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彼得大帝和拿破仑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

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

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

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彼得一世于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

他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俄罗斯出海参与世界事务,向大国方向前进,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

韦宝能让天地会治下地区实现近代化,超过彼得一世带领俄罗斯的发展速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韦宝对这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自己是重生穿越巨,比彼得一世开了挂的远见,肯定要厉害一点点。

只是这些世袭的皇帝,继承的是一整套班子,以及已经凝聚了许久的国家。

他们要做的只是改良,发展。

而韦宝要做的事情太多,他的社会,完全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

好比一块木板下水,然后才开始用这块木板打造大船,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韦宝是重生穿越到彼得大帝身上,或者天启皇帝朱由校身上,很多事情都会简单的多。

彼得大帝少时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俄国的禁卫部队。

他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

1689年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

他把国事交给母亲、舅父等人处理,本人仍专心操练少年军。

1695年率军3万远征土耳其的亚速,因没有舰队配合而遭失败。

他汲取教训,在顿河河畔的沃罗涅日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一支小型江河舰队。

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

1696年第二次远征亚速,在舰队配合下终于夺占亚速。

1697年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同时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

本人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

1698年夏从维也纳回国,平息射击军叛乱并将其解散。

随后,全面推行欧化改革,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振兴国内外贸易,凿运河,开商埠,扩大出口,为俄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政治方面,取消领主杜马,废除大教长,设立枢密院,打击保守势力,甚至不惜处死皇太子,加强以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社会文化方面,建学校,办报纸,剃胡须、剪长服,革除陈规陋习,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主张唯才是举。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统一编制,建立由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组成的正规陆军,并扩建海军舰队。

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发动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为对付称雄波罗的海的北欧强国瑞典,先后同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建立北方同盟。

1700年初,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爆发后,于8月对瑞宣战。

11月俄军在纳尔瓦初战失利后,进一步进行军事改革,发展军事工业,以利再战。

1701到1704年利用瑞军主力陷入波兰之机,率兵向波罗的海沿岸进攻,先后攻占诺特堡、尼延尚茨堡、纳尔瓦和伊万哥罗德等地。

1703年起在涅瓦河口大兴土木,建立新都圣彼得堡。

1708年初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率兵大举进攻俄国之际,指挥俄军实施战略退却,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小部队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瑞军。

10月亲率俄军在列斯纳亚附近歼灭勒文豪普特指挥的瑞典援军,歼敌9000余人,夺取其全部火炮和辎重。

1709年7月在波尔塔瓦战役中,指挥俄军歼灭瑞军主力,扭转了战局。

查理十二率千余人逃往土耳其。

土耳其对俄宣战后,1711年夏率军南征土耳其,在普鲁特河畔陷入土军和克里木汗国军队重围。

因弹尽粮绝被迫乞和,以归还亚速、允许查理十二过境回国为条件,与土耳其停战。

随后,恢复对瑞典的进攻。

1714年8月亲率俄国舰队前卫在汉科角海战中击败瑞典舰队,取得海军建立以来第一次胜利,自晋海军中将。

1721年9月与瑞典签订《尼斯塔特和约》,夺取大片土地,并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10月被枢密院封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722到1723年发动侵略波斯的战争,夺取里海西岸和南岸部分地区;同时继续向远东扩张,侵占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

晚年曾企图率兵侵占中国长城以北地区,因力量有限而未能得逞。

彼得大帝因长年积劳成疾,重病缠身,患有尿毒症等重病。

他大病尚未康复之际,竟然奋不顾身跳海,企图救助意外落水的士兵,因此病情加重而驾崩。

1724年的一个秋日,彼得大帝在芬兰湾看见一只在沙洲上搁浅的船,几个士兵有被淹死的危险,他那特有的个性使他奋不顾身跳进冰水中去救他们。

彼得因此受了风寒,入冬以后病情严重起来。

但他仍坚持工作,派白令去堪察加探险的命令正是他在这个时候起草并颁布的,后来连接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水域被命名为白令海峡。

