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两班

朝鲜与中国不同,身份等级制度始终非常森严。像大顺这样的农民起义而据有天下的情况,在朝鲜看来,实在属于逆天而行、大逆不道,绝对不能容忍。

这也是为什么朝鲜面临着清军残余势力重大威胁时,却还迟迟不和大顺建立同盟关系的原因之一。

在朝鲜其实并没有两班贵族的说法,因为“两班”并非贵族,两班权势本非由世袭而来,而是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并在朝堂上成为士大夫,才能名列两班。

这种严格意义上的两班,于朝鲜全国范围,不过数百家数千人而已。

至于广义上的两班,即是同两班存在亲缘关系的地主搢绅阶层,人数较多些,估计占到朝鲜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

朝鲜宣仁年间,由于南倭、北胡的屡次入侵,社会异常动荡,原本根深蒂固的身份等级制度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许多农民、贱民,都在这段混乱时期内,通过移居外地、购买或虚构族谱的方式,完成了从贱民等级到两班等级的“身份洗濯”。

而财政空虚的朝鲜官府,也通过纳粟策、空名帖等方式,将出身低贱的富裕之家提升至两班行列。

朝鲜自东汉末年脱离中国以来,至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光阴,原比安南的独立历史悠久太多。

上千年的时间,早已让朝鲜人累积出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

异族的压迫和侵略,只能短暂控制一时,而绝对无法永久统治朝鲜。

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和独立国家,朝鲜虽然弱小,但同样不可轻侮。

所以李来亨也明白,如果大顺军兴无名之师,靠武力吞并朝鲜。那么大顺军要面临的,势必就将会是此起披伏、永无休止的起义和抗争。

当天子得悉满洲人正在朝鲜各地大肆屠戮的时候,他的心中甚至还无情、很残忍地浮现出了一丝欣喜之意。

这岂非满洲人为朕拔除荆棘吗?

代善等八旗贵族们,疯狂镇压朝鲜百姓的起义,疯狂杀戮代表了朝鲜民族文化的两班阶层,其意十分明显,就是做好了彻底吞并朝鲜,使其成为满洲人退路的想法。

据说他们还在汉城、平壤再次颁布了剃发令,而且要求比多尔衮时代更为严格,其意图永久兼并朝鲜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了。

朝鲜的两班士大夫,本身党争比明朝还要激烈。

宣祖时代的东人党和西人党之争,在东人党得势以后,又分裂为以李滉为首领的南人派和姚荥植为首领的北人派。

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姚雍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

这些党争派系,在清军入侵且俘虏朝鲜国君以后,又以降清和抗清分化为两派。抗清派正在以武力抗击清军,但由于实力差距很大,不断遭到满洲人的屠杀,许多抗清派两班士大夫纷纷被处死,势力持续下降。

至于降清派的两班士大夫,对内已经丧失了朝鲜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可谓不忠不义。将来大顺军进入朝鲜以后,在消灭残清的同时,把这些依附残清的降清派两班士大夫再一起诛灭,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如此顺军就可以在不引起朝鲜百姓强烈恶感的情况下,顺利诛除保存着朝鲜民族文化的两班阶层。

李来亨迟迟不同意政事堂方面要求出兵救援朝鲜的意见,就是心存观望,准备借满洲人的刀,为大顺将来直接郡县朝鲜铺路。

当方以仁和白旺揭开这点以后,不少得知其中秘辛的朝臣,都有些心惊了。

毕竟天子这种手腕,说好听点是开疆拓土,说难听点,简直就是巧取豪夺。

而且还坐视清军残虐朝鲜百姓,坐视清军屠杀朝鲜两班士大夫,岂非不仁乎?

要知道,大顺起兵推翻明朝的合法性,就在于李自成的那句话“朕起仁义之兵,不过为几个百姓”。

如今李来亨为了鲸吞朝鲜,却坐视清军残害朝鲜的百姓,这种事情,的确是绝对不能对外人言的。

一旦传出去,势必对大顺立国的合法性,都造成巨大冲击。

所以散会退朝以后,方以仁就对白旺说:

“陛下欲以汉武唐宗自比,可是偏偏用这样的巧取豪夺之法,若太祖太宗泉下有知,不知道将作什么想法。”

白旺对朝鲜百姓同样怀有深切的同情心,毕竟顺朝的元勋功臣们,都经历过明末那惨绝人寰的末世景象。

即便是外邦子民,他们也能有感同身受的体味。

何况清军残害华北,不知道杀戮了多少中原同胞。现在天子不思如何尽快剿除辽左,却打起了利用清军为王前驱的主意。

实非仁义可言。

反对的意见始终存在于大顺朝野之中,李来亨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狼子野心完全揭露出来。

他在朝廷上,只是以财用困难、粮秣筹集困难、各地调兵困难的三个理由,拖延了出兵辽东和朝鲜的步伐。

这毕竟还是比较正大光明的理由,也是中肯的持重之论。一般大臣是不会反对的,知道内幕的元勋们,则断然不会将天子的小心思说出去。

但这件事情毕竟很不光明磊落,朝鲜那边各地义军派来的使臣,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李来亨一直将此事拖到了天法二年的四月间,直到暮春夏至的时候,一个凉爽的夜晚,他坐在皇宫的亭台楼阁间办理公务时,才忍不住对罗颜清说:

“太祖太宗皆以光明磊落行事,不以诈术取天下。朕不能得父祖的大公至正一丝半毫,实在是太残酷了。”

罗颜清为天子倒了一壶酒,皇贵妃最近和贵妃刘幼辞一样,也怀孕了。只不过她身姿婀娜修长,刚刚怀有身孕不长的时间,肚子上一点看不出隆起的样子。

“臣妾只觉得陛下救民数以千万,即便愧对了一些人,可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对全天下都问心无愧?

即便太祖太宗,难道就是问心无愧的吗?”

罗颜清这句话让李来亨有些不快,他知道罗颜清的言下之意,太祖太宗毕竟对罗汝才也不是那么够意思。

否则罗汝才绝没有死在杨承祖等人手上的可能性。

“朕倦怠了,皇贵妃回宫去吧,朕要一个人好生休息了。”

李来亨说:“太祖太宗的事情,今后不要再说了,此非卿所能语的事情。”

===

收藏、推荐、投资,请投给宇文新书《蒸汽后浪》呜呜呜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七章 顺兵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六章 裕州人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五章 身后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六十章 反对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