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

陈荩接着带随行官员们到蛇山西头,下了马,站在濒临大江的黄鹤矶上。这里,龟山和蛇山东西对峙,锁住大江,逼得江水向东北奔流如箭。阵阵微风西来,江涛拍打着突出江心的黄鹤矾,澎湃作声,银色浪花四处飞溅。

文武官员们都吹捧说:“湖广山川险固,控扼南北,晋王殿下以使相坐镇武昌,亦是彰隆使相地位之重。”

陈荩不为所动,他是湖广经略使的官职,按照明朝的体制来说,经略使就等同于总督一职。明朝以来本就没有了唐宋时使相的说法,何况即便还有,那使相也应该用来尊称督师阁部,而不是区区一个总督。

湖广三镇太平日久,将近两年的安定时间,的确是多多少少让这些楚闯官员耳濡目染明朝习气,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但是陈荩能力才具很强,他在性格上又不同于方以仁的老谋深算和顾君恩的急智激烈,而是为人和蔼,能容人、能包物,对待他人亲和可爱,又不至于因此耽误大事。

陈荩温和地笑了笑,没有训斥这些官员的溜须拍马。他接着看到长江水师船队的帆布,已经出现在了天际线上,就指着江水说:

“我们的水师制将军终于从九江赶回来了,先将水师船队安置到鹦鹉洲附近,命官兵上岸休整吃饭。待扬武州、江陵、黄冈等地民兵到齐以后,我们就移师岳阳,扫荡吴兵。”

陈荩是要首先聚集距离武昌和岳州最近的几个州县民兵兵力,对于较远地方的民兵,他认为动员较为困难,而且缓不济急,所以并不强催,只命各个地方州县的官吏按照常规稳妥行事。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陈荩的行事风格相对稳健。李来亨选择他坐镇湖广后方大本营,也正是看中这一点,希望能够起到镇之以静的作用。

就结果来说,还是十分不错的。

十来只大船停靠在武昌城外的码头上,陈荩带着众多官员亲自去迎接刘希尧的大驾光临。只见最前边的一只船上,一百名亲兵将士列队肃立。第二只船上是刘希尧押运来的一批江西明朝官吏俘虏。

第三只船特别大,和长江水师一般的内河小型战船相比,大了好几倍。船上旌旗猎猎,这是刘希尧自己的坐舰,一群盔甲整齐的武将和亲兵,簇拥着刘希尧下了船。

紧跟在大船后面的是四只大小装饰都一样的船,船上乘坐的都是扈从亲兵,也是旗帜鲜明,刀枪耀眼。再后面又是四只大船,分别载着战马和大炮,同样是威风凛凛。

再往后就是规模浩大的长江水师船队了,震耳欲聋的礼炮声跟着火光一闪,“隆隆”地掠过江面,撞击在龟山上,又从龟山另一头发出回响。

同为革左五营最后的存余,刘希尧和资望较低、身段灵活柔软的蔺养成不同,他的资历几乎不在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之下,而且相对来说也是一员骁勇善战的悍将,如今却只在小辈分的李来亨麾下充任一员水师制将军。

从资格上来说,刘希尧当然会有一些落差感。

但他责任心很重,接到陈荩的求援调令以后,马上就从江西昼夜鼓帆,奔回武昌。船队沿途丝毫不做停歇,日夜间行,这才以惊人的速度赶了回来。

甚至连武昌附近近在咫尺的江陵、黄冈等地民兵,都还没有完全被征集过来,刘希尧就已经率部抵达。

如此雷厉风行的动作,让陈荩很感欣慰:

“制帅援楚之急,将让何腾蛟一尝投水之痛了。”

刘希尧肃立叉手说:“陈经略,皇上以楚地托付我等,老营家眷多在武昌,事关大顺江山社稷,丝毫不能有失。我接到调令以后,留兵卒千人置江西先占州县,其余八千舟师精兵皆已听调至楚。”

陈荩欣慰点头:“大顺兵将调动如臂使指,此楚之所以胜吴处。”

