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有一个梦想

夜幕低垂,杨氏六房正厅,云珠担任茶会伺茶者。案几上炉子上咕咕烧着水,帷幕后,有悠悠古筝声,弹奏的是《高山流水》,演奏者到底是谁,江承紫并不清楚,那人掩映在帷幕之后。

江承紫梳了女童装束,到了正厅,先是脆生生地拜了父母,尔后才转过主客座拜一拜,道:“想必这就是今日贵客,柴将军吧?”

“正是老朽。”柴绍正襟危坐,此刻也是起身施施然还礼。

杨王氏夫妇亦起身,惶恐地说:“柴将军此举不合适。她是晚辈,向将军施礼实是应该。”

柴绍并未穿官服,只穿寻常袍子,此刻听闻杨氏夫妇的言论,哈哈一笑,说:“无妨,无妨。我在长安就曾听闻九姑娘美名。今日一见,却真是粉雕玉砌似的娃儿,我亦甚为喜欢。再者,天下人皆知,我与程老将军是最不喜什么俗礼。”

“多谢将军厚爱。”杨舒越对柴绍施礼。

柴绍只是点头,却是径直对江承紫说:“九姑娘亦请入座。”

“多谢柴将军。”江承紫奶声奶气,眸光天真,提着裙子走向主人末等座位。

落座后,帷幕后弹奏之曲已由古筝《高山流水》换作琵琶弹奏的《十面埋伏》,虽不见其人,但那指缝间流动的竟是战场上的金戈碰撞、战马嘶鸣之感。

江承紫端坐案几前,想此番弹奏者到底是何方高人。即便是她这音乐的门外汉,也觉得对方弹得气势如虹,妙到极致。

对面客座。李恪忽然起身,道:“这一曲虽不适茶会,但弹奏者功力深厚,让本王也想舞剑一番,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早听闻蜀王自幼剑术了得,不曾见过。今日能得见,自是极好。”柴绍回答。

张嘉、姚子秋、杨舒越也是赞同。李恪轻笑。手持长剑对众人拱手,道:“那本王献丑。不过,我这一番。可是抛砖引玉。今日虽是茶会,并非夜宴。但在座各位许多都是侠士,亦曾替天行道,马革裹尸。剑舞一曲。想必都是极好。”

“蜀王既然这般说。今日,我们可要饱眼福了。”江承紫高兴得就差手舞足蹈。

“没规矩。哪里轮到你大呼小叫?”杨王氏板起脸斥责江承紫。

江承紫立刻低头“哦”一声,甚为委屈。柴绍看到此种情况,便立刻圆场说:“今日不必拘礼,小孩子,真性情才好。”

“柴将军为你说话,阿娘就不怪你,还不多谢柴将军?”杨王氏说。

江承紫自然要跟自家老娘一唱一和。立刻就乖巧地向柴绍道谢。之后,彼此又是一番客套。

而帷幕之后。《十面埋伏》第二次响起,这一次比上一次气势更恢弘。就连江承紫这种没啥音乐欣赏水平的人都听得想要开启抖腿模式。

正堂中,李恪已开始随着乐曲起伏舞剑。长剑在手,一招一式,大开大合,时而凌厉,时而舒缓。倒像是让人觉得像是进入古战场,十面埋伏的紧张,金戈铁马的勇猛。

一曲舞罢,众人掌声起。李恪笑了笑,说:“献丑。”

“蜀王过谦,这招招都是大开大合,却招招都是破敌之招,杀敌之招。”张嘉率先点评。

柴绍也是点头附和,随后便又说:“蜀王风姿,老夫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少年英雄。只是,恕老夫直言——”

柴绍顿了顿,李恪笑容满面,道:“柴将军但说无妨。能得柴将军指点,三生有幸。再者,论私,柴将军可是我姑父,自然不能藏着掖着。”

“哈哈,恪儿爽快,我甚为喜欢。难怪小儿对你推崇有加。”柴绍爽朗一笑,便说,“蜀王这一曲剑舞,若是在战场杀敌,到底过于仁慈。须知,战场最是无情。即便义薄云天,却也不适于兵戎相见之战场。战场,只讲生死。古来云:战场无父子,生死各安天命。而你每一招中都为人留有生路,剑法极其精妙。然而只是江湖侠客之剑,非王者之剑。这剑法实在不适合这一曲《十面埋伏》。”

江承紫听柴绍这么一说,不由得看了看柴绍。这老者留着髭须,眉目俊朗,自有一种英气。她忽然觉得自己有些明白这他为何要说这一番话。这一瞬间,她不由得对这老者有了几分敬佩。

李恪则是手持长剑,翩翩如玉的公子面带微笑,虚心聆听。在听完柴绍点评后,便是拱手赞叹:“佩服,佩服。柴将军不愧乃为人称道之侠者。能瞧出我这剑法,瞧出我这心思。不错,我这一生,最想做之事,便是策马仗剑走天涯。与心爱之人,生儿育女,寄情山水,闲来摆弄茶叶、花草、美食,抑或听一段音乐,剑舞一曲。”

江承紫知晓这是他的心里话,同时也是借这台阶表明立场,表明他无意于天下,无意于那帝王之位。

而柴绍是人精,方才李恪这一舞,既是委婉表明他只喜为侠者,并不愿为王者。而他当场点破,到底是有维护后辈之意。也是因此,江承紫看他那般点评,心里对柴绍敬佩些许。

“好,好,好。”柴绍有些激动,随后长叹一声,说,“但蜀王可曾想过世事并不一定如愿?”

