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

自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和贺一龙率部,从三峡一带飞渡天险入蜀以后,又听说李自成在北方不断攻城略地的消息,张献忠便加快了步伐,加紧逆江而上,水陆并进,直扑四川。

由于江流湍急,两岸高山难行,大西军在行进中队伍拉得很长,后续部队一时跟不上来;加之兵员和随军家属人数相当庞大,沿途又都是川东比较贫瘠的州县,筹集粮草极不容易,因此就在川东一带耽搁了较长时间。

在川东和大西军作战的明军力量,主要是来自总兵曾英麾下的部队。后来李自成横扫西北,又陆陆续续出现一些西北地区的明军残部从汉中一带逃入四川,也成为了抗拒张献忠占领蜀中的力量之一。

曾英以川东的涪州和重庆为基地,屡屡出击对抗大西军,明朝的瑞王朱常浩,还有四川巡抚陈士奇、重庆知府王行俭、巴县知县王锡等等人物,也都聚集在重庆城中,相互号召,抵御大西军的进军,给张献忠造成了颇大麻烦。

除了这些明军力量以外,曾经做过明朝辅臣的四川巴县人王应熊、曾任陕西兵备道的四川宜宾县人樊一蘅,这些在蜀地士绅中具有很高威望和号召力的人物,也都积极地行动起来。

自从左良玉集团被李来亨彻底消灭以后,崇祯就已经下令地方组织团练,并明确表态朝廷“绝不从中制”。

崇祯皇帝的这个新政,没能来得及挽回明朝朝廷在北方的统治秩序,可在四川,却给张献忠增添了许多困难。

樊一蘅以新任四川巡抚的名义,驻扎在成都,他以手中原有的一支标营兵力为骨干,后来又联合了从汉中退往四川的高斗枢和王光恩,形成了一支颇为强大的力量。

王应熊则以总督湖南、贵州军务的名义,坐镇遵义,利用贵州的兵力和军饷,加上从湖南败逃入贵州的败军溃卒,地方武装,由綦江、纳溪北上,威胁大西军的侧翼。

张献忠几次攻击重庆未能得手,暂时不能在川东打开局面,大西军的形势也就显得日渐被动了起来。

不过当北方闯军的捷报,一条又一条地传扬到南方以后,却激起了大西军将士们的战斗热情。士卒们都士气昂扬,因为在西营的心目中,闯营、西营两家一贯是士马相当,既然闯军能够打出这么大的局面来,那么大西军就一定不会输给闯军太多。

张献忠因此决定加紧对川东明军进行反击,他把进取重庆的任务交到了贺一龙的手上,又派出西营的悍将张可望和张定国两人率部支援。

自从马守应病死以后,他的部众已经悉数被张献忠吞并。贺一龙表面上没有说些什么,心里却打着无数别的盘算,他没有立刻回答张献忠,而是望着大西军中的全部将领们,故作毫不在乎地笑道:

“老哥老弟们,今天我可不是癞蛤蟆爬到称盘里,自称自重。今天是八大王凭借一双慧眼盾中了俺革里眼,要把这副于斤邱担交给我。

我就算再没能耐,为了咱们大西兵的面子,也要瘸子踩高跷,硬充一回能。这么说吧,以十天为限,我一定拿下重庆城……大家不要笑,我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不会乱说一气。十天以后,我要是不能拿下重庆,那干脆来世不要再做男人,去做个小脚女人吧!”

众人听了这句奇怪的誓言,都禁不住大笑起来。张献忠则抓着胡子笑骂道:

“老革要做了女人,不是母夜叉,也是母大虫!”

张定国也同样打趣说:“贺叔,就你这副长相,做了女人,没人敢娶呀!”

贺一龙这时候却神色一肃,说:“话先放在这里,攻打重庆交给我没问题。可是曾英这厮还盘踞在涪州望州关一带,王应熊的黔兵离这里也很近,老张,重庆交给我了,曾英可就给交给你了!”

