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倾巢而来

在大明入援大军浩浩荡荡由京师进发时,在清国都城盛京,也在为锦州战事争论不休。

清国在大明的细作无孔不入,他们不断将情报传来,入援大军人数,兵种构成,沿途有哪些将领汇入,等等,不断汇入盛京。

清人对情报一向重视,情报收集也非常详尽,大明有哪些重要将领,哪些重要官员,倾向如何,能力如何,都有一一记录在案。

他们的情报传递,主要由天津,山东等地进入辽东半岛。

此时辽西一带,严防细作,又兵马云集,情报传递不易,由海道进发,再好不过。这些清人细作,也有大量的大明官将为他们作掩护,使得情报传递顺利。

王斗靖边军情报,更是各清人重点收集,关注对象。

在细作汇报中,王斗兵力约有一万五千人,其中骑兵八千(他们将二营的四千甲等军当作骑兵),还有庞大的车营及炮营,内中火炮数目不详,估计不会少于一百门。

入援各将对王斗的态度也有详尽分说。细作分析,与王斗同样汇合行军的总兵杨国柱,王朴,王廷臣,曹变蛟诸人,与王斗亲善,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王系集团人马。

特别大同总兵王朴,神机营前营副将符应崇,监军张若麒几人,细作描绘中,他们对王斗的态度:“彼皆以王贼马首是瞻,势若鹰犬狗腿尔。”

“王斗来了吗?”

整个盛京的人都在说着这样的话。

对王系集团人马的到来。清国上下,极为重视,皇太极连连召对各臣崇政殿。

崇祯十四年六月,在王斗汇合了王廷臣、曹变蛟兵马不久。皇太极也紧急将锦州前线的多尔衮、济尔哈朗诸人召回,询问前线之事。

在众臣恭维他锦州之略,大见功效,明国果然倾九边精锐而来,若围点打援成功,歼灭明军主力,此后天下任由大清驰骋时,皇太极只是摆摆手。

他脸有忧色。道:“明军浩大,特别宣大诸军仗王斗之势,兵势极壮,介时锦州之战。定有一场苦战。明国还好,我大清却输不起,输则有灭族之祸,如何应对,众卿一一道来。”

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久在前线。最知道锦州当地的情形。他们围困锦州时,蓟辽总督洪承畴,就组织了数次蓟辽援军往救,虽然暂时失利退却。观望宁远。但前线的清军,应付他们。也有些吃力。

现在更有七万雄军到来,还有威名远播的靖边军在。多尔衮与济尔哈朗都感觉压力极大。

二人都希望皇上尽快派出援军,总兵力最好不要少于十万,特别济尔哈朗更建议皇太极御驾亲征。

他说道:“我军盘据锦昌堡,乳峰山一带,前有明营,后有锦州之敌,此为腹背受敌之势。洪承畴几次往救,每每自南山向北开炮,祖大寿则从锦州城头向南开炮,我军前后被击,无地容身,然不扎营二处,又无围困之势。现明师倾国而来,前线大军,兵力不敷使用,形势非常凶险!此战关乎大清国运,奴才恳请皇上,御驾亲征。”

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此时四十余岁,在清国素有处变不惊,有勇有谋,谨慎稳重之议,他都这样说,显然锦州之势,确实危急。

不过他要求皇上御驾亲征,还要求锦州兵力不得少于明军,在殿中各臣看来,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

毕竟清国自崛起后,向来是以少胜多,一万兵力对阵明军三、五万是等闲,他要求前线总兵力不要少于十万,这是什么意思?

面对众人攻击非议,济尔哈朗耐心解释:“今时不同往日,明军战力不可小视。我大清兵围困锦州来,攻打锦州,松山,杏山各城不下百次,红夷炮狠打,挖掘地道,火药炸城,明军都死战不退。辽人守辽土,他们奋战之心,不会少于我大清勇士。现在十数万精锐到来,更有王斗在,岂可等闲视之?要知道输了,我大清就有亡国之忧,怎可轻慢小视?”

殿内各人都是沉默,连非议最响的豪格等人,都是闭口不言。

虽然清人围困锦州,并不真想攻下城堡,不过从崇德五年起,清人多次攻打松山诸堡,有时假打,有时真打,都可看出辽军与往年大不相同,洪承畴任蓟辽总督来,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现又有无数九边精锐到来……

面对济尔哈朗的请求,皇太极只是摆摆手:“朕知道了。”

他问道:“朕只想知道,若明军十数万援兵到来,我大清如何应对?”

多尔衮道:“只要皇上御驾亲征,盛威之下,明虏定然灰飞烟灭。”

皇太极双目一冷,又转到了济尔哈朗头上。

济尔哈朗从去年起,奉命到锦州一带与明军作战,也是竭尽全力,了解锦州各处情形,也非常关注大明援军的动静。

对洪承畴这人,他仔细了解过,知道他很有战事阅历,在辽军中很有威望,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手,现在更加上威名赫赫的王斗,他更慎重了。

想了想,他说道:“明国兵力雄厚,粮草也充足,对付他们,需以谨慎之心,奴才在锦州时,也实地了解过锦州各处地势。”

在他请求下,皇太极在崇政殿展开了一副巨大的辽西地图,同样绘制精确,连皇太极,还有殿内众臣,都围绕地图前观看。

济尔哈朗道:“我细作早己探明,洪承畴救援方略,就是与祖大寿商定的‘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之策。洪承畴这人谨慎,两年来,他自宁远数救锦州,每次都是集兵一处,逼以车营,不言轻战,若到时他还是集兵一处,我大清就有可趁之机。”