“世事艰难,变化莫测。我自幼亦见过世间变故,自是知晓。但若有美好愿望,我便全力以赴去守护。”他缓缓地说,语气里是说不出的坚定。

柴绍只瞧着他,神情严肃,李恪亦不惧怕,依旧是略略带笑镇定自若的模样。这一老一小对视,场上气氛瞬间紧张。

不过,江承紫倒是不担心。她明白李恪方才那句话是在告诉柴绍:他会不惜一切守护自己的梦想,包括她。

她只觉得甜蜜,笑意从心底溢出来。便抿了唇,竭力留住笑,那笑就噙在唇边。

好在柴绍与李恪对视并不久,柴绍就缓缓吐出一口气,说:“昔年,我自年少,与你姑姑相逢。也想如你一般,携她仗剑天涯,策马奔腾。隐居山野,不问世事,生儿育女,白头到老。可天下大乱。烽烟起。便没一处安放我之梦境。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战火纷飞。我与你姑姑骨子里皆有侠气,又如何能安心仗剑天涯,亦或者隐居山野?恪儿,因你母亲之故,我与你鲜少说肺腑之言。今日,算是闲话,让旁人也见笑了。”

“姑父所言。恪儿明了。姑父与姑姑生在乱世,自是不幸。自要与天下为己任。可恪儿有父辈缔造的太平盛世,梦想自是可实现。”李恪回答。

柴绍看着他,许久才说:“恪儿,你我不必藏着掖着。如今天下虽安定,但兵祸未除,百姓生活困苦。大唐实则还不算太平盛世。去年吉利兵临城下,便桥之盟。你是大唐三皇子,自是明了当时危急。作为大唐的三皇子,有才学与抱负,此番情势之下,何以能安心携红颜仗剑天涯?”

“姑父此言差矣。当年,你与姑姑为天下征战,令人钦佩。然,你只是外戚。而我是三皇子,是庶出。更何况——”李恪顿了顿,才像是下定决心似的,沉了语气说,“我娘是前朝公主,外祖父是前朝隋帝。不用说,姑父也知道,有多少野心旧贵族在打我主意,又有多少人在提放于我。今日,在座各位都是我极其信任之人。而柴将军既是我钦佩的侠者长辈,亦是我姑父。即便今日,你是代表我父亲前来,我亦可这般直说。姑父可能先前听闻,家奴阿念屡立战功,却也遭到不少人的打压,甚至有人将矛头直指向我。姑父以为在此番情况下,恪儿该如何?”

柴绍无言以对,只是叹息一声。李恪却拱手,道:“李恪不才,不是万不得已,不想战场杀敌,亦不想参与国家政事。但李恪作为皇家子弟,对天下百姓自会有自己的一份儿担当,那担当则是发展大唐格物技术,为大唐人民谋福。此话既是对姑父所言,亦是对父亲所言,更是对猜忌者所言。”

“蜀王直爽,肺腑之言,颇有英姿。老夫佩服。”柴绍起身,端了一杯茶,说,“借这杯茶,老夫敬你一杯。”

“多谢姑父体谅与成全。”李恪亦端杯与柴绍饮茶。

饮茶完毕,李恪施施然将剑交给小九,自己回到座位端坐。与此同时,他眸光扫过来,温柔至极。江承紫知晓,他在让她不要担心。

江承紫终于忍不住偷笑,他却又正襟危坐,在撺掇姚子秋也舞一曲。

姚子秋摇摇头,说:“我那剑法胡乱学的,上不得台面。再者,蜀王亦知我只对花草感兴趣。”

“那清让来一曲?”李恪问。

杨清让勉为其难,说:“我亦胡乱学。如今,就献丑了。”

“那我为阁下抚琴一曲。”李恪来了兴致,便命人搬来古琴,弹的是什么曲子,江承紫也听不出。杨清让的剑法果然没啥章法,真真是胡乱练的。

一曲舞罢,杨清让也是不好意思,说:“昔年疏于剑法,真真献丑。”

“哈哈,反正你志在格物,抑或杀敌疆场,又不在意这无聊风雅。”李恪打趣。

杨清让扫了他一眼,端端正正地向柴绍拜了拜,说一堆大意是献丑的话,回到座位上。杨舒越也是不好意思,说杨氏六房这些年的情况并不顺遂,他又常年生病,以至于对儿女的教导甚为疏忽,琴棋书画都不曾好好培养。不过,杨舒越又说长女在祖宅,常年伴老夫人左右。老夫人系出名门,对长女教育甚为严格,入的都是杨氏族学。

