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绝望

对追赃助饷带来的弊端隐忧,其实大顺国中也不是没有清醒之人,如四月初一日时,军师宋献策就借天象说事:“天象惨冽,日色无光,亟宜停刑。”

四月初七日,李自成过刘宗敏第,见庭院夹三百多人,哀号半绝,李自成道:“天象示警,宋军师言当省刑,宜酌放之。”

但自进京的那一刹那,李自成与部下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就如皇帝与大臣的利益一般并不一致,刘宗敏本人与李自成关系一样发生了转变。

李自成要刘宗敏放人,说:“尔等何不助孤作好皇帝?”

刘宗敏则不以为然,说:“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

还有普通士卒对大顺高层的心理一样发生了变化,如初进京时,李自成给老本,也就是老营米止数斛,马豆日数升,众颇怨之。认为未进京前,义军高层还大方豪气,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现在坐了江山了,却如此吝啬小气,心中不满怨恨。

而且老实说,不论过去的闯军还是现在的顺军,都不是一只纪律严明的军队,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组织。他们骨干是活不下去的边户,驿卒,草原马贼,然后裹胁大量流民筛选,淘汰出一队队老兵。

骨子里,他们还是流民,一个抢掠团伙的集合体。

他们提出的口号也是荒谬可笑,不当差,不纳粮,就基本摧毁了他们合法存在的一切基础。

就自己本身的生存都只能靠抢掠,又如何带给别人安定?

如果说战时,为了活命,为了打天下,闯顺军高层可以用严酷的军纪约束部下。但现在江山打下了,以前想象不到的花花世界陡然出现在眼前,身边还到处是毫无反抗之力的蝼蚁,原来的流民就迷失了。

而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自成本身是个不好酒色的人,现在也开始沉迷声色,终日饮酒。刘宗敏等高层更不用说,整日除了拷打追银,就是挟妓为乐。

牛金星等人整日在降官面前呼喝咆哮,尽情挥撒自己以前不得志的情绪,顺便收罗些财帛美女,给自己的轿子刷金粉。还有李过,袁宗第、刘希尧等人也是,个个占据豪华宅弟,身边几十个美女环绕为乐。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一切对中下层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刺激。

而且现在的顺军良莠不齐,构成复杂,除了几万内营,更多的是外营,还有数不胜数,至少几十万的投降明军。这些人不是流民,就是毫无忠义之辈,个个内心都潜藏着难以形容的恶欲。

追赃助饷等于将这个堤坝打开了,各人内心的疯狂、贪欲、非理性顿然倾泻而出。

不说高层自己忙着宣泄欲望,根本想不到去约束他们,就现在想约束,也已经不可能。

他们一样理由充足,振振有词:“皇帝让汝做,金银妇女不让我辈耶?”

甚至李自成想登位,一些将领竟说:“以响马拜响马,谁甘屈膝。”又云:“我辈血汗杀来天下,不是他的本事。”刘宗敏自己都对众官说:“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

所以在各兵将看来,军官可以抢,自己为什么不能抢?

你高官显贵可以抢明朝的勋贵官员,我一样可以抢明朝的富户百姓!

追赃助饷短短几天后,人性中潜藏的恶欲陡然被施放出来,事情急转直下,事态向可怕的方向蔓延过去。

最后,一切都失控了。

……

顺军初入城时,杨八姑一家好是担惊受怕了两天,不过二十日时,大顺方面的安民告示贴了出来,严明杀戮之禁。当天还有四个顺兵抢掠绸缎铺被剐。

杨八姑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去看了行刑,回来兴奋的道:“有好日子过了。”

她带了女儿念奴,与张守银放心大胆去逛街,在崇文门附近买了几身成衣,一家三口穿个新,又买了米面茶油等,甚至慷慨的买了一些肉食回来,所费不过一二个银圆。

她精打细算,打量余下的钱做点小买卖。

不过京师店铺昂贵,杨八姑打算与张守银摆个小摊,还在计划时,追赃助饷开始了,从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满街遍提士大夫。

对这些员官被拘系拷银,杨八姑与乡邻议论起来都有些兴灾乐祸,都说:“这些贪官污吏,就是该打。”

杨八姑还在街上高声道:“大顺天王就是英明,知道前朝的祸害是什么。”

