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

“李世威,火炮都在你手上,调度出错,拿你是问!李玮群,你熟悉东虏的攻势,四壁巡守的备御差事交一半给你负责!曹本荣,立即让参军司跟进,办理军务,炮弹粮饷、箭矢火药的运输,不能有半点差错!”

清军九千步骑迅猛扑来,博野县的留守兵马,以李世威的炮兵标重炮部队为核心,配属上那些掉队的步兵,也只勉强拼凑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守城军队。

兵力上的杯水车薪,才让顾君恩不得不剑走偏锋,想出了城下一焚的奇策。但奇策终究只是奇策,起不到扭转大局的根本作用,清军主力抵达以后,依旧攻势狂澜若潮,猛冲城壁,几乎不能抵挡。

满洲步兵皆着双层的铠甲,他们在闯军炮火的封锁下,以盾车抵近,沿途虽然付出相当伤亡,但因为冬天大雪封冻,城下壕沟全被积雪掩埋,清军一跃而过,便冲到了城墙脚下,开始攀梯猛攻。

城内的居民全部惊惶不定,他们受闯军统治的时间还很短,一部分没有受到严厉镇压和打击的官绅分子,这时候也产生了异样的心思。

即便不说这样心怀二意的敌对分子,光是一般居民在博野城内的仓惶乱窜。无数男女老少携妻挈子,裹挟细软,非要从南门逃走出去,也给守军造成了很大混乱。

城内谣诼纷来,一些有心人士趁机造谣是官军前来收复博野县,逼得顾君恩只好大开杀戒,将制造流言的官绅二十多家就地处决,把头颅悬挂在城内官衙和十字大街处,才镇住了场面。

紧接着城外轰隆数声,清军迂回部队只携带有较小型的红夷炮,但依旧有好几发炮弹飞入城中。只见一阵阵血雨横飞,一层层惨雾四塞,炮弹坠入民居之中,尘埃四起,硝烟飞腾,顾君恩又急忙派遣曹本荣等参军组织难民避难的工作。

顾君恩一介文人,虽然好于兵马戎事,但从未以一把手的身份执掌过一军。他常常在军事方面做大言不惭的夸夸其谈,今天终于被清军试炼了一回自己真正的成色。

博野县县城内原本的衙门,现在已经被顾君恩用作了参军司的总部,一大批参军、书写机宜还有文字推官等等从官,都聚集在这里。所有人都面带急色,来来往往,忙于处理军务,很大一批参谋官,也和行军司马顾君恩一样穿着铠甲,随时会上到城墙上参与白刃厮杀。

应当客观地说,顾君恩在为人处世和个人性情方面,存在非常大的缺憾;可是在具体的军务处理能力上,他又的确具有一种天才,完全不像是一个从未参与过军国大事的普通生员,而好像比明朝许多的督抚和阁臣,还要老于事务。

李世威是个相当出色的炮兵将领,他组织的重炮是守军最强大的武器,猛烈的火力一次又一次将妄图逼近城墙的八旗兵炸垮。

但守军兵力有限,难免还有一部分的清军成功攀梯登墙。这时候就全赖顾君恩控制下的那些掉队步兵了,他们虽然失去建制,但在顾君恩的指挥下,又成为浑然一体的一支军队,纷纷守住城墙垛口,用鸟铳、腰刀和长矛将敌人击落下去。

如果没有像顾君恩这样的一个中心人物,擘画一切,统筹一切,博野城的局面,或许会比现在更加糟糕许多。

就以事实来说,顾君恩起到的作用,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李玮群也在城墙上奔走,他伤势只是经过草草的治疗,腹部时不时还会传来剧烈的痛楚。但是李玮群和东虏交手次数最多,更带着一小队骑兵从东虏围杀中突围而出,他的存在本身就鼓舞了城头守军的士气。

李玮群身负重伤,依旧来回巡视奔走,竭力弥补着各处防线的缺口。站在他身旁的少年小卒周昌,也声嘶力竭地呐喊道:

“东虏大雪来攻,只要顿兵坚城之下,野无可掠,势必不能长久攻城,不要惧怕!”

