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离去

王千被崇祯帝召去时,杨国柱等人……仍在翠花园之内,他们都私下猜测,皇上召永宁侯独处,是为了什么。

等了半天,见王斗与王承恩出来,皇帝却不见身影,各人暗暗诧异,又不好询问。

王承恩面无表情,宣诏圣上口喻,让各内阁大臣,各新晋伯侯退归,各受赏官至午门外,诰命礼物,将置于龙亭,用仪仗鼓乐,各送还本第。

众人出了宫来,此时华灯初上,街上人潮如涌,王斗等封侯消息,早己传遍京师上下,看到仪仗时,皆是一片的“永宁侯”“蓟北侯”等呼喊,似乎铺天盖地,从城内传到城外。

封侯拜将,这一刻,不知多少人梦想达到这一刻。

今日,京师不夜。

虽会同馆安排了居所,以后众伯侯也会在京中赏下府邸,不过王斗等仍住于兵营之内,各伯侯仪仗前往时,皆是礼部,兵部,鸿胪寺官员并行,宣示封爵赏赐之荣耀。

与王斗同行的,还有宫中代表,小太监王德胜,他与王斗乘于车桥之内,一路上,仍然唉声叹气不停。

到达靖边军军营时,此时众将士皆知大将军得封侯爵,营中一片欢腾。

仪仗进入,又一番礼仪后,各官告辞,临行前,王斗让钟调阳给他们每人封了个红包,每人从八十八两银子,到一百八十八两银子不等,众官大喜,皆道永宁侯豪爽。

王斗也让钟调阳给小太监王德胜封了一个大红包,金银相加,计值白银八百八十八两。

小太监脸上却没有多少欢喜之色,他一直捧着沉重的红木金丝托盘,看他瘦小的身体,却毫不费力的样子,众将都是注意上,当他放下托盘后高史银不由上前,口中啧啧道:“看这小公公,细胳膊细腿的,力气倒不小。”

想上前捏捏他的手臂。

还没捏上。

却见人影一闪,高史银己是翻倒在地,王德胜一手扣住他手腕,一手扣在他的咽喉之上,手呈鹰爪之势。

高史银挣扎几次,却感全身酸软脸都涨红了。

众将一时间目瞪口呆,谢一科更是用力揉了揉自己眼睛。

王德胜放开高史银,掏出王斗给他的帕绢,擦了擦手,说道:“真讨厌咱最讨厌动手动脚了。”

转过身来他对王斗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施礼道:“奴婢告退了永宁侯保重。”

王斗微笑道:“小公公慢走。”

王德胜轻松地提着沉重的银包走了在他出帐后,高史银才一咕噜翻挺起来,看众人看着自己,他不好意思地干笑:“嘿嘿,这小太监身手不错嘛。”

