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岂曰无衣

看着前方战事,闯营的刘宗敏、郝摇旗、袁宗第、李过等人都是脸色难看,革、左五营诸人一样心中打鼓,悍勇如革里眼,也不敢说自己率军冲阵,就能冲破明军的战阵。

更别说,革、左各营马兵的战力,还不能与闯营相比,至少闯营打过一些硬仗,革、左五营就算马兵,也通常以流窜为主,放在后世,就是典型的盲流集中营。

前方明军齐射时的猛烈火力,就算远在这处,贺一龙等观之也皆有心惊肉跳的感觉,好在此次半渡而击是闯营兵马,若是自家人马,恐怕下场更加不妙。

刘宗敏算是闯营中资历最老,打仗最为勇猛的将领,人称总哨刘爷,此时却须发戟张,豹眼圆睁,脸上还青一阵,白一阵。

他喃喃说道:“为什么,朝廷新军如此之勇?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为什么还要打下去,他们为何如此坚韧?”

刘宗敏不明白,也摸不着头脑,敌寡我众,粮草不足,一路还被攻击骚扰,换成别的明军,早就溃散了,为何曹变蛟麾下,还有如此勇力?如此意志?

此次半渡而击,也算是流营各人精心谋划,毕竟相对以前小河,这条河水,相对不容易渡过。

己方仗着马速迅捷,各处汇集人马,先期一步到达阵地,还在对方刚一渡河,就立时攻击,结果对方过河后,临战布阵竟如此之快。还瞬间凶猛的火力,就击溃了己方半渡而击的人马。

看着溃败回来的人马,刘宗敏非常的想不通,就算还准备了若干股后续兵马,但看前方狼狈不堪的马兵们,这个打算已然流产,继续上去,只是添油战术,一股股被明军击溃。

李过则脸色复杂,此时他在流营中。“一只虎”威名已经传得很开。特别在他越发成熟的情况下。

他眺望河岸那方,喃喃说道:“这便是新军的战力吧,现在朝廷很多将帅,都仿效王贼的舜乡军编练……现在是靖边军了。毕竟与寻常明军不同啊。”

袁宗第也说道:“戚帅的兵书上曾有说……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便是眼前这种吧,堂堂之阵。确实与乌合之众不同!”

看着立住阵脚,还有后方源源不断过河的明军,众贼眉头皱起,人人皆感棘手。

旧日他们对上明军,在崇祯十三年后,基本上打得很轻松。

那些根本谈不上军队,吃空饷,喝兵血,数量不足,后勤不济,战力薄弱,弊端重重。

好不容易到了阵地,列的阵乱七八糟不说,还往往在一里外就惊恐不安,远远放铳放炮,等骑士马兵冲到近前,总共也没打死几个人马,当然一冲就散。

就算对上战力强些的明军,如猛如虎,孙应元等人,就算不用饥民耗死他们,数万马兵围上,也不可能打得这么艰难,义军战力的快速提高,与初时动辄数万数十万人,却经常被数千明军击溃的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此时对上军阵严整,令行禁止的新军,可谓头疼无比,连拖延脚步都办不到。

郝摇旗非常不忿,他最喜欢的,便是亲自领军冲阵,手举大旗鼓舞将士冲锋,这种敢打敢拼的作风,也让他取得很多次成功,郝摇旗自己也常引以为傲。

在他看来,朝廷新军阵地也没什么冲不开的,关键是要敢打敢拼,不怕死。

他狠狠道:“我义军数万骑,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过河?他们现在才一营人马……”

“刘爷,贺老掌家,不若我们再冲一冲,集中几波的人马,一波冲不开,就多冲几波,总能将他们赶下河去,好过在这里窝囊干看!……驴球子,某愿意作为前锋,亲自领军!”

革、左五营中,革里眼贺一龙有些意动,老回回马守应干笑,乱世王蔺养成劝道:“大勇兄弟,不要轻举妄动,免得平白折损自家兄弟,各营的兵马都跟随咱们多年,这折了,可就不好找了。”

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也道需要谨慎,他们作为各营的掌盘子,老掌家,得为手下兄弟着想,况且,新军战阵犀利,火力强悍是明摆着的事,强攻是没有益处的。

此时农民军各股各营,各头目之间称呼并不一样,有的称掌盘子,下设总管、掌家或管队,有的分成若干哨,设大领哨、领哨、大哨头和哨总等职,还有称呼老管队的,下分小管队与管队。

