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

崇祯十五年九月初九日,大青山之上。

从归化城北进约四、五十里,有一段秦汉时期修筑的白道岭长城,长城经风沙千百年的侵蚀,烽燧已变成尖尖或馒头形状,又有传言说,这段长城,极有可能是赵武灵王时期修建的。

沿着这前后或秦始皇长城,或汉时长城,或金国女真人时留下的各类遗址烽燧,再往大青山北麓而去,便是什尔登口秦汉长城,此为南北必经之路,控制山前土默川与山后草原之交通要道。

此处两山对峙,地势险要,历代汉军控制大青山后,都有在此建筑城堡,驻守戍卒,然与历代长城一样,这些城堡最后都荒废了,只余一片废墟,几截断垣。

正是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是踏秋出游,登高远眺的好时候,但在塞北已颇有寒意,山道残留一些积雪,忽然蹄声杂沓,有十数骑亡命奔来,这些骑士个个蒙古人打扮,一些人还不断弯弓搭箭,往后方射去。

在他们后方紧追不舍的,是百余个明军打扮的人,不过他们当中也有一些草原牧民装扮之人,手上只持着踏张硬弩,不断往前方射去,这踏张硬弩有点类似宋时的神臂弓,虽然上弦不易,但弓力强劲,就见前方的蒙骑,不断有人被射下马来。

追赶的明军中,还有一些举着苏鲁锭的蒙骑战士,这些人骑术更为娴熟,眼见前方蒙古哨骑就要奔出什尔登口。一些人忽然跳上旁边的空马,转眼间更换了马匹,然后他们催动速度,斜斜奔上两边的山坡,就那样超过了前方奔跑的蒙骑。

瞬间弓弦的响动声不绝,奔上两坡的明军蒙骑一阵连珠般的箭雨,射得道上的蒙古哨骑一阵人仰马翻,然后后面的明军赶上,一阵刀砍箭射,十数骑亡命蒙骑无一幸免。个个死在这里。

一个矮壮的明军蒙古兵跳下马来。一下抽出自己的弯刀,不顾眼前一蒙骑还在挣扎,就那样砍下他的脑袋,血淋淋挂在腰间。

“塔布囊。你又立功了。”

一明军蒙骑从后方追上来。欢喜大叫。

这人仰起两块高原红的脸。说道:“嘎勒德,是的,我们成为夷籍已经没问题。但这还不够,我要功勋,将来兑换个大庄园,做大老爷,让阿瓦、额吉都住进去!我还要兑换一个小庄园,送给阿督做嫁妆,虽然我已经砍了几个土默特蛮子的脑袋,但还不够,我要更多的军功,更多的蛮子脑袋!”

嘎勒德叫道:“不用担心乌伦珠日格,我已经有了功勋,来日兑换小庄园没问题,她嫁给我,定能享受少奶奶的富足生活……”

两个蒙古兵欢天喜地的交流,随军日久,靖边军中流行功勋值他们已经耳熟能详。

只是听起,就觉这功勋真是好东西,可以兑换钱粮,兑换武器,兑换马匹,兑换土地,甚至连成品的庄园都能兑换,不需要自己建设,一进去,就有稳定的收入,年利润率足以让人心安,实在是懒人必备利器。

当然,成品的庄园兑换,需要的功勋值更多,不过许多将士不耐烦自己经营,还是纷纷选择成品庄园,一兑换到手,就有稳定收入,比拿一大片荒地更好。

功勋这么好?新附营的蒙古兵们,不是内心没有疑惑,但见永宁侯嫡系个个都这么谈,自然心中疑惑取消,人就是这样,皆有从众羊从心理。

而且,这皆是实打实的赏赐,不象原本部落中,便是随军抢劫中原,有抢到一些好东西,但回到草原后,部落头人有的是办法让你继续一贫如洗,所以此次塞外征战,新附军们个个踊跃,打起仗来象不要命似的,塔布囊与嘎勒德就是其中代表。

听说二人已经引起营将曾就义的注意,有可能战后会作为先进代表,受到大将军王斗的接见。

与嘎勒德、塔布囊一样,一大波归化蒙古兵皆喜滋滋的抚摸着挂在腰间的脑袋,这波人中的忠义营明军们,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征讨塞外来,他们立的功劳,远远不如这些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

加入忠义营,原分守道南路参将熊廷瑞的亲将熊贤宾,就对着自己部下怒吼:“丢人哪,出来打鞑子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到现在,你们砍的脑袋,连新附营的一半都不到……你们出来时,各家大人都对你们抱以殷切期望,但想想现在,连一些归化鞑子兵都比不过,老熊我真是脸上无光,痛心彻肺啊……”

听着他的怒吼,身旁一些部下,也是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个个无语。

征塞作战后,作为支援青龙营的后续,在韩朝到归化城后,忠义营一部约千骑,也一样到了归化城池,但因为蒙骑特点,在战场上他们并不是主力,多作为两翼散兵,或是哨骑与搜索队,捕杀队出现。

这类的战事,他们往往比不过新附营蒙古人,就拿这次呼应尖哨营夜不收的小战来说,他们中参与的人,又一次落于下风,怎能让各人脸上有光?