她兴致勃勃的探听消息,只是有时遇到田掌柜,看他神情有些变化忧虑。

二十七日起,京师各坊开始十家一保,如有一家逃亡者,十家同斩。同时有顺官领着长班缉访官民藏蓄,每坊长班五十人,多是当地无赖子弟为乡导。

这天,就不断有乡绅被带走索银助饷,如周锵、刘余佑、梁以樟、米万钟、吴邦臣、沈自彰等人,个个家中巨富,长班蜂拥而来,恣意掠取,与籍没无异。

杨八姑仍然感觉痛快,对这些有钱的官商富绅,她素来看不过眼,看他们遭殃,心中就是爽快。

然不知为什么,她的内心开始有点恐慌。

二十八日,很多大顺军出现在街头,他们手携麻索,看路人有面容魁肥者,便疑有财,麻索立时套在颈上拉走,不给银就不放人。甚至有押至其家,任其拣择后释者。

这种算运气好的,若被拉到刘宗敏府上,那就完了。

杨八姑已经减少了出门上街,迫不得已时,也是低头而过,那些顺军对她不以为意,只有人对她的新衣裳看了几眼。

二十九日,顺军开始进入各街巷,遇有富户,甚至青衿白户者,立时进入索银。这日正午,杨八姑听到附近一家传来呼天抢地的声音,她认识那户人家,并不算有钱人啊,至多中小户人家罢了。

这天,坊中长班过来喝令民间有马骡铜器的,俱令输营。杨八姑家中有几套祖传的黄铜器皿,乐器圆镜,一代代传下来,已经不知传了多少辈。杨八姑心中不舍,然看乡邻都输铜了,她又不敢不输。

看着祖传的黄铜器皿被运走,家中连个镜子都没有,她心中一片茫然。

这日,有顺军马兵抱着美女大街奔驰而过,原来大顺天王将余下的宫女赏赐给将士,这些得到美女的人就喜气洋洋的炫耀。

三十日,顺军兵马充塞巷陌,各色号衣,各种口音都有,皆以搜马搜铜为名,挨家挨户搜查。然后他们所过之处,就是一片嚎哭之声,家家倾竭。

wWW◆тт kan◆C○

杨八姑已经将家中的米面钱粮藏个紧密,身上的新衣裳也换了,然心中的不安与惶恐,却一直充蔓心间。

这日正午,三人默默吃过饭,念奴正要去帮母亲洗碗,猛然大门一下被踹开,三人都惊叫一声,随后闭口哑言。就见五六个顺军闯了进来,个个黑色的号衣,意气昂扬,看着三人的目光有如看草芥蝼蚁。

杨八姑拉着张守银的手颤抖站起来,她女儿念奴也是忐忑不安的拉着母亲的衣袖。

当先的头目似乎颇为和气,他抱了抱拳,笑眯眯的道:“这位老爷,这位夫人,这位娘子,小人等营伍刚刚入京,大顺王却未发下粮饷,小人等只得向百姓曩助,希望贵乡梓老爷能借助些锅爨银粮。”

杨八姑颤抖着道:“回天兵老爷的话,小妇人实在是没银没粮了。”

看几个顺兵似乎不信,她忙拉着张守银与念奴跪了下去。

那头目微笑道:“没银?不对吧,我怎么听人说,前些时日你们全家还穿着新衣裳呢?”

他又笑眯眯的看向张守银:“这位老爷起来说话。”

张守银连忙站了起来,那头目打量他一阵,说道:“你以前当过兵?”

张守银恭敬道:“回天兵的话,小人以前却是班军。”

那头目和气的脸容猛然变得狰狞凶狠,他喝道:“你个明朝余孽,胆敢站着与老子说话?”

他突然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张守银的脸上,立时打得他口鼻冒血,踉跄摔倒在地,好半天爬不起来。

杨八姑惊叫道:“守银哥。”

她的心如被刀重重刺了一下,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她磕头道:“求求你们,放过小妇人一家吧。”

她女儿念奴也是一样跟着哭泣哀求。

那头目却不理会她们,只是咆哮道:“站直起来。”

张守银满脸满鼻的血,挣扎着用力站了起来。

那头目咆哮道:“站好了!”

他抡起粗壮的胳膊,又狠狠的一巴掌,重重抽在张守银的脸上,打得他再次踉跄,口鼻中的血流得更多。

那头目又咆哮道:“站直了!”

又重重一拳,打在张守银的腹上,张守银痛苦的弯着腰,鲜血从嘴中滴涌而出。

杨八姑痛苦的哭泣着,她道:“不要打了,小妇人给银便是。”

她从床下一处隐密之所找出四个银圆,还有一些碎银子,万分不舍的交到那头目手中。

那头目道:“哟,银圆,还是有钱人。”

他叹道:“说说你们三个,早给银不就完了,何必遭这罪呢?不见棺材不掉泪。”

他旁边一个顺兵道:“孙爷,看这户人家好似还有钱,要不再追追?”

