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宫中议事

张昭没有回真理报社,在知行酒楼接到闻讯赶来的陈夕凤。美食镇这里闹的鸡飞狗跳,自然会有人去通知她。

然后,在官道上略微等一等,和出来的王小娘子三人汇合,带着美妾们一起回府中。

回去的路上,马车中的气氛充满着喜悦。张静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被救回来,这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少爷,你真了不起。”

陈夕凤身边的俏丫鬟柳二姐忍不住心里激荡的情绪,壮着胆子夸奖道。漂亮的美眸崇敬的看着张昭。月光从玻璃窗落到车厢里,映在他的脸上,公子如玉。

张昭坐在马车中,略微有一点失神,微笑着对她点点头。

他没有矫情的认为现在欢快的气氛不好。张静人都解决出来,今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他不去报社镇,是不想她父母感激他。受之有愧啊!

整件事对于他而言并未结束。他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报社镇真理报社中,张静换过衣服,在同学高一典的陪伴下见到父母,亲朋好友。

一群人抱头痛哭。

这短短几个小时,要不是张伯爷亲自出手,搞不好就是天人永隔啊。

“得亏张伯爷啊!”

新军营的家属们纷纷感慨着。凝聚力在无声中加强。

谢浚、姜承业、赵统几名张静的同学看着这一幕,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有一种难言的感慨。狗日的高一典还扶着小静啊。

张静在新军营初级学堂中四五百人中追求者众多。她时年十五岁,已经可以谈婚论嫁了。赵统后天就要和她一起去辽东。谁料到横刺里杀出个程咬金来?

至于,张静在今晚中所受到伤害,她被人贩子掳走,只怕不再是冰清玉洁。有的人在意这事,有的人却希望呵护她,让她忘记这意外的、一切的伤痛。

小院里,众人喜极而泣时,真理报社中,数百人拥堵在大院中感叹着。

“可算是把人救回来。张伯爷这权势…啧啧,连锦衣卫都听他驱使。”

“呵呵。之前张静的家人来王氏酒馆问,问出来了吗?不非得锦衣卫的校尉来吓唬,你们肯提供线索?”

“这话说的是。就是这张编辑以后的日子怎么办?会不会有人娶她?名节败坏,娶进来有辱门风啊。”

“听说这次一同的救出来的还有五名女子。这些拐子可恶啊,毁人一生。张伯爷真是硬气啊,在美食镇中当众杖毙。也算是对这些人渣的一次震慑。”

“张伯爷能救这一次,还能救一世吗?散了,散了吧。”

夜色中,围在真理报社附近的“吃瓜”人群逐渐的散去。报社镇本就是全京师各种消息流通最密集的地方。

张静被绑架、又被救出,再到人贩子被打死的一幕幕,在明天肯定会传遍整个京师。很多小报都指望着这种猎奇的新闻吃饭。

真理报社的后门,王掌柜把“书信”、银子,分别交给那五个女孩,安排人送她们回家。幸好都是宛平、大兴两县人氏。

书信,是真理报社给的感谢信,大致就是说招募女工,让她们加班了几天,写信特意表示感谢。并加盖真理报社的印鉴。几钱银子是她们的薪酬。

这是为她们这几日消失准备的“理由”。

“唉…”王掌柜轻轻的叹口气,自家少爷确实思绪缜密。但这个世道啊,希望布置的能有用吧。而更大的难题,是报社中那个小娘子。她的名字被透出去。这麻烦的很。得尽快派她去辽东,并改名躲避这次风波。

王掌柜关上报社的后门。

月影洒落在报社镇中的屋舍、庭院里。突然因为人贩子闹出来的一场风波就此结束。或许明日会有一些猎奇的新闻,但都只是这座城市里的日常。

就像全国每天要发生很多大事一样。两三百万人口的京师,每日同样在演绎着各种悲欢离合。

然而,这件事真的会如池塘里泛起的涟漪,慢慢的消失吗?

第二天,张昭就上书朝廷,措辞严厉的要求严惩此事的相关者,并要求由顺天府展开行动,彻底的清扫京师的各路牛鬼蛇神,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张昭的案子并没有走顺天府衙门,而是直接由锦衣卫接手,往上报到天子处。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事发后的第三天,在张静、赵统等人悄然离开京师前往辽东时,一帮同学十里长亭相送。早秋时节,小雨纷飞,增添愁绪。

此时,张昭被弘治皇帝召到乾清宫中。

小雨淅淅沥沥,乾清宫西暖阁中可以看见芭蕉滴雨。

弘治皇帝坐在书案之后,三名阁老刘健、李东阳、谢迁,并吏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侣钟、礼部尚书张升、兵部尚书刘大夏,左都御史戴珊,大理寺卿宋隆、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都在。

司礼监大佬陈宽,萧敬,御马监太监李荣、东厂太监王岳俱在。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站在门口处,充当锦衣卫大汉将军。

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武安侯郑英也在。

也几乎就是一个小朝会的规模。

大明的重臣、权力人物俱在此间。当然,要算上从西暖阁外走进来的张昭。

张昭在前天晚上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整个城东都的士绅、百姓都被波及。现在京中因报纸的缘故,各种流言横飞。但是,张昭并没有选择平息事态,而是一封奏章递上来。

如此大的动静,内阁怎么会没关注?首辅刘健当即票拟,将奏章呈递给弘治皇帝。但是弘治皇帝并没有批红,而是于今日上午召集群臣,讨论此事。

当然,今天能有如此规模来讨论此事,自是因为张昭给弘治皇帝上一封密折。

“臣张昭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张昭起身。之所以张昭最后到,是因为他在城北的新军营中,距离最远。文臣自不必说,他们都在各自的官衙中。

而张懋有时间就会往宫里晃一晃,或者在家。朱辅天天都在左军都督府中。武安侯郑英不在衙门中,就是城南的府中。

弘治皇帝看向身旁的翰林编修伦文叙,示意可以开始议事。弘治十二年的状元伦文叙开始高声朗诵张昭的奏章,谓之“读本”。

伦文叙的话语刚落,刘大夏沉着脸出列,态度强硬的奏道:“陛下,这等小事交由顺天府衙处理即可。何故召集群臣议论此事?”

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选择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十五章 青龙镇之行(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九十三章 新游戏(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锋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五章 酒楼(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临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谈开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三十八章 待日后第五百三十八章 齐聚阿城(中)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两百七十五章 收获、回府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图第八十八章 丫鬟、诡计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虏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生活(下)第两百六十六章 不待见(上)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备成立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国公府出手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卖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枢密院第四百五十章 震慑和收割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卧底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两百八十八章 弹劾奏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四百八十章 交锋(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三百八十五章 宫中议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开会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第十八章 进京第一百二十六 直接拿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临第两百八十章 保卫者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八十八章 丫鬟、诡计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九十一章 帝与后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论史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获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东西是底线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六百章 强买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三百八十五章 宫中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