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

清军继续后撤,龟缩于辽阳、沈阳一线设防,同时接着将大批汉族百姓迁往朝鲜半岛,转移民户。

八旗兵们押运着从关内各地掳掠来的上百万汉族百姓,以绳穿掌,一串就拉着几十人向前走去。时值秋冬,东北的天气寒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些包衣阿哈们多数只有单衣蔽体,动辄就会被活活冻死在苍莽的雪原上。

慢慢的白山黑水,无尽的林海雪原,一座座山城、一条条冰河,沿途尸首枕及,何止十万之数。

冰封的鸭绿江上,偶尔有朝鲜义军突出发难,与押运包衣奴才的八旗军战成一团。许多不甘心就这样冻死雪地之中的汉人,也趁机揭竿而起,他们斩木为兵,夺马冲杀,已经甘于奴隶身份十多年的很多老人,也奋起了最后的一腔血勇。

激烈的战斗、暴动、斗争、会战,正发生在辽东大地上的每一寸角落。

天法四年的冬天,对于辽人来说,既是黎明前的曙光,也是最后一刻的残酷黑暗。

鲜血横流,血流漂橹,战场之广、战场之大,已经完全覆盖了东北亚的任何一寸土地。

张国武在海州与辽东道兵团的大军会师以后,得以有幸面见了那位在顺军中极具威望的刘国公。

他慷慨陈词,请求以一标精骑,舍弃辽阳、沈阳、铁岭、抚顺不攻,而长驱向东,直至鸭绿,而后轻骑南下追逐逃往朝鲜的清军主力。

刘芳亮也感到这简直是当年清军撤出关内时的翻版,当年他以八千铁骑追亡逐北,救回了十多万汉族百姓。

今日,大顺军比之当年更为兵强马壮,实力也更为强大,自不会允许金福临、金代善君臣得逞其计。

顺军的轻骑部队很快出发,他们的追击速度极快,昼夜间星驰数百里,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凤凰城后,便长驱追到了义州。

清军在鸭绿江河畔留有不少守军,张国武奋力冲击,一场江上的惨烈血战以后,由于清军设防严密,顺军追击部队则以轻骑为主,兵力亦不多,惜败而归。

当时张国武便望鸭绿江长叹一声:

“吾不能越此江追虏,必将使虏患更祸及海外数藩。”

他一语中的,不幸言中了后来历史的发展方向。

当清军在朝鲜半岛节节败退的时候,金代善的兵锋终于转向日本。清军为了重新获取一块立足之地,也是为了实行其“北损南补”的战略,悍然对德川幕府发动了全面战争。

这场日清战争,连绵近十年之久。清军纵横九州、中国、近畿之地,残民以逞,杀戮无端,承平多年的幕府武士,根本无法抵挡百战骁悍的八旗精锐,连战连败,丧师失地不可计数。

以至于清军名将莫洛发出了“关东大兵百万,竟无一人是男儿”的狂言。

直到战争后期,顺军在幕府请求之下出兵援助,加入战局,援日伐清,抄袭八旗军在九州岛上的大本营后,才使得战争形势为之一变。

但即便如此,由于清军经营熊本城有方,顺日联军还是花费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进行围攻,二十余万联军损兵折将数万人之多后,才终于攻克了这座难攻不落的满洲人最后一城。

使得这个一度在东亚大陆上兴风作浪,掀起无数战争、争端和灾难的民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至于在那以后,由于顺军长期盘踞长崎港而且坚持不退兵,反向德川幕府索要伐清银整整二千万两的问题,两国持续爆发外交争端,由于李来亨狮子大开口,索要的伐清助战饷粮完全超出了德川幕府的承受能力,最终外交争端终于演化为了大规模战争。

在日清战争的残破已极后,德川幕府尚未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便接着爆发了顺日战争。

年幼的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天生身体虚弱,时常卧病在床,无法控制朝政,使得幕府威势日益衰败。

这场战争最后敲响了幕府统治的丧钟,仅仅三年时间,幕府统治就被完全摧毁,后西院天皇也被虏至东京,受封为瀛洲国主。

此后属于德川一系的亲藩,如御三家、御三卿、一门等诸侯领主,悉数被顺军灭亡铲除,各家子嗣也相继被送往东京,各受封伯爵、子爵、男爵爵位,德川幕府的天领全部被改编为由顺朝驻军直辖的营庄,其余领地则由日本各地的异姓诸侯分割占领。

此后日本全境即改名为瀛洲,最初的军管营庄时期,是由瀛洲大都督府统一管辖瀛洲全境的军政事务。

第一任大都督为陈荩,第二任大都督为原任南洋延平公司总制的陈永华。

两人任职期间,都奉行了“大兴文教”的政策,在瀛洲修建了大量学校,又鼓励诸侯大名的子弟入学受教育,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使得瀛洲出现了“汉和合流”、“儒佛合习”的文化融合趋势。

天法三十四年,陈永华去世,朝廷即废止了瀛洲大都督府的建制,分瀛洲地为二省一都督府,九州及四国被郡县为了蓬莱省、中国及近畿被郡县为了方丈省,关东一带则改制为东瀛洲都督府。

不过一般上,又习惯将蓬莱省称为南瀛洲、方丈省称为西瀛洲,关东旧地称为东瀛洲,合称时一般称为瀛洲或三瀛、三海之地。

瀛洲本来人口就相当稠密,只是经过日清战争、顺日战争的摧折,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多。此后为了巩固顺朝对瀛洲大都督府的统治,为推行营庄制,又进行了不少低烈度的弹压战争,造成不少地区受到严重破坏。

所以战后顺朝又从山东、辽宁、乐浪、熊津四省,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使得瀛洲成为了汉族、朝鲜族、女真族、和族,多民族聚居融合的一块地区。

“汉和合流”、“儒佛合习”的民族融合文化,也在瀛洲大地上造就了后世称为“二陈新风”文化运动。

由于当时瀛洲在陈荩、陈永华两任大都督统治下,所以这一文化融合时期被称为“二陈新风”。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创造了“连歌”这一新型文学形式的大诗人、大剧作家松尾芭蕉。

连歌在汉诗基础上,融入了俳谐和歌的元素,讲究诗歌的喜剧效果,后来也发展为了戏剧形式,许多在大都督府不得志的瀛洲诗人都转而投入到了戏剧创作之中。

为了排解对于现实时局的困惑悲苦之感,他们大量创作了具备虚无主义色彩的喜剧剧本,最后还反向输入到大陆地区,引领了顺朝国内一时的文化风向。

顺孝宗明命十二年,松尾芭蕉受大诗人沈德潜的邀请,第一次踏上了祖国大陆地区的土地,游览名山大川,后病故于碎叶州。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七章 鸟铳队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