他指着地图上,松山堡,杏山堡,塔山堡几个城池,说道:“明国的粮草,多集于杏山与塔山等处,到时我大清军,可在松山和杏山间横截大路,绵亘驻营。可如在锦州一样,挖掘长壕,隔断明军联络,使锦州、松山、宁远成为三个孤立的城堡,无法相互援救,这样一来,明军定败。”

殿内各人轰然议论,都觉得镶蓝旗主这方略很高明,很有可行性。

皇太极只是摇头:“若明军只有洪承畴一人,此略可行,然现有王斗在,他们定然重视粮道。王系人马,有军七万,王斗之意,定得到各明将支持,此举怕是不行。”

殿内众臣同声叹息,这些年众人对王斗都下苦心研究,知道王斗这人,重视粮道到了变态的地步。连自家的辎重营,往往有随军食用一个月的粮草,想断他粮道?难!

皇太极久久看着地图上的杏山堡,冷笑道:“不过,断其粮道,还是可行的!”

看众人不明白,他说道:“我大清方略,可分两步而行,若明军还是如洪承畴之略,且战且守,云集松山,我军就趁机偷袭后路的杏山、高桥、塔山诸城,断其粮道。若其分兵,一一驻守杏山、塔山等处,我大清则效萨尔浒之策,将他们各个击破。他们一一分守各处,兵力薄弱,我大军可乘之机太多了。”

皇太极的话,点燃殿内各臣的兴奋处,众人七嘴八舌的献计,各蒙古旗主言可不断的夜袭,奔袭,袭其粮道,让其疲于奔命。

各满洲旗主则言,可引诱杏山,松山等处的明军出战,不断的设伏,将他们一一消灭。

必竟明军战力这些年虽有长进,但野战方面,还是短于清兵的。来回多次后,定然让松山、杏山等处的明军疲惫不堪,若他们不想再出城野战,粮道防线,等于荡然无存。

各方兴致勃勃中,皇太极看向多尔衮,济尔哈朗:“郑亲王,睿郡王。”

二人忙道:“奴才在。”

皇太极道:“援军之事,你等不必忧心,你二人这就回到锦州去,在西王宝山下,汤河子边筑堡,以为日后攻打杏山等屯兵要处。务要捕杀明军斥候,特别王斗军斥候,不让其发觉意图!”

“明军援兵到达宁远后,可猛攻锦州,松山各堡,红夷炮日夜不停轰打,务要逼迫明军加快进军。其大部到来,可在杏山等处设伏,引诱其军交战,务要挫其锐气!”

多尔衮,济尔哈朗恭敬领命。

多尔衮心中嫉妒,皇太极谋略,就是胜过自己一筹,若是锦州再胜,以后大清国内,怕再无自己容身之所。

此后清国君臣仔细商议,推敲锦州之事,皇太极认为自己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为何还有些不安呢?

他下意识看了辽西的蒙古诸部一眼,王斗军会不会从那偏师进攻呢?

随后心下摇头,自明中叶起,明军就少有出塞作战本事,以当年戚继光之威,也不过离塞不远。

在满,蒙各部看来,离明国边墙数百里,就是塞外胡人的天下。塞外不比关内,危机四伏,明军哪敢出塞?清国君臣,也从来不会想到这里去。

所以这个念头在皇太极心中一闪而过,随后放下心来。

崇祯十四年六月下到七月初,清国援军,源源不断开往锦州。七月初,皇太极令满蒙汉八旗,年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出征,二十日,他亲自率军出征,倾巢而来。

第38章 私人庄田第575章 蛆虫第601章 乌伦珠日格第398章 你个奴才!第294章 王斗为前锋、大丈夫当如是第211章 石桥之战(下)第711章 是时候了第747章 火箭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观其战阵第748章 鼠疫第175章 马上风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124章 宁为玉碎第451章 攻入第303章 若附可为王、激邀会战第514章 破阵第111章 布阵第625章 头破血流第114章 骑射第156章 随军第476章 魔盒打开(下)第459章 打响第818章 碾压第746章 库存第714章 议所向第505章 畅快淋漓去战斗第585章 军工厂第35章 人为财死第634章 到了第443章 狂轰滥炸第582章 户部应对(下)第641章 自尽第462章 神机箭第376章 技穷第697章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第529章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第511章 难支第94章 纪小娘子第63章 伏击第568章 完善第388章 哪来的官兵?第359章 胆寒而去、到汝州第45章 堡成第548章 惊讶、内贼第441章 前沿第815章 霰弹第488章 致意第490章 序幕第161章 鲁密铳,难第127章 英灵、退兵第37章 过年、李家、亲戚第549章 处置第366章 据河洛以争天下第360章 陈永福想立功第689章 贼乱潜流第599章 调虎离山(下)第807章 惊遇第32章 出兵第734章 掩护第653章 报纸第529章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第746章 库存第280章 破营第288章 秦军到来第75章 新编第590章 希望(上)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101章 来临第576章 自刎第728章 甲五号第2章 甲长钟大用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22章 防务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715章 三策第380章 夜袭成功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下)第508章 冲锋第496章 河水与血水(下)第415章 哗然第189章 开建据点第793章 惊叹第104章 城头血战第100章 值得第588章 紫荆关第348章 军临中州(上)第76章 法与情第172章 许月娥不见了第822章 末日第105章 射杀第592章 “封地”第338章 一举两得第244章 防线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38章 私人庄田第282章 俘获第702章 吏员开考第664章 议论第767章 倾国第776章 忠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