江承紫听闻,心中已猜测那帷幕后弹奏之人恐怕就是自己的长姐。

与此同时,她真真是佩服自家爹妈,下棋下得恰到好处,简直是打蛇随棍上,实时推销的典范。就杨舒越与杨王氏,放在现代简直是商业上的好手。

果然,杨舒越就让帷幕之后弹琴之人出来,真是自家长姐。杨如玉一袭鹅黄色曳地襦裙,披帛在身,抱着琵琶对着客人盈盈一拜,不卑不亢,却又是春风拂水面的声音:“杨氏如玉拜见柴将军。”

“原是杨氏如玉。早听闻你多才多艺,今日一见,不愧杨氏高门风范。适才几曲,天籁之音。”柴绍也客套。

杨舒越笑道:“柴将军莫要夸她。女儿家献丑罢了。”

“这实是老夫肺腑之言。”柴绍笑着说,而后又将那几曲一一评价。

江承紫则是一边喝茶,一边判断这柴绍接下来恐怕就要探一探她的底了。于是,她也不等他主动,径直就在柴绍品评完杨如玉的弹奏后,就喊了一声:“长姐,长姐。你却是藏得深,平素也不见你弹奏。阿芝也是今日才知晓。”

“你这孩子,甚为无礼。”杨王氏板了脸。

杨如玉却是柔声回答:“阿芝自小未曾与我一处,养在洛水田庄。自是不曾入族学,此番琴棋书画,族学里皆学。长姐不才,就学得二三分皮毛。”

江承紫先是对杨王氏笑笑,然后就无视她,十分狗腿地说:“我瞧柴将军赞美于你,那定是十分了得。长姐,长姐,我有一事相求。”

“小孩子家,少掺和。有事,回房于长姐说。”杨王氏不悦。

江承紫嘟囔着嘴向杨舒越求救,说:“父亲,阿芝是昔年听过一曲,就连阿芝这种于乐一事蒙昧之人亦觉甚为动听。后来,总想再听一遍,却苦于不曾遇见像长姐这般厉害之人。今日不过是想长姐能否弹奏一二。”

“咦?竟有乐曲能打动阿芝,不简单啊。“李恪哈哈调侃。

江承紫小女儿情态,斜睨李恪一眼,说:“蜀王少瞧不起人,今日得知我长姐如此厉害,我****与我长姐求学,七窍总要通那么几窍。”

“是呢,七窍通六窍。”李恪继续打趣。

杨清让也在一旁笑,姚子秋也是端杯笑:“你们欺负阿芝,总是不好。若是她自小学习,指不定样样都能超过你们。”

“大字不识几个,也不好学,也只配与我舞刀弄剑罢了。”李恪还是一脸打趣。(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梦魇第七百三十二章 危矣第一百七十三章 算计第三百四十四章 拜会第四百零三章 惊叹的部署第四百一十二章 长老们真正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母亲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狐狸的盘算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全开第五百三十章 黎明前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日第七百四十七章 如刀第五百一十一章 谁家少年第六百四十八章 心动(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过往第五百九十五章 妙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那两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前夕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人的凝聚第一百一十二章 盛装第四百三十九章 来去第四百七十九章 蓝图第七百一十四章 谁?第五百八十七章 起行第二十章 拒绝第六百二十四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要点脸行不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夜第四百四十六章 母女第五百二十章 讨教第一百二十二章 禾云镇第三百八十一章 掌权者第六百九十一章 嫌疑者第六百三十四章 意义第四十六章 恶毒的人牙子第五百三十章 黎明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四百零二章 这一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那些年的时光第七百二五十三章 你来我往第三十四章 老狐狸的算盘第四百八十六章 入长安(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连环计第六百一十六章 相见欢第四十八章 异动第七百二十九章 迷妹第七百零五章 一时好奇第九十章 最顶端第九十八章 逗比啊第七十二章 这一夜(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营救(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水深得很第三百六十九章 清算第二百章 妥协第二百二十二章 无题第二百零三章 该露还是该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暗潮汹涌第一百三十七章 双赢第三章 被欺负第八十五章 夙愿第五百零四章 有一事第二百章 妥协第八十二章 会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急转第七百八十七章 十里红妆第四百零二章 这一夜第五百零六章 纳妃始末第三百八十章 清理门户第三百四十七章 交锋第三百九十一章 其心可诛第六百四十五章 武氏有女第三百七十八章 可怖第八十三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九十四章 另一番感受第七百三十一章 诀别书第八十三章 针锋相对第六百七十九章 诡异之河第一百九十章 他也是男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更好的辉煌第六百零一章 谁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挂的人生不解释第四十二章 长姐第四百五十六章 怒第七百二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三十一章 挑衅第一百一十二章 盛装第三百三十七章 风起云涌第六十七章 谁是救美者第六百八十六章 家事第三十九章 长安杨氏第五百七十章 西京氺深第五百九十三章 率先行动的长安第六十一章 暮云危机第一百八十四章 惧内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刻正好第五百七十九章 离别第四百八十章 以为第六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墙第一百三十章 前世第四百六十九章 三道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