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龙凤庙

方以仁咳了两声,清清嗓子回答说:“我们同白头领提过这个问题了,只是暂时由于义军工匠不足,材料和工艺也不够完备,大家都认为短时间内还不能制作火铳和大炮。”

方以仁说到这里,又停了一会,他低眉观察着李来亨的脸色,见李来亨并未露出不快的样子来,才继续解释说:“火器的制作还比较困难,好在火药与弹丸的制造就要简单很多了。大炮用药,只需硝火一两、硫火一钱、杉炭一钱七分;火铳用药,也只需硝火一两、硫火一钱、炭七钱,班猫、班蝥一钱二分。”

“好,我们没有必要急于一时,现在山寨里的条件,也确实不便于大规模打造火器。”李来亨点点头,他听方以仁说得十分详细,感觉这人并没有太多藏私,对他观感多少好了一些。心里还想着今后几天,或许应该嘱咐庆叔,将方以仁的生活待遇提高几分。

“草木灰、杉炭在山寨里都很好配制,硝石、硫磺就困难很多了。我们也不能一直靠攻打其他山寨来缴获,还是需要获得一个稳定的来源渠道。”

李来亨心里其实已经有些主意了:这段时间以来,闯军合纵连横,拉拢一些山民自保的山寨,攻灭了许多豪强寨子,缴获了许多金银珠贝一类细软之物。这些东西对闯军没有太大的作用——闯军之中,以赏赐马匹为上赏,弓矢等武器为中赏,金银财宝仅仅只是下赏。他考虑或许应该利用一些行商商人的渠道,将这些财宝设法“销赃”出去,再换回闯军急需的一些紧俏物资。

唯一麻烦的是,闯军几乎都是陕西人,对河南的地情不是很熟悉,也缺乏行商渠道。李来亨夹袋里也没有这方面可用的人才,因此这个计划暂时只能先搁置着。只是这些具体的考量,他自然不会告诉给方以仁这等外人了。

“那就先这样吧,你做的很好,小虎队一向赏罚分明,你好好办火药的事情,我会去嘱咐庆叔,让他每天为你多准备些饭菜的。”

方以仁苦笑一声,恳求道:“小李头领,饭菜就无所谓了。只是自到山寨之中以后,我有很长时间没有读过书、写过字呢,这次为郝头领写讨猫檄,又把仅有的笔墨纸张都用完了。若是方便的话,还请小李头领可以赏我一些书本和纸墨。”

李来亨对方以仁的这个要求,不禁有些刮目相看。看来这人并非完全是一介狗头军师之流的匪类,他身陷山寨之中,还不望读书求学,倒算是有几分骨气。

李来亨想了想,便回答说:“这没问题,小虎队攻破一些山寨时,倒也缴获过书本。虽然不是你们读书人爱看的诗书,而是些评话小说,不过纸张还是可以给你先用一用的。只是我还有另一个要求。”

“要求?”方以仁大概没有想到李来亨还会突然提出新的要求,愣了一会儿后才拱手问道,“那就请小李头领赐教了。”

“是这样的。”李来亨将粮仓门板上的《讨猫檄》撕了下来,拿在手中说道,“小虎队的将士大多目不识丁,我看你的文章写得这样好,做一个西席教书先生,应当不成问题吧?你如果愿意的话,我自然会另外给你发给月俸,好教你能够有足够精力时间,教小虎队将士识字。”

“教士兵们识字读书?”

方以仁挑了挑眉毛,他本想说一般士兵目不识丁,头脑愚鲁,怎么可能学得来读书识字?何况方以仁觉得,士兵只需晓得冲杀格斗便可,学认字又有什么益处?最主要的,让底层士兵读书识字,他也多少觉得有一些有辱斯文了。

只是看着李来亨一脸认真的模样,方以仁这等人精自然不会将肚子里的腹诽说出来。他眼睛转了转,便满脸堆笑答道:“好好好,我在桐城老家时,也曾在义学私塾中教本家孩子读书过。还请小李头领放心,这桩事情我也会尽心尽力去办好的。”

李来亨安排好方以仁的事情后,便和张皮绠上山,小虎队在山顶上险峻的位置,另外营建了一个小寨,闯军老营的家眷妇女们,像高夫人、幼辞等人,就都在这里居住。

伏牛山一带山势特别雄伟,李来亨带着几个亲随靠左边弯了进去,就看到了老营的营盘。营盘位在山头的一处平地上,下临深谷,水声和松涛声响成一片。营盘后面靠着悬崖,崖上又有高峰插天。这儿地势高,可以清晰看见半山腰上的小虎寨地形险恶,旗帜很多。

从这里望下去,还能看到离小虎寨外几里处还有些营盘,那是李来亨安置饥民的地方。那些营盘没有寨墙,只见一座座简易的帐篷点缀在青山、白云和绿树中间。

自从李来亨加入闯营以来,竹溪县、军岭川、山阳县、夷陵城……战事一场连着一场,将士们都打累了,他一个新人更加是筋疲力尽,精神上也感到十分麻木。到河南以来,风景终于为之一变。他带着小虎队进入伏牛山山区以后,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就像是天外来客一般,对本地缺乏军事经验的豪强土寇,形成碾压一般的巨大优势。

