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

小帐之中,摆着一套桌椅和简单的行军床榻。这小帐是张昭的休息之地。

张昭和辽东总兵郭令在小圆桌前坐着喝茶。

张昭并没有把郭令如何如何,而是平和的向他询问辽东都司这里的各种情况。一个正二品的总兵,手握数万大军,这点场面、礼遇还是有的。

“郭总兵对建州右卫的叛乱如何看?”

张昭喝着茶,话锋突然一转,没再问辽东都司的情况,而是直言不讳的问起关外的叛乱。

郭令长相粗犷,行为举止有着刻意的粗鲁。这是他的一种生存哲学。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明军盔甲,手脚粗大,看起来孔武有力,还能提刀上阵砍人。

郭令粗豪的笑起来,身上的盔甲叮当作响,他亦提防着张昭突然发难,道:“大帅,跳梁小丑何足挂齿?要我说,早在二月份他们举旗叛乱时,直接从铁岭卫抽调一千兵马,一两天就能平定叛乱。”

这话隐隐带着指责张昭拖延,导致如今关外局势震荡的意思。

张昭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道:“动荡好啊。动荡久一点,很多水下的妖怪就露出行迹来。哦,小泰,你把你查出来的那件事说一说。”

庞泰瞥一眼郭令身上的盔甲,对此嗤之以鼻。真要做掉你,这盔甲有什么用?用狙击枪一枪爆头。直接质问道:“

郭总兵,定辽前卫指挥佥事吕列突然暴毙。此事,辽东都司为何不向后军都督府、朝廷汇报?此人年仅二十多岁,近来无病无灾呃,却突然在大帅抵达辽阳前暴毙。此事疑点重重。”

自张昭推行军衔改革以来,武将们的官职多少值钱了一些。一个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以辽阳城这几个卫所所拥有的强劲实力,他们约莫有四五千战兵。至少能授一个实职千户。

这样的将领忽而暴毙,里面没猫腻?

古代时,医疗条件确实不够发达,但是“急病”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一般的病情总得拖延一段时间才会死。

郭令当即就愣一下,随后演技拙劣的转化表情,扭头对着张昭“悲切”的道:“大帅,小吕祖辈都是定辽前卫的军官,他突然暴毙,下官心里难受的很。也曾调查过,但还没有查出原因来。”

“呵呵。”张昭笑一笑,对于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几次后的他来说,郭令这演技太浮夸,和他弘治十五年刚回京师时差不多。“郭总兵,一个指挥佥事的死,问题不小啊!不过,这都是你们定辽前卫里的事情。你回头查出结果,递一份报告上来。我也好向朝廷交差。”

郭令给敲打的心里极其的不痛快,抱拳,声音生硬的道:“下官知道。”

将他的不满,很直白的表现出来。

张昭点点头,道:“那今天就这样吧。我后日率部前往沈阳。届时,我会在开原召集海西女真四部首领前来参见。你作为辽东总兵,率五千兵马随行以壮军威。有没有问题?”

郭令继续不掩饰他的“二心”,当着张昭的面琢磨了二十多秒,再道:“下官领命。”

换言之,如果他刚刚觉得不合适,就不同意。

看着郭令出去的背影,庞泰冷哼一声,道:“少爷,此人傲慢无礼。真以为杀不得他吗?”

张昭好笑的道:“小泰,柔不可守,刚不可久。你在我身边,把刚强的做事风格倒是都学去。我跟你说,我还真不能随意的杀他。当然,寻个罪名,罢免他还是可以的。”

王武本来听得比较郁闷,这会禁不住笑起来,凑趣道:“相公,那我去和赵师爷说,上奏章弹劾他。”

张昭摆摆手,沉吟着喝口茶。

辽东总兵郭令从张昭的小帐中出来。陈师爷等人立即围拢上去,“大人…”

“大人…”

郭令看到心腹们都等在营盘中,心中大定,大步流星的往外面,身上的铁甲当当作响。

“没事。”

少顷,几人汇合亲卫。一行人打马前往辽阳城中。

到总兵府的书房里,郭令才把和张昭见面的情况告知众人,当然把质问吕列那段给省略掉。他再“粗鲁”也不能在下属们面前说这个话题。

他愤然的道:“张昭打的好算盘,先敲打我,再让我等卖命。”

一名心腹道:“大人,他叫咱们去开原,咱们就去开原啊?不去。他麾下带着三个团的新军营,难道还不能压服海西女真四部那一万多兵马?”

“你不去,他反倒有话说。大人的决定没有错。他毕竟是我们名义上的上司。”

陈师爷稳坐钓鱼台,捻须道:“去还是要去的。虽然猜不到张昭的用意,但只要五千精锐在身边,他便拿大人无可奈何。”

吕列被处理掉后,整个局势对他们而言已经转危为安。现在只需要稳住就可以。不要被张大帅抓住错处就行。至于说鸦鹘关、建州右卫的证词,谁管?总不能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的话而怀疑国朝大将吧?

郭令赞同点头,道:“我真是此意。咱们此去出工不出力就是。”

辽东总兵郭令这一系的人马心中渐渐安定下来。但是,他们怕是没听到张昭和庞泰、王武说的话。

以张昭在朝堂中的权势,还有在弘治皇帝心中的地位,他写一封奏章弹劾、罢免辽东总兵,这有何难度?

当然,首辅刘健,兵部尚书刘大夏等人看张昭不大顺眼,如果张昭的“借口”不过硬,很有可能被他们搁置下来,或者派出钦差来辽东调查。

届时,指不定主客易位,做事情束手束脚。

所以,关键是在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三月二十六日,鉴于辽阳城中的众将十分配合,把粮草、青壮都准备齐全,张昭废除掉留下李逍遥所部驻守辽阳的计划,他本来是要李逍遥守他的后路。

此刻,张昭率新军营两个主力团,一个辅兵团外加宁远军、广宁军合计一万人,汇同辽阳军五千,前出开原。

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两百三十五章 夜谈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两百八十八章 弹劾奏章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礼(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谁比谁傻?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国公府出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决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两百零三章 采购清单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锋(六)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三十八章 待日后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见(下)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阳谋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视察第两百七十七章 休闲数日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三百三十章 经济压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两百一十四章 我们的淬炼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滨大哭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锋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兄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两百一十章 视死忽如归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七十章 生员(十)-攻守之势异也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凤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五十七章 院试开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里都被打崩溃了。第六百零四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刘之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难题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八章 试探、诈唬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六百三十四章 发难(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圣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四百九十五章 还是读书人心黑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两百四十二章 张昭的建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