由于那时候的医疗水平十分有限,1725年2月8日,彼得大帝病逝在圣彼得堡,享年52岁。

他身后留下了从波罗的海到白令海峡,从北冰洋到里海的庞大帝国。

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

这些改革主要是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背景下施行的。

在军事方面,彼得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

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以参政院取代,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级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文化上,彼得大力引进西方的书籍和生活方式,下令全体臣民不得穿传统的长袍和留大胡子;规定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上学,否则不得继承爵位,并选派留学生去西欧学习。他还简化了俄文字母,引进西方历法,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医院、剧院、博物馆、印刷所,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亲自担任主编。

彼得一世改革的领域非常广泛,就广度来说,几乎超过了世界历史上文明时代的任何一次改革,而他为人诟病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采取的手段极为粗暴,“不惜以野蛮的手段对付野蛮”。他的儿子阿列克谢在守旧派贵族的支持下起来反对他,后逃亡国外,在得到宽恕的许诺下回到俄国,结果被投入监狱严刑拷问,并死于狱中。

在彼得统治期间俄罗斯的行政体系相较于西欧国家显得落后许多,俄罗斯长期以来采行小组行政,大都由城市或居住的周遭地区组成,这套系统显的资源无法均匀分配,而且笨拙的难以管理,1708年彼得取消这个陈旧的制度,转而建立辖省制度。

1713年谕令成立米斯巴赫,该词从德语演变而来意指国会,而每个辖省都有设立,各省总督一共有八到十二名不等的专业工务员协助施政。

1719年执行管理委员会成立,彼得大帝再一次的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新的俄罗斯辖省制度仿效瑞典,其中较大或著是政治地位较为重要的地区得到较多的自治权,而他广阔的农村地区由国家直辖。

忠诚被受质疑的精英以及反对改革的贵族在1722年的声浪达到颠峰,也就是职级表实行的这一年,一份正式的阶级清单被用到俄罗斯的军事、政府以及皇家法院,职级表混合许多头衔与尊称的系统而建立,每个阶级都下分很多等级(I到XIV),以表示对沙皇的忠诚度的特殊等级,职级表主要用在军队组织,这也象征了彼得统治时期的现代化与革新。

职级表的建立可以说是彼得改革相当大胆的措施,这直接打击了贵族的权力,并且象征了俄罗斯社会的改变,从前比较高的等级是世袭传承,但职级表建立之后哪怕是个平常老百姓,也会因为辛勤的工作或高超的技艺而进入技术官僚的体系,新一代的技术官僚迅速的取代旧贵族的阶级,并再俄罗斯取得人民的支持,这一套制度一路沿用到1917年俄国革命的时候。

为了应付大北方战争而需要前所未见的经济资源,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以及老旧的基础建设,意味着国家无法在战时紧迫的情况下筹出那么多军费,彼得的政府被经费的问题喘不过气,只好由国家垄断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例如:盐、酒、橡木以及焦油,彼得也开始从俄罗斯的文化习俗来征税,例如:沐浴、垂钓、养蜂以及蓄胡,并向纸制品课征印花税,然而在课征每个新税的时候都会出现漏洞可以钻营,可见这些方式是不够的。

解决的方法是新增一个广义的人头税,这个税目被用来取代向有耕地的家庭征收家庭税,从前几个农户被并成一个家庭征收家庭税,然而每个农民被征收74戈比的税金,而且必须以现金给付,但这比取代前的税制更显得沉重,使得1680年到1724年之间国库的款项是以往的六倍之多,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1724年压在农民肩上的税捐负担比1680年的要重三倍”。

彼得在贸易方面采行保护主义,设置沉重的进口贸易关税,让俄罗斯的产品在有利的状况下销售。

彼得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富国强兵,以打赢与瑞典的“北方战争”。

早在西欧考察期间,彼得就与丹麦、萨克森结成反瑞典同盟。

1700年三国联合对瑞典宣战。

但一开始战事不利,瑞典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丹麦退出,接着又在纳尔瓦打败俄军。

但彼得大帝不可能认输,他在改革增强了力量之后,重整旗鼓,先后在1708年列斯纳亚战役和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中打败瑞典好战国王卡尔十二世,尤其是波尔塔瓦一战,彼得亲临前线,给予瑞军以毁灭性打击。

1721年,俄瑞《尼斯塔得条约》签订,俄国夺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里加湾的大片土地,从而获得了出海口。彼得大帝的威名达到顶点。