曹本荣又急匆匆往城头上送来数车的箭矢、火药、檑木、滚石等物资,他语带恐慌,对李玮群等人惊恐地说:

“满洲人声言我们再不投降,城破以后将要尽坑守军,屠尽居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曹本荣是顾君恩欣赏的参军骨干之一,参军司中有许多人都是和曹本荣这样,经过节府试考核以后,并未亲身经历军旅,就直接进入到参军司中执掌重要军机。

他们未经历过真正战火和一线拼杀的铁血考验,此时面临东虏的狂澜攻势,自然不免露怯,比起李玮群这样一步步苦战升迁上来的军官,气场上是大大不如。

李玮群看着曹本荣仓惶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他想着战后夷丁要向上峰提出建议,参军司这样重要的地方,总不能都使用这样缺乏锻炼的人物来充任吧!

但现在兵凶战危之刻,就顾不上说这些了,不待李玮群说话,周昌就立即反驳说道:

“虏骑真是猖狂啊!他们在城下已经死伤了这么多人,难道此时投降,这些猪狗不如的蛮夷之辈就会放过我们吗?还不是一样的屠杀!夷狄畏威而不畏德,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死守下去。说不定过段时间又会下大雪,到时候东虏野无可掠,只好撤退。”

轰的一声,清军的一发炮弹正射到李玮群等人站立的这处城墙垛口上,一下子掀起许多烟尘。李玮群避到一旁,咳了两声后补充道:

“大雪封道,到时候清军死伤惨重,再想沿途北撤也不可能。我有把握可以说,这一次南下的清军,一定是匹马不得北还!”

李玮群和周昌两人的豪言壮语,总算鼓舞了曹本荣的斗志,也打消了周围守军心中的疑虑。大家在清军屠城的威胁下,丝毫没有产生恐惧之心,反而为了保住性命,越战越勇,和同样战意昂扬的八旗兵厮杀成一团。

小小的博野县城,不长不厚的四壁城墙上,在每一处垛口前,八旗兵和闯军战士都在以性命相拼。

八旗兵冲过了火炮的封锁,付出惨痛代价才登上垛口,他们自知退无去路,只好一往无前,势大力猛,攻击之猛烈,实在是闯军从未见到过的强敌。

闯军的守城士兵,大部分都是之前李来亨强行军北上时遗落下来的掉队士兵。他们在本来所属的编制中,就属于战斗力比较弱的一批人,现在虽然被顾君恩竭力组织了起来,爆发出相当出色的战斗力。

可是比较有进无退的八旗兵,终归是逊色数筹!

阿山在第一次攻城中,因为粗野无谋,致使真正满洲大兵平白伤亡数百。即便此役战胜,回到盛京以后,阿山的罪名也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这时候他已经完全不管不顾,整个人便像是发了狂一样地拼命猛冲,亲自攀梯登墙,四名闯军一齐过来渡口,却仅有一人砍伤阿山,随即便被阿山砍死一人,击伤二人。

他占住一处城墙垛口作为清军攻城的桥头堡,接着就有数不清的八旗兵利用这一处桥头堡,迅速涌上城墙。

眼看城墙形势大变,战场的胜负天平向着清军一方急转直下,李世威顾不得误伤,立即调转炮口,瞄准了那处城墙垛口,连续施放枪炮,猛烈射击。

清军的八旗死兵不愧是最精锐的敢死部队,他们用身体挡在阿山身前,抵挡下了猛烈的铳击。可是紧接着,重炮炮弹就落到了垛口处,立时就把大群八旗死兵掀飞,吹落到城墙下面。

阿山见到那些最精锐的满洲勇士纷纷落墙摔死,他心中的悲痛又是何等的沉重,胸中的怒火又是怎么样地在燃烧!

满洲人人数本来就不多,绝大部分人之间都可以攀起亲戚关系。像阿山这样的战场中层指挥官,他对于手下的士兵,几乎认得每一个人的脸,知道他们的出身和父母关系,知道他们立下过的战功,知道他们的性情和想要达成的功业。

可是这一切,在闯军的铳炮火力面前,再没有任何的意义!

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四章 于大忠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七十二章 鹿角线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