乙酉日的策封,如一声惊雷震荡京师内外,甚至快速地向京畿,通州,天津保定,真定等地飞传再越过中州,传向江南各处。

若连战死的五位大将算上,此次崇祯帝一口气封了十四位的伯侯,勋贵力量,可谓强强的往前一突。

甚至不比往日高爵荣养的各地勋贵们,这批新晋伯侯,个个都手握重兵,功勋卓著,地方影响大,虽然还不能与庞大的文官集团抗衡,不过朝中格局,可谓大变。

连京师各勋贵大员,也是集体精神一振。

此后数日,朝廷祭拜战死各员,犒赏将士,还有,商议各边镇驻守大将,事务纷繁复杂。

十一月十四日,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各镇总兵职事拟定。

以永宁侯王斗,任宣府镇总兵,这个朝野上下都没有异议。

为表示对永宁侯的重视,宣府镇下数路,特别是东路,永宁侯有拟定或推荐人选的权力。

而余者边镇总兵,镇下各路,各人只有推荐权,人事与粮饷,掌握在督抚与朝廷的手中。

以蓟北侯杨国柱,担任蓟镇总兵。

那边正好缺一个总兵,放眼大明上下,除了杨国柱,又谁能担任此职?他强悍的正兵营骑兵,与新军战士,作为阻挡东奴北虏,入寇的京师屏障,最合格不过。

咨询过王斗意见后,杨国柱的正兵营,还有近万的新军人马,将全部带到蓟镇去。本来按大明惯例,杨国柱除了家丁外,这些正兵营与新军人马,尽数要留在宣府镇的。

王斗如此好说话,让各方大出意外,京师之中,永宁侯一片丹心,为国为民的呐喊声,又高涨起来。

以平西伯吴三桂,任辽东总兵,他可谓官位与职位上,都大大高升了。

东平伯,原辽东总兵刘肇基,改任山海关总兵。

刘肇基一直活在吴三桂阴影下,调到山海关去,也算另外开辟一处新的天地。

而且他为人稳重,防守山海要地,让君臣都非常放心。如比辽东地带,前有吴三桂,后有刘肇基,又有杨国柱在侧,蓟辽防线,可谓固若金汤。

定兴伯王朴,仍任大司镇总兵不变。

山西镇总兵李辅明殉国战死后续的接任人选,朝议纷纷。

后廷推时,经崇祯帝提名,以神机五营左营副将署都督金事加一级周遇吉正推,神机六营右营副将署都督金事唐玉,蓟镇建冷中协营副总兵都督金事罗俊杰等陪推恭候。

最后周遇吉胜出,比历史上,提早了几年担任山西镇总兵官。

或许这其中,还有制衡之意,宣大三镇,王斗力量越来越强,有周遇吉这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京营将官在,也略可抗衡一二。

至于符应崇,因为辽东大战的功劳,崇祯帝对他抱以极大厚望,迅速提拔为前营总兵,缴获的汉八旗四轮磨盘大炮,很多将安置在他的营中,一时成为神机营,还有京中的风云人物。

靖南伯曹变蛟,宁南伯王廷臣,终于确定下来,很快将南下征剿闯贼,曹贼等他们还是作为前期人马,后续的,定西伯唐通,也将视战情南下。

本来宣府镇有王斗在,大司镇总兵王朴也大可抽调南下,更增剿胜算,只是王朴与王斗走得太近,被一些文人蔑称为王氏门下一狗腿,悲剧地与王斗一样被冷藏了。

相对之下曹变蛟与王廷臣,虽然也与王斗走得近,却有自己的主见,唐通更是首尾两端。

南安伯洪承畴,暂时留在京中荣养辽东之事暂由巡抚邱民仰代管。

或许在朝野及君臣心中,洪承畴是剿灭流贼的最佳督师人选只是他的身体目前不许可。

当然其实还有一个更佳的人选,便是永宁侯王斗,不过不约而司的,众人都将王斗忘了。

他早就功高难封,再灭流寇,让朝廷如何封赏?这还是其一那王斗如此跋扈,功劳再立下去,不敢想象以后怎么样,还是让他老人家歇歇吧…”

熙熙攘攘的朝阳门大街上韩铠徽与甲中几个兄弟行走着,京中议事这段时间经朝廷同意,王斗也给靖边军各营轮流放假,让他们进京参观。

天子脚下,首善妇电,自然众人兴致勃勃,事前各营军官都有严明军纪,各营将士,不得在京中闹事,当然,有谁敢无礼挑衅的,打了再说,有大将军为他们撑腰。

进入京师,按要求,他们只能佩带腰刀,长枪与鸟铳等重兵器,是不许带入的,而且还要受十二卫舍人,与五城兵马司巡逻弓兵的限制,毕竟身为边军,天子首肯他们入京散心,已经很不错,不可再过份要求。

走在大街上,果然繁华不用说,不过触目间,又到处是极端的贫穷与富贵对立,衣衫褴楼的乞丐,卖儿卖女的破产百姓,到处都是,街道还非常肮脏,与一些昂然而过,衣饰华贵的红男绿女,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京师百姓,有个特点,便是非常的热情,喜好围观,韩铠徽等所到之处,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比大熊猫还受欢迎,不时听到啧啧的声音响起。

靖边军的仪容装扮不用说,个个衣甲鲜明,腰杆笔挺,气宇轩昂。

看这些英武非常的战士经过,很多见多识广的京师百姓,都是啧啧称奇,言边军他们见多了,个个不是丘八就是兵痞,或者萎萎缩缩,让人见之生厌,如这种有上古君子之风的武士,真是少见。

让他们吃惊的,还有这些靖边军的富庶,个个腰包鼓鼓,买货买物,豪爽非常,看得他们暗自打听,东路真的如此之富,在那参军,真的如此优越?

确实,对于银子,王斗现在是不缺的,而每次战斗完毕,就算每个小兵,都可分到大批封赏,要粮票还是要银子,随各人随意,只是现在军中,更流行接受功勋,让财政司的银子粮票,分发军功时,使用更少。

由于要入京参观,王斗已经许可,每兵都可以预支他们的赏赐,回到东路后扣除。

作为凡人来说,功成名遂,还不是为了在人前炫耀一番,又京中不能用粮票,所以每个士兵,都支一笔银子,入京卖弄。

如此他们给外人的印象,便是英武与富庶,让京师人等感叹,这样的军队,哪能不百战百胜?打仗利害,花钱爽快,彬彬有礼,外形英挺,真让人羡慕。

也印证陈新甲说的一句话:“贵极则骄,富极必勇。”

韩铠徽人长得帅气,造众人围观同时,更有源源不断的少女与少妇们媚眼抛来,连身旁刘烈、武定国几人,也顺带收到若干个。

一场大战,让韩铠徽成熟许多,此情此景,让他想起当初到达京郊的情景,只是取笑自己的陈庞等人己然不在,这一刻,他心中不知是悲是喜。

恍如梦境中,韩铠徽与战友转过一个街角,忽然他脚步一顿,呆呆立在当中。

迎面过来三个少女,看得出两个是丫鬟,为首一女,妩媚俏丽,不正是那日看到那少女?