看着部下黯然无语,身旁蒙古兵却个个洋洋得意,熊贤宾无奈摇头,只希望到时与鞑虏大部作战,部下能有好表现了。

好在这一仗也有收获,在夜不收紧急传来情报后,他与勒篾格等正在前方搜索的部下立时出击配合,他更亲自带了五十余骑家丁,总算将这些窥探的蒙骑尽数消灭,防止他们向小黄河那边的鞑子大部传去情报,也算是大功一件。

又仔细收拾一番,熊贤宾对一个部下道:“去。向上都尉传去塘报,我师尽灭鞑虏哨骑,大部行踪不泄!”

那部下高喝一声,立时拔马回去,他顺着山道奔行,穿过斑斓的浅草丘陵,穿过满是积雪的巍峨高岭,穿过萧瑟的枫林,一路遇到哨骑不断,在他们接应下。奔上了一处苍翠的峰顶。

他往下看去。山道上正骏马如潮,密密闪动的武器寒光,还有层层叠叠的日月浪涛旗与王字大旗,在有节奏的晃动。同时的。还有一股股新附营蒙骑跟在后面。

骑兵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密集的大明骑士。正飞快向大青山北麓赶去,密密枪林直指苍穹上空。

眺望这汉家骑伍,这部下心中热流涌动,他大喝一声,策马直冲下去。

“上都尉,王总镇,这便是前方战报!”

“嗯。”

韩朝回了个礼,淡淡道:“辛苦了,跟上队伍吧。”

“卑职遵命!”

那骑士大喝一声,跑回自己千总的队伍去了。

身旁的王朴,摸摸自己小胡子,冷哼一声:“鞑子想跑,那是决对跑不了的!”

他看着眼前的军伍,赞叹道:“壮哉,我汉军骑军,壮哉,我……我……我们定能将小黄河边上的鞑子一网打尽,扬我军威锐气,当然,保险起见,还是拖到永宁侯主力到达为好。”

身旁韩朝说道:“王帅所言极是。”

看着旁边密密经过的骑兵,他同样心潮澎湃,早在当日“戏子”等人传回情报后,他便决意出兵,途中更接到大将军的命令后,更是毫不停留,决意将北迁的鞑子,全部拖在沙漠的南边,不能让他们跑了一个。

听着马蹄踏在地面密鼓声的声音,他再喝了一声:“加速行进!”

……

小黄河边上。

这里位于大青山北麓外端,境内水草丰美,海子众多,一直到三不敕川之下,皆可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首眺望大青山,一片秀美的山川景色,从平坦的草地,到山上广袤的针叶林,森林一直延伸到山端的雪山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层层不同的迷人色彩。

“唉,就要失去这块美丽的明珠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当年匈奴人这样感慨,如今我土默特的部族,同样要如此失去家园么?”

前方密密的牛羊队伍中,望着部落各人悲痛的样子,古禄格猛然发出一声哀叹,身旁人,同样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古禄格、杭高等人,早回到部落潜藏地了,但几天过去,却没有走出几十里,牛羊车马众多,行止缓慢是一,毕竟人马可以跑得飞快,但牛羊便是用鞭子抽,也快不了多少,依依不舍,舍不得离开漠南,更是大部行动迟缓的重要原因。

古禄格哀叹时,杭高沉默不语,他比以前似乎老了许多,往日他与古禄格不对付,但见古禄格如此,也不免起了兔死狐悲之感,反过来安慰起古禄格:“走吧,不要伤心了,眼下我们是暂时离开,但世事难料,谁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又打回来了呢?”

古禄格看着他:“还可以回来?”

杭高神情阴冷:“草原上的事,谁又说得清楚?中原总是一盛一衰,盛时他们兵锋绵延草原之上,但衰时,唯有退守长城腹地,几千年来,不都这样子吗?”

他说道:“若中原一直强盛万事休提,但有一直强盛的中国吗?他们强时,我们避让便是,漠南不能待了,我们去漠北,漠北不能待了,我们往西游荡。部落往西边游牧个百年,再往东游牧个百年回来,中原往往已经衰落,又是我们草原勇士的天下,我们土默特会回来的,就算我们老了,看不到那一天,我们的子孙,也总有那日!”

古禄格叹气,就怕土默特部走了,后来崛起部族趁中原衰落,趁机将土地草原占了。

中原一盛一衰,草原还不同样如此?可有一直统治的部落?匈奴后有鲜卑,鲜卑后有柔然,柔然后有突厥,突厥后有契丹,然后女真人,他们蒙古人,谁又能一直做强盛的主人?