那头目道:“罢了,兄弟们进京晚,现在营伍又越来越多,赶着点,咱们去下一家。”

他抛了抛手中的银圆,发出哗哗的声响,对杨八姑一家笑眯眯道:“多谢了。”

然后几人哈哈笑着转身而去。

杨八姑赶紧过去关好门,又搬去一张桌子顶上,然后见张守银痛苦坐着,她女儿念奴打来水,正为张守银擦拭嘴边的血痕,一边轻声问痛不痛。

杨八姑来到身边,呆若木鸡的坐着,她呆呆的道:“怎么会这样,天兵不是秋毫无犯么……对,定是下面的人胡作非为,大顺天王不会不管的……”

四月初一日,更多的恐怖消息传来,不但大顺兵丁遍布城池,他们斩门而入,所到之处无不搜括立尽,有若蝗喃集野,草木为空。而且他们开始籍没子女。

特别那些没有分到宫女的官兵怨气腾腾,他们等不到高层分配婆姨,自己来上门淫掠需求。最初他们还找娼妓小唱,现在渐次良家妇女。大顺也规定了,京师内未婚配的女子,一律强行配给大顺官兵为妻。

杨八姑已经听到消息,有良家女被拏之去,惨遭淫污行奸殒命后,有时顺军将官过,众兵恐被问责,竟将尸体往城外抛弃。

已经有一些人家被污后自缢身死,杨八姑也看到街上顺军马兵经过,有身前搂着一个,余马挟带二三个妇女者。

初二日,事情越演越烈,被污妇女者众,听闻降官妻妾都不能免,惟有殉难诸臣家眷,顺兵绝不敢犯。杨八姑已经将女儿念奴藏在后院中,她自己也能不出门决不出门。

这天,她又听到外面挨家挨户的踹门声,有乡邻在哭嚎:“天兵老爷,求求你们,这是家中最后一点口粮,没了就活不下去了……”

他们哭声中带着深沉的绝望,声声刺人心骨,还有人在凄厉嚎叫:“女儿……我的女儿啊,求求你们,不要带走我的女儿……”

杨八姑缩在张守银的怀里,她脸色惨白,身体不断颤抖,她喃喃道:“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有好日子过了么?”

猛然她家大门又被踹开,一伙顺军涌了进来,个个穿着红色号衣,领头一人身材魁梧,他在屋内扫了一眼,又扫了扫脸如死灰,呆若木鸡的杨八姑二人,淡淡道:“杨八姑?知道你家有女李念奴,年在十五,正好许配将士为妻,振奋军心,为国杀贼……你女儿呢?”

杨八姑二人起身,都是跪在地上不断磕头,杨八姑呜咽道:“小妇人没有女儿,一直与相公二人过。”

那领头顺军笑了笑,他身边的顺军也是轰然而笑,那领头顺军挥了挥手:“又是这一套,搜吧,这小家小院的,藏不到哪去。”

他们翻箱倒柜,到处搜查,杨八姑惶急的看着,不久后,她就听到自己女儿的挣扎哭叫,还有那些顺军的欢呼声。

然后,她就看到两个顺军拉着自己女儿,从后院中过来,杨八姑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她颤声道:“不要……”

她急急而行,又从一个隐密处掏出家中最后两个银圆,然后双手捧上,她号啕大哭,乞求道:“天兵老爷,这是家中最后的银钱了,全部都给你们,只求能放过我的女儿。”

那领头顺军接过她手中的银圆,说道:“哟,还有银圆,前面的兄弟不仔细啊。”

他慢条斯理的收好,然后一挥手:“带走!”

众顺军狂笑着,拉着杨八姑女儿就出门而去,念奴大哭着,她回头挣扎叫道:“娘亲……”

杨八姑嘶心裂肺的叫道:“不!”