大顺军将领兵马调动如臂使指,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效忠李自成、李过、李来亨三代领袖。如此前田牛之变的时候,李过、李来亨父子显然就调动不了不属本系统的中营老兵。

但李来亨对湖广诸部的调动灵活,则是建立在体制优势上面。

湖广各州县皆设有招练使,楚闯诸将不许私自募兵入伍,而是一概由各级招练使募兵以后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而后再将接受了初步军事训练的新兵按照各级将领的需要,编入其部队。

再加上楚闯完全掐住了各级部队的后勤渠道,所以诸将兵马调动如臂使指,也就毫不奇怪了。

陈荩与刘希尧从鹦鹉洲上把臂乘船返回武昌,为了安定楚中人心,陈荩还命刘希尧调动舟师,上至金口、下到武穴,在武昌周围巡视一周,向本地士绅展现大顺军的武力。

不过这一点上陈荩其实是多虑了,毕竟李来亨经营湖广已有二年以上,基础越发巩固深厚。本地士绅在两年前,或许还因为营田制的改革而感到利益受损。可是现在楚中搢绅要么已经通过科举考试担任顺朝官吏,或者是通过公私合营在工商业上牟取巨利,亦或者是积极从戎、参与军事行动,已经成为开国勋贵。

因此,何腾蛟之北上,虽然打出了大明中兴弘光皇帝的万岁牌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吸引到任何楚中搢绅为之向导呼应。

大顺在湖广统治的日益稳固,由此也可见一斑。

接着陈荩等到江陵、黄冈民兵陆续抵达以后,便命刘希尧率领水陆兵马一万四千人,同样是水陆兼行并进,从武昌南下岳州,过岳阳口,直抵新墙,与何腾蛟、章旷指挥的北伐“江南兵”一战。

大顺军一万四千兵力,比较明军三万余人兵马,数量不及其一半,而且其中超过一半还是刘希尧统帅的水师,剩下一半则是临时拼凑的湖广民兵而已。

但刘希尧还没到岳州的时候,就已经收到前线送来的不少军情,知道“江南兵”虽然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是其实各部之间互不统属。何腾蛟为了避免“军阀”坐大,刻意使得各支兵马相互牵制,造成了多头并进、不能互相支援的局面。

而且“江南兵”大部分是新募兵,战斗力很成问题,军纪也非常坏。进军途中扰民有术,不断袭掠在大顺治理下已经恢复勃勃生机的村庄地区,所以行军速度也非常慢。

刘希尧在自己的坐舰上俯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长江水师鱼贯冲过岳阳口,片片白帆好似浮云连绵,战船上搭载的大顺军战士都是蓝色箭衣、红缨毡帽,南方冬天微冷潮湿的西风吹过,红缨飘动得像是火焰的海洋汹涌彭拜。

刘希尧双手搭在战舰栏杆上,拍杆道:

“今日天气晴朗波浪高,吴兵北犯,害我楚民、毁我楚田、奉我楚村,诸将当振作甲叶,整戈以对!”

战船上的士兵们都将火铳和弓弩刀剑高高举起,齐声欢呼道:

“随君侯破江南贼!”

人声鼎沸,壮怀激烈,至此为止,大明朝的三百年正统之威,自朱元璋驱逐鞑虏而有功于中华的三百年恩威福德,终于完全烟消云散。

大明的神圣和威严,早已不复存在。

在顺军将士的眼中,何腾蛟的这支兵马甚至连官军都已经不是,而只是“江南贼”而已。

“大顺今日吊民伐罪,舟师南下,恢剿江南土贼,诸将当奋勇一战,以报圣上、朝廷恩养之厚。”

如今的大顺军,才是朝廷,才是正统,才是官军。

以顺击逆,以正统讨伐贼寇,自然是摧枯拉朽,百战不殆。

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九十八章 方太师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二章 鳌拜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三十章 洛阳春光好(七)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六十三章 情报流才是战场的本质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