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兼任屯堡官

开宴前,许忠俊还体谅王斗等人的心情,叫他们下去换了官衣过来。

由一个军役引到后院偏房,王斗等人换了官衣,相互看了看,都是傻傻笑了起来。

王斗身为实授总旗,此时他腰间己是配上铜木腰牌,总旗官衣上也是绣上彪样纹饰,脚下穿着牛皮官靴。韩朝,韩仲二人虽署总旗,仍与齐天良、高史银二人穿着小旗的官衣,上有犀牛纹饰,脚下同样穿着硬靴。

除了王斗与韩朝会沉稳些,韩仲、齐天良、高史银三人未免没有官威架子,韩仲身子左扭右扭,总觉得身上官衣有些不舒服,齐天良眉欢眼笑地拿着告身直看,高史银则是不断地抛着手上的银子,裂开嘴直笑,不过他满脸横肉的样子,那笑容却是显得有些狰狞。

王斗含笑看了他一眼,正好高史银也看向王斗,接触到王斗的目光,高史银脸容一呆,轻咳了一声,转过头去。

当日出生入死的几人中,韩朝三人己是明确向王斗表达了投靠的意思,特别是经过刚才之事,三人神情更为恭敬。只有高史银态度不明,或许是那日被王斗痛打后,面子上放不下。王斗暂时也不理高史银的想法。

见众人都换好了官衣,王斗道:“好了,管队大人己是设好酒宴,我们这就去吧,免得让上官久等。”

众人中己是稳以王斗为首,见王斗这样说,几人都出了偏房,韩朝还为王斗拿好了他换下的包裹,众人又来到官厅内。

见到王斗等人焕然一新的样子,许忠俊几人欣赏的目光都是看过来,王斗重新以下官礼见过许忠俊几人,口称卑职,一跪一揖。

许忠俊哈哈笑着扶起王斗,言道大家都是同僚,不必过于拘束。

……

众人入席,有许忠俊这样的大官在前,众人未免有些小心翼翼,不说齐天良不敢再狼吞虎咽,就是张贵也是时刻陪着小心,有时许忠俊夸赞他一句,他脸上就满是受宠若惊的欢喜神情。

席间,许忠俊连连祝酒,为王斗等人表功,他言谈儒雅风趣,真看不出来他只是一个武官。听闻他饱读诗书,与保安州儒学学正符名启交好,那儒学学正虽只是个未入流的官吏,不过他是一州文人之首,在大明这种文贵武贱的氛围下,他一个千户能结识一个儒学学正,却也足以让人自毫了。

在席中,许忠俊毫不掩饰他对王斗的好感,连连向王斗劝酒。他任副千户多年,一直难以升迁,幸好此次王斗斩获有功,原舜乡堡防守官徐祖成大人升迁保安州城操守,他许忠俊作为徐大人的心腹,便顺势接了徐祖成的位子,心事一朝得偿,怎能让他不开怀?

坐在他旁边的杜真也是同样看王斗顺眼,他原是百户,一直任着舜乡堡管队官的职务,因平时紧跟许忠俊,此次他也被升署为副千户,管理堡内外的一系列屯田之事,实权在握,也是让他意气风发。

归根结底,众人的一系列升迁,反而都是因为王斗等人的功劳,怎么能不让各人对王斗等好感连连?

许忠俊对王斗那亲热的样子,连张贵看了都有些眼热。

慢慢的,许忠俊与张贵等人谈起了堡内外的政务之事,具体说起来,就是各堡的屯田屯粮等事。

象他们这种守官,出外征战机会不大,平日职务除了严谨烽堠,保障居民外,最大功能就是管理征收境内的卫所屯粮了。

王斗所在的舜乡堡,其实是保安卫左千户所的别称,下属有大堡董家庄堡与辉耀堡,另还辖有几个屯堡,每堡委任掌堡官或是总旗专门屯种,征收屯粮子粒等,董家庄堡下也同样辖有三个屯堡。

那保安卫地理广大,光千户所就有六个,保安州城这带就有三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之间明争暗斗,老实说许忠俊现在的压力很大,别人都看到上官人前的威风,但他们背后的辛酸苦楚,又有谁能看得到?

大明武官的军政考课是每五年一次,特别是这种守备官军,考课的成绩向来是看你纳徵的子粒银多少,特别是今上,对于各地官员的纳粮成绩更为看重。

许忠俊新任,自然也想干出一番成绩来,或许未来还可以再进一步,不过他虽是雄心勃勃,只是以现今所内屯田情况,想干出成绩来,难啊。

他期盼地看向张贵:“老张,明年你们堡内的屯粮子粒,能不能再往上提提?”

