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

朝鲜国驻大明京师的使臣金善洪在第三天的晚上八点许才在新秦伯府中得到张昭的召见。

“跟着我来。”

金善洪跟着新秦伯府中的下人带领下行走在夜间华美的府邸里。心里琢磨着。

他等了这些天总算是等到京师确切的政治信号:曾于去年派兵越过鸭绿江的张大帅没有倒台,反而是更加牢牢的掌握着大明的军权,晋位“使相”。

自开春以来,大明渤海的渤海军不断的越境勘察地形,朝中上下一片慌乱,责令他在大明京师活动,消弭战争风险,为此特意调拨给他一批黄金。

他用一部分黄金在大明皇家银行兑换银元、纸币。现在三千元的纸币就在他的口袋中。

张昭刚和妻妾们一起吃过晚饭。正和婉儿、方晶、王小娘子她们一起说着准备刊登在真理报上的“数学十问”,陈夕凤对数字很敏感,但对数学题不大感兴趣,带着丫鬟们先去洗澡去了。

正好聊起真理报的事,王小娘子道:“昨日朝鲜王国的使臣,叫什么来着,要求给真理报赞助三千元,就为打一个‘朝鲜王国心向大明’的广告。汤玄策还和他见面聊了一盏茶的功夫。”

如今真理报社名下有数份报纸、期刊和众多分社。甚至在金陵、扬州、苏州都设立其分社,已经有报业集团的雏形。

王小娘子现在没有再管真理报其中的一个版面,而是负责着一份针砭时弊的周刊。

工作不算忙,但却很符合她的理想:她一贯喜欢议论政治,当然水平不高。

张昭很恶趣味的给她这份杂志取名:时代。

给美妾这么一提,张昭这才记起前天朝鲜使臣在后军都督府求见他的事。他当时见都懒得见。

他人虽然在京师,庞泰渤海军的动向他当然是清楚的。渤海军最大的任务就是为平定朝鲜。

不征之国,扯淡呢。

当然,朝鲜王国一直是大明的藩篱,算是最最忠心的小弟。其国王的服饰,都是大明公公们穿的,乃是明太祖赏赐。

直到满清兴起,把其国内的王公贵族清洗了一批,朝鲜王国才转而成为其仆从军。

但成为其仆从军之后,对大明干的事就非常的可恶。后世的棒子更是可恶至极。

所以,没有很好的理由,确实没法灭其国。但纵观历史却也不能太讲道义。今天讲道义,就是把隐患留给明天,留给子孙后代。要对历史负责。

张昭派小丫鬟出去问了一声,到前头登记簿上一查,此人正等候在门厅中,且连续来了三天。张昭想了想,吩咐见客。

“下官参见大帅。”

金善洪在一间精美的小厅中略等一会,见张昭从外面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心中忐忑不安,又不断的给自己打气。

张昭在朝鲜王国的名声可不好。这倒并非他麾下的军队军纪不好。而是其吞并朝鲜王国之心,路人皆知。前年的报纸上都刊登得明明白白的啊!

张昭抬手示意,“不必拘礼。”走到主位上坐下。门外候着的仆人跟着上了茶水。

张昭这才打量着金善洪。此人约三十多岁,身材修长、消瘦,多胡须。穿着玉色长衫气质儒雅又显得精气神完足。剑眉隆鼻,姿容甚为英俊。

想想也正常,古代做官是要看相貌。如今大明朝的吏部每月的选官,一样要看相貌。

所以朝鲜王国常住大明京师的使臣必定是要“伟姿容”。

金善洪小心翼翼的坐在椅子中,道:“下官久慕大帅威仪,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张昭忍不住一笑,道:“不必在我面前拽文,想必你也知道我只是个秀才功名。圣人经义不一定有你读的熟。有事说事。”

金善洪在张昭府前的门厅里坐了三天,想了一肚子的话,结果被张昭这一句给堵回去。

大明的读书人见面先谈“圣人经义”这是常态。张昭拿话给堵了。而没有“圣人经义”中的理念支撑,他拿什么来说服张昭放弃吞并朝鲜王国呢?

