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葛逻禄人

六月初,唐军以伊吾为中心,兵分两路向西推进,一路以大将李志远率领两万人沿天山北麓向金满进军,金满也就是庭州,北庭都护府所在地,而另一路五万大军则由张焕亲自率领,沿天山南麓进军高昌,夺下高昌也就扼住了回纥军北归的道路。

高昌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唐太宗贞观九年,由于疏勒国王三次派使者进京请求归附大唐,从而促使了唐太宗李世民毅然下决心在安西设立都护府,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发兵安西,并于当年占领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并以乔师望为首任都护,两年后,次任安西都护郭孝恪南击焉耆,北破突厥,在天山以东以北站住了脚,西突厥军队被迫退往天山以南固守观望。

又经过七年的苦心经营,唐军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从突厥兵手中夺回了龟兹,疏勒、于阗等地,突厥军队望风而降,天山以南失地尽为唐朝收复,唐太宗随即命都护郭孝恪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迁往龟兹,恢复两汉以来的旧制,同时宣布正式建立龟兹、焉营、疏勒、于阗四军镇,统归安西都护府辖制

时间的年轮又过去了约一百五十年,当大唐军队再一次踏上这片曾经记载着大唐辉煌历史的土地时,无数的大唐将士都忍不住潸然落泪了。

这一天是六月初十,张焕率领五万唐军在蒲昌县进行短暂的修整后,又再一次出发。向高昌进军。

天山南麓是一块富饶而美丽地土地,充沛的冰山融水给这片干渴的土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源,一片片绿洲仿佛散落人间的明珠串落在沙漠与戈壁之中。

张焕骑在马上,专注地眺望着远方有如蓝宝石一样的冰峰,在朝霞的映照下闪烁着瑰丽的光芒,在前方不远处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水流湍急,清澈甘甜地河水还带着雪山的丝丝寒意,向南蜿蜒曲折流淌而去。河两边是大片丰美鲜嫩的草地,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大军休息半个时辰!”张焕一声令下,经过了一夜行军的唐军将士们欢声雷动,纷纷下马冲到河边洗脸饮水,甚至跳入河中,让冰冷的河水驱走暑气,一洗浑身的疲乏。河两河顿时挤满了黑压压的唐军将士和马匹。

张焕也有些精疲力尽了,他翻身下马,走到一块大石前坐下。很快,亲兵从上游为他打来了一壶水,他喝了一口。河水甘甜,还有一丝草地野花特有地芬芳。

他就着水啃了一口干馒头,见亲兵们个个眼睛熬得通红,便挥了挥手笑道:“你们都去休息吧!”

亲兵们这才撒腿向河边跑去,张焕得了清净,索性也躺了下来,身下是柔软的草地,散发出一阵阵芳香。他浑身舒服得几乎呻吟起来。

忽然,一只蚂蚱跳在了他的鼻子上,张焕伸手捉住,捏着这只小东西地后背,见这只蚂蚱似乎一脸窘相,他忍不住童心大起,用手拨弄它的下腹笑道:“你以为你是颉干迦斯吗?也敢跳到我鼻子上撒野。”

“咳!咳!”旁边忽然传来一阵咳嗽声。张焕立刻坐了起来。见是他的行军司马郭士奇,正有些尴尬地望着他。张焕放了手中地蚂蚱,笑了笑道:“郭先生怎么不休息片刻?”

郭士奇是京兆华县人,庆治三年进士出身,曾任陇西郡襄武县主簿,因得罪韦家而被罢官,后来便一直在西域各地游历,三年前到白光远府上做清客,因其精于谋划而被白光远推荐给了张焕,先是做西凉军行军司马罗广平的副手,随着西凉军的壮大,他便被调到河西,做了河西军司马,统管军中钱粮,这次张焕西征他也随军而来,一路调度有方,保证了十几万大军的后勤供应,深得张焕的赏识,索性将他带到高昌,准备命他接管城池。

他上前施了一礼,“属下有点想法想禀报都督。”

“来!坐下说话。”

张焕拍了拍大石,请他坐下,“说吧!有什么事要禀报于我?”

郭士奇斜着半边身子坐下,喃喃道:“属下是有点担心庭州那边。”

张焕的笑容消失了,他肃然地注视着郭士奇道:“郭先生请直说。”

叹了一口气,郭士奇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属下是担心葛逻禄人,回纥南下,北庭空虚,他们会不会也趁虚而入,如果李志远没有防备的话,很可能就会被葛逻禄人下了阴手。”

郭士奇地话提醒了张焕,葛逻禄人虽然被回纥人吓回了老巢,但在回纥人西进的国策下,他们岂能不寻找退路,况且这个民族在大唐人眼中一直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卑鄙者,当年大唐与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就是因为葛逻禄人的背叛而导致唐军惨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己在决策时,是不该将他们忽视,但是从路程上说,伊吾到金满要比到高昌近一点,事情若要发生便已经发生了,为了不影响士气,只能先将葛逻禄人放一放了。

想到这,张焕便果断地说道:“现在我们离高昌已不足百里,但离金满却远隔千里,孰重孰轻,我心里清楚。”

他站起来,立刻下令道:“休息时间已到,命大军即刻启程,进军高昌,天黑前我们进高昌城休息。”

