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吏员开考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中,虽然天气寒冷,天上不时的会飘下一阵雪花,但整个镇城气氛却非常火热,因为都护府招募吏员,开考的时间快到了。

本地士人,童生秀才不用说,踊跃报名,因为宣府时报的大规模宣传,便是山西,陕西,河北的士子,甚至远在山东的士人,多有赶来应考者。

这年头谋一个饭碗不容易,谋一个官府的大饭碗,就更加难得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官本位的思想,在大明各百姓心头,还是根深蒂固。

以前吏员名声可能不好听,毕竟就算混一辈子,混到了令吏,也还是不入流,在正统的举人,进士面前,那是足足矮了一大截。

但是宣府镇这边情况与众不同,因为这边是以吏入官,便是这边部长级的高官,对外宣称还是吏员,宣镇的大学毕业生,一样是从吏员做起,这下子大家伙就心理平衡了。

而且大明外地,到令吏后,基本上就没有升迁的机会,然放在宣府镇……

很多专门研究这边的人惊喜的发现,这里的吏员升迁是没有顶点的,若说往日的令吏只相当于这边的科级,然后止步不动,这里却可以继续往上升。

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副部级、正部级步步爬上去,一条明确的升级路线展现眼前,甚至有可能爬到部级的高位。

在很多人看来。该处的部级,与大明的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又有什么不同?

目前这里还不讲学历与资历,又没有兵灾贼灾,属于大明最稳定的官府吏员,就更加难得了,所以随着消息的越传越开,越多的人赶来赶考,闰十一月时,已经足足有数千各地士子汇集宣府镇。

如此多的士子赶考。令大明各处震动。有人惊呼人才都被永宁侯收罗去了。

又有人酸溜溜的称此为吏政也,不入流的小道之地,但不管怎么说,士子们踊跃报名赶考。却是事实。

对前来赶考的士子。幕府上下非常重视。民政部专门拔款,包下了镇城内外多家客栈,还有安排很多酒楼饭馆。为赶考士子们提供免费吃住,每日三餐一荤两素,落考者还会发给路费。

这待遇真是不用说,永宁侯爷对士子太尊重了,让许多考生心头暖烘烘的。

经过打听,还有看报纸知道,都护府第一批招募吏员为五百名。

这数目很惊人,毕竟历朝录取进士,一次不过二、三百,还分为三甲,虽然录取吏员不能与进士相比,但这规模确实很惊人。

不过竟争也很激烈,几千人抢几百个名额,到时自己能中吗?

最后还有政审,也会刷下一批,很多人不免担忧。

而且到了宣府镇后,很多士子发现,此处确实为大明难得的桃源之地,自己心中向往的地方,考试的人这么多,到时多人落考不可避免,果真如此,还是不回去了,就留在宣府镇吧。

该处机会还是很多的,不说做帐房等俗业,便是进入小学任教,很多人相信,自己教教小学国文,算术,还是没问题的。

在宣府镇站隐脚跟后,到时再把家人接来。

与他们想法相同,这些士子王斗岂能放过?近期他在酝酿成立宣府镇的师范中学与大学,专门用来培养学校教师,这些士子培训后,基本上还是合格的,毕竟小学的内容还是不深。

……

吏员考试定在闰十一月二十二日,随着时间邻近,气氛越加火热,很多人也在千里迢迢最后关头赶到。

二十日这天上午,天气忽转和暖,不过昨日的残雪还是冻成坚冰,城巽隅最大的客栈,迎福客栈门口,进来了一家三口。

男的约在三十多岁,身材干瘦,颧骨高高突起,面颊深深低陷,穿了件洗得发白的青衫,背着破旧的包袱,他目光直愣愣的,满是熬得通红的血丝,口中只是喃喃道:“额要当官,额要当官,额要当官。”

他的浑家,还有七、八岁的女儿,与他一样干瘦,怯生生的一左一右,各扯住他的一处衣角。

店门口早有伙计等待,一看这一家三口进来,立时一个伙计笑着迎上来,对男子道:“这位士子是前来考试的吧?请将您的住宿号牌给我看看。”

男子连忙从袖中取出号牌,给了这个伙计,伙计仔细看着,镇城各个城门口,都有专门迎接士子的人员,如该男子这样拖家带口情况也不少,对这些人,有专门不同的号牌,将他们一家人安排在一起。

伙计看着,说道:“赵中举,山西布政司平阳府石楼人氏,有生员功名……”

他笑道:“请随我登记。”

……

“刘冬阳,二十八岁,生员,淮安府人氏?”