而这时,对面那少女也看到韩铠徽,她眼眸一亮,眼中泛起惊喜之色,随后又双颊绯红,扇面一遮,掩住半面,如水的双眸看着韩铠徽,从他身旁婀娜多姿的经过,走了不远,又顿住脚步,回眸一笑。

韩铠徽心中浮起销魂的感觉,看她们走远,随后那少女说些什么,她身旁一个丫鬟应了一声,又蹦蹦跳跳过来。

她红着脸,将一方绸巾塞到韩铠徽手中,大胆说道:“檀郎,这是我家小姐给你的川你要尽快来求亲,”.若小姐,川.奴家与妹妹二人,也是陪嫁的。”

她再脸一红,如活泼的小兔般而去。

韩铠徽展开绸巾,上面绣着一首词的一句,字体娟秀,颇有几分灵气,却是李之仪的《卜算子》。

“日日思君不见君…….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绸上还有一个什么标记,似乎是什么府上的。

韩铠徽的家族出身其实不错,中等人等,生活富足自由,父母健在,家有三个姐姐,从小宠他,所以小从饱读兵书,习练武艺,学文识字,这词上的意思他当然明白。

少年方知情滋味,一时间,不由痴了。

身旁的刘烈嘟噜道:“一来就是三个没天理啊。”

武定国虽然整天阴着脸,却比较细心,看出韩铠徽心思,又看身旁仍围着不少闲汉闲妇,津津有味地观看,窃窃私语,他问道:“有谁知道,方才那小娘子,是哪家府上的?”

一个闲汉道:“小人知道,那小娘子是新任京营总兵,符应崇符将军家的侄女。”

武定国抛过去一锭银子,足有一两,说道:“赏你的。”

那闲汉大喜,高叫道:“谢军爷赏。”

十一月十五日,京师事了,王斗等人,皆要率军离开京师。

因要回宣府镇与王斗交接公事,还要让新军战士回家收拾告别,所以杨国柱也将与王斗同行。()

第397章 致胜秘诀第759章 陌生第209章 分兵第328章 盛京谋议(上)第802章 内应第507章 排队枪毙(上)第239章 王朴离去、南下真定第733章 改变第768章 各方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672章 微服私访(下)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420章 采购第796章 起兵第370章 闯兵围城第219章 杀他个落花流水第348章 军临中州(下)第752章 忧虑第201章 游击将军第119章 阿巴泰第584章 铁厂第587章 农场主第99章 不屈第12章 夸功游街第505章 畅快淋漓去战斗第780章 转机第389章 溃逃第581章 银圆第619章 野心第477章 锦州危第464章 勇气第765章 国征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临城下第243章 巨鹿第562章 雌雄第181章 借钱第182章 巡抚陈新甲第548章 惊讶、内贼第579章 裹胁第249章 看谁狠!第244章 防线第262章 决定离去第805章 三方第498章 隔河炮战(下1)第197章 什么叫羞耻第214章 众将惊异第793章 惊叹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儿第8章 谁敢同行?第195章 飞蛾扑火第269章 下一个目标第34章 首战之威第722章 打粮第616章 糜烂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441章 前沿第504章 鹿死谁手第739章 对策第498章 隔河炮战(中)第317章 未来之对手第348章 军临中州(上)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中)第214章 众将惊异第824章 完了第742章 过沟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711章 是时候了第549章 处置第460章 威力!第582章 户部应对(下)第327章 灭之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341章 如潮而来(上)第705章 见习研究员第733章 改变第82章 开矿费用第110章 义无反顾第75章 新编第581章 银圆第799章 挡儿岭第730章 倾泻第312章 布局(上)第458章 安排第456章 凹阵应锐阵(下)第719章 潼关第598章 朱仙镇之酝酿第801章 尽出第226章 全军奉以为式第696章 流贼内乱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25章 比赛第369章 福王第46章 定装火药第511章 难支第766章 议南迁第599章 调虎离山(上)第684章 潜伏任务(中)第21章 地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