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

十一月初,一场小雪将燕山山脉给封住。

从古北口、兴州、美林镇,锦山镇、赤峰城这条道路被封。喜峰口至大宁的那条线路也被封住。

此时,张昭刚好率部抵达喜峰口,越过燕山山脉。

而在另一线路中,随着这段时间的发展,兴州镇已经变成两个小镇的规模。分为东镇、西镇。

将来肯定会发展成为一座城市。

此时新军营的辅兵一团早已经从燕山山脉的各个隘口撤回来,在兴州镇中布防。

大批运送蓟镇军淘汰刀剑前往赤峰城交易的民夫停留在兴州镇中,等待雪化。

九月份、十月份的大战,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大战的余波正在这片土地上消失。

东镇的小酒馆中,真理报的头牌战地记者宋兴启正在这里喝着酒,看着猫冬晒太阳的民夫们,看着军法官们巡查纪律。他的思绪都有些恍惚。

轰隆的炮声,密集的枪声,如地震般的马蹄声,都已远去。

这里已是大明啊!

“宋记者,哈哈,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大名人啊!”

宋兴启正在上午时小口抿着酒,抒发他的思绪,给来人打断思路。却正好是他的熟人:李晟。

改革司的小吏。

此时,宋兴启发回京师的那篇《大明不可辱》的文章已经是轰动天下。

“呀,李兄,你这是从哪里来?”宋兴启起身和李晟见礼,邀请他落座,斟酒道:“前些时日,还在富裕镇遇到朱奕霏、瞿嘉、陈渠他们。他们说你在忙着给退役的将士分田地,可曾忙完?”

九月中的那一场秋雨,让他们几人结识。这段时间,他在这燕山山脉和赤峰城一线跑新闻,时常遇到、听到他们的消息,让他感慨之余,更珍惜这份友谊。

李晟笑着举杯和宋兴启畅饮,道:“事情哪里做的完?兴州府这里的土地,都是分配给蓟镇军伤亡将士的。军官也可以开始购买。

朱奕霏,我前段时间遇着他。他现在应该跟着卫指挥李秀在镇守锦山镇。他还说可惜,没赶上大战。

谁知道新军营这么厉害?六个主力团就把朵颜三卫和察哈尔部的5.4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呢?”

宋兴启大笑,“哈哈。”

李晟再道:“宋兄,你是从富裕镇那边过来的吧?张大帅的中军刚刚南返。瞿嘉、陈渠两人不是带着人到处勘探金、银矿吗?他们在宽城镇周边找到一批金矿。储量丰厚。”

宋兴启一愣,随即开怀大笑,“好家伙。他们从南到北绕一圈,总算让他们找到了。他们当时要从喜峰口出关,只怕九月份就找到了。京城里的战争债券要大涨了。”

“谁说不是?”

李晟和宋兴启笑着,共同举杯。

他们太知道金矿的发现,对张大帅,对后军都督府,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宁都司可以很快立起来,辽东都司的改革会很快推行。

张昭并没有率部在喜峰口停留,和驻守在这里的新军营主力六团魏安愚交待一番后,便继续南下。

驻守在三屯营的蓟镇副总兵江懿在官道上候着,和张昭见了一面。

此时,蓟镇军的整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这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后军都督府通过招聘考试招募了一批官吏,在蓟州镇中核实军饷、士卒,裁撤老弱(有老兵愿意留下的,转志愿兵)。

张昭初步只给蓟镇军1.5万人的名额。也就是燧发枪时代火器部队一个军的数量。

剩余的,再给两万人的守备军名额,用于守备各关隘,镇守地方。

换言之,蓟镇军将会有一半的士卒会退役,转为民户。

第二,在裁军中一批表现优异的军官已经选拔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步兵操典。等他们学成归来,就要开始整训军队,往纯火器军队方向转。

“你这个总兵干的不错。”

张昭在新建的水泥官道前,勉励了江懿一句,让江懿激动的不行。

谈了一个时辰后,张昭翻身上马,带着亲卫们,跟着道路上穿梭不息的大军前往开平中屯卫。

从喜峰口到开平中屯卫约两百余里,这两个月以来,基建商行一直在组织人手修建。目前还有一段没有修好。

十一月初,整个开平中屯卫所处的区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又像是一片红旗的海洋。

永平府这里的卫所全部废除,除了在原地种田的卫所士卒们,其余约十万人全部汇聚到开平中屯卫这里来。

另外,在张昭于前线大战时,王承裕老大人并没有闲着,而是正在核查大名府、真定府、保定府、河间府卫所的土地,推动废除卫所。将人口不断的往开平中屯卫输送。

当然,他的工作没有那么快完成。而是一个县、一个府的去推动。所采取的废除模式,全部和永平府相同。即:将土地均分给卫所士卒,并不给侵占土地的权贵、卫所军头让步。

唯一一点,遇到藩王时,允许其分期赎买土地,和京中权贵待遇等同。藩王这个问题,张昭和王承裕都有共识,现在还不是触碰的时候。

大量的人口正沿着官道,由改革司的官吏组织,一批批的前往开平中屯卫。

张昭于十一月初四抵达时,开平中屯卫这里至少有近三十万人口。

基建商行正在组织他们大搞城市建设。

按照张昭的规划,如今的城市不需要修建城堡,而直接如同现代都市一样铺开。

他们修建住宅,建设水泥、砖厂、纺织厂,开垦农田,修水利,搞饲养,建设学校,各衙门。干的热火朝天。

从天津卫的海贸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官路运来。主要是粮食。

而十月下旬,新军营六个主力团全部撤回到这里来修整。他们天天出操,训练。

自然是红旗招展。新军营的军旗是红色苍龙旗。

还有蓟镇军、新军营退役的士卒们全部往这里汇聚。

同时,跟随着张昭来的还有辅兵三团、亲卫连,炮兵营、骑兵连、斥候营、后勤营等。

国泰商行的总经理董朗,基建商行的经理顾新,还有永平府在开平中屯卫有利益的缙绅们,先期抵达的新军营将校们在官道尽头将张昭迎着。

“参见大帅!”

“参见大帅!”

黑压压的人群行礼。有的行军礼,有的躬身行礼。还有转为民籍的卫所士卒们行跪拜礼。

凌冽的北风吹拂,却吹不凉众人的心,吹不凉众人汹涌的热血。

这是迎接得胜归来的统帅啊!

同时,对来到这里的卫所士卒们而言,是张昭打破了他们身上命运的枷锁。自发的前来迎接,又如何能不激动呢?

张昭骑在一匹雄壮的白马上,一马当行,徐徐前行。他穿着新军营的土布军装,披着黑色的大氅,在马背上向众人回一礼,清朗的道:“诸位辛苦了。”

挥一挥手。

回应他的是,人群中震天的欢呼声。

“新军万胜。”

“大明万岁。”

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意南下第两百九十九章 报名真理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国子监改革(下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中会议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让你传个信第两百九十六章 京师半日(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兄第六百零四章 进退两难?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遥的淬炼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虏策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图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后日常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第两百一十三章 交战(一)第两百五十一章 书信第两百一十四章 我们的淬炼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论盐商、盐法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两百七十五章 收获、回府第三百八十四章 营救成功,只是开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一句忠告第一百八十一章 军议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四百九十九章 韩游的控诉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枢密院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一章 难题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务、离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一句忠告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五百零六章 煲汤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两百二十八章 赞歌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缕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们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冲突(下)第两百零三章 采购清单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四十五章 争抢(上)第两百零九章 选择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区划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六十二章 生员(二)-巨浪袭来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锋芒第四十四章 收、小镇。第四百二十九章 斩,兵出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