又一个伙计接待一家人,看看眼前这男子,竟是淮安府那边的人,跑到宣府镇来了。

看他中人普通之象,不过双耳却很圆润,这伙计的爷爷是算命先生,影响他也略通相术,依相书上说,这种人属先贱后贵之象,这刘冬阳说不定能考中吏员。

又看看他身旁,真是一大家人,父母双亲,还有一妻一子一女,还有他妹妹,也是乖巧的立在哥哥身旁。

刘冬阳长相普通,他的妹妹倒是貌美。

这么大家人,一间房安排不下去了,他笑道:“刘先生,请过来登记。”

……

“黄博文,三十三岁,南直隶东安人氏,童生……”

……

“李坦然,三十八岁。陕西布政司西安府白水人氏,令吏出身?”

伙计看着号牌,惊讶的说了一声:“这位士子曾是令吏?”

面前李坦然面容平和中露着坚毅,他施了一礼道:“正是。”

他脑中回荡自己出门时母亲的嘱托:“儿啊,我们这一族世世代代都是吏员,但一直做到典吏就到头了,你爹到死也是典吏。你最有出息,做到了令吏,不过还是不入流。为娘也听说书先生唱报了,在宣府镇吏员也可以升上去。从科级。处级,厅级,最后到部级。不言厅级,部级。便是处级。也若本地的知县大老爷。为娘希望你拿个处级回来,光宗耀祖,如此为娘就是去了。也可以安心见你爹了。”

想起娘亲的嘱托,苍老的面孔,李坦然心中浮起坚定,考得吏员只是第一步,他要突破他们李族不能跨越科级的宿命。

……

随着士子一个个到来,颇大的迎福客栈个个房间爆满,赶考的士子包住宿又包餐食,他们这方用餐之地,便是隔了一条街的聚仙阁大酒楼,凭着号牌吃饭。

赵中举等人运气好,才在房间中安顿不久,就到了午时开饭的时间。

最初客栈中还要伙计们领着他们到酒楼去,但现在店中多是老人,很多已经在镇城住了一段时间,对附近自然轻车熟路,赵中举等着跟着去便是。

到了聚仙阁大酒楼,就见几层的楼面,黑压压满是吃饭的士子,极为壮观,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让赵中举等人的上下喉结不断滚动。

他们见有空位,赶紧坐上,然后伙计端了饭食过来,一一摆好,颇有人拖家带口的,一样混了一份餐食。

各人皆是单独餐,一个木盘端着,上面摆着一荤两素三个菜,油汪汪的观之诱人,还有一大碗米饭,连赵中举的女儿也是如此,面前一大盘饭菜。

各桌旁边还有一桶桶的蛋花汤,随意他们吃喝。

可怜赵中举等人“穷酸”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常年不沾荤腥,眼见这香气扑鼻的饭菜哪还忍得住?惊讶之余,老人还好,新人就是狼吞虎咽的,就闻一片咀嚼吞咽声,斯文尽丧。

赵中举浑家大口大口吃着,她人虽干瘦,饭量不小,她含糊不清说道:“相公,便是没考中吏员,冲着这白吃白住,好吃好喝,额来宣府镇一趟也愿意啊。”

赵中举喝斥道:“闭嘴,食不语也,额不知吗?”。

见邻桌之人目光投来,他面上火辣辣的,暗声骂浑家:“丢人现眼,吃了赶紧给额回客栈去。”

他浑家哦了一声,此后不言语,只专心吃饭。

不小心几粒饭掉到地上,连忙又捡起来放入嘴中,又帮旁边的女儿擦嘴,然后喝了一碗蛋花汤赶紧又去装上一碗,又帮丈夫与女儿装汤,非常的繁忙。

旁边刘冬阳、黄博文等人听到赵中举浑家的话,谅解的笑了笑。确实,他娘子的话说出了各人的心声,“穷酸”久了,面对美食失态也属正常。

“筚儿,吃慢点……女儿家要注意体统……”