想想这一切,都怪满洲人让他们出兵,最后惹来王斗的报复,他恨恨道:“都怪该死的黄台吉,他死了不要紧,却连累了成吉思汗的子孙,我算看透这些家伙了……还有,济尔哈朗、杜度一直按兵不动,坐视我土默特存亡不顾,努尔哈赤的子孙,也一样无胆了吗?”

杭高看着他,无语地摇了摇头,早前自己要归附投降,是古禄格极力要与王斗为敌,现在却不管岳托是他外甥,对大清国破口大骂,将责任全部推到他们头上。

他说道:“也不能都怪大清,王斗主力汇集兴和所等处,若是前来支援,济尔哈朗他们将陷入重围,他们是客军,这千里迢迢的,有几骑能回到辽东?再且,他们也到沙漠边上接应了,定能将我部落安全接到漠北,或许,事后他们会在辽东划块地给我们……”

古禄格哼了一声,还是满心的怨恨不满:“接应……接应个屁啊!”

就在他满怀牢骚的时候,有哨骑滚滚而来,带来了让古禄格等人魂飞魄散的消息。

……

数日后,披头散发的古禄格满心不甘,对面以靖边军为首的联军又在列阵,虽然他们只有万骑,己方有青壮骑兵近二万,但所有头人个个面如土色,不敢列阵作战。

韩朝的羽骑兵太可怕了,三千多骑如一堵堵高墙压来,草原上的好汉,无人可当其锋芒。

而且,有王朴的正兵营骑兵,新附营蒙古兵护住两翼,羽骑兵所有短板也补上了,这又如何作战?

杭高心急如焚,这些天下来,他算看出韩朝的方略了,他并不打算现在消灭自己,但如鬣狗一样紧咬己方不放,同时哨骑密布,不断在四周游弋,截杀斥候,这是在等待大部队的到达啊,王斗就要到了!

必须马上抛弃所有部落,抛弃所有的牛羊,轻骑奔逃,古禄格再舍不得这些家当也必须放弃!

而且,在被韩朝追上后,有消息传来,济尔哈朗已经带着几千满洲精骑跑了,直接往辽东跑回去了。

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是来救援,而是来事后捡便宜的,甚至有趁火打劫的念头,在王斗崛起后,他们就放弃千里之外的土默特部了,黄台吉苦心经营的,从辽东蔓延到青海的半圆形对大明包围圈,已经被顺治帝多尔衮轻而易举放弃了。

还有,河套蒙古人也早跑了,再也不理自己人等的重金酬谢保证,还有喀尔喀三部的外藩蒙古人,也现出犹豫的神情,或许,他们也萌生了退意,想挥师引退。

看古禄格疯狂的样子,仍然舍不得部落人口,牛羊辎重,杭高咬咬牙,心想最后劝说一次,若古禄格还不走,自己将带土默特右翼旗自己走。

也就在这时,东方的地平线上,蹄声滚滚有若惊雷,黑压压的、层层叠叠的骑兵有若蝗虫奔涌,一片又一片的日月浪涛旗蔓延天边,王斗果然率主力到了。

杭高面若死灰,喃喃道:“完了!”

第781章 骗局第599章 调虎离山(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816章 铁线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740章 预备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472章 姜是老的辣第101章 来临第340章 观摩王斗练兵第61章 风雨第674章 群魔乱舞第422章 宣大总督第216章 多尔衮、阿巴泰第455章 救援第435章 宁远争议(中)第546章 沸腾不休第112章 野战(上)第235章 定州会战第405章 权力本能第356章 可怕的官兵第290章 进京第624章 攻寨第4章 童养媳第823章 骑海第590章 希望(上)第102章 炮击第312章 布局(下)第547章 血本无归(下)第312章 布局(下)第79章 示范第72章 贫穷第236章 光挨打不能还手第249章 看谁狠!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324章 降而复叛第580章 负恩第790章 监国第24章 建堡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500章 小凌河边(下)第438章 需死两万人!第444章 毒烟弹第493章 逼向女儿河(中)第250章 填壕第337章 圣意第582章 户部应对(上)第553章 血河(上)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482章 主力西进第16章 小小心思第555章 挡路者死!第653章 报纸第178章 卢象升视察(下)第627章 严峻第117章 新编制第317章 未来之对手第269章 下一个目标第815章 霰弹第366章 据河洛以争天下第684章 潜伏任务(中)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658章 构想第288章 秦军到来第444章 毒烟弹第346章 飞蝗、出征准备。第105章 射杀第34章 首战之威第802章 内应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756章 追谥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760章 驰檄第603章 大军出塞(上)第748章 鼠疫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527章 皇太极死了第384章 得知第413章 新营制第492章 攻下第824章 完了第133章 意外、吃惊第342章 所见、所闻第15章 还乡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690章 大开发序幕第7章 白甲第238章 献捷太庙、贺表如云第453章 溃败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309章 观闻第804章 六部分第506章 大决战(上)第254章 肉搏第276章 求援第45章 堡成第165章 畜场、剿匪大军回第35章 人为财死第236章 光挨打不能还手第566章 清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