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

景福宫正殿附近汇聚着大量的朝鲜王国的士民。昨晚的“政变”早就传遍整个汉城的权贵阶层。平民百姓当然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

而今日早上就要举办登基仪式,这些大臣,士林巨头们自然是一一的顶着寒风往这里汇聚。

关于新国王的人选问题,自然是争辩不休。每每正殿之中有消息传出来,正殿附近的屋舍里的“士民”们便要争论起来。

然后,此时,景福宫外的火炮轰鸣声,让朝鲜王国大臣、士林巨头们意识到:决定朝鲜国王王位的人在宫外!

他们完全搞错了重心、方向。

“怎么办?”

“怎么回事?”

在外面的官员、士林巨头们产生茫然、反思的情绪之时,正殿里的权力人物们都惊呆,急得如同热窝上的蚂蚁。

为何明军会突然发起攻击?

火炮轰城,景福宫根本就挡不住的!换言之,最多半个时辰,明军就能推进到这里。

一个个的信使疯狂的打马前来,汇报前线的消息,希望大人物们尽快做出决定。

权贞焕、柳顺汀两人额前都冒着冷汗,齐齐的看向龙骧卫的统帅金善洪。这是当前朝鲜王国最出色的大将。这是在昨天的“政变”之后,所有人的共识。

金善洪依旧平静,倒不是他成竹在胸,或者装逼,而是他太清楚张昭这个人了。他毕竟是在大明京师当过很多年的朝鲜王国使臣的!

他非常清楚,如果朝鲜王国的政局脱离张昭的设想,则必然招致其军事干涉。

“两位大人,是战是降,你们决定。龙骧卫昨日苦战一夜,战力还未恢复,根本无法抵挡精锐的明军火器军,更别说里面还有精锐的张昭的亲卫。”

他之所以敢派信使嘲弄张昭,因为他很清楚,这一战之后,他肯定会死。

战亦死,而投降,他亦会自杀!以朝鲜王国的国力,他就算带着龙骧卫逃离汉城,去地方上造反,终究还是会败亡。且会牵扯到很多人。这又是何必呢?他宁可自杀。

权贞焕、柳顺汀两人均是仰天长叹。打又打不过,降又不愿意,他们能怎么办?

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就在这个十字路口,交到他们两人手中。

...

...

在大明军队火炮的轰击之下,号称“固若金汤”的景福宫城门被轰开一个大口子,精锐的明军野战部队渤海军第一师第一团将士们冲杀进去。

朝鲜王国在汉城最精锐军队,估计也是全国最精锐的军队龙骧卫连迟滞片刻都做不到,被杀的溃不成军。

稍后,正殿中传来命令,龙骧卫就地放下武器投降。一帮将士如蒙大赦,纷纷放下刀枪、旗帜,跪地投降。

权贞焕、柳顺汀两人率领着朝鲜王国此刻汇聚在景福宫正殿附近的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张昭。加上士林巨头,约两三百人。

一起在景福宫正殿前的大广场上,迎着步行而来的张昭。

张昭被王武,赵子龙,于参谋,宋兴启,丁正初等人簇拥着,庞泰正在后面指挥。而此刻明军已经控制整个大殿前的区域。

宽敞的广场之前,朝鲜王国的左相权贞焕上前两步,跪地行礼,声音颤抖的道:“下官万死,敢问使相将如何处置我朝鲜王国君臣。”

这个时候,质问张昭,“你苟日的不是说不插手朝鲜王国的政局吗?昨日之言,言犹在耳,你现在在干吗?”然而,这时说这种话有何意义?

张昭来都来了,而且,还是带着大军直接攻破宫门而入,这是讲道理的态度吗?

随着权贞焕跪拜,随行的朝鲜王国百官们纷纷下跪。

一时间,广场之上,寂静无声。

大明张使相之威,如斯之盛!

张昭一身青色儒衫,腰悬玉佩,身姿挺拔,回答道:“本官接到信使汇报,昨夜燕山君身死,外戚慎守勤杀晋城大君、慈顺大妃。尔等却假称慈顺大妃未死,在此立新王。本官此来是挥军平叛,主持朝鲜王国大局。”

这话纯粹就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但张昭说慈顺大妃死了,那她就是死了。活着的,也是假的!