看着女儿与她娘亲一样,就是一个头埋在碗里,赵中举又喝斥一声,随后心头有些愧疚。

自己愧对她娘俩啊,多年不得中举,只在私塾中谋得一些束修,但微薄的收入,如何养家糊口?全靠娘子在家磨豆腐,还被外人嘲笑为豆腐西施,自己无难啊,希望这次能考中吏员。

他也打听了,这方吏就是官,官就是吏,不算辱没先祖家人。

他也自家人知自家事,这辈子中举是没希望了,可能考到死自己还是一秀才,好在宣府镇开辟了另一条路,给了自己机会。

众士子吃饱喝足,家属退散,酒楼伙计抬来几桶粗茶,作为他们饭后消食,黑压压的士子们端着茶碗,楼上楼下,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只关心这次吏考的题目。

赵中举等人当然也非常关心,凑到人堆旁,注意倾听。

一中年士人看着窗外楼下,街上熙熙攘攘,难得的繁华太平气象,真想留在这个地方啊,他叹了口气,大声说道:“不知宣府镇这次出什么题目,赵某想复习功课。都不知从何习起。”

他的话引起一番共鸣,不少人叹道:“是啊,学生等将经文全部带来了,然总觉心中无底,不知复习了,到时有用无用。”

宣府镇的吏员考试,前所未有,他们作为第一批开考的前辈,一切都是从空白开始,或许。只是为后人提供经验值罢了。

特别有些人有心作弊。都不知从何作起。

自古中华儿女多奇志,不言后世考场作弊种种,此时也不遑多让。

夹带小抄只是等闲手法,穿着麻布作弊坎肩。上书数万字。内有数十篇八股文。以老鼠胡须写就,也只是正常作弊方式一种,并非巅峰手段。

“宣府镇这地方。讲的是通用实用之材,不需之乎者也的酸儒,况乎吏员嘛,重要的也是能写会算……”

一带着大同口音的士人缓缓说话,慢条斯理的,立时吸引了一大帮人注意。

“……听闻镇内小学、中学等,亦多教明法、明字、明算三科。国朝科举,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夏侯阳》、《周髀》等著,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进士科嘛……”

他摇摇头:“永宁侯处事往往别出心裁,此次吏员考试,怕不会有八股内容,苦读明经、进士二科者,怕是……”

他这话一出,堂内哀嚎一片:“完了完了,大明律学生早已忘光了。”

“不得了,余得赶紧回去,将《九章算术》拿出来翻翻……”

“不是吧兄台,九章算术多为基本算法,这个你也能忘了?”

刘冬阳握下拳头,若吏员考以算术为主,自己何惧之用?

黄博文呼吸也变为粗重,他虽然读了很多年书,连秀才也没考中,但论起算术,他还是不怕的,只是律法……

赵中举眉头皱起,坐立不安的极为难受,不行,等会回去,就翻翻那些算术书,只是,此次来自己只带经文,一本算术书也未携带,这可如何是好?

那士子道:“各位兄台也观报纸了,此次吏员考核,许可考生携带算盘,算筹。理所当然的,此次吏考算术占了很大比重,可能有些题目还很难……”

说得很多人更是打定主意,回去就翻算术书,律法书。

李坦然微笑坐着,曾为令吏,协助上官统计一县钱粮,区区算题,区区律令,想必自己多可以从容应下。

那大同士子更又投下一个重磅炸弹:“听闻此次永宁侯爷有亲自出题数道,特别言能解下他精心设计的一道算术题,便为数学界开宗立派的大宗师!立时享受研究员待遇,便是见了永宁侯爷,也只揖不跪!”

这瞬间堂内都轰动了,是什么题,解出后可被尊为大宗师?

他们议论纷纷,搜肠刮肚,寻思在哪本算术书出题,解了后可享受大宗师地位身份?