张献忠当即就一拍大腿,同样指天发誓道:“咱老子要是放曾英跑到重庆城下来,就把这一嘴胡子都送给老革。”

贺一龙心里打鼓,想着张献忠的胡子究竟不值钱,自己要是折在重庆城下,那就真是亏大了。但张献忠这回对于拿下重庆,却有另外的信心:

早在大西军飞渡三峡天险的时候,他们就虏获到了一名来川布教的西洋耶稣会传教士安文思。此人系所谓葡萄牙人,深通天文地理,又知各国政治,更让张献忠感兴趣的则是安文思会铸炮,通晓炮术,对算学了解极深。

张献忠与李自成不同,李自成虚怀若谷,是个藏拙之人,张献忠则是才气外露,虽然少年时学无所成,偏偏却有着一股充满野性的聪明劲儿。

而且张献忠年轻的时候曾经为谋生做过红枣行商,对算学本来就很感兴趣。大西军入川虏获耶稣会传教士安文思以后,张献忠马上就对此人掌握的算学知识表露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几乎每天都要找安文思讨论西洋诸学,随同左右辩论。

张献忠好像天赐的聪明劲儿和过人的领悟力,也让安文思极感钦佩,没过几天时间,张献忠居然就又大进一步,宣布赐以安文思“泰西国师”的徽号。

安文思的炮术,是张献忠这回拿下重庆和抚州的最大依仗所在。他让张可望和安文思两人率领大西军中的火炮部队,跟随贺一龙往攻重庆,临行前又从怀里掏出一枚十字架,握在手里,站在黑黝黝的大炮前,口中喃喃道:

“惟一天主真神,活而且圣,庇佑我等,此番一定破敌。若天主皇上帝护佑俺老张拿下天府之国,俺老张一定在成都府营建寺庙,使天主在我中国亦受敬礼。”

眼看大军即将出征,这场川东大战,决定着大西军究竟能不能在四川立足,张献忠心中沉重,就把那枚传教士安文思赠送的十字架举到额上,又低声说:

“天主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主,上帝明明,自思自量。今,皇上帝庇佑我等,人命在我,我命在天。四方有路,在劫难逃。”

同样肃立在大炮前的张可望,则暗暗撇了一下嘴巴。他知道自从张献忠称王以后,这位义父就越来越受到身边一群文臣的吹捧,总觉得天命在己,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天命思想。

可是现实却给了张献忠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先是李自成赶在张献忠之前,一再攻城略地、席卷北方,使得西营的声势远远落在了闯营之后;此后大西军又在川东屡屡碰壁,迟迟不能打开局面。

这一切的情况,都让满脑子天命思想的张献忠产生了一种疑惑,是否其实天命并不在我?

张献忠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才气纵横,但也因此情绪波动特别大,特别容易大喜大悲。以张可望对八大王的了解,近来在川东碰壁以后,张献忠没有因此对他人泄愤撒气,其实才算是一件怪事。

这其中的原因,似乎就是因为张献忠日日和耶稣会传教士安文思混在一起以后,八大王脑中的天命思想,那种“人命在我,我命在天。四方有路,在劫难逃。”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的怪异想法,无意中居然和安文思传布的天主教思想,极为吻合。

一来二去,张献忠就拿起了十字架,没用多长的时间,就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

张可望心中这西洋天父教没有多少好感,但他又觉得毕竟是因为这天父皇上帝的关系,使得张献忠易喜易怒的情绪化性情,被圣经和十字架控制住了,对大西军来说,这或许也算是一桩好事,所以张可望多少对此感到喜闻乐见。

“即仰仗天威,扫除群鬼,清肃川岳!”

张献忠又下令众将第择一空阔地方,可容数万人伫瞻跪拜之处,命令大西军各营将士预备鸡猪檀香等件,一切军伍戎行保持严整的氛围,然后就率领将士们大声齐呼敬拜天父,以报

天恩、主恩之高厚。

贺一龙对这番“战前祷告”觉得特别滑稽,可是因为张献忠对此高度重视,西营也有不少士兵居然也受到了安文思的蛊惑,相信世间真的存在一个天父皇上帝,信仰态度十分热忱,贺一龙自己就不好说些什么了。

“好!出征!”

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九十章 首都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五章 矿徒军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六章 六尚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一章 李公子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七十六章 扫除绝域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