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

李来亨终于离开了开封,和他一起离开开封的,还有属于殿中军的四个师,以及大顺军中最为精锐的羽林军。

这支军队浩浩荡荡,衣甲鲜明、甲仗威武,旗帜林立如南越之林,部伍严整死似泰山巍峨。蓝色的军装,白色的毡帽,还有范阳帽上那一点红色的缨冠,都以极为惊人的数量,形成了一幕向前翻滚、向前拍打的海浪。

这道巨大的海浪就是李来亨手中的底牌,是他敢于说出“无愧先皇和陛下”的底气。

“威——武——”

羽林军的鼓吹手吹响了号角,晋王的卤簿依仗队接着吹响了硕大的海螺,排在最前面铁盔上树立黑、白二色羽冠的骑士则吹响了冲锋号。

晋王驾前的斩马锐士,都手持高过一人的大刀,一边向前踏步,一边重复呼喝道:

“威——武——”

“威————武————”

驾前锐士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直到震撼封冻的黄河。白色的浮冰一上一下起伏着,偶有几处开裂的冰面,也左右摇晃,河水则被震起涟漪与波纹。

随即大队穿着厚质胸甲的羽林军骑士,手持黄龙大纛,飞驰而过。再往后,便是一队一队身穿布面甲的铳手和炮手,他们背上背负从湖广运来北方不久的自生火铳,腰间配一把单刀,没有携带自生火铳的人则戴着厚厚的棉布手套和狗皮帽子,卖力地推动炮车。

所有红夷大炮,全部都被安放在合适的轻便炮车上。新的设计让炮队行军速度大大加快,不至于影响到大军北上解围的速度。

车轮压过厚至膝盖的积雪,留下一道道车辙。从高空向下鸟瞰,这些密密麻麻的痕迹,黑压压凑在一起,正好显示着大军向北进军的威武声势。

“在战场上,时间作为取胜或招之败北的因素,无论你做怎样的估计,都不为过分。”

李来亨久违地穿上了那一身效仿闯王的行头,白色的红缨毡帽,天蓝色的短打箭衣,还有殷红的长披风。只是为了防护起见,又在这身衣服的外面套上了一件坚固的扎甲。

他手持半截箭矢,骑在马背上,侧望着这支规模浩大的军队,想到开州、想到多尔衮的清军主力,便将箭矢捏在手心里,对着陪同侧近的方以仁、顾君恩等谋士及郭君镇、刘芳亮、郝摇旗、张皮绠、李世威等将领说:

“加上羽林军,殿中军来了四个师,殿左军随行的兵马也有两个师,再加上我们新在开封筹组的一个新师,总共七个师的兵马,将近八万人的兵力啊。

开州前线还有数万军队,沿河一线,大顺军的人马,我想可以用于直接作战的起码也有十三四万人了,这比之获鹿大战,也毫不逊色。”

顾君恩跟着说:“我们在潼关、太原和山东,还有几个次要的战场。这一回夹河决战,清军与我军,都动员了差不多三十万人马。整整六十万军队在北地厮杀,这是洪武北伐和靖难以来,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的大战了!”

郭君镇和刘芳亮两人都是大顺野战军主帅一级的将领,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现在也跟随在李来亨的左右。

郭君镇性格跋扈,但和轻锐的刘芳亮却能处的很好。他们两人也都陶醉在这场大行军里,为即将到来的决战感到兴奋。

李来亨伸出右手,五指成爪,紧紧握拳说:“七个师,七个师,好像手里有七个师,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方以仁坐在马背上言道:“开平王说十万人就能横行天下,这是差不多的道理。这样一支野战军,不管出现在什么战场上,都可以起到扭转乾坤、一锤定音的作用。”

“哼。”

李来亨将残箭高高举起,箭矢冲着开州的方向狠狠一刺:“去和多尔衮决战吧!”

封冻的黄河,已有了渐渐消融的迹象。但这到底只是一种迹象,融化的浮冰还是少数,坚硬的封冻冰面才是多数。

灰白色的冰面向北延伸,河川顿失滔滔,北岸旷野荒地在厚厚积雪的覆盖下,色泽更为银白。大顺军的将士们排列成漫长的纵队,分列前进,运送火药和辎重的大车行驶在队伍的中间。

间或有数十名轻骑兵,从步兵分列蔓延数里的纵队空隙里飞驰而过。传递军情的夜不收勒马飞冲,他们头顶的白色羽毛在雪地里好像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飘忽飘忽地几乎就要飞上天去,让人误以为那是鹅毛雪花在飞舞着。

大顺军主力的三堵墙骑兵队伍,则排列成了比一般骑兵行军队列更紧密一些,但还没有达到密集阵程度的队形。

数不清的战马以缓步小跑的速度前进着,有的骑士没有乘马,而是下马拉着缰绳步行,也有一些战马本来就是预备使用的马匹,没有驼负任何人。

粗略地估计一下,仅仅是现在出现在李来亨视野里的战马,就多达六七千匹。大部分战马都来自西北,都是一等一矫健善驰的河西大马,它们的四蹄在厚厚的雪地上飞奔起来,扬起如雾般的雪尘,形成了一片海市蜃楼似的魔幻场景。

淡白色的雪雾烟尘飘舞于空,大顺军的中枢班子,晋王李来亨、平章政事方以仁、兵政府尚书顾君恩、殿中军权将军郭君镇、殿左军权将军刘芳亮……若干人等,皆乘马前进,卤簿壮丽,蔚为可观。

张皮绠大步流星,从前线奔了回来。他手持军情,神色严峻,很显然,前线的军事动向,并不乐观。

现在大军已经抵达延津,一千五百年前曹操和袁绍大战于此,势力雄壮强盛的袁绍占尽优势,却在延津被曹操击败,大将文丑被阵斩,给官渡决战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李来亨看到张皮绠的神色,心中一紧,立刻意识到自己和方以仁的推测很可能成为事实,多尔衮的图谋终于浮出水面了吗?

“多尔衮……多尔衮撤围了!”

所有人都很感讶异和吃惊,只有李来亨和方以仁两人不动声色,这种情况还在晋王的预料之中。

顾君恩的五指紧紧抓住缰绳,他手上的青筋很明显地暴起。执掌参军院的顾尚书,对于前线的军事情况最为了解,甚至说得上是烂熟于心。

当得知多尔衮撤围后,顾君恩的第一个反应便是:

“山东要糟!”

郭君镇也和刘芳亮说:“刘国公,睿酋从开州撤围,除非是逃回燕都,否则可能的去向就只有一个。”

“山东……”刘芳亮沉声道,“多尔衮疯了吗!?”

李来亨从张皮绠的手上接过军情文书,那是卫辉府守将李破虏紧急送来的前线军情。当殿中军、殿左军大军在黄河北岸延津一带集结的时候,多尔衮的主力兵马已从开州城下消失了!

第四章 于大忠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九章 华南海盗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六章 营田使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九十五章 前营的黑色大纛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三章 林猫猫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一百零一章 天气晴朗夏雨正凉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一百零九章 曹帅乱弹琴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十七章 无派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