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

京中名士、书法大家阳州先生沈修贤手里拿着一页纸快步冲进来,“师叔…”

唐宽当即就沉下脸,呵斥道:“何事如此惊惶?你的养气功夫呢?”

沈修贤顾不得被训斥,急促的道:“师叔,都什么时候了。你看看。”说着,将手里的纸张递过去。

嘴里解释道:“这是从下午京师报业协会中流传出来的稿件摘录。张昭自沧州派人送到真理报社的一篇文章。真理报社副总编赵统代他投往京师所有的报纸。

按照报业协会的规定,这篇文章明天早上必须要刊登。而且,以张昭的地位,隐性权力,各大报纸都无法将他的文章搁在其他版面,或者摘录。

更何况是副总编赵统亲自协调。大部分的报业同行们要卖他这个面子。”

当然,明理报、论道报很可能不给张昭这个面子。

唐宽当着一众学生的面把稿件摘录接过来,翻阅起来,刚读几行,脸上的神情就变得很不好看。

张昭文章的题目叫做《论大明生员的权力和责任》。

唐宽刚刚给诸生讲学,谈张昭的过错,论据、论点都是放在大明生员的权力上。

整个京师大臣们能“串联”的大义,也绝非什么“文武之争”,而是满朝大臣们对生员们的同情。

自太祖高皇帝起,国家养士百余年,岂能因张昭一人而毁?

这是大义的名分!

但是,张昭的这篇文章就是在“驳斥”这两种观点,指出其中的谬误。相当于是把房子的地基给抽掉!

唐宽又如何能保持镇定呢?

距离唐宽较近,成绩比较好的生员迷惑的道:“山长,可否将此文给我等一观!”

唐宽就叹口气,将文章递给学生们,转身出了明伦堂。

大儒们通常都有这样的“习惯”或者叫“认知”,叫做事无不可对人言,以示心中坦荡。不管他们杀人、诛心,或者干曲笔抹黑的事,这一点都还是守着的。

唐宽也是如此。

方才群情激奋的士子们传阅着文章,然后逐渐的变得安静。但凡有点良知、判断力的生员都看得出来,他们的山长被张昭打脸了!

山长讲的南辕北辙,根本不是张昭本来的意思。而按照张昭这篇文章的解释,他们是在无理取闹。关键是,你还得认可他这个逻辑。

阳州先生沈修贤悠悠的叹口气,追着师叔唐宽的背影而去,谁都没有看到他眼底流露出的快意和兴奋。

京师报业协会的惯例是下午时,在报社镇望海楼开茶话会,一帮报纸的总编们吃些点心,喝杯茶,交换一下各自的看法。

八月十八日的这个下午,注定与众不同。

相比于白马书院那边拿到的摘录版,文学报主编李梦阳拿到手的就是张昭文章的完整版。

回到文学报报社,李梦阳吩咐下面的编辑一声,“把明天的头版留出来,我有新的消息要发。”

“好的,老大人。”

报社编辑应了一声,转头去通知。

李梦阳如今还挂着户部郎中的职位。而且在文坛上有着极大的名声。报社中的编辑基本都是尊称他为“老大人”。

李梦阳回到自己的主编房间中,长随送来一壶刚沏好的龙井茶,坐下来品读张昭的“雄文”:《论大明生员的权力和责任》。

“近日来,听闻京中、江南对我要求惩罚扬州、金陵的士子有很多异议,进而产生很多奇奇怪怪的论调。我于是写下这篇文章,给大家说一说我的理由,以及揭示反对者们的荒谬。”

“首先,在谈论大明生员有哪些权利和责任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事情的起因。

扬州士子和金陵士子所犯的两种不同的罪状。扬州士子于茂等人拿着贩卖私盐盐商的银子,准备组织扬州府学、县学的生员冲击盐运司衙门。

生员不是不可以向主政者表达观点。但是有两个错误。第一,拿私盐贩子的银子。我不知道士林中为这样的人辩论,究竟是何种心态、理由。

这符合圣人的教诲吗?

第二,他们准备冲击我当时所在,且关押人犯的盐运司衙门。我想要强调的是,他们“犯罪未遂”,而不是“不准备犯罪”。

我怎么判断出来的?其一,他们串联的时候,锦衣卫全程盯着这些“学霸”,当地缙绅们在士林中的代言人。其二,盐商们招供的证词,他们自己的证词。

听其言,观其行,我想是不难得出结论的。

至于说,阴谋论者们,他们看任何事情都是带着阴谋的。而这世间的万物终究大多数是在阳光下。太阳底下有什么新鲜事?真的假不了。

这些扬州为首的士子难道不应该惩处吗?

金陵士子分别包括金陵国子监监生、府学、县学学生,还包括金陵各大报纸联络的一批经常为他们撰稿的读书人。

这些人冲击、打砸真理报社。损害金陵真理报社的财物,高达七八万元。

我额外说明一点,一台印刷机售价是一万元。

他们的罪名是损害私人财物。显然,比扬州被抓捕的士子惩罚要轻。这些人难道不应该赔偿损失?带头冲击真理报社的士子,难道不应该受到惩罚?

如果不惩罚领头者,是不是意味着只要以后在大明境内,只要有任何不符合某些人利益的政策,都可以通过组织士子打砸来解决?这种事是否应该允许成为一种常规的政治斗争手段?

扬州和金陵两地士子的惩罚,不应当混为一谈。意图混为一谈者,有着很明显的别有用心的想法。”

李梦阳轻轻的吸一口茶。当真是小白文啊,是个人都看懂,但逻辑性确实非常的强,层层递进。

读完之后有一种豁然明朗的感觉。

只要读完此文,中立态度的读书人立即就会有倾向性。

“咚咚…”

敲门声响。

“进来。”

李梦阳见进来的是余籍,估摸着是问头版的事,将手里已经看完的第一页文稿递给他,“文昌兄,你先看看。”

在李梦阳看张昭的文章时,新近崛起的报社,由江南缙绅集团财力支撑的明理报总编汪允贤也在读。

明理报虽然是江南缙绅集团支持的,且发行量在南直隶等地区占着第一的份额。

但是,报社的总部却不得不设在大明京师,想要获取舆论的话语权必须要在大明政治中心立起招牌!

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四章 酒楼(上)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第两百零六章 准备报捷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三百一十九章 结盟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四百二十七章 累累如丧家之犬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九十九章 局势再变第四百六十章 视察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昭的提议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缕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四百零五章 卫举人来求情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二章 刻不容缓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阳城中(中)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关注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军心(下)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驻守安排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么话题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务、离京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竹嫣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稳着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稳着第两百二十九章 张相公第两百五十九章 书笺、女孩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闲生活(上)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四百零七章 新军营的战略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四百四十章 胜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两百二十五章 与子同袍(七)-危急时刻第五百八十七章 准备杀鸡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