张贵脸上现出难色:“眼下田地干旱,军户逃亡……不过许大人这样说,下官自当尽力而为。”

许忠俊看着张贵,眼中现出不满意的神情。

舜乡堡所在的保安卫左千户所,算是保安卫六个千户所中较为贫瘠的一块地方,弘治年间,曾有官户五十一户,军户一千五百四十余户,有屯田地七十多倾,每年纳粮九百余石,岁纳杨木柴火四百余斤,草一千多束。张贵所属的董家庄屯粮田地,算是在舜乡堡一带较为优良的土地,每年纳粮数额占了近半。

不过那己经是弘治年间的事了,到了崇祯现在,不说整个舜乡堡军户逃亡得不剩一千户,就是军官豪强侵占良田,转派田赋,还有因干旱等造成的田地抛荒等,都让所内屯粮的征收越来越困难,董家庄也同样是如此。

其实与大明其它卫所一样,舜乡堡屯田废弛的原因很多,不过当地军官的责任要算上一大半,不说董家庄,就是在整个舜乡堡境内,被许忠俊等各级军官侵占的良田土地又有多少?

看着许忠俊的脸色,张贵有些忐忑不安,不过他却是不敢夸下海口,以许忠俊的性情,到时自己要是完不成屯粮任务,那就惨了。他是了解许忠俊的,被压制得太久,总想干出一番事情来证明自己,说好听点是雄心勃勃,是难听点是好高骛远。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余许忠俊手指在桌上的轻敲声。

上官说话,自然没有王斗等人说话的份,他们只是在一旁静静听着。

听到这里,王斗心头一动,他拱手对许忠俊与张贵道:“防守大人,管队大人,卑职倒有个不情之请,卑职愿请命屯田一堡,为防守大人及管队大人分忧。”

“哦?”

许忠俊,张贵,杜真几人都是奇怪地看向王斗,要知道在大明各地,管屯官可一向不受重视,都是堡内武艺不精者才用来管屯,而且每年终如果完不成该屯粮斛征收,还要受到严责。

在各地卫所,向来没有什么军官愿意请命去管理屯堡,没想到这个王斗却甘愿去受这个苦。在许忠俊心里,原来他也是想将王斗等人调入自己家丁队的。

许忠俊微笑地问王斗:“王斗你为何想去管理屯堡?”

王斗诚恳地道:“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现今所内屯田废弛,上官有劳忧之苦,王斗不才,愿当请命,为防守大人及管队大人分忧解劳。”

许忠俊等人看向王斗的目光更为震惊,这王斗还是小兵出身吗?就算他家学渊源,有见识如此,也还真是少见!

在旁的韩朝等人也是佩服地看向王斗,心里都浮起了高深莫测的感觉。

其实刚才王斗的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拥有自己的地盘土地,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便一直盘旋心底的念头。现在的他,虽说有了一定的身份钱粮,可以让自己及家人活下去,不过这又有什么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未来的浩劫中,谁又知道会不会成为一场空?乱世之中,有自己的地盘势力才是根本!

而地盘势力一为土地,二为钱粮,三为人口,要获得这些,军屯便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远如曹操,近如明太祖,都是以军屯起家,特别是明太祖,养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文钱,靠的便是卫所屯田。

先人珠玉在前,现在自己身为总旗,己经有资格管理屯田地,现在又有这个机会,自己怎么能不劳劳抓住?别人眼中的苦差事,换成是他,反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当然了,管理屯田地,困难也是很大,现今卫所军户逃亡不断,屯田,需要青壮人口,开垦管理土地,需要钱粮,这些都是王斗将来所需要克服的问题!困难很大,前景同样良好,王斗不会放弃了。

许忠俊当然不明白王斗心内所想,他只是感慨,难得有一个见识明白,自愿出来为上官排忧解难的人,真是难得啊。

他看了王斗良久,叹道:“王斗你有这个心思,真是难能可贵。”

张贵也很高兴,王斗这样一出来,成功地转移了先前许忠俊对自己的注意话题,而且王斗这样表态,作为直属上官的他,脸上也是很有光彩的。

还有说实在,如果王斗将来能把屯田地搞好,对他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现今大明卫所的青壮大多被挑去各营作为战兵,象他们这种守备官兵,杀敌立功的机会其实很少,纳粮多多,屯田兴旺,才是真正的政绩,也是将来军政考课的最大标准。

接在许忠俊的后面,张贵立时问道:“王老弟有这样的心思,确实难能可贵,说吧,董家庄下面三个屯堡,你愿意去哪一个堡?”

机会到手,王斗强忍心中喜悦,他沉稳地道:“靖边墩沿董房河一带荒地甚多,卑职愿意招募军民一体开垦,新立一堡!”

笑话,舜乡堡内各个屯堡都是弊端多多,与其将心力浪费在那里,不如自己白手起家算了。

张贵心下更喜,王斗愿意自己开垦土地,免去了一系列复杂的人事调动,也为自己省了不少心力,他沉吟道:“烟墩重地不可轻离,这样吧,王老弟你仍为靖边墩甲长,身兼新堡屯长之职。将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老哥我!”

