并没有停顿,继续道:“殿下,你想通过模仿鞑靼人的饮食来增强百姓的体质,这是对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朱厚照又给张昭夸一句,情绪变好一些但还有点别扭,出于对张昭的信任,道:“什么原因?”

张昭解释道:“殿下,人体需要摄入大量的肉类才可以健壮起来。这个肉类包括:牛肉、羊肉,鸡鸭鹅,鱼肉,猪肉。殿下,你想通过吃牛肉、羊肉来示范,带动天下百姓吃肉,对吗?”

老朱家的皇帝,对猪肉这个词,其实都有点敏感。像朱厚照登基后还一度下旨,不准吃猪肉。但最终迫于祭祀要用,民间要吃,他不得不自己打脸。

张昭在朱厚照还小时,就时常在他面前说,朱厚照早就听习惯。这算是张昭带来的一点改变吧。

朱厚照连连点头,果然还是张昭理解他,道:“是。就是这样。”

张昭笑笑,“殿下,你在我府里去过,那羊肉汤滋味可好?所以,百姓不是不想羊肉,而是吃不起。这次朝廷和鞑靼使臣达成互市贸易,草原的牛羊会大量的进入中原。价格实惠。

殿下的思路是对的,只是做法上有点小问题。殿下为何不在报纸上呼吁、推荐百姓们多吃肉食呢?当然,殿下先要征得圣上的同意。我想圣上会同意的。”

朱厚照给张昭说的眼中燃起亮光。这个办法他怎么没想到呢?现在可不比以前,他在报纸上实名发表文章,必定会引起天下的关注,推动此事。

“这事是本宫的错。本宫等会就去向父皇请示。”

第六百一十六章 谣言如火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四百六十九章 树大招风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昭的提议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阳城中(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报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相逢(下)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五百零九章 轻松击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对话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两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六十六章 生员(六)-局势危急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二十二章 恶客上门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团训练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国公府出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达汉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锋(四)-刘大夏的反击第五百三十七章 齐聚阿城(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战(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刘之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三十八章 待日后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七章 刘大户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个小号第一百九十章 迎敌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区划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四百六十九章 树大招风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论盐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锋(六)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六百八十九章 竹嫣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二章 刻不容缓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关注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两百七十二章 面圣(上)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对话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勋集团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二章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