彼得一世还在1722—1723年对波斯的入侵中夺得里海西、南岸的土地。

但他对土耳其的战争无功而返,其时,奥斯曼土耳其大国的风范尤存,夺取黑海出海口的任务只能留待彼得的后继者来完成了。

除了彼得大帝,韦爵爷还崇拜拿破仑波拿巴。

但是拿破仑波拿巴的结局不是很好。

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

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

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

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

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1769年,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巴,1796年才改名为“波拿巴”。

拿破仑一开始自认为是一个非法国人,希望有一天能让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

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1779年1月1日进入奥顿中学。

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拿破仑10岁时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拿破仑为人颇为好学,但作为一个从偏远且又是殖民地科西嘉来的“外来者”,身材矮小的拿破仑经常遭受其他本土学员欺辱,但他却十分坚韧且顽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赢得了许多本土学员的尊重。

这期间,拿破仑在数学特别是几何学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1784年10月19日,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从布里埃纳毕业之后,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16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的拿破仑提前毕业,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了炮兵少尉军衔。

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沉迷于各类书籍,包括有关亚历山大的战史著作,应用物理学、数学、建筑学、各国风土人情记录等,还有许多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作品,其中卢梭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拿破仑又回到了科西嘉岛,希望可以乘机推动科西嘉岛的独立,但却受到了另一个亲英派的强烈反对。

1791年的法国政局变幻莫测,形势风起云涌。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代表了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政权,他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1年,国王路易十六勾结国外的封建反动势力,结果阴谋败露,王政被废除了。

1792年,代表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上台执政,9月22日,法兰西王国改为法兰西共和国。

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英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

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代表法国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

12月,年轻的少校拿破仑小试牛刀,统兵击败保王党势力和英军获得土伦战役的胜利,因此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尚属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

1794年,在热月政变中的拿破仑,由于跟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密切,而受到调查,随后,由于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罢免了准将军衔。

1795年,他接受巴黎督政官的巴拉斯之托,成功镇压保王党势力的武装叛乱,这就是著名的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在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

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贵妇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随后便匆匆奔赴前线。

在意大利,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多次击败了奥地利帝国的维尔姆泽、阿尔文齐、博利厄等将领,最后迫使对方签订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

在北意夺取了巨大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使他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人民英雄。而他的崛起却令巴黎督政府感觉受到了威胁,他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阿拉伯—印度方面军(东方军)的司令,被派往中东,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并试图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前往亚洲的海路。

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之外,还带领了175名各行各业的学者,以及上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

在远征途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驮行李的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的中间。”。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占领亚历山大,面对骁勇善战的马穆鲁克,拿破仑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军事素养。

7月,在吉萨金字塔的阴影下,“士兵们!四十个世纪在金字塔上看着你们!”,通过金字塔战役震撼的战果一举扫清了通往开罗的障碍,并使其在马穆鲁克和奥斯曼人间获得恐怖名号。

虽然他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夺取了全盘胜利,但法国舰队在8月的阿布基尔海战中被英海军将领霍拉肖·纳尔逊摧毁,陆上部队被困在埃及。

拿破仑进军叙利亚,多次击退土耳其军队,但遭遇了瘟疫、酷暑和补给等困难。最后受阻于久攻不克的阿克尔城。

5月17日返回埃及,在阿布基尔围歼土耳其军队。

拿破仑至死仍对没能攻克阿克尔城堡一事感到遗憾,他在圣赫勒拿岛的回忆录中说:“如果阿克尔城堡早日陷落,当改变世界面目”。

拿破仑远征之时,欧洲的反法联盟已逐步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也在逐步增强。

1799年8月,拿破仑决定立刻秘密赶回巴黎。

在危险的地中海回航中,拿破仑机智的避开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巡逻舰队,两个月后成功登陆。

1799年10月,回到了法国的拿破仑被当成“救星”来欢迎。11月9日,获得众人拥戴和支持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获得成功,结束了大革命以来各种恐怖局面轮番交替的形势,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

拿破仑随后进行了多项军政、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直到两个世纪后依然还有深远影响的是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由拿破仑下令起草、制定的,许多条款都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与讨论,并最终颁布。