她号啕着冲出门去,一把就抱住一个顺兵的腿,然后就那样被拖着走。

张守银凄厉咆哮道:“念奴。”

他同时冲出门去,要将自己的女儿救回,然后被那领头顺军劈面一拳打翻在地,然后又三四个人围着他拳打脚踢,打得他满地翻滚,最后大口鲜血呕出,在地上挣扎难动。

而余下的人仍然拉扯着念奴,狂笑着走。

杨八姑一路号啕大哭,她尖叫着,就那样被拖了近百步,满身满脸的血。

最后那些顺军玩腻了,一脚将她踹开,杨八姑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大哭远去。

杨八姑慢慢爬了起来,她神情癫狂,凄厉大笑,她朝周边大叫道:“天兵进城了,大伙都过好日子了。”

她更拍着手癫狂的唱起歌谣来:“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她拍着手过来,还在叫着:“义军所过,秋毫无犯,大顺天王曰:杀一人如杀吾父,淫一女如淫吾母……”

张守银挣扎爬起来,他满身满脸的鲜血灰尘,看杨八姑过来,他颤抖道:“八姑。”

杨八姑看着他,眼神陌生,她直愣愣的盯着他道:“你,你为什么不守城,你为什么放这些贼子进来?你枉负皇恩啊!”

她咆哮着去扯打张守银,张守银任她打着,他最后号啕大哭,慢慢跪在地上。

最后二人拥在一起痛哭,哭声凄厉,音如泣血。

……

远远老胡看着,他的内心一阵阵抽动,他猛然下定决心,不能让这一切在宣府镇重演。

进京后老胡的心思不是没有变化,他想着闯王,不,是顺王这么快就得了天下,他登基后定然会大加封赏,然后自己……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意想不到,最初追赃助饷时,老胡还有些兴灾乐祸。对那些勋贵官员,富户豪绅,他并没有好感,只是随后事情失控,最后波及到这些普通民众时,他内心有个声音隐隐道:“不应该这样。”

他内心有一种恐惧,若让这些蝗虫似的流贼进入宣府镇,眼前一切会不会在自己妻女身上重演?在宣府镇的乡梓父老身上重演?而他们是那样的善良,他们对自己是那样的真诚,自己怎么能让他们若眼前所见一样毁灭呢?

他久在贼营,也知道他们失控是早晚的事,却没想到来得这样快,这样的……

这根本不是新朝气象。

而现在京师到处是这样的场景,他根本管不过来,有时阻止乱军,他们甚至会拔刀相向。甚至他营中一样乱了,除了部分发展的情报人员,余者营兵一样的疯狂。

他沉默良久,看向身边一样沉默的孔三道:“孔爷。”

孔三知道他要说什么,他道:“快了。”

他看向不远处那对夫妻,他们仍拥在一起痛哭,不但二人,整个街坊乡梓都是号哭一片。

他们的哭声,充满最深沉的绝望。(。)

第363章 传奇第459章 打响第255章 唯有坚持第321章 东路各将第29章 分解第553章 血河(中)第425章 人选、佳话第120章 大敌第772章 到了第762章 无知第732章 血沟第472章 姜是老的辣第588章 紫荆关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812章 恐惧第51章 邓一脚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748章 鼠疫第506章 大决战(上)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上)第796章 起兵第822章 末日第166章 收获、完善班子第430章 京师第602章 这片土地第311章 雄主第244章 防线第720章 二沟第770章 兵临第568章 完善第32章 出兵第206章 昌平第85章 扬眉吐气第498章 隔河炮战(中)第88章 缴获所得第674章 群魔乱舞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吗第823章 骑海第178章 卢象升视察(下)第375章 有我舜乡军在,何人可以破城?第300章 击其奔散第362章 用炮轰,用骑冲第242章 王斗此人必除第797章 前锋第166章 收获、完善班子第341章 如潮而来(上)第691章 君子津第617章 重围第277章 所谓的骚扰只是一个笑话第408章 归家第465章 侧翼第403章 定让王斗好看第722章 打粮第591章 革、左五营第366章 据河洛以争天下第612章 胜利第426章 集结第785章 开关第826章 吾乡第615章 凄凉第485章 遇敌第689章 贼乱潜流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325章 进剿第724章 对比第538章 崇祯是好皇帝(下)第91章 火药没了第589章 所见第578章 可怜吾国吾民第29章 分解第188章 马水口守备、发财机会第61章 风雨第743章 南门第731章 挡住第371章 强攻、硬守(上)第394章 行刑!第553章 血河(下)第582章 户部应对(下)第536章 永宁侯(下)第250章 填壕第615章 凄凉第303章 若附可为王、激邀会战第697章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第124章 宁为玉碎第761章 眼熟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第518章 轰杀第498章 隔河炮战(中)第755章 坚定第5章 劈挂拳、梨花枪第577章 脏活第548章 惊讶、内贼第39章 水车第520章 长岭山绞肉机(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354章 初战流寇(上)第461章 再冲上去第208章 争粮第784章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