同时很多人沮丧,他们中有人一辈子在研究八股文,四书五经,视算术,律令为小道,说起破题、承题、起讲、入题等头头是道,但算学这些……

那大同士子看这些沮丧的人,也安慰道:“各位仁兄也不必过于忧急,余观宣府镇,还是有国文课的。比起余等苦习四书五经,课程还是低浅,他们毕业考也有……策论,更不限格式,无我八股文行文如此严谨……”

“诸位答惯了八股文,答那种不讲形式、可以自由发挥的策论,或许反而简单……”

他的话引起一片附合:“是啊是啊,八股文多难,先要破题,破题及格了,才要承题。承题及格了,再作起讲,最后起讲合格了,乃作全篇,由简而繁,阐发微言大义,这容易吗?”。

“不错,策论乃是下笔有万字,离题有千里,太不注重格式了,吾等从严谨中来,解此松散策论,那是小菜一碟。”

很多人七嘴八舌的说道,不过说实在,八股文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在场人等考试时,也只会按照题目字义敷衍成文。

各人创意,想象力早被扼杀殆尽,也习惯了八股文空洞僵化内容样式,突然改为策论,自己有没有能力解题,也是心中打鼓。

当然这个时候,必须为自己加油打气。

同时有人有疑问,考吏员罢了,会考策论吗?这只是招吏员,并是考进士。大明各处,吏员不是世代传家,便只需能写会算,家业清白便可入募。

往日吏员升迁困难,一辈子只是不入流,他们还不愿意考,宣府镇这边考吏员,会搞得象考进士一样?

听各人疑问,那大同士子沉吟道:“依大明各处,还有宣府镇情况来看,吏员的基本要求是能写会算,依学生猜测,介时可能会有些明经科内容,帖文默写,考究笔迹。会否又有进士科的经义策论?这个学生就不敢肯定了……”

宣府镇这边,处事每每出人意表,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国文课都有策论内容,还有帖文内容,相当明经科与进士科的集合。

而大明这边,明经科又算小道,录取分数低,招生规模大,生源质量差,有若后世的函授,有志气的读书人,都以进士为终身目标,而不愿意走捷径考明经科。

但宣府镇这边,总觉……怪……混合……而且他们的明经内容,又非一定是考试儒家经典,经问大义十条,真是搞不懂。

他最后道:“诸位回去后,还是翻翻历朝策论文章,保险一点,说不定便中了。”

……

不表赵中举等人回去后迫不及待,各显身手,去借来,买来律算诸方面书籍,便是多有精明商人上门推销各类算术书,律法书者,还有算盘也卖得很好。

赵中举更是悬梁刺股,仔细研究起往日被自己不屑一顾的算术等书来。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二十二日,饱受瞩目的宣府镇吏员考核开始。()

第460章 威力!第191章 纪小娘子逃婚第58章 吃惊第109章 围点打援第349章 若贼围洛阳,我该如何?第45章 堡成第435章 宁远争议(下)第544章 优势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607章 立寨第231章 友军凶猛第394章 行刑!第45章 堡成第131章 卫城第566章 清虏第597章 潜在威胁第39章 水车第506章 大决战(上)第742章 过沟第818章 碾压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儿第576章 自刎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下)第529章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第561章 分钱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552章 责问第721章 铜墙铁壁第486章 激斗(下)第538章 崇祯是好皇帝(下)第88章 缴获所得第347章 桃源、出发(上)第721章 铜墙铁壁第593章 朱仙镇之序幕第570章 任期、勋阶第150章 联姻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虑第359章 胆寒而去、到汝州第617章 重围第775章 涅槃第741章 暴雨第304章 主动进攻、火铳战法第495章 渡河第475章 塞外第732章 血沟第4章 童养媳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561章 分钱第808章 拉开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582章 户部应对(下)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527章 皇太极死了第291章 翁婿议事第322章 若犹怙恶不悛,杀无赦!第583章 议和之谋第783章 说服第290章 进京第571章 哗然第134章 众官云集第148章 免税第166章 收获、完善班子第654章 岂又不忠乎?第748章 鼠疫第603章 大军出塞(上)第562章 雌雄第195章 飞蛾扑火第315章 定局第557章 银冬瓜第53章 畜场械斗第42章 修墙第331章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第670章 钦差大臣第184章 崇祯皇帝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286章 向皇太极求援、杨嗣昌前来第46章 定装火药第281章 斩杀第231章 友军凶猛第97章 捉生第488章 致意第519章 等待第763章 恶之花第166章 收获、完善班子第34章 首战之威第400章 天使第486章 激斗(下)第12章 夸功游街第766章 议南迁第161章 鲁密铳,难第283章 尽杀第32章 出兵第225章 首级给陈督臣第484章 放肆!第15章 还乡第15章 还乡第519章 等待第177章 驱逐第612章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