很大部分营头,头目则称老掌家,下分大掌家与小掌家,革、左五营便是如此。

他们说要谨慎,郝摇旗也没办法,此时各营相对独立,各头目间相互并不节制,也无领导关系,革、左五营虽以闯营为尊,但并不是说,闯营各人,就可以命令革、左诸人了。

各营时分时合,各自为战,就是联合,相互关系也非常松散,有事皆以协商为主,眼下战场有骑四万多,革、左五营占了好大部分,革、左五营各人不同意,郝摇旗就干瞪眼。

闯营各将中,也没多少人赞同郝摇旗的意见,毕竟新军战力明摆着,还是这种威力强劲的火铳战阵。

当年之舜乡军,就是以这种铳炮战阵起家,新军编练后,学得最成功的,便是这种阵列,最易集中东路火器的威力,义军先期也攻打过数次,每次都翦羽而归,各人恐惧心头。

刘宗敏只皱眉看着明军那边,因商洛山之事,他对郝摇旗其实颇有心结,就算郝摇旗极力证明自己对闯营的忠诚。也很难改变其心中印象。

郝摇旗的话,刘宗敏并不怎么理会,他眺望河边,明军一营人马击溃己方人马后,列成八列在岸边严守,那种气势,让他暗暗心悸,很显然的,就算采纳郝摇旗的意见,己方也讨不了好去。

他说道:“让官兵过河吧。这种火器之阵。若攻,只白白折损自家兄弟,不过他们毕竟还要行军,过会肯定会再列那种疏阵。到时便按先前方略。集中三万骑猛攻!”

事实证明对上新军大方阵。还有火铳战阵己方讨不了好,不过曹变蛟的疏阵,刘宗敏等人并没有见识过威力。不试探下,岂能甘心?

他们数万人马,若连拖延官兵行军脚步都做不到,到时又如何面对闯王?

Www★ⓣⓣⓚⓐⓝ★C O

刘宗敏之言,得到革、左五营大力支持,众人决定,还是按先前协议,待官兵展开疏阵后,集中兵力,分几个波次的猛烈进攻,务必拖住官兵脚步,等待到己方主力的到达。

众人的决定让郝摇旗恼怒,他暗暗心想:“硬仗不敢打,又怎么拦住小曹?疏阵,就那么好打?”

……

孙副将率领新军在对岸立住阵脚,曹变蛟抓住机会,立时下令剩余的玉田镇新军过河。

同时中军也快速修复那座毁坏的木桥,将军中架梁马携带的简易梯子搭在两头,再砍伐下一些树木,还有一些木板铺上,甚至军中某些拒马也拆下派上用场,如此小心一些,通行军中辎重骡马不是问题。

源源不断的大军过河而去,将对岸阵地控制得更加稳固,曹变蛟率领余下的骑兵在后押阵,同时在大军渡河后,负责回收那些梯子木板,以备下次使用。

军中伤兵也与辎重从桥上通过,他们相扶搀扶,蹒跚而行,便是见惯生死,看到这些伤兵,曹变蛟也不免黯然。

当初二镇南下,共有步骑一万多,除了初时逃离的,眼下更已经死伤不少。

受伤的还好,或许还有机会回到家乡,那些阵亡的,一些尸体都找不到,能找到的,也无力运尸回家,只得就地掩埋,将衣冠遗物收罗,回去建个衣冠冢。

“都是忠勇将士,不能让他们曝尸荒野,如有可能,日后还须将将士尸骨寻回,享受香火供奉。”

曹变蛟内心暗暗想着。

此时入土为安观念严重,便是敌方,若能收敛对方尸骨,不论何人,也要赞一声仁义之师。

恶毒的举止,便是挫骨扬灰,恶毒的诅咒,就是咒骂对方尸骨无存。

曹变蛟曾听说,永宁侯王斗,到现在,已经将在外阵亡士兵的尸骨尽数寻回,埋在舜乡堡的釜山之上,山下便是褒忠祠,每日祭拜之人如云,将士英灵日日享受香火祭祀,这也是靖边军强悍战力的保证之一。

自己做得还不够多啊。

曹变蛟感慨,越是学习,他越发感觉自己不足。

而且,他发现新军补充并不容易,也不知道王斗是怎么兵力越打越多的。

同时兵力越打越多的还有闯贼,每次被官兵剿得只剩数骑逃跑,结果席卷回来声势更加浩大,动不动就是贼众几十万,上百万,大明这是怎么了?

风小了一阵,逐渐又大了起来,曹变蛟策马立在一颗枯树旁,枯叶从四面八方摇落而下,然后被风吹得到处飞舞。

看这些枯叶在风中猎猎作响,曹变蛟突然心中一动,觉得自己便若这些枯叶,飘摇、无定,不知要战斗到什么时候,自己与这只军队命运又会如何。

四周冷肃荒凉,曹变蛟忽然有一种孤单凄凉的感觉,但他心中立时一个声音涌现,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不会放弃!

他策动骏马,冲入河水,进入对岸阵地,他的亲卫及旗手,高举曹字帅旗,紧紧跟随。

“万胜!”

“万胜!”