金善洪想了几秒钟,只能开门见山的道:“大帅,下官来此,想问一问大帅对朝鲜王国的看法。朝鲜王国对大明忠心耿耿,天朝上邦,此心天地可鉴。”

张昭点点头,“我知道。”

知道这年头朝鲜王国的全称是什么吗?有明朝鲜王国!但凡庄严、正式的场合都是这样的全称。正宗的藩属国。其国王都是要大明皇帝册封的。

这可不是草原上的什么“顺宁王”之类的。草原上那就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在朝鲜王国没有大明天子的册封,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一般而言大明不会干涉朝鲜王国的内政。随他们折腾去,只要不叛明就行。

金善洪顿时又语塞。你知道,还要吞并我们?

张昭做个手势示意他喝茶,道:“金大人可知中国历史?”

金善洪恭敬的道:“天朝上国华章典范,下官多有仰慕,平日里有读过。”

张昭道:“知道历史就行。譬如秦汉时的江南、两广、云贵,都是深山老林,号称蛮荒。如今俱是中国之地。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金善洪心里知道,但是不敢当着张昭的面说。大哥,你们搞同化、侵略啊。

张昭也没有让金善洪回答的意思,道:“原因有两条。其一,以中原之富庶,文化之鼎盛,天下之民当心向往之。上国之称不是我等后人粉饰。

吃饱穿暖,有文章传承、不朽,这是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二,我们奉行的是: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中原富庶,蛮荒之民就会自发的来掠夺,那我们就要反击!最终是据有其民,尽据其地。

金大人以为是否如此?”

金善洪有点懵。张昭说的每个字他都听的懂,但是合起来的意思,他听不懂。

张昭笑笑,喝口茶。

他其实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按照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需求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物质层次,再就是精神层次。

中原历来就是富庶之地,这不需要任何的假话,历史上我们就是比周边地区富裕。我们在汉唐盛世就是世界的中心!

所以,周边地区向往我们啊。这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我们的文化又是如此的璀璨,人杰辈出。譬如唐之李白,宋之苏轼,明之唐伯虎。这都是在周边地区影响非常大的文化人!

所以,这些人愿意成为中国之民。

就好像现代社会里,全世界的人们都很向往灯塔国,一窝蜂的往那里移民。全球的人才都为鹰酱所用。

所以,中国的地盘能够扩大啊。所谓,教化之功。

第二,翻遍中国的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我们总是在历史书里面挨打,总是被别人欺负。多灾多难!看得很气人。

但是呢,再去翻翻周边国家的历史书:中国都欺负老子一千多年了。一片的叫屈之声。

所以,真实情况是,因为中原王朝因为很富裕,所以经常挨抢。但是,我们并不是小白兔。等我们有实力的时候,我们动起手来是非常狠的!

正所谓: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通常结果就是“开疆拓土”。

当然,进入现代后想要捞一块土地回来非常难。兔子和鹰酱做过一场,再干连续干翻白象、猴子,却没有拿到实地。这是世界上的思潮和国际格局决定的。

这要搁在大明朝这个时候,我打下来的地盘,那就是我的。不服咱们再来练练!

张昭放下茶杯,道:“金大人,本官不和你讲大道理,就问你一句话,朝鲜王国自立国起有没有犯大明边境之事?”

有没有?

当然是有的。建州女真在明初时的居住地可是在鸭绿江边,为何后来迁徙到明长城外?真当没人知道吗?

金善洪顿时额头有些冒汗。

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第六十八章 生员(八)-第二出第两百八十章 保卫者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帅岭汇聚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次陛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让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六百二十九章 张泰平的苦闷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次陛见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意南下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昭的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门而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八十二章 初见太子(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炼(二)第两百二十五章 与子同袍(七)-危急时刻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兄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中)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谓名士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两百三十八章 张昭的收获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让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论史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意南下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七百一十七章 变故起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四十二章 刘瑾的建议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军议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