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在政变结束之后的第三周,拿破仑向人民郑重发布公告,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了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初衷,大革命已经结束。”此外,拿破仑还制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以及荣誉军团制度。

1800年6月,担任第一执政的拿破仑亲自领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战胜意大利

获得了著名的马伦哥战役大捷。

马伦哥战役是拿破仑执政后指挥的第一个重要战役。

这次战役的胜利成为了典范,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对于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802年3月27日,法国与英国在法国亚眠签订《亚眠条约》,英法暂时休战,第二次反法联盟即破产。

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为拿破仑宪法,改为终身执政。5月,英法合约撕毁,英国对法宣战。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

拿破仑加冕称帝,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从此成为“法国人的皇帝”。

同年,拿破仑任命凯文为内阁辅政大臣,代管巴黎军政事务。

一年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并兼并热那亚,让自己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成为意大利副王,代管意大利。

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就开始构思通过法国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以登陆英国。他对侵略英国

一作战计划煞费苦心,也在海军方面任命了一些“有经验”指挥官,并集结了由法国、西班牙、荷兰组成的庞大舰队。

但由于拿破仑本人对海战并不精通,且任命了错误的指挥人选,再加上英国皇家海军的顽强抵抗,最终导致计划失败。

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纳尔逊阵亡,但法军的指挥官维尔纳夫被俘,庞大的法西联合舰队也全军覆没。

从此,法国失去了和英国在海上争夺霸权的机会。

由于英国为了解海上之围,开始挑动奥地利和俄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只好放弃侵略英国的作战计划。

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

战争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

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结束。

它使英国成为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了一个世纪以上。”

确立了英国在此后100年中的海上霸权,给普鲁士、俄国、奥地利那些被拿破仑打得心惊胆战的君主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8月底,俄国将领库图佐夫与奥地利联军向巴伐利亚乌尔姆开进。

拿破仑于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师东进,10月12日法军占领了慕尼黑。

10月17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取得乌尔姆战役胜利,反法联盟投降。

随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又于12月2日,即拿破仑加冕称帝一周年纪念日,以7万人马的弱势兵力击败了俄奥联军9万人马的优势兵力,夺取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重大胜利,沉重消损奥俄两国,并扭转了普鲁士对法态度。由于此战中,法兰西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俄罗斯帝国皇帝均亲自参战,因此战又称“三皇会战”。

这一战成就了拿破仑的人生巅峰,并使反法联盟再度瓦解。

拿破仑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悠久历史的神罗帝国终结。

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的各诸侯国组成了“莱茵联邦”,把它置于在了自己的保护之下。

1806年秋天,英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1806年10月14日,拿破仑率军对战普鲁士。

在耶拿战役中,他集结了9万人的兵力对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未遇到普军的主力。

在奥尔斯泰特,法军达武元帅的2万劣势兵力遭遇了由普鲁士国王亲自统率的5万人主力,达武元帅奋力指挥这2万人马击溃了普鲁士军队,普军几乎全军覆没,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王后路易丝仓皇逃走。

拿破仑夺取了德国的大部分领土并攻占首都柏林。

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的艾劳战役和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

法皇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路易·波拿巴、热罗姆·波拿巴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

1808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遭受到军民反对,被迫于同年3月19日宣布让位给其子费迪南七世。

1808年3月,以保护西班牙领土和解决王室矛盾为名,法军部队进入西班牙并占领首都马德里。

拿破仑迫使费迪南七世退位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从那不勒斯成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爆发大规模暴乱。

法国在西班牙投入了大量兵力,但遭到了西班牙军民的强烈反抗,加上兵力分散、不断的游击战和袭扰使法军苦不堪言,拿破仑不得不挥师西班牙,镇压马德里起义。

英国于1808年介入了西班牙争端,并于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

随后威灵顿公爵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苦境,西线在伊比利亚半岛作战,东线则跟反法同盟周旋。

正当法军陷入了西班牙的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帝国在背后偷袭法国在莱茵地区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法军在4月19日~23日五战五捷,大败奥军,于5月13日占领维也纳,拿破仑与卡尔大公指挥的军队在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交锋,法军战败,左膀右臂般的名将拉纳元帅战死,法军伤亡和被俘3万余人,被迫撤回至洛鲍岛,奥军伤亡2万余人。