曹变蛟的大旗到达对岸,引起士兵们如潮的欢呼,庆贺又一个胜利,同时向引领他们胜利的人致意,曹变蛟举起自己的马槊,回应士兵们致敬,他大喝道:“大明万岁!”

士兵们更热烈的响应,他们欢呼着,将密林般的枪铳旌旗层层举起。

激情的军歌汇成海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歌声中,遵化镇孙副将大声向曹变蛟禀报,渡河之战,杀死杀伤数百流贼人马,死伤马匹留作军粮,孙副将询问,一些受伤未死贼军怎么处理。

曹变蛟看着这方阵地,横七竖八都是死伤的流贼马兵,一些中弹的人被铅弹打中,痛苦的躺在地上呻吟,一些人更一直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

曹变蛟神情一冷:“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尽数杀了!”

很快阵地上或低低的呻吟,或撕心裂肺的叫声都不见了,在仍然激昂的歌声中,曹变蛟下令变阵,以凹凸阵行军。

他冷眼看去,前方数里,密集的贼骑已然云集,除了周边小股游骑,怕围困自己的数万马贼尽数汇集在那,等会怕有一场大战,然自己何惧之有?

军歌中,军阵再次前行,数十小方阵连接成的战线,就像海浪,向前方连绵不绝涌去。

此战,由杨少凡领新军营在前,孙副将在后,除了中间的骑兵与辎重,还有塘马不断奔腾在各小阵之间,凹凸阵给了局部灵活权力,但旗号也传递不了很多复杂的战情,曹变蛟下令用塘马传令。

众军行进,他们脚步有力,整齐,伴随鼓乐声音。

新军鼓乐,鼓点重重,激昂鋩锣随之,间中筚篥(管乐一种,兼笛箫之利)悠扬轻快,使人行军有热血澎湃之感,而且富有节奏,让人走得更有力气。

这是跟靖边军学的,明军中的阵列,很多都是战鼓敲一下,阵列行走十步,靖边军与各镇新军则是脚步不停。

整齐的阵列脚步,充满力量,也让士兵们觉得身旁都是袍泽兄弟,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有依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双方不断接近,接近。

流营这边,看着前方不断逼来的明军军阵,众人神情各异。

刘宗敏以手遮额,挡住午后的阳光,他看向那个已经有些熟悉的战阵,他们兵器的反光,恍若晃动的波鳞光芒,他们的阵型,坚定,严整,确实是劲敌。

还有那奇怪的疏阵。

先前骚扰,虽有小股进入试探,然不能查出这种阵形的特点,眼下就要大举攻击,又会如何?

然,没得选择了。

环顾左右,尽是密密层层的马兵骑士,各类旗号望不到尽头。

流营各人互视一眼,都是点头。

刘宗敏猛然拔出自己兵器,厉声喝道:“此战,有进无退,前者返顾,后者杀之……”

第599章 调虎离山(下)第555章 挡路者死!第178章 卢象升视察(上)第176章 废物第576章 自刎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82章 开矿费用第280章 破营第618章 方向第578章 可怜吾国吾民第689章 贼乱潜流第234章 敌方的重视第347章 桃源、出发(上)第499章 杨兴岭第129章 不战而逃第389章 溃逃第67章 扮象第65章 争夺第276章 求援第724章 对比第4章 童养媳第812章 恐惧第34章 首战之威第720章 二沟第795章 力量第590章 希望(上)第475章 塞外第493章 逼向女儿河(下)第419章 铳剑第253章 侧射第574章 送别、新行业第770章 兵临第646章 奖赏第181章 借钱第108章 小堡第808章 拉开第780章 转机第541章 除奸队(下)第369章 福王第803章 到齐第46章 定装火药第112章 野战(下)第409章 子女、粮票第209章 分兵第29章 分解第509章 右臂第203章 搏战第638章 尸堆第788章 全民第716章 战争乌云第730章 倾泻第750章 联军第196章 不患贫而患不安第121章 转移第661章 秦王破阵舞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461章 再冲上去第228章 胜利会师第638章 尸堆第28章 列队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697章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第191章 纪小娘子逃婚第537章 新军之议第748章 鼠疫第62章 用事实说话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中)第467章 身死第259章 最后一战第77章 双喜临门第817章 光复第672章 微服私访(上)第408章 归家第392章 名动天下第292章 合兵出战第232章 有王斗在身旁才安心第284章 向京师报捷第166章 收获、完善班子第94章 纪小娘子第759章 陌生第431章 神火飞鸦第81章 我的理想第493章 逼向女儿河(中)第498章 隔河炮战(中)第51章 邓一脚第451章 攻入第54章 禁私斗、婚期第139章 州城同僚与百姓第690章 大开发序幕第233章 很刺激,很阳刚,很男人第413章 新营制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106章 斩获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66章 如杀一狗尔!第41章 春耕第655章 征虏大将军第795章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