许忠俊道:“新屯堡便称靖边堡好了,王斗你只管放手去做,本官作主,新堡开垦出来的田地,应纳子粒,三年不与起科,也不许别人徵扰,你只管安心屯种。”

有了许忠俊与张贵的保证,王斗心下大喜,这样将来自己行事就方便多了,他起身深深拜谢过二人。

许忠俊又对杜真道:“杜大人,王总旗忠勇可嘉,愿为所内屯田,你这个上官,应该多多帮助才是!”

杜真作为副千户,佥书官,负责所内外的一切屯田事物,闻言他忙道:“许大人放心,下官省得,王总旗将来屯堡所需的耕牛种籽等物,下官都会给于方便!”

……

王斗等人拜别走后,看着王斗的身影远去,良久,许忠俊才缓缓道:“这个王斗不错,很不简单!”

王斗等人出了官厅,这时谢秀娘也由张贵夫人田氏送了出来。

谢秀娘神色有些不好,总感觉刚才自己表现不佳,管队夫人谈起各种事,自己都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表现,会不会影响王斗哥哥在人前的形象?

看她样子,王斗随便问了两句,笑了笑,并不在意,顺口安慰了她几句。

出堡来后,众人策马急行,人人身上崭新的官衣,胯下健马,所谓鲜衣怒马,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王斗骑在马上,心中的喜悦更是难以形容。

小丈夫一日不可无钱,大丈夫一日不可无权!王斗一直认为自己是大丈夫,大丈夫岂能没有权势地位?前世自己就热衷于权势,到了大明后这种心思更为热切,眼下自己终于达到目标的第一步了,怎能让他不乐开怀?

天边晚霞辉映,山河壮丽!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王斗忍不住心头澎湃,他跳下马,冲到前方一个山岗上,在山上欢呼嚎叫,来回自由地歌唱。

韩仲几人在坡下高声怪叫地应和。

谢秀娘远远的看着王斗,小小的心内也满是喜悦。

《第一卷完》

※※※

老白牛:

第一卷终于结束,我们的王斗也结束了他的白丁与拼搏求存生涯,总算拥有一定的资本与官位。接下来是主角种田,经营自己的屯堡,看他如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其中种种人文世情,人物理念与利益的冲突,看主角如何一一化解,有条不紊地往前而去。

小兵我构思了很久,明末十年又是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很多东西写,许多人物及故事值得怀念,我会尽量写得精彩。

Ps:一卷结束,我也要放松一下,下午带老婆出去游玩,找个地方射箭,最近做了一把弓箭,没事便射着玩玩^_^。可能会玩到很晚,所以傍晚就不更新了,明日恢复两更。

此外由于我白天多事,从明日起,以后的更新都调整为傍晚六点与晚上九点,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98章 留守第522章 怎么还不死?第521章 落幕第374章 洛阳城血腥攻防战(下)第9章 杀奴!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754章 安慰第335章 惊骇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拢309章 观闻第791章 颤栗第21章 地窝子第511章 难支第603章 大军出塞(中)第247章 血海上第321章 东路各将第211章 石桥之战(下)第104章 城头血战第374章 洛阳城血腥攻防战(下)第51章 邓一脚第565章 崇祯十五年了第307章 清兵出关、封赏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435章 宁远争议(中)第277章 所谓的骚扰只是一个笑话第124章 宁为玉碎第135章 阅兵操演第349章 若贼围洛阳,我该如何?第362章 用炮轰,用骑冲第176章 废物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409章 子女、粮票第443章 狂轰滥炸第507章 排队枪毙(下)第296章 清国最大祸害第549章 处置第584章 铁厂第639章 泪水第697章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第627章 严峻第772章 到了第178章 卢象升视察(下)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326章 杀虫焉用牛刀第679章 舌战第25章 比赛第14章 升赏第118章 怀隆兵备道第689章 贼乱潜流第163章 掌嘴第748章 鼠疫第489章 密信第506章 大决战(下)第205章 务必保全性命回来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825章 尽灭第73章 文册、工匠第7章 白甲第324章 降而复叛第498章 隔河炮战(中)第394章 行刑!第296章 清国最大祸害第581章 银圆第474章 王斗为蓟镇总兵?第547章 血本无归(上)第228章 胜利会师第519章 等待第435章 宁远争议(下)第381章 决战(上)第87章 不留情第284章 向京师报捷第426章 集结第552章 责问第418章 忠义营第23章 牛价第476章 魔盒打开(中)第24章 建堡第463章 骑战、搏战第684章 潜伏任务(下)第99章 不屈第605章 鸦兵撒星阵(下)第115章 得胜第725章 洪流第770章 兵临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123章 大敌来临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24章 出征第73章 文册、工匠第505章 畅快淋漓去战斗第361章 陈永福战力不错第539章 离去第93章 威振宇内的背后故事第166章 收获、完善班子第262章 决定离去第611章 羽骑兵万胜第781章 骗局第498章 隔河炮战(中)第296章 清国最大祸害第328章 盛京谋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