柳顺汀等人眼中藏着愤怒,但低着头,敢怒不敢言。

就在这时,一阵大笑声从跪地的朝鲜百官中传来,“哈哈,哈哈,哈哈。”但见,一名器宇轩昂的武将站起来。

正是龙骧卫的统帅,在昨日的政变中,被公认为朝鲜王国第一大将的金善洪。

金善洪在众人瞩目之中走出来,无视正在给他打眼神的权贞焕、柳顺汀、姜恩哲,在此时此刻,不管朝鲜王国那个派系,其实都希望金善洪能活下来。这是朝鲜王国的人杰,最后的余晖、菁华。

金善洪直面张昭,讥笑道:“张大帅一贯于喜欢颠倒黑白,口齿伶俐,来到汉城,依旧不例外。但是,你手里握着强大的军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只是,在下却有一句话要提醒你:国虽大,好战必亡!”

王武横在张昭面前,早就听闻此人文武双全,他可不想大帅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出事。

金善洪摊开手,表示他没有带武器,同时鄙视的看张昭一眼。

张昭笑笑,丝毫不以为耻。安全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和胆气无关。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已经过了需要展示胆气的阶段。

像唐太宗敢在渭水河畔展示胆气,和突厥可汗签署盟约,那是他没实力啊!有实力谁干这个,弄不死你。

张昭徐徐的开口,“金大人这话是没错的。但是,那也得分时候。大明的国势,如朝阳般升起。本官身为大明的使相,当用尽一切手段为大明谋取利益。而不是被几句话所困扰。那是下一代人要思考的问题!”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充满着哲学思维。但是却并不适应于所有的时候。

譬如,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干了多少坏事,打了多少仗?虽然最终这个老大的帝国衰败了,基本等于亡掉。其衰败,确实来自于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公认为是大英帝国衰败的开始。但是,人毕竟曾经统治过全球一两百的时间。

所以说,哲学术语,放在历史长河中看,肯定是对的。这就是其牛逼之处。但具体到过程,那真未必!

在一个国家的国运正在上升时,讲什么“好战必亡”,那是自己给自己带枷锁。

这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时期,就是要敢当敢拼!等守成时,再来将这些“警世之言”吧。

金善洪点点头,表示他认可张昭的话,道:“大明的国势却是正在上升。所以我命令龙骧卫投降,我也站在此地,并没有出逃。但是,张大帅,你终究是会死的。”

张昭身旁的下属们顿时不满,“你...”

张昭倒是很豁达,摆摆手,“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我也不例外。不过,那是将来的事。金大人,你现在就得死了。”

张昭说的很平静,但意思很明确。金善洪表现的越出色,他就要干掉此人。

金善洪仰头大笑,“哈哈!哈哈!多谢大帅对我的认可。”张昭要杀他,就是说明他的价值所在!在这样的历史大潮滚滚而来时,小喽啰,谁稀罕理会你?

说着,面对着朝鲜王国的文武大臣们,“诸位大人,今日我等投降并不可耻。大势难违!但只要诸位大人心中还存着复国之念,还存着将火种传递下去的念想,朝鲜王国终究会复国。在下今日就先走一步!”

“金大人...”

有些感性的朝鲜王国的大臣已经忍不住哭泣起来。

金善洪再转过身面向张昭,眼神依旧是讽刺,桀骜不驯,“张大帅,今日在此,我以我的鲜血让人民记住这一刻。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朝鲜王国再复立时,我终究会被人们记起。”说着,从怀里拿出一把短刃,插到自己胸口。

血流下来。

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宫中议事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两百三十九章 将要离去(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三百八十九章 达成基本目标第六百二十六章 谈一谈的方式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获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虏策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论盐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六百八十六章 纷争再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见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关注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六十八章 生员(八)-第二出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还得人去做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第三十九章 销售、架构、将离去第五百零一章 苦难结束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两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获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六十三章 生员(三)-依仗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芦里卖什么药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两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两百一十一章 军议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两百四十八章 凭吊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却(中)第五百零六章 煲汤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六十八章 生员(八)-第二出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种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备成立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