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

宁夏的地势是贺兰北据,六盘南卧,两山面东恰好组成了一个倒“八字”,有点儿相对而望的意思。

清军过贺兰攻宁夏,曹营叛军中的一支偏师,也由杨承祖的部将杨明起率领,以数千兵马自陕南北上,准备跨越六盘山,先到固原以后,再往继续进攻宁夏。

雄踞在固原西南面附近的险要,便是六盘山。叛军绕山道途经六盘山东麓的泾源时,山林浓郁处绿烟聚拢在一起显现出一幅沉甸甸的样子。六盘山标界着西北的北部与南部,在其北景色就变得荒芜辽阔起来,在其南景色则显得青葱许多,叛军先屯六盘山,继而望向固原城。

这是东晋十六国时后勤与胡夏、刘宋与赫连勃勃多番交手过的地方,崇山峻岭,茂林险谷,不知道有多少处古战场,又是北宋与西夏争逐银夏的战场。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今日之关中,究竟谁为长缨,谁乃苍龙?

驻防固原的守将罗岱也是曹营部将,而且他同样和杨承祖关系甚密。所以杨承祖不疑有他,就派杨明起直接带兵前往固原接防,令他与罗岱汇合以后,二人一同率部北上进攻宁夏的腹背。

只是杨明起和罗岱,虽然皆为曹营部将,出身却有很大不同。杨明起是罗汝才的亲信,他是陕西宜君人,崇祯初年就投军参加了曹营,彪悍绝伦,随罗汝才到河南投奔闯营以后,又立下不少战功,在曹营中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老牌部将。

而罗岱则是明军降将出身,他本是河南官军里的中军军官。崇祯十二年时,左良玉率领降将刘国能入援京师后,又返回河南追剿起义军,连续击破和逼降了马进忠、李万庆二部。

七月张献忠在谷城重新起兵,当时左良玉即以罗岱为先锋追击西营。追到房县时,至罗猴山,因为军中缺乏粮秣,又遭到张献忠伏击,全军大溃,罗岱自己则被罗汝才俘虏,这才参加了起义军,所以罗岱其实算得上是被迫投入曹营。

如今杨承祖假借罗汝才的名义起兵谋乱,虽然在短时间内蛊惑了许多人,但时间一长,罗汝才迟迟不露面,始终会让一些人心中产生疑虑。

以罗岱而言,他虽然是曹营将领,但和杨承祖、吉珪二人却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服从于罗汝才个人。

如今关中大乱,过去的那些明朝降将,除了被杨承祖软禁住的人以外,其余者皆趁乱起兵,割据一方,罗岱打的主意和这些人类似,他不求为杨承祖夺取关中,也不求为大顺效忠,而只想在乱世中为自己谋取一块地盘割据一时。

“我生不辰,当取河西一土,如沮渠蒙逊于乱世中建北凉国一般,亦可以传承二、三代,享有国祚数十年。”

罗岱试图割据固原,像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吕光、沮渠蒙逊等人一样,割据河西,依靠险要的地势自立为王。

所以当杨明起率兵赶到固原,并要求罗岱开城接纳他的时候,罗岱马上就声称因为不知道杨明起所率的兵马到底是顺军还是曹兵,因此不能容纳杨明起入城。

杨明起初时尚不明白罗岱的用意,就派使者带着罗汝才、杨承祖的印信到城下喊话。结果守军居然一言不合就放炮还击,将杨明起派去的使者全部炸死。

罗岱高据城头之上,持剑斩断了大顺和西北经略使的旗帜,换上了自己的军旗,向城下的杨明起部叛军高喊道:

“今闯曹自相攻伐,关中已经无主,杨将军不若速返长安,亦取一地为王,岂非远胜过为一些贼寇做马前卒?”

杨明起这才明白罗岱原来竟然背叛了曹营——当然严格来说,其实杨承祖和吉珪才是最先背叛曹营的人,他们起到的影响极坏,不仅将大顺好不容易恢复的西北稳定秩序和社会生产完全破坏,而且由于扣押了大批前明降将,使得秦军变成一盘散沙,到处都有将领和军官夺取兵权,割据于一方。

偌大的关中,如罗岱一般想法者绝非少数。固原割据的同时,庆阳、秦州、陇西等地,相继也有前明降将或者官绅武装趁机起兵夺城,他们未必是和宁夏节度使陈之龙那样妄图迎清兵入陕,更多人则是想趁着西北大乱的机会,招兵买马,割据一方。

杨明起被罗岱一顿奚落以后,暴怒不已,当即就放弃了前往宁夏增援的任务,而是在六盘山山下扎营,开始强攻固原。

固原本来就是明朝时九边要地的一座雄城,城防坚固,城内百姓亦知兵事,民风彪悍,所以罗岱手中的兵力虽少,但是居然也守住城墙,给予了杨明起所部叛军很大杀伤。

杨明起震怒之下,居然又将凤翔等处的叛军也抽调至固原城下,连续进攻七昼夜以后,才依靠兵力优势强行冲入城中。

他看着曹兵们在付出巨大伤亡后,终于打开了固原的城门,满面狰狞道:

“纵兵大掠,屠固原!”

自从闯曹合营以后,曹营就受到闯军的约束节制,很少再有能够肆意屠掠的机会。如今杨承祖起兵谋反,他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一个个士兵都张狂恣意地冲入城内疯狂洗劫杀戮。

但是另外也有一些将士,他们已经在陕西成家立业,安了家,迎娶了良家女子,不再像许多年前跟随罗汝才横行天下时那般凶狠好杀。杨明起的屠城命令,就让这些将士感到分外讶异与犹豫,毕竟陕西是众人桑梓之地,在故乡屠城,说不定就会杀掉自己的某一个远方亲戚,将来还怎么有脸面去见家乡父老呢?

杨明起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他自顾自踏马入城,带领亲兵纵火猛攻罗岱固守的知府衙门。风助火势,大火先是焚烧着衙门附近的房屋,但很快就因为许多人胡乱焚掠,火势越扩越大,最后终于遍及于全城,将一座固原城变成了橘红色的业火地狱。

杨明起被杀以后,更无人约束和制止叛兵了。他们洗劫一整夜后,等天亮以后闻主将已死,便四散而去,散布在陇西一带,啸聚山林,重又落草为寇。

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门之战以后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二章 白土岗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