而且河南腹地官军空虚,闯军的对手只是些各自为战的山寨。李来亨不过稍稍发挥一点分化拉拢的手腕,便让小虎队在伏牛山的南麓站稳了脚跟,并且还在依靠战士们强悍的战斗力,再迅速扩张着。

他看见这里的风景很好,心情也就格外的安闲清静。李来亨抬头看看天空中的日头,感觉离晌午还早,便将张皮绠等人在这儿休息一阵。他自己首先下马,把缰绳交给亲兵,背着手向山峰走去。

山谷间有一座破烂的古庙,庙前的荒草堆里有一通断碑。断碑上苍苔斑斓,文字剥蚀,朝代和年号看不清楚,只能勉强辨识到“龙凤”两字。

李来亨猜测这块断碑或许同元末红巾军所建立的龙凤大宋政权有关,他对张皮绠感叹道:“这块断碑大概是元末的风物,当年红巾军的太保刘福通纵横中州,几乎灭亡了蒙元,却惜败于李察罕之手。好在察罕在山东被田丰刺杀,这根蒙古朝廷的紫金梁崩塌,终于使得咱们汉人重新收取了自唐末以来,沦亡数百年之久的赤县天下。”

张皮绠不认识刘福通、也不认识什么李察罕,但他大概能够听出李来亨这话的意思,便挠挠脸颊,接话说道:“咱们不去学那个刘福通,绝不会败给官兵吧。而且官军也没有什么叫插汉子的怪人吧?”

“察罕被刺,是蒙元的大不幸,也是我们汉人的大幸。但我们绝不能指望,闯军自己能撞上这种大幸之事,相反我们要时刻准备好,应对说不定就突如其来的大不幸。”李来亨从察罕帖木儿被刺杀的事情,联想到后世历史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意外死亡、郑成功的英年早逝,不禁发出两声叹息。但他随即振奋,笑道:“哈哈哈,不说这些,咱们进庙里看看。”

庙门内左右两尊天王塑像毁损很重:色彩古暗,头上和身上带着几道雨漏痕。庙院中一片荒芜,两边房屋多已倾毁。一株秃顶古柏的干枝上筑着一个老鸹窠,上月有大蛇吃掉雏鸦,老鸹飞往别处,如今案是空的,有时有一两片羽毛从案中飘然落下。大雄宝殿中处处是尘土、蜘蛛网、鸟粪和破烂瓦片。殿顶有几处露着青天,神像也损坏很重。有些匾额抛在地上,木板裂开。

李来亨在大殿门外看了看,没有进去,顺着廊檐转往殿后。从大殿后再登上二十多级台阶,是一座观音堂,已经倒塌。旁有石洞,洞中深而曲折,十分幽暗;洞顶滴水,洞底丁冬,恍若琴声。李来亨料想洞中有泉,但不能看见。他抬起一块石头投了进去,不意吐噜一声惊起来十几只大蝙蝠,飞到洞口又一旋入内。

众人始而一惊,继而哄然大笑,离开洞口。

李来亨感叹道:“天下离乱,民不安业,神不安位。这个庙的景致很好,地方又很幽静,可惜兵燹天灾,百姓自顾不暇,没人修理,任它倒塌,连和尚也不见一个!”

他在空着的案前微微鞠了一躬,双手合十,对着已无神像佛像,空洞洞的神龛祈祷说:“我不信神,便不拜神像了。但我相信我来到这个世界,必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或许我正肩负着一种重大的使命和责任,我想为普天之下的万民,求得一种最大的安康和尊严。若天命即民命,我愿相信天命在我。”

张皮绠听不大懂李来亨所发的宏愿,但他看管队似乎在拜神许愿,便也学着李来亨的样子,在空洞洞的神龛前双手合十,祈拜道:“望天神保佑我们闯军和我们小李管队……若天神还有闲工夫的话,最好也再顺便保佑一下俺张皮绠。俺只求将来能安稳种几亩田,不受大官和老爷的欺压,赋税很轻,不用打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每天还能够吃个六分饱就最好了。”

李来亨听到张皮绠朴素而质朴的愿望后,心中一动,他想到这普天下的亿万兆民,所求的人生理想,不正是如此卑微吗?可崇祯皇帝连这样卑微的理想都不能满足,反而将天下抛掷给了满洲人。难道中国沦丧的最大责任,是在这样卑微的蚁民身上,而非圣天子的身上吗?

他甩了一下披风,将那顶范阳帽款式的红缨毡笠夹在肋间,大步转身走了出去。温和明媚的阳光从古庙破漏的屋缝中照了进来,正有一缕光线投在了李来亨的身上,张皮绠回头望去,突然觉得那行走在光芒中的管队,仿若天神。

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三十三章 迷雾里的号子声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门之战以后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一章 太原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