在7月5日~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拿破仑成功反败为胜,率领法军再次夺取了决定性胜利。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并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又一次割让土地。

1810年,拿破仑决定休整部队并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拿破仑成为了欧洲霸主,成为跟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仑明白只有把俄国踩在脚下,才能征服英国。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

拿破仑相继获得了斯摩棱斯克战役、瓦卢蒂诺战役、维捷斯克战役的胜利,击垮了阻止他的俄军部队。

【0482 震撼洋人传教士的军用望远镜】【0859 丧权又辱国的条约】【0763 挤兑】【0789 韦总裁出发之前】【1002 不容易搞】【0060 入关回去】【0715 魏忠贤的远大目光】【0895 闲得慌的吴三桂】【0321 贪婪的太监们】【1055 辅国公】【0545 战术大师皇太极】【0820 前往山海关】【0401 与袁崇焕毛文龙话将来】【0038 这也能一起玩?】【加更6】【0998 朱由校站在了张维贤一边】【0709 南院北院】【0882 韦爵爷一惊】【0070 左右都是美女相伴】【0801 翁婿交心】【0539 对建奴的作战准备完成】【0324 憧憬中的宝械师】【1072 毛帅的难言之隐】【1072 毛帅的难言之隐】【0584 王宫饮宴】【0458 吴家家庭会议】【0044 实力才是最好的帮手】【0866 该怎么报就怎么报】【0519 夺取江华岛】【0290 必中之策】【0934 关宁铁骑正名的机会来了】【0826 孙承宗耍脾气】【0043 国民大帅哥】【0948 韦爵爷回京】【0556 孙承宗和袁崇焕感到了畏惧】【0988 客巴巴】【1013 朱由校要杀韦宝】【0548 一个破绽便将代善卖了】【0823 孙承宗能郁闷死】【0007 一箭双雕的妙计】【0495 盗劫计划第二阶段】【0949 天启算是很不错的皇帝】【0826 孙承宗耍脾气】【0932 天地会兼容不了大明】【0989 韦宝之所以直接对皇帝托出新政的原因】【0768 国公爷世子张之极】【0536 李适和韩明琏成为家奴】【0979 韦宝没想到】【0139 韦宝进京】【0990 李永贞为九千岁出的主意】【0120 韦郎中准备给人动外科手术】【0756 救下熊廷弼、杨涟、左光斗】【0631 天地会治下百姓们的爱戴】【0111 张建平吴老三王四刀】【0384 祖大寿的金子三年后再说】【0575 韦总裁再赴朝鲜】【0056 建奴商帮】【0893 从键盘侠到统治阶层】【1068 乌兰图雅琪琪格】【0963 韦宝没有想到这么顺利】【0480 跑到顺天府丢人的辽西辽东富家公子哥们】【0187 韦宝舌战赵里正】【0984 太监】【0656 太太平平考完殿试】【0704 意想不到的帮手】【0559 建奴与天地会密谈】【0107 各取所需】【0961 居然说服了大半个内阁】【0326 韦总裁的休闲人生】【0071 功名是一点要的】【0711 韦大人断案】【0364 在大明使用指纹技术】【0734 陪皇帝逛花园】【0430 皇太极有点欣赏韦总裁】【0419 努尔哈赤的亲外甥彻尔格】【0305 韦大善人】【0464 抚宁城一片石城不老亭蓟辽新商圈】【0345 退一步海阔天空之三年后归还二百万两纹银】【0424 秋天种芝麻,老死不开花】【0904 骑兵团和步兵旅协同作战】【0279 大礼包送上门】【0718 婉拒杨雪要求】【0396 毛文龙与赵克虎之间的陈年往事】【0266 无处不在的吴雪霞】【1039 很顺利的韦爵爷】【0995 国公爷讨价还价】【0511 要啥没啥的韦总裁】【0549 连取四城】【0693 反将一军】【0704 意想不到的帮手】【0800 道不同的老丈人】【0253 总裁府】【0785 东营水师大营】【0043 国民大帅哥】【0939 占了便宜就撤出】【0703 韦大人舌战东林党】【1046 努尔哈赤醒了】【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吴襄】【0264 小争中争大争】【0646 熊家门外】【0518 前往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