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

清军的数条环状壕沟后面,多尔衮还嫌不放心,又将孔有德所部调来在壕沟之后,接着修筑了两道土墙和木栅栏混合而成的防线。

孔有德是矿徒出身,手下的三顺王兵,也多有矿工出身者。自从吴桥兵变以后,孔有德浮海投奔清廷,他便长期负责着构筑土木工事和攻城攻坚的任务。

在皇太极时期,清廷对这些汉人藩王的待遇还是非常优渥的。不仅保留了他们较高的独立性,而且没有多少歧视,战功和战利品的分配也都比较公平。

所以孔有德和他麾下的士兵们,虽然以前负责的都是攻坚这种容易出现较多死伤的困难差事,但也很少有什么怨气。

毕竟皇太极给他们开出的待遇,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生活享受,都远远超出明朝给出的价码。

可是现在天聪汗已经死去半年多了,新的清廷、新的八旗权力结构里面,留给汉人藩王们的位置就越来越少了。

以豪格为代表的那一群满洲宗室亲贵,大多比较年轻,他们都自负战功,对于蒙古人和汉人旗兵都抱有一定歧视,更何况是三顺王这些独立性质极高的兵马?

大雨过后的地面泥泞不堪,施工建筑营盘的士兵们,常常一不小心就陷进泥坑里面。大部分人的手脚衣物都沾满了肮脏的污水,一些满洲骑兵却只是骑着马在一旁巡视,态度矜持又高傲。

三顺王军中的士卒,都已经投降清廷非常长一段时间了。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早就该接受这种来自满洲人的、歧视性的目光。可孔有德才在扳倒豪格一党的政治都中,为多尔衮立下不少功劳。

他本来以为者能够大大打压满洲宗室里少壮亲贵的一派势力,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豪格的垮台是源于阴谋,多尔衮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那样稳固。

多尔衮因此更加需要八旗贵族们的支持,他既要废黜议政王的会议,集权在自己一人手上,又需要获得更多八旗贵族的支撑,以稳固政治地位和权势。

此消彼长之下,三顺王不仅没能得到扳倒豪格而应得的奖赏,反而在多尔衮重新重用年轻的满洲宗室权贵以后,成为了这些少壮派歧视的对象和眼中钉。

多尔衮给三顺王还有吴三桂,于礼节、仪仗上,均给出了非常大的优渥待遇。可是在实际的兵马编制、军械补给方面,孔有德却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强烈的落差感。

看着那些自负高傲的满洲骁骑营士兵,孔有德冷哼一声,自己下了马,帮忙陷在泥地里面的部下将马车拖拽出来。

驻马一旁的满洲宗室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几声低沉沉的冷笑和嘲讽。

他们佩服多尔衮的胆略和才智,也愿意接受多尔衮取代了豪格的现状。但是这些满洲宗室,绝不能忍受三顺王这些汉人藩王,居然参与到了八旗的权力斗争里,还用一种十分肮脏的背叛手段斗垮了豪格。

孔有德对此也心知肚明,他手底下的士兵们都心怀怨气:

是,我们过去做过矿徒,是矿工出身。所以就要我们来掘壕、我们来筑营盘,你们这些满洲人就在一旁冷笑着观摩?

这是凭什么!

孔有德心里咬牙启齿,如果战争的前景十分乐观和明朗,那他根本不会在意满洲宗室的这一点小小歧视。

毕竟当大清胜券在握的时候,不要说贝勒爷们瞧不起你,就算是贝勒爷们要割你的头发、抢你的女人,大家还不是屁颠屁颠、争先恐后地要给贝勒王爷们做包衣奴才?

范文程的妻妾被多铎强行夺去,他还不是一样效忠大清嘛!

但是。

今时不同往日,徐州城里的守军是如此坚定,让孔有德想到了当年在松山死守的明军,甚至比那些明朝最精华的关宁军还要更加坚定善守。

环壕之外,屯兵在茶城的李来亨大军,更是早就因为砀山、白沟河、深州三场大战,在清军中留下了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声。

今天李来亨亲提八万精锐之师,要与清军决战。小闯贼来势这样的汹汹,清军外无强援、内无粮秣,真的能够抵抗得住吗?

即便能够战胜李来亨,孔有德估计清军要付出的伤亡代价也会十分惨痛。

这样不乐观的战局里,孔有德的心理平衡当然就和过去不一样了。以前只要满洲大兵出阵,大家很容易就能打胜仗,他自然能够忍受满洲人的歧视。

可现在满洲大兵一再被李来亨打败,早就不再神奇。

今日的战局,多尔衮的部署又明显是以防御为主,更需要依赖三顺王的军队。

如此形势,这些少壮派的年轻宗室们,居然还用这样的白眼冷笑看待自己?算个什么鸟!

孔有德越想越气,只是他和大清早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绝没有归诚大顺的可能性,也只好再继续忍气吞声下去了。

皇太极把游离在明朝体系以外的女真人、索伦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以八旗的形式,糅合成了一个名为满洲人的新民族。

这个民族甚至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不如说是一个辽东地域集团。

可是经过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以后,既是由于多尔衮拉拢八旗贵族的需要,也是出于女真人们的自傲自大和民族歧视的发展,满洲人的女真民族性质,已经完全超越了它的辽东地域性质。

孔有德呸了一口口水,军中汉兵经过连续多日失败的围城作战以后,士气大多不振。南明援军的抵达也没有振作这些汉军的士气,毕竟现在的明军是一副什么样的德行,他们这些从明军叛变到清廷的人还不是了解得底朝天吗!

不少人一边干着苦活,一边望着那些趾高气扬的满洲兵,心里的斗志马上就削弱不少。

只有尚可喜所部,由于他严加督促,自己又一再跑到泥地里面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士气斗志才显得旺盛一点点。

尚可喜和孔有德有仇也有故交,他们两人相识多年,尚可喜只从孔有德表情和语气里就听出了他的不满之情。

可现在的形势下,尚可喜除了做好约束住自己的兵马,为大清效忠到底,也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了。

尚可喜低着头,喃喃自语:

“老汗啊老汗,你能想到你才过世半年多的时间,大清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窘迫的处境里吗?”

跟在尚可喜边上的护卫康大海没有想那么多,他还在嘟嘟囔囔地说:

“王爷啊,待到破了徐州城,这回总要给俺分两三个婆娘做包衣阿哈了吧?”

尚可喜听到这句话,不知作何回答,他苦笑说:“你在北京,不是已有了好几个奴才种地了吗?再给你几个包衣,你养得起吗?”

康大海拍拍刀柄,哈哈笑道:

“摄政王说河南是地上天堂,杀进去处处都是金银财宝。俺的富贵都在刀刃上取,破了徐州城、杀光河南地,还怕养不起吗?

这回俺就是不想再要种田的壮丁,就想捞几个漂亮的婆娘。”

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章 反对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十七章 无派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闯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七章 顺兵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六十四章 和硕特战争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