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身后

李来亨回到太原不久,就收到了刘芳亮所部搜套捣巢大获成功的消息。他终于如释重负地放下心中压力,与病情已到最后晚期的李过两人,将手紧紧相握。

“西北已无忧,此后唯有西南事了。”

李过自从获鹿大战以后,即为伤痛苦苦折磨。他心力早已憔悴,这一年时间来连样貌都迅速老化。虽然眼中光泽犹在,但身上常常笼罩的那股旺盛精力已经不复可见。

父子二人在晋王府改建的太原行宫中,于御床上下对视着,一副巨大的海内一统堪舆图就悬挂在卧房之内。

地图是由李来亨授意参军院绘制而成,多采用了西洋传教士的资料和意见。图中除了绘制出了汉唐以来历朝历代全盛疆土的叠影以外,还将方外的西洋、南洋、东洋和新大陆皆纳入图卷之中。

李过目视绘卷,心有戚戚,他既感慨,又悲伤,为着自己年华的逝去而升起了伤春悲秋的情感。

“这才是全天下的范围吗?我与太祖所谓横行天下十多年,原来走过的地方,只是万里天下中微不足道的一方寸土。”

守候在海内一统堪舆图下四周的女官,都是山西、河北两省甄选出来的备用女官。她们处理政务的才具尚不及东南一带的女官,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已被选到行宫之中,担任起了国家要务的案牍处理工作。

李来亨起身,围绕着浩瀚的天下旋转了一周,手指河套处说:

“这是刘师傅搜套千里走过的地方……这里是呼和浩特,蒙古人所言青色之城……即汉家云中郡,唐之丰州。

大明弃套至今已有二百年,蒙古人在此繁衍生息,牛马成群结队。套虏则趁地近之利,隆庆嘉靖以来,皆自此入寇我桑梓故里,天保府常受其杀掠。

刘师傅千里搜套,用兵至朔方,从奏捷文书来看,所获土默特部众达万余人,左右两翼旗皆远遁阴山北。至少一段时间内,套虏之患将平息许多。”

李过和李自成都是陕北边民出身,他们年轻时虽然明朝和蒙古诸部已经封贡议和,无复有大规模的边境战争。可是小规模的入寇,始终没有减少过。

陕北边民几乎人人都听闻过骚鞑子游骑的尖利呼啸声,三边的烽火在长空中映照成橘红色,烟雾慢慢升空,杀声渐起,几十年来战争从未平静和停息过。

李过是亲身经历过鞑子掠边的,其实亲自主持搜套战事的刘芳亮,不也是如此?

大顺政权中最不缺少的就是陕北边民出身的高官重将,他们青年时的前半生,对于鞑子的喊杀声从未感到陌生过;壮年时的后半生,能够扬威阴山,一平边患,着实为这几十年来漂泊流离的一段人生,写下完美句号。

“长恭能征战阴山,是不枉此生了,让朕好生羡艳。”李过微笑着说,“来亨,今后你若要修史书,不要忘记你刘师傅的这一笔战功。”

李来亨单膝跪在了光中天子的御床前,他看着这张苍白乏力的面孔,瞬间许多旧时的回忆便飞上心头。

在明末的乱世中,像李过这样的好人又能够有几个?

生于草莽之中,却生就了光明磊落的仁义心肠。李来亨能够走到今天这地步,不也全赖李过的爱护和帮助吗?

否则他也不过是竹溪县的一具饿殍尸首罢了。

“今后一切事情,父皇都可以放心……我会做好所有事情的。大顺已经足够强大,开国的格局规模均已确立,东虏远蹿,虽然辽东尚未平定,但考虑到代善剩下的兵力,已经不堪为我大敌。

东南还有郑家割据,但这些海盗在陆地上是不能同我们争锋的。只有西南麻烦一些,张献忠虽死,但孙可望迫降吴三桂,绝非等闲之辈。”

李过又问道:“长安战事如何?秦中是我父子故乡,何日能再上长安城?”

李来亨不紧不慢说道:“我已派遣了刘汝魁和孙守法督军至兰州,增援米剌印,他们汇合后在狄道击退了李定国的北伐军,不久便攻破了秦州。

郭君镇也趁势自富平南下,与秦逆战于渭水。孙可望大约知道西寇战力非我敌手,一败以后便主动撤离了长安。他封藏府库,在长安城中留下不少金银、文书和印信籍册,还留书给郭君镇说长安是王气所在,权郭君镇自己割据关中称王称霸。”

“哈哈,八大王的这些义子啊。”李过大笑之,“八大王收的义子,各个都是龙虎之姿。今后来亨若能将他们收于麾下,亦非是一件坏事。”

李来亨微笑说:“郭君镇已将孙可望所遗留的印信籍册都送来太原,秦逆的离间计也无甚水准可言。不过孙可望能不遗祸关中百姓,留下一片渭南干净土给大顺,倒也算对得起西营的父老乡亲们了。

前线刚刚送来的军情说,西营已经尽弃关中土地,连百姓都没有强行迁徙,只是带走了一批视朱由榔为正统的前明遗老。

秦逆现在备边汉中,大闭关门,看来已经没有同我争霸中原的雄心了——如此观来,最迟一两年的时间,天下便能大定,国家社稷、百姓人民,从此都可以尽享太平之世了。”

李过对此不置可否,他只是拿起刘芳亮的书信又问道:“你今后是要安排长恭解决辽东之事吗?”

李来亨点头:“我已请刘师傅出镇燕京了,他有出塞千里搜套的经验,对付满蒙诸部肯定能够得心应手。

自从去年清军撤离河北以后,幽燕一带城池残破、百姓流离。我估计也要先花一年的时间,移民恢复,之后才能将剿除辽左的事情提上日程。

不过山海关和宁远皆在我军手中,东虏壮丁经过关内几场大战后,五不存一,成不了什么气候。

刘师傅镇守燕京备边一年后,即可考虑出塞复辽了……平辽时间,绝不会超过五年之久。”

李过大笑:“五年平辽!好。那便是东北付给长恭,西北交予郭君镇负责吗?东南呢?”

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三十三章 容斋随笔只有六笔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二十六章 岁入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八十四章 李来亨用兵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