士兵纷纷收拾上马,大军启动,一眼望不见边的队伍浩浩荡荡向西而去。

六月十二日,唐军五万大军兵临高昌城下,驻防高昌的一千回纥军遂向唐军投降,黄昏时分,唐军列队开进了这座古老地城池。

正如郭士奇地担忧,就在张焕距高昌还有两天路程时,进军金满的北路唐军先锋在蒲类县遭到了葛逻禄人地偷袭,五千唐军伤亡近半,惨败而归,这是唐军进军西域所遭受的第一次败仗,北路军大将李志远探得葛逻禄人势大,便停止进军,立刻派快马向张焕紧急禀报突来的军情。

六月十四日,数匹快马飞驰电掣般冲进了高昌城

张焕的帅府位于高昌国旧王宫内,曾几时,高昌故国已经烟消云散,王室成了平民,王宫成了客栈,这里成了记载天下势力角逐利益的一本书,大唐走了,吐蕃来了,吐蕃去了,回纥来了,来来往往,在这座陈旧的宫殿里写满了大唐的明月、胡马的星辰。

报信的战马在王宫前停下,一名校尉翻身下马,飞奔上台阶取出一封信对守卫道:“请禀报都督,李将军派我们有大事禀报!”守卫见事态紧急,不敢拖延,立刻转身跑进了王宫。

张焕在这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宫殿里住得并不习惯,不仅仅是它过于陈旧,往日的金碧辉煌已经斑驳褪色,而是在这些大殿里充满了太多的杀戮历史,墙上大片尚未刷去的乌黑色血污令人触目惊心,尽管他已经见过了无数的死亡,但这座宫殿里带来的压抑感还是令他心情烦躁,尤其到了夜里,他的身边仿佛充满了冤魂的凄哭和求诉,醒来是一种无尽的孤独,就仿佛少年夜里惊醒后所面对的漫漫长夜。

他在这里只住了三天,此刻他正收拾行装,准备回到军营大帐中去,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分外回响。

张焕站直了身子,心中有一种不详之感。

“都督,李志远将军急件。”亲兵跑进房内,将信交给了张焕。

不用看信,张焕便已经明白,恐怕是郭士奇所说的事发了,果然,信中一开头便直接说明了,唐军先锋在蒲类县遭遇了葛逻禄人的黑手,死伤两千余人。

但越往下看,张焕的表情也就越加严肃,最后他收了信,慢慢走到了院子里。

五万葛逻禄军,事情比他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几天时间便占据了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在纷乱的安西局势中插了一足,这是葛逻禄人倾巢出动了,张焕忽然意识到,此时的葛逻禄人已经不是吐蕃人扶植起来扰乱回纥后方的土狗,它已经演变成了一头狼,成了安西棋局中的第四个博弈者,如果自己稍为大意,极可能就会被这条恶狼咬伤,从而饮恨退出安西的博弈,张焕的眉头皱成一团,突来的事变打乱了他的安西计划。

接战,这已经是别无选择之举,张焕沉吟片刻便毅然决定调整战略,暂时放弃南下的计划,集中兵力对付葛逻禄人。

他转身便下令道:“传我的命令,立刻发八百里加急到陇右,命胡镛再增加五万兵力至星星峡。”

走了两步他又接着下令道:“命刘帅率三千军守高昌,杨启功率二千军守蒲昌,其余大军立即起兵,返回伊吾。”

第204章 格局之变(一)第294章 风起星星峡第356章 两处布局第260章 重建张家(上)第182章 鏖战会西堡(中)第157章 崔小芙召见(下)第237章 明争暗夺第109章 真正的较量(下)第32章 碎叶风云(十三)第210章 格局之变(七)第105章 争夺家主(七)第380章 江淮风云(七)第136章 鏖战会郡第343章 中原乱起第112章 图穷匕现第199章 备战陇右第338章 无孔不入第132章 三渡黄河(下)第322章 安西战略(十二)第46章 大唐帝第113章 风雨将至第240章 奇袭成都(上)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20章 碎叶风云(一)第381章 江淮风云(八)第348章 局势迷离(上)第260章 重建张家(上)第102章 争夺家主(四)第149章 崔宁的心事第181章 鏖战会西堡(上)第20章 舞财权(下)第331章 长安信使第149章 崔宁的心事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259章 不伦之爱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144章 使者第374章 江淮风云(上)第166章 机会第107章 真正的较量(上)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413章 笔筒案(一)第191章 厉兵秣马第237章 明争暗夺第248章 紧锣密鼓第166章 机会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39章 绑佳人(下)第168章 抉择(下)第274章 两支奇军(上)第162章 两日风云(四)第297章 兵分两路第24章 同船渡第157章 崔小芙召见(下)第233章 厉兵秣马(六)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66章 第三者是谁?第316章 安西战略(六)第284章 各逞心机(下)第333章 国事烦忧(上)第36章 风不止第11章 万里来使第91章 导火线第336章 细微变化第33章 风波起第159章 两日风云(一)第290章 漕运之争(中)第42章 拉希德的烦恼第143章 雪夜下凉州(下)第59章 两帝会晤第113章 风雨将至第226章 绝地反击(中)第9章 掌财权第384章 困兽犹斗(下)第13章 抓把柄(下)第335章 再返长安第289章 漕运之争(上)第255章 引而不发第3章 挥琵琶(中)第59章 马后炮第270章 风雨骤起第144章 使者第179章 磨刀(上)第139章 天宝县城第178章 乌鞘岭的烽火第209章 格局之变(六)第26章 碎叶风云(七)第31章 长安行第157章 崔小芙召见(下)第36章 风不止第187章 蜀郡突变第396章 项庄舞剑第198章 事关重大(下)第75章 争兵权(四)第95章 崔小芙第388章 大治开元第167章 抉择(上)第204章 格局之变(一)第143章 雪夜下凉州(下)第41章 故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